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记忆使漫长岁月生辉
- 1
-
-
作者
李灵犀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不详
-
出处
《作文》
2025年第8期9-9,共1页
-
文摘
记忆,是连接过往与现在的桥梁,镌刻着岁月流逝的痕迹,倘若遗失了记忆,漫长的光阴便成了不可逾越的阻隔。我们的记忆源于时间又高于时间,赋予时间以重要价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我们只徒感岁月流逝,那便如同河流泥沙一般流向干涸的终点,人生将毫无价值,所以没有记忆的时间是虚无的;而如果我们只拥有记忆而脱离时间,那则是缥缈的空想。由此可见,记忆与时间相辅相成,一脉相生,不可分离。
-
关键词
岁月流逝
逝者如斯夫
毫无价值
河流泥沙
记忆
相辅相成
不可分离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的灵魂在路上
- 2
-
-
作者
张梓彤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6期53-53,共1页
-
文摘
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浮生若梦,人生的旅程是一首苦涩回甘的歌。我们在旅途中寻找自己,却遗失了灵魂。那何不带上灵魂去旅行?诗家的山水风月在文人的感召下时泣时诉,时而发出悲歌,时而感叹人生。苏轼漫游赤壁,且吟且歌,"一樽还酹江月"是他人生的气度,"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他卓然的风骨;李白望着蜀道,前路漫漫,他不禁"以手抚膺坐长叹",发出回响千年的叹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那是孟浩然满腔的政治抱负,回到现实,却是"徒有羡鱼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辛弃疾披着月光游览灵山,在刚刚修好的偃湖堤上,问偃湖哪一天能够展现烟水蒙蒙的美好景色。
-
关键词
酹江月
诗家
辛弃疾
孟浩然
政治抱负
在旅途中
路漫漫
云梦泽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踏责任土地,担群众希冀
- 3
-
-
作者
梁爽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12期14-14,共1页
-
文摘
米兰·昆德拉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认为:“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启示我们,每一个行为都对应着一种责任,我们要去勇敢地承担,勇敢地踏上责任的土地。当习近平总书记踩着泥泞山路下基层,当李克强总理脚上沾泥的图片引发热议,我们知道,这其中的重点不在于泥土,而在于泥土背后所代表的对责任的勇担和对群众的关切。他们踏责任土地,担群众希冀的行动,值得我们每个人赞佩和学习。
-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永恒轮回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下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
李克强
勇敢
责任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梦想从这里起航
- 4
-
-
作者
徐一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6期47-47,共1页
-
文摘
放眼泱泱中华,已蔚然走过悠悠70载,我们的祖辈风雨兼程,让中国迅速发展起来。而如今放眼世界,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描绘更美的中国梦,我想,唯有前赴后继,梦想方能不止。"志知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阿布扎比的世界技能大赛上,青少年梁智滨实现了中国在砌墙项目上的首次夺金。他在接受采访时称:"以前我的目标是学好技术,现在我想回报祖国。为祖国培养世界级的建筑高手。"
-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
无远弗届
泱泱中华
阿布扎比
青少年
梦想
放眼世界
世界级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心中有家,胸怀天下
- 5
-
-
作者
季宇轩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11期12-12,共1页
-
文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如是写道。短短17字,便足以窥见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彼时的作者心中,一定充盈着恢宏壮阔的家国情怀。何为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就是心中有家,胸怀天下。与其说它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毋宁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生命自觉,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华民族最真实最淳朴的气概。
-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层林尽染
胸怀天下
万山红遍
英雄气概
生命自觉
《沁园春·长沙》
历史积淀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不羡来往,轻舟自渡
- 6
-
-
作者
袁静仪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高中部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19年第10期20-20,共1页
-
文摘
蔷薇羡慕鸡冠花的永恒和青春,鸡冠花羡慕蔷薇的娇嫩和清香,他们各自强烈地羡慕着,彼此的蓝天白云向往着对方的云卷云舒,却忘记了自己握着自己的命运,忘记轻舟自渡,寻找自己的别有洞天。羡慕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对高雅对优秀的向往,对远方事物的渴望。心里幻想着美好,却只停留在精神层面,进行自我臆想的满足与平衡。不曾把羡慕变成现实,每天叫嚣着要努力奋斗,羡慕着奋斗拼搏的人生,行动上却像废人一样一动不动,只能靠羡慕来自我麻痹,这就是“积极废人”的真实写照。《阿Q正传》中说儿子打老子的阿Q,何尝不是这样心里羡慕着吴举人,却只好躺着捉虱子,用精神胜利法来进行自我满足,可怜可笑可悲可叹。
-
关键词
云卷云舒
《阿Q正传》
精神胜利法
奋斗拼搏
自我满足
阿Q
鸡冠花
可悲可叹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做好自己,人之固本
- 7
-
-
作者
徐誉嘉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高中部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19年第10期18-18,共1页
-
文摘
鸡冠花知蔷薇之广受爱戴,而不知自己之长;蔷薇知鸡冠花之永不凋零,而不知自己之好。繁急弦管,灯红酒绿,当羡慕的眼光灼伤了我们的自信之心,你是否还能砥砺前行?古希腊帕尔纳索斯山上刻着这样的铭文:“人啊,认清你自己!”而我想说:人啊,做好你自己!世事千变万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不必像鸡冠花与蔷薇花那样羡慕对方,我们要的是做好自己。抚读岁月的书页,多少真士真风流,多少真豪杰真猛士,都随风逝去,而对做自己的呼声仍在耳畔。电影《哈利波特》里的赫敏可爱温柔而又极富勇气,但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却认为这只是自己饰演的角色,在生活中更应该做回本真的自己,所以他选择认真读书,去健身画画,写诗潜水。他剪去了赫敏标志性的卷发,换成自己喜欢的超短男孩头。在艾玛·沃特森眼里,这才是他自己最想要的,自信努力的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人云亦云,也不随波逐流。不追求奢华,也不爱慕虚荣,不为别人改变,只为自己改变,做好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让自己变成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
关键词
活出自己
艾玛
《哈利波特》
扮演者
各有所短
鸡冠花
蔷薇花
爱慕虚荣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无关艳羡,芬芳自赏
- 8
-
-
作者
朱欣瑜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高中部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19年第10期19-19,共1页
-
文摘
“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欣赏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活出自己的人生姿态,绽放出自己独特的芬芳清香。蔷薇羡慕鸡冠花的青春常在,却忘了自己绽放一瞬的风华绝代;鸡冠花羡慕蔷薇的美丽芬芳,却忘了自己四季常盛的生机灵动。漂泊的人羡慕平静的人生安宁欢喜,却忘了自己乘风破浪时的激动人心;平静的人羡慕漂泊的人生丰富多彩,却忘了自己平淡人生的安安稳稳。他们都将欣赏的眼神投给对方,艳羡于对方的明媚动人,却忽略了自以为的平淡无奇在他人眼里也是熠熠生辉。
-
关键词
活出自己
人生姿态
伏特加
漂泊
鸡冠花
醉生梦死
杜鹃花
蔷薇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的灵魂在路上
- 9
-
-
作者
张梓彤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4期20-20,共1页
-
文摘
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浮生若梦,人生的旅程是一首苦涩回甘的歌。我们在旅途中寻找自己,却遗失了灵魂。那何不带上灵魂去旅行?诗家的山水风月在文人的感召下时泣时诉,时而发出悲歌,时而慨叹人生。苏轼漫游赤壁,且吟且歌,“一樽还酹江月”是他人生的气度,“寄蜉嫦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他卓然的风骨;李白望着蜀道,前路漫漫,不禁“以手抚膺坐长叹”,发出回响千年的叹息。
-
关键词
酹江月
诗家
在旅途中
苏轼
风骨
李白
路漫漫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怀凌云之志, 秉踏实精神
- 10
-
-
作者
蔡易苇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1期11-11,共1页
-
文摘
人生如戏。有人年少成才,名动天下;有人厚积薄发,一朝如愿;有人终其一生而不得志。或命途多舛,或平坦顺遂,或意气风发,或曲意逢迎。芸芸众生,我们该要成为谁呢?有人说,有志不在年高,出名要趁早,我却不这样认为。大家总说,莫欺少年穷,这里的穷,当然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是指精神上的不成熟。在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时期,人们往往心比天高,视自己为人生的主宰,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击垮自己。然而过于顺遂的人生一朝受挫,或许就很难调整好心态,可能就此便一蹶不振。
-
关键词
终其一生
厚积薄发
少年心事
心比天高
名动天下
不得志
凌云之志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虽去华都千万远,心似烟火自夺目
- 11
-
-
作者
陆璐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2期10-10,共1页
-
文摘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班会发言的主题是“丁真走红的必然性——一笑、一心、一情而已”。以此来与大家分享我对“甜野男孩”丁真走红的看法。俯瞰当下,“快”已然成了繁华都市中芸芸众生的一种追求。人们点开短视频软件,指间划过一张张俊秀面庞然后又面容冷漠地匆匆滑去。
-
关键词
张俊秀
班会
繁华都市
走红
必然性
冷漠
分享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科学技术,享数字中国
- 12
-
-
作者
刘嘉轩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4期10-10,共1页
-
文摘
亲爱的各位参会者: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受邀担任此次“中国对外文化宣传论坛”的青年代表。在这里我想与大家谈谈数字中国的新动态。我发言的主题是“用科学技术,享数字中国”。何为数字中国?这里的数字并不是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而是指由互联网而生发出的科技革命。如此一来,便可更好地理解“数字中国”的真正含义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
关键词
产业变革
科学技术
互联网
阿拉伯数字
参会者
革命
科技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你想追寻什么?
- 13
-
-
作者
黄樱婷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6期51-51,共1页
-
文摘
佛朗索瓦丝·萨冈在《孤独的池塘》中写道,"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和杜鹃花,正如所有平静的人生都幻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那么你呢,你想追求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很空泛,甚至有些难以回答,因为我们难以预计今后将要发生的人与事。人生的际遇、事情的转机就像在漆黑的罐子里抓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粒是什么颜色,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我们幻想怎样的人生,都首先要拥有足以与之匹配的能力,它能让人自信而又坦荡地走向梦想的彼岸。
-
关键词
伏特加
醉生梦死
杜鹃花
幻想
梦想
漂泊
人与事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悠悠岁月耕织,切切心意归何
- 14
-
-
作者
姚佳怡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6期52-52,共1页
-
文摘
一袭长发,一身古风长袍,宛若超凡脱俗的仙子,而种菜、砍竹、盖凉亭,似乎又添了几分烟火气。她便是在"油管"上大红的视频博主李子柒。这种"李子柒现象",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与争议。我认为,李子柒的视频恰是我们这代人切切心意的归宿。有人质疑李子柒是"摆拍"。若我们把"摆拍"理解为摆好相机,摆正态度去拍摄视频,那这样说李子柒倒是毫不夸张。她在一条致视频中写道:"2万余条素材,来来回回开关4万次,按每条素材走25步来算,步行约260万里。"
-
关键词
悠悠岁月
摆拍
我们这代人
心意
视频
超凡脱俗
素材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 15
-
-
作者
钱琛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6期49-49,共1页
-
文摘
我是甲骨文。我从莽荒中走来,我是四大文明的唯一存在,我是华夏文明的滥觞。我目睹了楔形文字的式微、象形文字的没落、玛雅文字的衰亡,干戈朔漠之处、烟雨江南之间,我一直都在。我将我的血脉熔铸在汉字生生不息的魂魄里,我使我的精魂栖息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气息里。传承与创新是我的盔甲,故我无坚不摧,能一直屹立于历史的烽火狼烟之中。
-
关键词
华夏文明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四大文明
甲骨文
传承与创新
生生不息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卷帙有尽思流长
- 16
-
-
作者
戴可扬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高中部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19年第9期11-11,共1页
-
文摘
书卷之中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阅读者心向往之,不禁沉醉其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中,仿佛已入世外之境,但卷帙终有尽,无穷是深思。
-
关键词
心向往之
芳草鲜美
阡陌交通
桃花源
卷帙
沉醉
阅读者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风止云涌——读《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有感
- 17
-
-
作者
戴景瑶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3期16-16,共1页
-
文摘
《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中曾提及思考的含义,文中认为思考是一种“制止”的力量,它令人“缓行”,令人“审慎”,令人“放慢脚步”乃至“停顿”。可“停顿”又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停下脚步?仅仅是思考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停顿是开始,是过程,亦是结果,是由己及物乃至人生的探寻与思索。
-
关键词
时文
停顿
令人
文化思辨
放慢脚步
当代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历尽千帆,素衣踽踽——读《悉达多》有感
- 18
-
-
作者
姚佳怡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4期19-19,共1页
-
文摘
林清玄曾如是说:“生命只是如此前行,不必说给别人听,只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时时点、着一盏灯,灯上写两行字: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生命确是一段漫长的经历,我们在奔跑着前行,奔赴未知的地方。《悉达多》让我看见了一个独行的人,在经历世界,在经历自己,历经千帆,终素衣踽踽。
-
关键词
《悉达多》
林清玄
化蝶飞去
生命
经历
前行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生命的逍遥游
- 19
-
-
作者
袁静仪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级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10期6-6,共1页
-
文摘
身负行囊,走上生命的远道,实在不算逍遥。若还要在心中时时揣度旁人的心思,一边仰视着自卑,一边又俯视着自得,则更无逍遥一说?因此唯有抬头不自卑,低头不自得,才能在这漫漫远道上寻得所爱,境随心转。保持一种平和的生命状态,并非偏安一隅,隐于人群的平庸,更不是局限于平视的满足。“平视”一说实在过分天真,激荡的时代不允许我们停留在原地,我们总会在生命中不经意窥见上帝指缝间的天光,届时我们又何以自处?
-
关键词
生命状态
逍遥游
偏安一隅
自得
自卑
平视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们的使命
- 20
-
-
作者
戴景瑶
李明智(指导)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不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7期10-10,共1页
-
文摘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作为立人中学学生代表在此发言。昔欧阳修曰:"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迎着朝阳,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无需多言,你我皆青年。"青年"一词,之于个人,是一段旭日初升、万物可探索的丰茂年华;之于时代,是一群开拓创新、弄潮于前沿的当代先锋。因此,作为新青年,责任召唤,使命必达,我们应当胸怀冷眼热心的社会抱负,承担传承创新的人文使命。
-
关键词
传承创新
旭日初升
欧阳修
五星红旗
开拓创新
使命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 |
作者 |
出处 |
发文年 |
被引量 |
操作 |
1
|
记忆使漫长岁月生辉 |
李灵犀
李明智(指导)
|
《作文》
|
2025 |
0 |
|
2
|
我的灵魂在路上 |
张梓彤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3
|
踏责任土地,担群众希冀 |
梁爽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4
|
梦想从这里起航 |
徐一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5
|
心中有家,胸怀天下 |
季宇轩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6
|
不羡来往,轻舟自渡 |
袁静仪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19 |
0 |
|
7
|
做好自己,人之固本 |
徐誉嘉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19 |
0 |
|
8
|
无关艳羡,芬芳自赏 |
朱欣瑜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19 |
0 |
|
9
|
我的灵魂在路上 |
张梓彤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1 |
0 |
|
10
|
怀凌云之志, 秉踏实精神 |
蔡易苇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1 |
0 |
|
11
|
虽去华都千万远,心似烟火自夺目 |
陆璐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1 |
0 |
|
12
|
用科学技术,享数字中国 |
刘嘉轩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1 |
0 |
|
13
|
你想追寻什么? |
黄樱婷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14
|
悠悠岁月耕织,切切心意归何 |
姚佳怡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15
|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 |
钱琛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16
|
卷帙有尽思流长 |
戴可扬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19 |
0 |
|
17
|
风止云涌——读《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有感 |
戴景瑶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1 |
0 |
|
18
|
历尽千帆,素衣踽踽——读《悉达多》有感 |
姚佳怡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1 |
0 |
|
19
|
生命的逍遥游 |
袁静仪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
20
|
我们的使命 |
戴景瑶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