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增容增韧聚乳酸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新芳 熊立贵 +4 位作者 赵素芬 李永桂 李彭 王子扬 涂志刚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0,共8页
目的协同改性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提高其韧性,获得高韧PLA生物降解薄膜的最佳复合配比。方法以PLA为基体,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乙二醇(PEG)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熔融共混后挤出造粒,再流延挤... 目的协同改性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提高其韧性,获得高韧PLA生物降解薄膜的最佳复合配比。方法以PLA为基体,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乙二醇(PEG)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熔融共混后挤出造粒,再流延挤出制得不同比例的PLA薄膜材料,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透明性能、结晶性能以及微观结构分析等。结果在PLA基体中加入PBAT、PEG和DCP,提高了PLA的相容性和韧性,PBAT和PEG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结晶能力,而DCP则减弱了PLA的结晶能力。PLA/PBAT/PEG/DCP薄膜材料中各组分的最佳质量比为80∶10∶10∶0.03,此时材料纵向和横向的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53.61%和335.37%,相比纯PLA均提高了42倍;纵向和横向拉伸强度分别为35.31 MPa和32.09 MPa,透光率为84.69%。此配比下,PLA/PBAT/PEG/DCP薄膜材料断面表面呈现均一的形貌,观察不到明显的PBAT颗粒分散相,其协同增容效果最佳,PLA的增韧增透效果显著。结论制备了高韧PLA/PBAT/PEG/DCP生物降解薄膜,使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韧性,同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拓宽了其在包装领域和现代工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协同增容 增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无机物改性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
2
作者 李永桂 李剑 +2 位作者 徐欢 李彭 李新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共3页
研究制备了回收聚丙烯/碳酸钙或硫酸钡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无机物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其中质量分数6.00%碳酸钙的复合材料最优。随着无机物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先升后降,而弯曲模量持续上升,且碳酸钙... 研究制备了回收聚丙烯/碳酸钙或硫酸钡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无机物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其中质量分数6.00%碳酸钙的复合材料最优。随着无机物添加量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先升后降,而弯曲模量持续上升,且碳酸钙提升作用超过硫酸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料 熔体流动速率 弯曲模量 增韧 增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增韧增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新芳 黄旭平 +1 位作者 洪鹏 赵素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161,166,共6页
选用成本低的生物降解柔性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为增韧剂,具有溶剂化增塑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界面相溶剂,自由基引发聚合的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增容剂,细化球晶提高聚乳酸(PLA)透明性的多酰胺类化合物(TMC)为成核剂,采用熔... 选用成本低的生物降解柔性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为增韧剂,具有溶剂化增塑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界面相溶剂,自由基引发聚合的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增容剂,细化球晶提高聚乳酸(PLA)透明性的多酰胺类化合物(TMC)为成核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生物基聚乳酸复合材料,重点研究增韧剂、相溶剂和增容剂对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透明性能的影响,开发出高透明增韧PLA的制备技术。结果表明:在PLA基体中加入PBS、ATBC、TMC和DCP,提高了PLA的韧性、相容性和结晶能力。PLA/PBS/ATBC/TMC/DCP共混物中各组分的最佳质量比为80∶20∶10∶0.4∶0.3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为416.5%,相比纯PLA增加了71倍,冲击强度为4.22kJ/m^(2),相比纯PLA提高了165%,拉伸强度为44.3MPa,透光率为82%,显然,PLA的增韧增透性能最佳。其次,在PLA/PBS/ATBC/TMC共混物中添加DCP后,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Tg)降低,当DCP添加质量为0.3%时,相比纯PLA降低了10.8℃,显然PLA/PBS共混物的相容性最佳,此时共混物的增韧增透效果显著,拓宽了其在透明产品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丁二酸丁二酯 生物降解 增韧 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包装薄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莉琼 皮阳雪 +4 位作者 徐海芳 李彭 李新芳 杨原智 陈丽军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3,共8页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开发无毒且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的PVA抗菌包装薄膜能扩大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范围。PVA抗菌包装薄膜制备的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抗菌材料以解决大部分抗菌剂分散难、与基材相容难的问题。本研究...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开发无毒且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的PVA抗菌包装薄膜能扩大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范围。PVA抗菌包装薄膜制备的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抗菌材料以解决大部分抗菌剂分散难、与基材相容难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毒安全的抗菌剂单辛酸甘油酯(GMC)作为抗菌剂、甘油/山梨醇为复配增塑剂,制备PVA包装薄膜。首先将GMC溶于甘油后再与水混溶形成乳状抗菌液,而后加入PVA膜液中,共混制备了PVA包装薄膜,并对其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透氧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GMC用量在0.2~0.3mL之间时,PVA包装薄膜的透光率保持在92%以上,雾度低于10%,拉伸强度为211.485MPa,断裂伸长率为140.41%,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且GMC用量的增加对PVA包装薄膜氧气透过率影响不大。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VA包装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GMC的加入使PVA包装薄膜红外光谱图中3200cm^(-1)左右的峰明显变宽,薄膜中羟基(-OH)的含量增加;加入GMC后的PVA包装薄膜表面出现均匀分布的抗菌液滴,且随着GMC含量的增加,GMC在薄膜中的分散性减弱;差示扫描量热仪曲线反映出GMC、PVA和复配增塑剂(甘油/山梨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最后,对PVA包装薄膜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研究表明,GMC的加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GMC的含量越多,其作用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单辛酸甘油酯 薄膜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β—甘草次酸钠对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新芳 孟富敏 +5 位作者 潘福生 林卫 兰中芬 王风莲 骆勤 王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甘草次酸钠是中药甘草主要成分甘草次酸的盐类。对多种动物的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氢化可的松相近似。SGA对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也有增强作用。本品毒性较小。
关键词 甘草次酸钠 抗炎作用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HCV感染暴发事件探讨HCV经血传播感染的风险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新芳 张晓飞 +1 位作者 陈燕明 顾华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9-970,共2页
目的了解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1996—2016年国内发生的HCV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因血液透析发生HCV感染暴发事件10起,涉及血液透析患者689例,其中258例感染HCV... 目的了解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风险。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1996—2016年国内发生的HCV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因血液透析发生HCV感染暴发事件10起,涉及血液透析患者689例,其中258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37.45%;不安全注射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3起,涉及人群基数不祥,其中447例感染HCV;输血或单采血浆导致HCV感染暴发事件4起,共涉及191例,其中156例感染HCV,感染风险为81.68%。结论我国一般人群通过血液传播感染HCV的风险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血液传播 感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新芳 吴淑英 朱冬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填料,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1%~1.O%)的CNT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采用Hot—Disk热分析仪测试了CNT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在不同纳米颗粒质量分数、温度和粒径下的导热系数。研究表明,CNTs/石蜡复合...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填料,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1%~1.O%)的CNT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采用Hot—Disk热分析仪测试了CNT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在不同纳米颗粒质量分数、温度和粒径下的导热系数。研究表明,CNTs/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固、液态导热系数随CNTs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在25℃时,质量分数为0.5%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了13.2%,体现了良好的强化导热效果。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强,但在55℃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在固一液相变过程时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增长。此外,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随CNTs颗粒粒径的增加而降低,25℃时,质量分数为0.1%的复合相变材料中,添加10nm的碳纳米管后其导热系数提高了7.8%,添加100nm的碳纳米管后其导热系数提高了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碳纳米管 复合储能材料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相变蓄冷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新芳 朱冬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3,16,共4页
在水基液中添加少量的纳米Cu颗粒(平均粒径为25nm),经超声波振荡和添加分散剂后,制备成分散稳定的Cu-H2O纳米流体。实验研究了纳米颗粒添加剂对水过冷度的影响,并采用红外热摄仪在线观察了纳米流体结晶过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水基... 在水基液中添加少量的纳米Cu颗粒(平均粒径为25nm),经超声波振荡和添加分散剂后,制备成分散稳定的Cu-H2O纳米流体。实验研究了纳米颗粒添加剂对水过冷度的影响,并采用红外热摄仪在线观察了纳米流体结晶过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水基液中加入纳米Cu粒子后,其过冷度明显降低,且随着纳米Cu质量分数的增加,流体的结冰时间缩短。Cu-H2O纳米流体的相变温度比水的提高了1℃,因此,纳米流体蓄冰时可以降低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从而节约成本、减少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H2O纳米流体 相变 蓄冷 过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相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新芳 赵素芬 +1 位作者 吴淑英 付文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63,共4页
以4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碳材料(纳米石墨烯GNP-B、纳米石墨烯GNP-C、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G-MWCNTs)为填料,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3.0%)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纳米碳材料较好地被石蜡包覆,... 以4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碳材料(纳米石墨烯GNP-B、纳米石墨烯GNP-C、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G-MWCNTs)为填料,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3.0%)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纳米碳材料较好地被石蜡包覆,由于纳米碳材料具有不同的管状和层状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纳米碳材料与石蜡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仅以物理方式彼此结合。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纳米碳材料的种类和浓度对纳米复合材料相变温度的影响很小,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最大的相变温度差分别为0.74℃和1.11℃。但随碳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值逐渐减小。对于4种纳米复合材料,当质量分数为3%时,4种纳米复合材料(MWCNTs、G-MWCNTs、GNP-C和GNP-B)熔化过程的相变潜热相比纯石蜡分别降低了7.3%、13%、12%和12.8%,凝固过程的相变潜热相比纯石蜡分别降低了11.2%、19.9%、17.8%和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纳米碳材料 复合储能材料 相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米替丁的药理作用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新芳 吕金胜 黄钺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3-217,共5页
Fam非竞争性地拮抗组胺对豚鼠心房和大鼠于官的作用.而Ran和Cim呈竞争性地拮抗作用。它们的pA_z值分别是6.24和8.26.5.16和7.22.4.08和6.17。Fam、Ran、Cim均呈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大鼠基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组胺刺激性胃酸分泌.预... Fam非竞争性地拮抗组胺对豚鼠心房和大鼠于官的作用.而Ran和Cim呈竞争性地拮抗作用。它们的pA_z值分别是6.24和8.26.5.16和7.22.4.08和6.17。Fam、Ran、Cim均呈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大鼠基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组胺刺激性胃酸分泌.预防应激及消炎痛和组胺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促进醋酸所致的慢性胃溃疡的愈合.F am的作用强度为Ran的6~8 倍.Cim的30~40倍.此外Cim能明显增加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Fam的作用弱于Cim·而Ran没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雷尼替丁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新芳 朱冬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0,共5页
建立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测试系统,利用实验系统测量了Cu-H_2O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探讨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Re数和轴向比对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水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 建立了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测试系统,利用实验系统测量了Cu-H_2O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探讨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Re数和轴向比对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水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明显低于导热系数的增加。随着雷诺数的增大,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基本呈线性提高。纳米流体在实验管进口段的对流换热系数提高值明显高于流体在充分发展段的提高值。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粘度和纳米颗粒迁移是影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纳米流体 对流换热 导热系数 颗粒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抗静电母粒对LDPE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新芳 高军 +2 位作者 赵素芬 涂志刚 张莉琼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6,共3页
通过高速混合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抗静电母粒,分析了抗静电母粒组分的质量比,研究了抗静电母粒含量和储存时间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和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单甘脂、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油酸... 通过高速混合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抗静电母粒,分析了抗静电母粒组分的质量比,研究了抗静电母粒含量和储存时间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和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单甘脂、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羟乙基乙撑双硬脂酰胺的最佳质量比为38∶38∶5∶5∶10∶4;随着抗静电母粒含量的增加,LDPE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先迅速下降而后基本保持稳定,当抗静电母粒质量分数为2.0%时,LDPE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达到较小值;并且在此添加量下,LDPE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在20 d左右达到稳定值;但是抗静电母粒含量对LDPE的润滑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抗静电母粒 耐久性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爽滑母料对双向拉伸聚丙烯烟包装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新芳 李育雄 +1 位作者 涂志刚 赵素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77,共4页
选用特种硅油与高温蜡,以2∶1的比例复配制成爽滑母料,分析爽滑母料对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烟包装印刷膜性能的影响,并与添加国内普遍使用的某公司的爽滑母料的BOPP薄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自主研究开发的爽滑母料使BOPP烟包装印刷... 选用特种硅油与高温蜡,以2∶1的比例复配制成爽滑母料,分析爽滑母料对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烟包装印刷膜性能的影响,并与添加国内普遍使用的某公司的爽滑母料的BOPP薄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自主研究开发的爽滑母料使BOPP烟包装印刷膜的静、动摩擦系数较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25℃下动摩擦系数保持在0.22~0.24之间,50℃下外侧与外侧的动摩擦系数控制在0.33内;提高了BOPP烟包装印刷膜的光学性能,光泽度大于92.8%,雾度小于1.3%,并在30d内光泽度下降0.4%,雾度上升0.1%;BOPP烟包装印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热收缩率及热封强度指标值在烟草包装膜标准(YC/T 266—2008)范围内,稍优于对照样。总体来说,自主研究开发的爽滑母料的使用性能已经超过同类其他公司母料的性能,也优于烟包装印刷膜的标准值,完全能满足烟包装印刷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爽滑母料 双向拉伸聚丙烯烟膜 摩擦系数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新芳 朱冬生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建立了测量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探讨了不同pH值、分散剂浓度和纳米粒子质量分数对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小,这个现象启发了我们将纳米流体应用到未来... 建立了测量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性能的实验系统,探讨了不同pH值、分散剂浓度和纳米粒子质量分数对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小,这个现象启发了我们将纳米流体应用到未来工业中,可以不考虑pH值对纳米流体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散剂加入量是影响Cu-水纳米流体对流换热系数的重要因素,从分散稳定、导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三个方面来考虑,在0.1%Cu-H2O纳米流体中,0.0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被选为最优化浓度。另外,Cu-水纳米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明显低于导热系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H2O纳米流体 对流换热 PH值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二十六烷烃体系相变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新芳 吴淑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160,165,共4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用末端距分布、扭转角分布和全局取向有序参数对正二十六烷烃体系相变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体系的有序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正二十六烷烃分子在熔化过程中倾向于采取伸展和交叉...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用末端距分布、扭转角分布和全局取向有序参数对正二十六烷烃体系相变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体系的有序性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正二十六烷烃分子在熔化过程中倾向于采取伸展和交叉两种构象,且逐渐以交叉构象为主,这一倾向与熔化过程中体系有序度降低的热力学理论一致。根据体系自扩散系数的突变,可以计算出正二十六烷烃的熔化与凝固温度分别为329.4K和335.1K,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二十六烷烃 相变 微观结构 扩散系数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浆模塑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和开发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新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6,165,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纸浆模塑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纸浆模塑材料的优点和开发应用,同时对今后纸浆模塑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纸浆模塑 缓冲材料 性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刚母料在BOPP烟包装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新芳 李育雄 +2 位作者 谢文彬 赵素芬 涂志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2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在聚丙烯(PP)中添加自主研发的增刚母料,研究增刚母料对PP熔融与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刚母料添加量对双向拉伸PP(BOPP)烟包装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增刚母料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PP的熔体流动速率从PP的3.2 g/10 min提高到21.5... 通过在聚丙烯(PP)中添加自主研发的增刚母料,研究增刚母料对PP熔融与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刚母料添加量对双向拉伸PP(BOPP)烟包装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增刚母料质量分数为20%时,改性PP的熔体流动速率从PP的3.2 g/10 min提高到21.5 g/10 min,熔点降低10.2℃,结晶温度降低16.9℃,熔融焓和结晶焓均显著降低,BOPP烟包装膜的光泽度提高了5.81%,弹性模量提高了28%,初始热封温度降低6℃,热收缩率略有提高。当增刚母料质量分数在20%以内时,BOPP烟包装膜的断裂伸长率随着增刚母料添加量增加而增加,摩擦性能则随增刚母料添加量增加一直增加,显然增刚母料对BOPP烟包装膜具有多种改性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伸聚丙烯 烟包装膜 增刚母料 熔融性能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强化相变蓄冷特性的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新芳 王先菊 朱冬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61,共8页
采用Fluen软件对纳米颗粒强化相变蓄冷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纳米粒子添加量和Gr数对蓄冷性能的影响,并解释其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是影响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结冰时间的一个主要因素,但Gr数对其结冰时间... 采用Fluen软件对纳米颗粒强化相变蓄冷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纳米粒子添加量和Gr数对蓄冷性能的影响,并解释其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是影响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结冰时间的一个主要因素,但Gr数对其结冰时间影响不大。对于一给定的Gr数,随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结冰时间减少,纳米粒子体积分数为1.0%时,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的结冰时间降低了16.3%。这是由于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另一方面,由于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融解潜热降低,则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结冰时,每单位质量的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需要的能量较少,所以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热释放率,在相变储能应用中具有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强化相变材料 蓄冷 结冰时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相变蓄冷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新芳 朱冬生 王先菊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9,共7页
采用Fluen软件对封闭腔内Cu-H2O纳米流体强化相变蓄冷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Cu纳米粒子添加量和Gr数对蓄冷性能的影响,并解释其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r数对其结冰时间影响不大,但纳米流体的质量分数是影响纳米流结冰时间的一个主... 采用Fluen软件对封闭腔内Cu-H2O纳米流体强化相变蓄冷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Cu纳米粒子添加量和Gr数对蓄冷性能的影响,并解释其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r数对其结冰时间影响不大,但纳米流体的质量分数是影响纳米流结冰时间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于一给定的Gr数,随着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结冰时间减少,这是由于纳米流体相比基液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另一方面,由于纳米流体融解潜热降低,则纳米流体结冰时,每单位质量的纳米流体需要的能量较少,所以纳米流体具有较高的热释放率,在相变储能应用中具有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H2O纳米流体 自然对流相变 蓄冷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交表的结合方案
20
作者 李新芳 张务花 +3 位作者 席金彦 张立 闫荣 庞善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正交表的理论中,一个可图示的正交表指的是可按照正交表行的hamming距离,形成一个结合方案.根据正交表的构造方法,证明了一种强度为2的正交表按照Hamming距离进行分类是结合方案.
关键词 正交表 可图示的正交表 结合方案 HAMMING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