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e1-as基因突变体的创制及生理分析
1
作者 贺红利 张雨涵 +6 位作者 杨静 程云清 赵杨 李星诺 司洪亮 张兴政 杨向东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8-2239,共12页
大豆是光周期高度敏感植物,E1基因是大豆光周期开花机制中的一个核心基因。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E1基因编辑载体,并转化大豆Williams 82。对E1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发现,T1代植株中有基因编辑发生,进而培育T2代;... 大豆是光周期高度敏感植物,E1基因是大豆光周期开花机制中的一个核心基因。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E1基因编辑载体,并转化大豆Williams 82。对E1基因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发现,T1代植株中有基因编辑发生,进而培育T2代;通过对T2代e1-as-79突变体基因测序发现,E1基因在靶点1处发生了单碱基插入,导致编码序列提前终止。e1-as-79突变体的T3代植株开花时间比野生型大豆早(10±2)d,新出复叶叶绿素的测定值比野生型大豆低(6±2)μg g^(-1),完全展开复叶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大豆低(10±4)μg g^(-1)。突变体植株的花粉萌发率比野生型大豆低8%±1%,突变体植株在0.25、0.50、1.00和2.00 h时的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3.96±5.00)、(74.14±5.00)、(142.86±5.00)和(183.50±5.00)μm,而野生型大豆在同等时间上的花粉管长度分别为(46.08±5.00)、(118.89±5.00)、(228.35±5.00)和(307.72±5.00)μm。根据性状对e1-as-79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转录组分析,共发现3615个差异基因,其中FT2a和FT5a的表达上升,推测这2个基因可能导致植株早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E1基因 基因编辑 突变体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格局变化对虎尾草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律宪潇 王颖 +4 位作者 俞陈劲 朱俊峰 宋明 戴源 李星诺 《花卉》 2020年第6期294-295,共2页
通过分析降水格局变化对虎尾草生长的影响,阐述降水量结合降水时间变化对虎尾草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降水量显著提高虎尾草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且高降水量条件下,浇水时间间隔为5d植株高度大;相同降水强度,不同间隔时间生物量... 通过分析降水格局变化对虎尾草生长的影响,阐述降水量结合降水时间变化对虎尾草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降水量显著提高虎尾草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且高降水量条件下,浇水时间间隔为5d植株高度大;相同降水强度,不同间隔时间生物量没有差异。因此,降水格局变化对虎尾草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分蘖数 虎尾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