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肝气虚”在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辨治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博 曹云松 +3 位作者 王东峰 李方凯 任雪雯 姚荣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88-291,共4页
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与难治病,因其多发生于面部且缠绵难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容颜美及身心健康。“肝失疏泄”是痤疮的核心病机之一,“从肝论治”是该病治疗的重要切入点。“肝气虚”是指肝之疏泄不及所致的证候... 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与难治病,因其多发生于面部且缠绵难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容颜美及身心健康。“肝失疏泄”是痤疮的核心病机之一,“从肝论治”是该病治疗的重要切入点。“肝气虚”是指肝之疏泄不及所致的证候,亦是中医“肝病”致病原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肝主疏泄”理论,从现代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患者皮损、证候特点出发,探讨该患者人群饮食、病程、治疗方法、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如何形成本病“肝气虚”证的病因病机。在治疗时尝试以“补肝气”为核心思想,通过调节肝之气、血、阴、阳及脏腑生克关系达到“固其体,复其用”的目的,为本病治疗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后痤疮 肝气虚 脏腑关系 辨证论治 从肝论治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解毒方对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方凯 谷新怡 +3 位作者 崔民英 王东峰 王敏 朱跃兰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ABL/C小鼠为正常组,选取NOD小鼠为SS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解毒方组(HXJD)和白芍总苷胶囊组(TGPC),给药后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形态学和分泌功能的改变,...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以BABL/C小鼠为正常组,选取NOD小鼠为SS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解毒方组(HXJD)和白芍总苷胶囊组(TGPC),给药后观察各组小鼠颌下腺形态学和分泌功能的改变,并采用SABC法检测各组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药物干预8周后,模型组较正常组表达AQP5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TGPC组和HXJD组AQP5表达均显著升高;TGPC组和HXJD组之间AQP5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活血解毒方可改善SS模型鼠颌下腺腺泡的分泌功能,提高其颌下腺指数,增加SS模型鼠的唾液分泌量;其作用机理与上调AQP5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活血解毒方 AQ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伏邪”学说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诊治 被引量:9
3
作者 曹云松 王敏 +2 位作者 李方凯 谷新怡 王东峰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5期35-37,共3页
参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际,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伏邪"关系密切,并将"伏邪"的病因病机与该病的形成相联系,临床采用育阴潜阳法,方药以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为主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伏邪学说 育阴潜阳 三甲复脉汤 大定风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焦虑抑郁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海瑜 宋陈惠 +5 位作者 李方凯 刘小平 郑炜 张玉婷 朱跃兰 侯秀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病程中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中医治疗有其独特优势。在辨证基础上,可从药物与非药物两方面加以论治。药物治疗以脏腑、气血、营卫方面为主,对类风湿关节炎并...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病程中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中医治疗有其独特优势。在辨证基础上,可从药物与非药物两方面加以论治。药物治疗以脏腑、气血、营卫方面为主,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焦虑抑郁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非药物治疗包括情志疗法、健身功法、饮食等,对改善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焦虑抑郁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多肽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缓释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钱森和 李方凯 +3 位作者 屠西猛 郑鹏 王若男 赵世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38,共6页
在分析牡丹籽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基础上,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牡丹籽多肽微胶囊,以提高牡丹籽多肽的稳定性。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CaCl质量分数、海藻酸钠质量分数、芯壁比和反应温... 在分析牡丹籽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基础上,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牡丹籽多肽微胶囊,以提高牡丹籽多肽的稳定性。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CaCl质量分数、海藻酸钠质量分数、芯壁比和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并对牡丹籽多肽微胶囊进行了表征和缓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多肽对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牡丹籽多肽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CaCl质量分数2.2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80%、芯壁比1∶3、反应温度52℃,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83.17%;牡丹籽多肽微胶囊的红外光谱相对于牡丹籽多肽发生了红移,且吸收强度低于牡丹籽多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大小约为0.7 mm,在低倍镜下观察其表面有凹陷和裂痕,在高倍镜下观察其表面有褶皱现象;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中可以稳定存在,在人工模拟肠液中可以缓慢释放,3 h时释放率达到了9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 抗氧化肽 微胶囊 表征 缓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若男 钱程 +4 位作者 郑鹏 李方凯 王洲 王晖 钱森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58,共6页
该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为混合菌种,以黄精发酵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黄精发酵液与黄精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差异,并分析了多糖、多酚和黄... 该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为混合菌种,以黄精发酵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黄精发酵液与黄精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差异,并分析了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41℃,混合菌种接种量2.1%,乳酸菌∶酵母菌比例2∶1,料液比1∶46(g∶mL)。在此优化条件下,黄精发酵液的羟基、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7.83%、91.40%和91.44%。黄精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黄精水提液,且黄精发酵液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显著高于黄精水提液(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BTS+自由基清除率与多糖和多酚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微生物发酵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选穴规律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陈惠 王海瑜 +5 位作者 诸葛叶婷 张继胜 刘小平 李方凯 朱跃兰 侯秀娟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穴位运用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录入穴位处方,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穴位运用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录入穴位处方,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含31首穴位处方,89个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三阴交、太溪、廉泉、足三里等,穴位分布频次较高的部位依次是头颈部、下肢部、腰背部等,穴位分布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膀胱经、任脉、胃经、脾经等,使用频次较高的部位依次是头颈部、下肢部、腰背部等,使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膀胱经、任脉、胃经、脾经等,并得出17组腧穴配伍组合及核心处方2首。结论: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重视局部取穴,治法以滋阴生津,清热理气为主,结果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针灸 穴位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发展的领头人
8
作者 李方凯 《中国农垦》 2008年第11期72-73,共2页
对于黑龙江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连珠山水泥厂的每一位职工而言,厂长郭长春都是他们交口称赞的对象,他的事迹随便哪一位员工都能如数家珍地讲出几件,谈起他,员工们脸上便洋溢着自豪与骄傲,都说是他改变了水泥厂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关键词 创新 农垦总局 水泥厂 牡丹江 黑龙江 员工 厂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