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法律释义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政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30,共7页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界定科研人员性质及范围,探寻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政策目的,并对政策执行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以意定优先为原则修订相关法律,以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基准进行立法解释,并通过单位与科研人员事前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属等路径,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依法赋予科研人员,从而解决法律规定与政策执行冲突,确保政策实施的法律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职务科技成果 混合所有权 成果转化 法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府主导走向院所治理:公益类科研机构“去行政化”改革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政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公立科研机构行政化,不仅有违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与公立科研机构正在探索建立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相悖。解决公立科研机构"去行政化"改革所遭遇的政府与科研机构关系错位、科研机构自主治理权缺失、科层制下官僚文化的制... 公立科研机构行政化,不仅有违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与公立科研机构正在探索建立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相悖。解决公立科研机构"去行政化"改革所遭遇的政府与科研机构关系错位、科研机构自主治理权缺失、科层制下官僚文化的制度困境等深层次问题,必须在科技体制改革目标的指导下,设计科技行政资源审批和配置制衡模式,合理界定行政权和学术权,让科研机构管理模式从政府主导向院所治理转变,从而破解科研机构体制行政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 院所治理 公立科研机构 去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概念困境与矫正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政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21-128,共8页
建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规则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该套规则的建立需要对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相伴而生的“科技成果所有权”概念进行界定。截至目前,涉及该概念的国家及地方政策多达百余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 建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规则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该套规则的建立需要对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相伴而生的“科技成果所有权”概念进行界定。截至目前,涉及该概念的国家及地方政策多达百余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及重庆、深圳、成都等地方性法规更是直接将“科技成果所有权”写入立法。“所有权”在法律上有着特定语境和涵义,且民事权利界分中没有直接以“科技成果所有权”为名称的法律权利,以“所有权”表达科技成果权属面临理论困境和实践困惑。为维护施行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权威,推动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知识产权概念回归本源,应对该概念进行矫正,根据其内涵和指向,将其改造为“科技成果专有权”,使概念创造合乎民法理念,并塑造科技成果转化所涉各项权利配置的专属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所有权 知识产权 物权 专有权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政刚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我国对科技成果处置权的归属及成果转化后的收益分配缺少法律制度规定,致使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高达80%左右,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明确科技成果处置权主体、简化成... 我国对科技成果处置权的归属及成果转化后的收益分配缺少法律制度规定,致使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高达80%左右,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明确科技成果处置权主体、简化成果处置程序、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等措施,可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处置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地方科技智库建设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政刚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意义]地方科技智库大多由情报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演化而来,如何适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求,建构一套与传统智库不同的体制机制,为地方科技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值得总结思考。[方法/过程]本文对新型地方科技智库的内涵进行... [目的/意义]地方科技智库大多由情报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演化而来,如何适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求,建构一套与传统智库不同的体制机制,为地方科技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值得总结思考。[方法/过程]本文对新型地方科技智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建设地方科技智库的经验做法及启示。[结果/结论]从确立研究特色、创新咨政方式、集聚智库人才、提升影响力等方面,提出地方科技智库建设的策略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科技智库 探索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民事主体地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政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以联盟名义签订合同,其身份地位与其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通过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分析其法律现状和实践中所呈现的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备案制等存在形态,提出赋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破除其承接政府服务职能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身份”不明问题等法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法律地位 民事主体 非法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权众筹的债权属性
7
作者 李政刚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物权众筹”与“债权众筹”“股权众筹”等虽然都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来募集资金,但以物权众筹名义募集而来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实物资产,其收益来源不再是债权众筹的利息和股权众筹的股份,而是运作实物资产所产生的经营收入分红,其认筹... “物权众筹”与“债权众筹”“股权众筹”等虽然都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来募集资金,但以物权众筹名义募集而来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实物资产,其收益来源不再是债权众筹的利息和股权众筹的股份,而是运作实物资产所产生的经营收入分红,其认筹人不再是单纯的投资者,而是类似于“按份共有”的合伙所有人。由于其周期短、收益高、风险小、门槛低,近年来在“众筹”行业中强势崛起,受到广大投资者追捧。由于对物权众筹到底是物权还是债权的法律属性未能廓清,导致大量P2P等融资平台以“物权众筹”之名,搞非法募资和金融诈骗,产生平台跑路、资金兑付难等问题,严重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由此,厘清其法律属性,明确其监管机构,对其进行规范和整治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众筹 法律属性 债权 互联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困境摆脱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勇 张欣 李政刚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8期71-77,共7页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提升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显得越来越重要。这里从宏观层面总体描述重庆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实情,针对8家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科研院所...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提升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显得越来越重要。这里从宏观层面总体描述重庆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实情,针对8家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科研院所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借鉴和总结梳理福建省、湖北省、江苏省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提出推动重庆市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类科研院所 科技发展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