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蛋白-凝集素自组装构筑有序膜及在酶电极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扬眉 江秀明 +2 位作者 陈志春 傅水玉 林贤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利用糖蛋白-凝集素的识别作用交替沉积伴刀豆球蛋白(ConA)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备酶自组装多层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AFM和椭圆偏振研究测定了自组装膜的厚度.结果表明,ConA和HRP膜厚分别为9.... 利用糖蛋白-凝集素的识别作用交替沉积伴刀豆球蛋白(ConA)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备酶自组装多层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AFM和椭圆偏振研究测定了自组装膜的厚度.结果表明,ConA和HRP膜厚分别为9.0和4.6nm,与两者的晶体衍射结果一致,说明生物识别自组装方法能很好地保持分子的原有形态.以亚甲蓝(MB)溶液为介体,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表面修饰了三层(ConA/HRP)自组装膜的金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催化还原作用,在H2O2浓度为0.2~1.0mmol·L-1时,响应电流对H2O2浓度变化成线性,酶电极灵敏度为24.0mA·mol-1·L,表观米氏常数为4.2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凝集素 自组装多层膜 酶电极 伴刀豆球蛋白 辣根过氧化物酶 表面形貌 生物膜 生物传感器 有序膜 电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膜结构及生物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扬眉 陈志春 +1 位作者 吕德水 林贤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7,共4页
通过分子沉积法研究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及金电极表面组装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多层生物活性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研究了组装膜的形貌、粗糙度和活性关系.应用循环伏安... 通过分子沉积法研究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及金电极表面组装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多层生物活性膜,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并研究了组装膜的形貌、粗糙度和活性关系.应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组装HRP膜后电极对H2O2的电化学催化还原作用.实验发现,采用亚甲基蓝(MB)溶液为介质,在H2O2浓度为0.2~5.0mmol·L-1时,其响应电流对H2O2浓度变化基本呈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膜结构 生物电催化性能 自组装膜 AFM 酶电极 H202 过氧化氢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P/PET自组装酶膜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江秀明 李扬眉 +2 位作者 杨绍明 陈志春 林贤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2,共3页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阴离子化的PET表面组装了单分子层的HRP酶膜 ,通过AFM对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制备的酶自组装膜在4℃的低温条件下 ,密封保存150d后 ,酶活性仍保留80 %以上。以微量比色皿为反应容器 ,考察了酶膜与H2O2 的显色反...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阴离子化的PET表面组装了单分子层的HRP酶膜 ,通过AFM对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制备的酶自组装膜在4℃的低温条件下 ,密封保存150d后 ,酶活性仍保留80 %以上。以微量比色皿为反应容器 ,考察了酶膜与H2O2 的显色反应动力学 ,该反应的表观米氏常数 Kmapp=3.2×10-5mol·L-1(相对于H2O2 底物) ,显色反应在5min内完成 ,对样品中H2O2 测定的回收率为96.5%~101.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自组装技术 辣根过氧化物酶 分光光度法 表面形貌 阴离子化 固定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铁路地区生产单位环境噪声污染调查
4
作者 李扬眉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989年第2期31-32,共2页
噪声污染,已成为对人们危害最大最广的一种环境污染。为了解西安铁路地区各生产单位声源强度及其厂界外环境噪声强度的污染现状,我们于1986年3月~9月对西安铁路地区的24个单位的53个测点进行了调查,并对厂界外环境噪声进行了评价。现... 噪声污染,已成为对人们危害最大最广的一种环境污染。为了解西安铁路地区各生产单位声源强度及其厂界外环境噪声强度的污染现状,我们于1986年3月~9月对西安铁路地区的24个单位的53个测点进行了调查,并对厂界外环境噪声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污染 铁路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动植物检验检疫综合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传之 李扬眉 +4 位作者 董增 李敏 李秀丽 刘小阳 王海潮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18-220,共3页
动植物检验检疫综合实验实训是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以及实训基地共享等方面对动植物检验检疫综合实验实训... 动植物检验检疫综合实验实训是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以及实训基地共享等方面对动植物检验检疫综合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应用型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实验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等高校 动植物检验检疫综合实验实训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Lost in Translation缘何译成《迷失东京》?——兼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光 李扬眉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1期165-167,共3页
文章从影片Lost in Translation的片名翻译入手,探究了"lost in translation"的出处,通过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及主要功能,总结翻译电影片名的终极目的,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影片Lost in Translation缘何译成《迷失东京》?对... 文章从影片Lost in Translation的片名翻译入手,探究了"lost in translation"的出处,通过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特点及主要功能,总结翻译电影片名的终极目的,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影片Lost in Translation缘何译成《迷失东京》?对该问题的回答也为解决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电影片名 《迷失东京》 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 呼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
7
作者 李小光 李扬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02S期128-128,共1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应用为中心的教学途径,它体现了语境真实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及互动合作性原则,体现了现代英语教学的新理念。从以上原则入手,探讨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应用为中心的教学途径,它体现了语境真实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及互动合作性原则,体现了现代英语教学的新理念。从以上原则入手,探讨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性教学 特征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粪中温干式沼气发酵启动阶段温度变化对产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曼 邓良伟 +5 位作者 杨红男 刘刈 蒲小东 陈子爱 李和平 李扬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85-1792,共8页
采用半连续试验研究了鸡粪中温干式沼气发酵启动阶段,温度从35℃骤降至15、20、25℃和30℃并再次恢复至35℃过程中,温度变化对产气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干式沼气发酵的启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影响启动阶段沼气产量和甲烷含量... 采用半连续试验研究了鸡粪中温干式沼气发酵启动阶段,温度从35℃骤降至15、20、25℃和30℃并再次恢复至35℃过程中,温度变化对产气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干式沼气发酵的启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影响启动阶段沼气产量和甲烷含量,变温期间,15、20、25、30℃和35℃最大容积沼气产率分别为0.017、0.126、0.357、0.442 L·L^(-1)·d^(-1)和0.493 L·L^(-1)·d^(-1);最大原料甲烷产率分别为0.011、0.074、0.211、0.261 L CH4·g^(-1)VS和0.294 L CH4·g^(-1)VS。对比35℃恒温发酵产气性能,温度骤降至15℃和20℃条件下运行的产气能力明显小于温度骤降至25℃和30℃条件运行的产气能力。温度变化幅度越大,产气性能受影响越大,沼气发酵微生物对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足够的时间范围内可以顺利恢复。在变温发酵启动过程中,相比脱氢酶,辅酶F_(420)浓度变化和甲烷产率之间具有更好的线性相关性。研究表明:鸡粪35℃中温干式沼气发酵可以顺利启动,但温度变化导致厌氧干发酵启动时间延长。辅酶F_(420)可以作为反映干式沼气发酵启动阶段污泥活性变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干发酵 沼气 温度 辅酶F4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技术在大豆种质资源创制中的应用综述
9
作者 王雨凤 张明 +3 位作者 李秀丽 李扬眉 王小雷 王传之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163-167,共5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利用分子标记与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达到选择目标性状的目的,具有快速、准确、不受环境条件干扰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大豆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利用分子标记与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达到选择目标性状的目的,具有快速、准确、不受环境条件干扰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大豆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MAS技术在大豆种质创制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大豆MAS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抗大豆花叶病毒SC3相关QTL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扬眉 《大豆科技》 2016年第3期21-24,共4页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是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的一种流行株系,文中基于对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选育抗病品种的日臻完善,着重从近几年抗性基因标记定位和分子标记发掘方面的研究进行报道,为选育抗花叶病毒(SMV)病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病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