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鄱阳湖物理生境特征及其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李敬鸿
林鹏程
黎明政
刘焕章
袁春营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02,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806)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
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内陆水体鱼类多样性监测专项网。
-
文摘
湖泊鱼类群落结构与物理生境特征密切相关。为了探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物理生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在鄱阳湖设立17个采样点,通过采集鱼类样本研究其群落结构,并利用遥感技术分析样点物理生境特征(包括岸线分形维数、距离指数和高程值)及其空间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依据17个采样位点的物理生境特征,鄱阳湖丰水期物理生境空间上可以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北方区、南方区和主湖区,但枯水期鄱阳湖生境没有显著的区域划分规律。丰水期鄱阳湖鱼类可以分为北方群、南方群和主湖区群3个类群,而枯水期鱼类组成没有明显规律。从功能类群上看,鄱阳湖鱼类以杂食性、湖泊定居性和偏好于底层以及中下层栖息的中小型鱼类为主。不同区域的鱼类功能群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北方区和南方区鱼类功能群组成相似,主湖区与北方区和南方区存在差异。总体上,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和差异与物理生境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来鄱阳湖鱼类的保护工作需要关注湖泊物理生境特征,不同区域应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
关键词
鄱阳湖
鱼类群落
物理生境特征
功能群
-
Keywords
Poyang Lake
fish community
physical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al groups
-
分类号
Q142
[生物学—生态学]
-
-
题名天津近岸浮游植物群落对海洋酸化和硝酸盐加富的响应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蔡婷
冯媛媛
席茂年
李敬鸿
王建才
郭佳
-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97,共13页
-
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2017KJ014)。
-
文摘
为了评估海洋酸化和富营养化耦合作用对近海浮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天津市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地球化学指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次性及连续培养的方式模拟自然水华及稳态条件,探究其对二氧化碳(CO_(2))和硝酸盐浓度变化及二者耦合作用的响应。实验条件设置如下:1)对照:二氧化碳分压p(CO_(2))40.53 Pa、无硝酸盐添加;2)酸化:p(CO_(2))101.3 Pa、无硝酸盐添加;3)加N:p(CO_(2))40.53 Pa、添加硝酸盐50μmol·L^(-1);4)酸化加N:p(CO_(2))101.3 Pa、添加硝酸盐50μmol·L^(-1)。实验结果表明,硝酸盐加富比酸化更加显著地促进浮游植物群落总叶绿素(Chl a)生物量及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积累,酸化和加N使浮游植物群落粒径大小升高。连续培养实验表明,酸化和N加富对Chl a、生物硅(BSi)、PON浓度、PON与颗粒有机磷(POP)比值(N/P)、POC与BSi比值(C/BSi)及沉降速率有协同交互作用,对POP和POC浓度及POC与PON比值(C/N)有拮抗性交互作用。在一次性培养后,酸化显著降低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沉降速率;而在连续培养后,酸化和N加富使浮游植物群落沉降速率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酸化和N加富对与近岸浮游植物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种群碳沉降存在不同的潜在影响及交互效应。
-
关键词
海洋酸化
富营养化
硝酸盐
近岸浮游植物群落
生物地球化学
-
Keywords
ocean acidification
eutrophication
nitrate
coastal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biogeochemistry
-
分类号
P375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