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乳源酪蛋白粒径及胶束结构的差异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子超 王丽娜 +1 位作者 李昀锴 徐明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1,共4页
通过纳米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水牛乳、牛乳及羊乳中的酪蛋白颗粒直径大小分布情况及酪蛋白胶束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乳、牛乳及羊乳中酪蛋白的粒径分布及胶束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水牛乳酪蛋白平均颗粒直径为1... 通过纳米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水牛乳、牛乳及羊乳中的酪蛋白颗粒直径大小分布情况及酪蛋白胶束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乳、牛乳及羊乳中酪蛋白的粒径分布及胶束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水牛乳酪蛋白平均颗粒直径为182.3nm,酪蛋白颗粒互相连接成较细长的胶束,胶束之间交联成网络状;牛乳酪蛋白平均颗粒直径为207.4nm,酪蛋白颗粒聚集成直径较大的胶束;羊乳酪蛋白平均颗粒直径为173.8nm,酪蛋白颗粒仅能够形成较短的胶束,也不能交联成网络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度分析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酪蛋白 粒径 胶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系统的南方水牛奶酪蛋白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丽娜 李子超 +1 位作者 李昀锴 徐明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4-268,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缓冲液浓度、pH、尿素浓度及进样时间等对水牛奶酪蛋白分离的影响。实验测得α—CN、β-CN、κ-CN在0.5~5.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80,加标回收率为98%~106%,酪蛋白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及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不高于0.67%、3.0%及3.2%。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水牛奶及其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酪蛋白 水牛奶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Q-Orbitrap液-质联用技术对水牛奶酪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丽娜 徐明芳 +3 位作者 成希飞 向明霞 李子超 李昀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2,共5页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酪蛋白组分氨基酸序列的LTQ-Orbitrap质谱方法。为了研究水牛奶酪蛋白、乳牛奶酪蛋白和山羊奶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及氨基酸的替换现象,采用LTQ-Orbitrap液-质联用技术分别对乳源酪蛋白的4种主要组分进行分析...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酪蛋白组分氨基酸序列的LTQ-Orbitrap质谱方法。为了研究水牛奶酪蛋白、乳牛奶酪蛋白和山羊奶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及氨基酸的替换现象,采用LTQ-Orbitrap液-质联用技术分别对乳源酪蛋白的4种主要组分进行分析,搜索数据库获得4种组分的氨基酸全序列。与水牛奶4种酪蛋白组分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乳牛奶的4种酪蛋白发生氨基酸替换的部位和比率明显小于山羊奶。这意味着与水牛奶酪蛋白相比,乳牛奶酪蛋白氨基酸的稳定性优于山羊奶酪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奶 酪蛋白 氨基酸序列 酪蛋白结构 LTQ-Orbitrap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Se光合细菌的筛选及生长条件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子超 李昀锴 +3 位作者 王丽娜 虞英杰 肖娜 徐明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651-18653,共3页
对光合细菌耐受Se及最适生长条件进行探讨,为今后应用光合细菌进行含Se废水处理奠定理论基础。Se耐受性较强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荚膜红假单胞菌的生长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以酵母膏为碳源,pH值7.0,接种量为20%30%生长最好,对亚硒酸盐... 对光合细菌耐受Se及最适生长条件进行探讨,为今后应用光合细菌进行含Se废水处理奠定理论基础。Se耐受性较强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荚膜红假单胞菌的生长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以酵母膏为碳源,pH值7.0,接种量为20%30%生长最好,对亚硒酸盐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0-5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筛选 沼泽红假单胞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 亚硒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快速分离检测南方水牛乳乳清蛋白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成希飞 李昀锴 +1 位作者 向明霞 徐明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7,64,共4页
采用了毛细管电泳法(C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两种方法对乳源乳清蛋白进行分离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分离乳清蛋白中的BSA,α-La,β-Lg,并能对各种蛋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相比而言,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更加快速,整个... 采用了毛细管电泳法(C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两种方法对乳源乳清蛋白进行分离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分离乳清蛋白中的BSA,α-La,β-Lg,并能对各种蛋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相比而言,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更加快速,整个分离过程7 min左右即可完成,能分离出IgG组分。而RP-HPLC分离时间更长,需要45 min才能完全分离,并且无法分离出IgG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RP-HPLC 牛奶 乳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