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敏献
王博
周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176-180,共5页
目的评估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治疗结果及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台州市立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评估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治疗结果及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台州市立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抢救成功60例、死亡2例、介入术后转开腹1例,成功率为95.24%。治疗过程出现并发症15例。经ROC曲线分析,当创伤严重评分(ISS)≥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此时敏感度达到46.70%,特异度达到77.10%;单因素分析,血红蛋白(H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脾损伤分级(AAST)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APTT和Hb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因素(P<0.05);应用nomogram预测模型,APTT>36 s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是≤36 s的17.936倍,Hb[130,175)g/L的并发症风险仅仅是Hb[70,90)g/L的6%。结论ISS≥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Hb、APTT、AAST是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且APTT和Hb水平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
脾破裂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阳
邢人伟
+3 位作者
兰勇
李敏献
牟永华
聂寒秋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2030-203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5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Ⅰ期缝合组与留置T管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5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Ⅰ期缝合组与留置T管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56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Ⅰ期缝合组:手术时间(126±21)min,术中出血量(20±8)ml,平均住院时间(7.2±1.2)d、留置T管组:手术时间(148±17)min,术中出血量(25±1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2.6±17)d。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腹腔镜手术
胆总管探查术
胆总管Ⅰ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例报告
3
作者
牟永华
邢人伟
+5 位作者
牟一平
聂寒秋
李敏献
梁思渊
陈明
周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脾脏
置入
CM
操作孔
胰体尾
腹腔引流管
胰腺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敏献
王博
周龙
机构
厦门长庚医院肝胆血管外科
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肝胆血管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176-180,共5页
基金
2021年浙江省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1KY397)。
文摘
目的评估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临床效果,探讨影响治疗结果及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台州市立医院、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63例创伤闭合性脾破裂并且进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抢救成功60例、死亡2例、介入术后转开腹1例,成功率为95.24%。治疗过程出现并发症15例。经ROC曲线分析,当创伤严重评分(ISS)≥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此时敏感度达到46.70%,特异度达到77.10%;单因素分析,血红蛋白(H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脾损伤分级(AAST)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APTT和Hb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因素(P<0.05);应用nomogram预测模型,APTT>36 s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是≤36 s的17.936倍,Hb[130,175)g/L的并发症风险仅仅是Hb[70,90)g/L的6%。结论ISS≥27.5分时,其对并发症诊断最为敏感;Hb、APTT、AAST是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出现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且APTT和Hb水平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
脾破裂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Keywords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Splenic rupture
Risk factor
Mult ivariate analysis
分类号
R657.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阳
邢人伟
兰勇
李敏献
牟永华
聂寒秋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2030-203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5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Ⅰ期缝合组与留置T管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56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Ⅰ期缝合组:手术时间(126±21)min,术中出血量(20±8)ml,平均住院时间(7.2±1.2)d、留置T管组:手术时间(148±17)min,术中出血量(25±1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2.6±17)d。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胆石症
腹腔镜手术
胆总管探查术
胆总管Ⅰ期缝合
Keywords
Cholelithiasis Laparoscopy Choledochotomy Primary duct closure
分类号
R657.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例报告
3
作者
牟永华
邢人伟
牟一平
聂寒秋
李敏献
梁思渊
陈明
周龙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肝胆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脾脏
置入
CM
操作孔
胰体尾
腹腔引流管
胰腺尾部
分类号
R657.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敏献
王博
周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Ⅰ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张阳
邢人伟
兰勇
李敏献
牟永华
聂寒秋
《浙江临床医学》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例报告
牟永华
邢人伟
牟一平
聂寒秋
李敏献
梁思渊
陈明
周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