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检查神经根沉降征诊断LSS患者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敏红 余林 +5 位作者 李志铭 谭理连 李汉文 列潮炜 利晞 梁杰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神经根沉降征(NRS)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发生中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学价值。选取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62例(511个腰椎节段)患者进行研究,根据MRI结果患者腰椎节段分为狭窄组(172例患者,348个腰椎节段)和... 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神经根沉降征(NRS)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发生中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学价值。选取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62例(511个腰椎节段)患者进行研究,根据MRI结果患者腰椎节段分为狭窄组(172例患者,348个腰椎节段)和非狭窄组(90例患者,163个腰椎节段)。狭窄组硬膜囊面积(CSA)<100 mm^(2)患者占比、椎管正中矢状径(PDA)≤15 mm患者占比、侧隐窝矢状径≤5 mm患者占比、神经根沉降征(NR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狭窄组(P<0.05);NRS诊断LSS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4;172例LSS患者,NRS阳性患者108例、NRS阴性患者64例,NRS阳性组的糖尿病率、硬膜囊CSA<100 mm^(2)患者占比、椎管PDA≤15 mm患者占比、侧隐窝矢状径≤5 mm患者占比均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囊CSA<100 mm^(2)、椎管PDA≤15 mm、侧隐窝矢状径≤5 mm是LSS患者发生N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RS对于诊断LSS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是灵敏度一般,患者椎管狭窄越严重,其NRS发生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管狭窄症 相关因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敏红 李志铭 +3 位作者 庄卓霖 余林 梁杰锋 方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评估脑部生理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按照MoCA评分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应用NI...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评估脑部生理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按照MoCA评分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应用NIHSS评分和MoCA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状况,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扫描患者脑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为(24.80±8.95)分,低于治疗前(32.15±9.23)分,治疗后患者MoCA评分为(22.41±3.82)分,高于治疗前(14.50±3.26)分;重度组NIHSS评分为(26.19±6.24)分,高于轻/中度组患者(22.64±5.70)分,重度组MoCA评分为(21.85±3.47)分,低于轻/中度组(23.47±3.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前额叶、颞上回、颞中回部位fALFF值降低,小脑后叶、额中回、额上回部位fALFF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重度患者比较,轻中度患者前额叶、颞上回、颞中回部位fALFF值降低,小脑后叶、额中回、额上回部位fALFF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rTMS治疗,患者认知障碍显著改善,应用rs-fMRI能够较好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状况,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蕾 谭荣强 +3 位作者 郑春昌 吴林彬 周家承 李敏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分析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行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术后眼压、前房反应及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等。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2.34mmHg,术后1,3d;1w... 目的:分析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行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mo,观察术后眼压、前房反应及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等。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2.34mmHg,术后1,3d;1wk;1,3,12mo平均眼压分别为17.30±9.35,17.98±7.69,17.38±5.31,17.22±3.82,16.45±4.82,16.76±4.52mmHg,与手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反应较轻,疼痛缓解明显,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状体冷冻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抗菌脂肽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德峰 李庆仕 +6 位作者 孙力军 王雅玲 刘唤明 叶日英 李翩翩 李敏红 谢加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以麸皮和豆粕的混合培养基发酵产抗菌脂肽是目前抗菌脂肽较大规模制备的主要工艺,但产率受提取过程中多因素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工具Box-Behnken对影响芽孢杆菌抗菌脂肽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和优化。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 以麸皮和豆粕的混合培养基发酵产抗菌脂肽是目前抗菌脂肽较大规模制备的主要工艺,但产率受提取过程中多因素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工具Box-Behnken对影响芽孢杆菌抗菌脂肽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和优化。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80%甲醇水溶液、料液比1∶5(m∶V)、浸提时间180min、浸提pH 6.0,在此参数下抗菌脂肽的提取量为72.49g/kg,比优化前的59.14g/kg提高了2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脂肽 纳豆芽孢杆菌 提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眼轮匝肌断裂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梅花 李敏红 +2 位作者 李玉玲 蓝琼好 刘向阳 《现代医院》 2012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总结眼轮匝肌缩短泪小管支撑物两端缝扎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眼轮匝肌断裂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泪小管断裂伴随眼轮匝肌断裂的患者实施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术前精心准备,术后掌握泪道冲洗的技巧,加强泪小管支撑物置管期间的延续性护... 目的总结眼轮匝肌缩短泪小管支撑物两端缝扎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眼轮匝肌断裂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泪小管断裂伴随眼轮匝肌断裂的患者实施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术前精心准备,术后掌握泪道冲洗的技巧,加强泪小管支撑物置管期间的延续性护理。结果 68例患者术后4~5 w后拔管,术后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治愈率97%,好转率3%,泪小管支撑物置管期间无出现松脱。结论加强泪小管断裂围术期护理及泪小管支撑物置管期间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改良手术的效果,缩短置管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眼轮匝肌缩短 支撑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提升青光眼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熊敏 蓝琼好 +3 位作者 李敏红 陈梅花 卓俊华 刘向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8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提升青光眼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93例青光眼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与参照组(46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提升青光眼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93例青光眼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与参照组(46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正确滴眼药水方法评分(91.4±5.3)分、眼球按摩法评分(90.2±5.8)分及自我监测眼压法评分(92.3±5.5)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1.3±6.1)、(72.5±5.9)、(71.7±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7%,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3%;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7
作者 蓝琼好 李敏红 +2 位作者 刘向阳 慕容列 熊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2期9-10,共2页
总结了40例(4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血糖监测、用药指导等,术后密切观察眼部及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加强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的观察及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术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蔡嘉欣 毕肖红 +3 位作者 李敏红 陈静勿 李萌 利晞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期48-50,54,共4页
在当今的医学教学教育中,仍有多数医学院校对学生采用总结性评价,但此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同时也不能充分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重要性... 在当今的医学教学教育中,仍有多数医学院校对学生采用总结性评价,但此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同时也不能充分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重要性分析,结合我校影像学系本科《医学影像学》开展的PBL联合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探讨其与形成性评价体系有机的结合,通过使用超星学习通APP作为评价体系的平台,科学、客观地记录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所需的项目,且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创新性医学影像学人才开拓新的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医学影像学 PBL教学 超星学习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法在带状疱疹性眼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曼华 李敏红 +3 位作者 严虹 黄洢帆 熊敏 郑维维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119-121,253,共4页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法在带状疱疹性眼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性眼炎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正念减压法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法在带状疱疹性眼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性眼炎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正念减压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以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GSE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症状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性眼炎患者应用正念减压法护理可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法 带状疱疹性眼炎 护理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芪苓升白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敏红 莫结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4X期19-20,共2页
目的:建立芪苓升白颗粒中黄芪甲苷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ml/min。SEDEX75蒸发光散色检测器,漂移... 目的:建立芪苓升白颗粒中黄芪甲苷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ml/min。SEDEX75蒸发光散色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50℃,载气压力4.0(Bar)。结果:黄芪甲苷在1.0~10μg浓度的对数与峰面积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37%)。结论: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芪苓升白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苓升白颗粒 黄芪甲苷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棉复合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敏红 张世伦 田喜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0-553,共4页
岩棉复合防火保温板具有保温隔热性好、操作简单、机械强度高、综合造价相对较低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流程及具体做法,并对保温结果进行计算,满足节能保温要求。
关键词 岩棉 复合防火保温板 外墙外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卓荣 孟庆翔 +2 位作者 莫卫华 李敏红 夏少玲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6X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0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者行手术矫治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06例患者中随访3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7.1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0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者行手术矫治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06例患者中随访3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7.17%;术后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5.28%;术后1 a总有效率为88.68%。治疗后3月与6月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与1 a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鼻中隔穿孔、鼻腔黏连、嗅觉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明显缓解了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鼻痒、打嚏嚏、流清涕等症状,取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矫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