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汉学家高罗佩集中国传统琴学技艺与知识于一身,在翻译和创作的基础上完成著作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琴道》)。目前学界对于该部琴学著作的研究仅从单一的异语写作或翻译角度切入,未能关注到二者之间互释互构、互相拓展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集中国传统琴学技艺与知识于一身,在翻译和创作的基础上完成著作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琴道》)。目前学界对于该部琴学著作的研究仅从单一的异语写作或翻译角度切入,未能关注到二者之间互释互构、互相拓展的渐变连续体关系。本文基于“碎片式底本”追踪方法,发现该著作蕴含大量典型的无本译写元素,揭示了高罗佩无本译写行为的本质特征,即基于文献整合的“研译”和出于文化引介的“译写”复合行为模式。该研究可为典籍文本中的无本译写元素、复杂译写关系以及无本译写者的无本译写行为描述与阐释提供借鉴,推动无本译写研究,并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启示。展开更多
文摘荷兰汉学家高罗佩集中国传统琴学技艺与知识于一身,在翻译和创作的基础上完成著作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琴道》)。目前学界对于该部琴学著作的研究仅从单一的异语写作或翻译角度切入,未能关注到二者之间互释互构、互相拓展的渐变连续体关系。本文基于“碎片式底本”追踪方法,发现该著作蕴含大量典型的无本译写元素,揭示了高罗佩无本译写行为的本质特征,即基于文献整合的“研译”和出于文化引介的“译写”复合行为模式。该研究可为典籍文本中的无本译写元素、复杂译写关系以及无本译写者的无本译写行为描述与阐释提供借鉴,推动无本译写研究,并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