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性能铸轧辊套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新和 黄明辉 +1 位作者 钟掘 肖功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分析了目前铝常规铸轧与极限铸轧(快速铸轧)工艺要求之间的差距,提出大幅度提高铸轧辊套材料的综合性能是实现极限铸轧的先决条件。通过选择铍铜合金材料为研制对象,优化合金成分设计与精细调控热处理工艺,初步实现了强度、硬度、导热... 分析了目前铝常规铸轧与极限铸轧(快速铸轧)工艺要求之间的差距,提出大幅度提高铸轧辊套材料的综合性能是实现极限铸轧的先决条件。通过选择铍铜合金材料为研制对象,优化合金成分设计与精细调控热处理工艺,初步实现了强度、硬度、导热性、热强性和抗疲劳性良好匹配的目的。通过对材料的检测分析与工艺实验,证明研制出来的材料的综合性能优良,为极限铸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轧辊 辊套 铍铜合金 热处理工艺 热强性 合金成分 硬度 极限 证明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连接器插针体端面的超声波研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新和 唐永正 张祁莉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2,共3页
探讨了在普通研磨的基础上引入超声波的复合研磨方式,将普通研磨和引入超声波后研磨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对超声波复合研磨的机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光纤连接器 超声波 研磨 插针体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连接器端面的超声/机械复合研磨
3
作者 李新和 唐永正 张祁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8,6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引入超声波研磨光纤连接器的新型研磨方式.对这种实验装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将这种研磨的结果和普通研磨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研磨方式的研磨效率比普通研磨提高了4~8倍,平均表面粗糙度<3 nm,平均回波损耗... 介绍了一种引入超声波研磨光纤连接器的新型研磨方式.对这种实验装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将这种研磨的结果和普通研磨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研磨方式的研磨效率比普通研磨提高了4~8倍,平均表面粗糙度<3 nm,平均回波损耗<-60 dB,平均插入损耗<0.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连接器 超声波 研磨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精油的低共熔溶剂提取及组成分析
4
作者 罗兰萍 李新和 李翔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5,共5页
采用低共熔溶剂从肉桂皮粉末中提取肉桂精油,以肉桂醛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测定肉桂精油中的易挥发性组分,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肉桂皮粉末提取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比对。... 采用低共熔溶剂从肉桂皮粉末中提取肉桂精油,以肉桂醛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测定肉桂精油中的易挥发性组分,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肉桂皮粉末提取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以摩尔比为1∶6的氯化胆碱-乙二醇为低共熔溶剂体系,在体系含水量35%、固液比1∶80(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100℃的条件下,肉桂醛得率为11.22 mg/g。SPME-GC-MS结果表明,肉桂精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醛、δ-杜松烯与α-衣兰油烯,分别占32.91%、16.58%与9.00%。SEM结果表明,肉桂皮粉末表面紧实、无明显孔隙,提取后表面变为疏松多孔结构,表明其表面结构被低共熔溶剂体系破坏,有利于肉桂精油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肉桂精油 提取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回转件圆度检测的测点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文学 谭建平 +1 位作者 刘溯奇 李新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5-1214,共10页
为提升大直径回转件在旋转状态下的圆度测量精度,在分析3个测点的角度布置对精度影响基础上建立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及遗传混合算法的三测点角度优化策略。结合外轮廓测量模型及圆度提取技术,分析传感器布置角度对圆度提取精度的... 为提升大直径回转件在旋转状态下的圆度测量精度,在分析3个测点的角度布置对精度影响基础上建立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及遗传混合算法的三测点角度优化策略。结合外轮廓测量模型及圆度提取技术,分析传感器布置角度对圆度提取精度的影响,建立以误差传递系数为基础的测点位置优化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与遗传互补产生新粒子种群的混合算法,获取给定谐波级次下三传感器的周向角度值;计算给定谐波级次(160、240、480)下测点的周向布置角度,并对比测点角度优化前后的误差传递系数值,分别用虚拟工件及现场实物完成了测点角度与圆度提取精度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点角度优化后的误差传递系数值小于其他布置状态,所提取圆度更接近于其真实圆度值,精度约0.010 mm;该三测点角度优化策略提升了回转件圆度信息的测量精度,为大直径回转件的高精度制作提供了有效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回转件 测点优化 测量精度 三点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超薄筒形件减薄旋压过程鼓形失稳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文学 谭建平 +1 位作者 李新和 刘溯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06-2015,共10页
为解决超薄筒形件旋压过程中因鼓形易失稳引起旋压失稳问题,采取以鼓形产生及失稳机理分析出发,研究并确定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规律,以实现超薄壁筒稳定性旋压。结合薄壁筒在旋压时出现的鼓形失稳特征,展开对旋压接触区的边界约束... 为解决超薄筒形件旋压过程中因鼓形易失稳引起旋压失稳问题,采取以鼓形产生及失稳机理分析出发,研究并确定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规律,以实现超薄壁筒稳定性旋压。结合薄壁筒在旋压时出现的鼓形失稳特征,展开对旋压接触区的边界约束、金属流变及应力场分析,得到旋压过程中鼓形与锁模环的形成机理;结合多组参数下的数值仿真结果,以鼓形比及鼓形刚度为体现鼓形状态参数,分析工模间隙、减薄率、进给率及径厚比对鼓形比与鼓形刚度的影响规律,确定相应参数选择区间;选择三旋轮旋压机床,进行壁厚2. 00 mm、外径398 mm薄壁筒的旋压参数适应性及长程旋压实验。在3道次模式下,成功实现了薄壁筒壁厚由2. 00 mm减薄到0. 53 mm,长度由1 030 mm伸长至大于3 800 mm的稳定性旋压。通过对鼓形形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大直径超薄壁筒形件旋压参数制定及长程稳定性旋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薄旋压 鼓形比 鼓形刚度 间隙比 减薄率 进给率 径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壁回转件旋压后外径在机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文学 谭建平 +1 位作者 刘溯奇 李新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2-1621,共10页
为准确测量超薄壁回转件旋压后的外径尺寸,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构横截面轮廓曲线的等效外径在机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周向均布的3套线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旋轮架的轴向移动模块,获得回转件任意轴向位置横截面的外轮廓数据;通过对3套传感器所... 为准确测量超薄壁回转件旋压后的外径尺寸,提出了一种基于重构横截面轮廓曲线的等效外径在机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周向均布的3套线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旋轮架的轴向移动模块,获得回转件任意轴向位置横截面的外轮廓数据;通过对3套传感器所获截面数据的坐标变换及数据匹配,实现截面完整轮廓数据的精确拼接,并以离散数据点的保形曲线重构方法重构截面外轮廓曲线,利用同一闭合曲线各变形状态的长度不变性,得到了截面等效外径;分别以芯轴及薄壁回转件开展了外径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测量超薄壁回转件外径,其精度为0.01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位移传感器 数据匹配 曲线重构 曲线长度 等效外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丘市苹果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新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239-239,241,共2页
根据苹果种植过程中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商丘市气候条件,得出了商丘市气温、降水和光照条件都较适宜苹果种植。同时,探讨商丘市苹果生长期不利气象条件,并提出提升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对策,以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苹果种植 气候条件 对策 河南商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新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5期215-215,219,共2页
通过介绍苹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以及干旱对苹果各生育时期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关防御措施,以期减轻干旱灾害对苹果的影响,为苹果取得优质高产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干旱 苹果 生长发育 影响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备安装企业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新和 《现代营销(下)》 2011年第6期40-40,共1页
本文对工业设备安装企业管理的内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设备安装企业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设备安装 企业 管理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磷脂加脂剂的研制和应用
11
作者 李新和 《中国皮革》 CAS 1992年第11期27-27,共1页
合成磷脂加脂剂是在油脂分子中引入磷酸基因,同时掺加一定数量的酰胺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中性油脂,使加脂剂中的极性基团磷酸基、羟基、酰胺基等和胶原纤维发生结合,一定数量的中性油脂可以提高成革的柔韧性。
关键词 合成磷脂 加脂剂 研制 应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