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爆放射性环境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昌均 蔡幸福 +2 位作者 王飞 李凯乐 王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7-502,共6页
核爆放射性环境是核打击形成的典型环境,因危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受到人们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对核爆放射性粒子形成机理及弥散研究进展。针对核爆放射性环境形成的两个基本问题:放射性粒子形成与气载放射性物质弥散,讨论了国内外相关... 核爆放射性环境是核打击形成的典型环境,因危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受到人们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对核爆放射性粒子形成机理及弥散研究进展。针对核爆放射性环境形成的两个基本问题:放射性粒子形成与气载放射性物质弥散,讨论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动态,分析了各类模型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合核袭形成的特定环境,提出了开展该条件下放射性环境研究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形成机理 弥散模型 核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氚气泄漏事故模拟与应急通风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幸福 李昌均 +2 位作者 薛冬林 霍勇刚 王浩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03-1810,共8页
为解决高压贮氚容器氚泄漏事故应急除氚处置问题,本文依据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了Fluent软件开展基于AN-EOS的氚泄漏事故数值模拟,给出了最佳应急通风位置和最少通风时间。结果表明:高压氚泄漏行为主要集中在初期的2 s内,应急通风可起到... 为解决高压贮氚容器氚泄漏事故应急除氚处置问题,本文依据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了Fluent软件开展基于AN-EOS的氚泄漏事故数值模拟,给出了最佳应急通风位置和最少通风时间。结果表明:高压氚泄漏行为主要集中在初期的2 s内,应急通风可起到较好的除氚效果,长方体空间的最佳通风位置为侧壁双进双出,通风速率每提高1倍,除氚效率呈数量级提升,8 m/s通风速率下空间内氚气浓度降低至本底水平所需的最少时间为430 s。本文模型和方法可为真实场景高压氚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提供给技术支持,对核安全管理与核事故应急处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气 高压 泄漏 优化 应急 通风口位置 通风速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