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自适应性减摇鳍零航速控制系统分析
1
作者 李成海 辛小辰 +1 位作者 刘树锋 胡甚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理论,在线进行神经元的参数自适应调控,进行了对于驱动功率间接的限制。验证了Lyapunov系统在此控制方法条件下具有的稳定能力,且处于不同海况情形下和PID控制法模拟比对,体现了此方法对于解决减摇鳍零航速非线性控制问题具有强大优势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零航速 神经元自适应力 二次型目标 控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遇态势下船舶危险程度评估
2
作者 李成海 赵卫健 +1 位作者 魏民 胡甚平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避免航行船舶碰撞,构建船舶碰撞危险程度模型,方便比对各型船舶对同一碰撞危险的认知。在最晚操舵行动时间和船舶安全距离圈半径数据基础上,引入航行船舶最小会遇时间(TCPA)和最小会遇距离(DCPA)数据做参数,构建航行船舶会遇界面的碰... 为避免航行船舶碰撞,构建船舶碰撞危险程度模型,方便比对各型船舶对同一碰撞危险的认知。在最晚操舵行动时间和船舶安全距离圈半径数据基础上,引入航行船舶最小会遇时间(TCPA)和最小会遇距离(DCPA)数据做参数,构建航行船舶会遇界面的碰撞危险程度模型。通过模型对船舶交叉相遇、船舶对遇和船舶追越3种态势下的最晚操舵行动时间和船舶安全距离圈半径计算求解,并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态势下各船舶碰撞危险程度进行比对分析。最后的案例验证结论表明,根据船舶操纵经验,船舶驾驶员对不同船舶在最晚操舵行动时间和船舶安全距离圈半径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会遇态势下的船舶碰撞危险程度的认知具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行 最晚操舵行动 船舶安全距离圈半径 碰撞危险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行轨迹的船舶交通流计算
3
作者 李成海 辛小辰 胡甚平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84,共6页
基于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的航行船舶交通流计算法,运用较精确的航行船舶交通流结果确定海区航行船舶安全规划策略。运用船用AIS搜集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使用参数化均匀法重采样处理所搜集的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根据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 基于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的航行船舶交通流计算法,运用较精确的航行船舶交通流结果确定海区航行船舶安全规划策略。运用船用AIS搜集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使用参数化均匀法重采样处理所搜集的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根据航行船舶航迹点数据聚类汇总结果,运用多维密度法,对船舶海区总航时及航经船舶总艘数等参数实时更新,计算出航行船舶交通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此研究方法可较精确求解航行船舶交通流,结果可为海区航行船舶规划安全航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运输 船舶航行 船舶航迹 航迹点数据 DBSCAN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设计中操纵性能的重要性分析
4
作者 李成海 冯曰林 《航海》 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
船舶的操纵性能和安全性是衡量船舶性能的重要指标,航行速度是提高航运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平衡两者关系是船舶设计者的重要思路。运用模型模拟试验的方法对船舶在载况不同情形下的航向稳定性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取得船舶操纵能力及操... 船舶的操纵性能和安全性是衡量船舶性能的重要指标,航行速度是提高航运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平衡两者关系是船舶设计者的重要思路。运用模型模拟试验的方法对船舶在载况不同情形下的航向稳定性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取得船舶操纵能力及操纵性和船舶航速的关联关系,以及船舶载荷对操纵能力的影响,做出了一艘船舶载荷不同航行稳定能力和航向稳定性不同的结论,为优化船舶设计方案提供了技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操纵性与稳定性 推力系数 航行速度 模型模拟试验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表面La(NO_(3))_(3)掺杂PEO/HTS复合涂层微观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
5
作者 孙明阳 李春丰 +6 位作者 任晓雪 周洋 张云龙 刘德宝 王俊青 牛楚涵 李成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TC4钛合金因其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点在人工骨植入领域广泛使用,但其耐磨性低、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应用范围的拓展。为了提高TC4耐磨性,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水热合成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复合涂层。重点研究水热合成液中... TC4钛合金因其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点在人工骨植入领域广泛使用,但其耐磨性低、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严重限制其应用范围的拓展。为了提高TC4耐磨性,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水热合成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复合涂层。重点研究水热合成液中La(NO_(3))_(3)掺杂量对涂层相组成、微观结构、显微硬度、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表征涂层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相为锐钛矿型TiO_(2)(A-TiO_(2))、羟基磷灰石(HAp)。随着La(NO_(3))_(3)掺杂量增加,涂层中HAp含量增加。水热处理过程中La元素直接参与到HAp的合成。随着La(NO_(3))_(3)掺杂量增加,涂层显微硬度和摩擦因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过多掺杂La(NO_(3))_(3)后,HAp生成量略有降低,掺La涂层表面变光滑,涂层耐磨性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水热合成 掺镧涂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ght Reverse Transformer的空中目标意图识别方法
6
作者 王科 郭相科 +3 位作者 王亚男 倪鹏 权文 李成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5,共10页
空中目标意图识别在战场态势感知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如何从海量态势数据中迅速且精准地挖掘关键信息,一直是该领域研究面临的一大难题。现有多数研究模型因架构繁复,难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推断出目标意图。为解决这一难题,基... 空中目标意图识别在战场态势感知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如何从海量态势数据中迅速且精准地挖掘关键信息,一直是该领域研究面临的一大难题。现有多数研究模型因架构繁复,难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推断出目标意图。为解决这一难题,基于Transformer架构进行设计,通过Reverse方法优化模型以更适用于处理时间序列任务,并在位置编码中融入扰动元素,以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此外,对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神经网络进行了轻量化改进。经过对比实验、消融实验以及计算复杂度的深入分析,所提模型在空中目标意图识别领域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识别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表面掺铒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与耐蚀性研究
7
作者 李祥 任晓雪 +4 位作者 高志杨 潘佳蕊 翟梓棫 李成海 张云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2,327,共7页
针对TC4钛合金耐腐蚀性偏低和生物活性差等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水热合成技术(PEO/HTS)在TC4表面制备出含羟基磷灰石的陶瓷复合涂层,旨在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增加耐蚀性。采用XRD、SEM、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对复合涂层... 针对TC4钛合金耐腐蚀性偏低和生物活性差等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水热合成技术(PEO/HTS)在TC4表面制备出含羟基磷灰石的陶瓷复合涂层,旨在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增加耐蚀性。采用XRD、SEM、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对复合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O/HTS技术在TC4表面制备出含羟基磷灰石的亲水涂层,重点研究水热合成液中Er(NO_(3))_(3)掺杂量对涂层物相组成、微观结构、接触角和耐蚀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PEO/HTS复合涂层主晶相为A-TiO_(2)、HA_(p)和Ti,还存在微量的R-TiO_(2)、Er_(2)O_(3)和La_(2)O_(3)相。随着合成液中Er(NO_(3))_(3)掺杂量增加,涂层中HA_(p)含量有所增加。水热处理使得Er元素参与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掺Er的PEO/HTS复合涂层微孔缺陷减少。Er掺杂PEO/HTS复合涂层的接触角降低,亲水性提高。这与涂层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亲水性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有关。在掺杂Er(NO_(3))_(3)后获得的PEO/HTS复合涂层,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为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水热合成 掺铒涂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遭遇频率波浪散射规律
8
作者 李辉 高秀波 +1 位作者 李甫 李成海 《航海》 2025年第3期19-22,共4页
为了精确模拟航行船舶规则波中操作响应船舶发生的不规则船舶摇荡形式,选取波浪垂荡和纵摇相互作用方程式、单自由度船舶横摇行为方程式、数据的方法取得结果。设定波浪中航行船舶遭遇频率中谐波限定量结构,推出船舶遭遇频率波浪散射形... 为了精确模拟航行船舶规则波中操作响应船舶发生的不规则船舶摇荡形式,选取波浪垂荡和纵摇相互作用方程式、单自由度船舶横摇行为方程式、数据的方法取得结果。设定波浪中航行船舶遭遇频率中谐波限定量结构,推出船舶遭遇频率波浪散射形式,对波浪散射频率、散射能力和遭遇频率定值进行定义和描述,通过分析船舶遭遇频率的离散现象,阐明波浪浪向角及船舶航行速度转变导致的两种离散变化规律。离散变化规律证明:航行船舶处于横浪状态时波浪浪向角散射效力值最大,航行船舶处于顶浪或顺浪状态时船舶航行速度散射效力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运输 规则波中航行 船舶操纵 船舶遭遇频率 波浪散射 规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DS理论的船舶风险因素评估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成海 刘树锋 胡甚平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针对船舶航行风险评估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的问题,提出了在模糊风险评估证据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证据集理论空间中,每一事件均可确认为模糊集合子集且融入了模糊概率理论,从而更全面地描述行业学者的专业经验或证据诠... 针对船舶航行风险评估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的问题,提出了在模糊风险评估证据理论基础上建立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证据集理论空间中,每一事件均可确认为模糊集合子集且融入了模糊概率理论,从而更全面地描述行业学者的专业经验或证据诠释,由此得出了模糊证据理论质量函数的描述法。最后应用其船舶安全系统,提出了船舶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详细程序。计算结果证明,此方法可有效避免决策失误,且简单、易行,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运输 船舶航行 船舶风险评估 模糊证据理论 模糊集合子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航道通行智能监管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10
作者 李成海 李甫 +2 位作者 辛小辰 刘树锋 胡甚平 《水道港口》 2024年第6期947-953,共7页
基于提高港口航道船舶通行安全及智能监控能力的目的,推出由船载接收机、航标指示(灯)和监管操纵台整体化设计的船舶航道通行智能监管系统。智能航标指示(灯)采取多传感器技术进行辨识潮汐、潮时等信息收集和处理,并通过导航技术对航标... 基于提高港口航道船舶通行安全及智能监控能力的目的,推出由船载接收机、航标指示(灯)和监管操纵台整体化设计的船舶航道通行智能监管系统。智能航标指示(灯)采取多传感器技术进行辨识潮汐、潮时等信息收集和处理,并通过导航技术对航标指示(灯)、航道内船舶和物标进行定位,实现系统内各组件数据经无线通信技术达到互联互通的精准传输,且监督部门和船舶可实时调用船舶航道内航标指示(灯)及船舶动态的全部信息。航道航行结果分析表明:此船舶航道通行智能监管系统可准确取得故障航标指示(灯)位置及其他灯标工作状态、实时检测航道潮汐、潮时信息,以及实时的船舶动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航运 港口航道 航标指示 监控跟踪 通信导航技术 信息分析 数据处理 编程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冷藏船事故分析
11
作者 李成海 俞启军 王志鹏 《航海》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了方便探索冷藏船海上事故影响因素的关联度,选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冷藏船海上事故类型和4项参考评估指标进行关联性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选取冷藏船海上事故主要类型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对象,然后选择4项评估指标作为衡量冷藏船海上航行事... 为了方便探索冷藏船海上事故影响因素的关联度,选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冷藏船海上事故类型和4项参考评估指标进行关联性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选取冷藏船海上事故主要类型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对象,然后选择4项评估指标作为衡量冷藏船海上航行事故相互比较因素的风险关联影响程度,并构建冷藏船事故评估4项指标和发生事故类型的关联矩阵,根据关联程度大小进行总结性分析和排序,最后确认各类冷藏船海上事故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海上事故类型。计算成果分析表明,航行冷藏船海上搁浅事故是最大影响因素程度的事故类型,恶劣天气大风浪导致的风灾事故次之,本研究成果为海事监督部门和渔业管理部门协作保障冷藏船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运输 灰色理论 冷藏船海上事故 关联性分析 影响程度 事故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660MW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技术改造
12
作者 李成海 《锅炉制造》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针对某660MW超临界机组出现的热耗率异常偏高问题(与设计值相比高出278kJ/(kW·h)),通过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后,实现了年标准煤节约量达到2.18万吨,燃煤费用每年节省1437万元的显著经济效益,机组平均热耗率下降了173.02kJ/... 针对某660MW超临界机组出现的热耗率异常偏高问题(与设计值相比高出278kJ/(kW·h)),通过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后,实现了年标准煤节约量达到2.18万吨,燃煤费用每年节省1437万元的显著经济效益,机组平均热耗率下降了173.02kJ/(kW·h),供电煤耗也平均降低了13.35g/(kW·h),为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流改造 技术改造 热耗率 通流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中目标意图识别的时空Transformer模型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科 李成海 +2 位作者 宋亚飞 王鹏 李乐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3-763,共11页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环境瞬息万变,战场态势数据呈现海量、多样化的特点,导致利用专家经验识别空中目标作战意图的难度越来越高。结合目前先进的智能化方法,对Transformer模型进行研究并将其引入空中目标意图识别领域,设计出一种新的意...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环境瞬息万变,战场态势数据呈现海量、多样化的特点,导致利用专家经验识别空中目标作战意图的难度越来越高。结合目前先进的智能化方法,对Transformer模型进行研究并将其引入空中目标意图识别领域,设计出一种新的意图识别方法Temporal-Spatial Transformer(TST),可以有效地挖掘战场态势数据中时间域和空间域的深层特征信息,提高空中目标作战意图识别准确率。同时,对4种目前较为先进的神经网络意图识别方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表明,TST模型在各类指标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优于所有对比的神经网络模型。TST模型不仅有优异的准确率,而且收敛速度极快,可以迅速地抓取战场态势数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意图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时空融合 空中目标 意图识别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超声换能器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慧娟 李成海 +2 位作者 黄博文 满蓉蕊 李发琪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9-700,共12页
传统超声换能器存在体积大、表面刚性的缺点,无法用于人体复杂皮肤表面和可穿戴器件的设计。为使换能器具有灵活、体积小,满足可穿戴的特点,将其压电元件、电极和封装等各组成部分重组为柔性换能器。相比于传统换能器,它有两个优点:首先... 传统超声换能器存在体积大、表面刚性的缺点,无法用于人体复杂皮肤表面和可穿戴器件的设计。为使换能器具有灵活、体积小,满足可穿戴的特点,将其压电元件、电极和封装等各组成部分重组为柔性换能器。相比于传统换能器,它有两个优点:首先,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可实现持续性的超声监控或治疗。其次,通过更全面的皮肤表面覆盖,扩大声场范围。在超声诊断方面,改善声信号采集,获得更全面的检测信息;在超声治疗方面,增加声能量沉积,提高疗效。柔性换能器使超声医疗应用场景多元化,可实现连续超声诊断或超声治疗。该文首先概述了其在设计和加工方面的最新进展,然后重点介绍了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可穿戴 超声换能器 超声诊断 超声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NO_(3))_(3)添加剂对TC4基材PEO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杜纯安 张云龙 +6 位作者 李成海 李国晶 张宇民 杨涵崧 翟莘棫 牛楚涵 董鑫焱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8,304,共7页
针对TC4耐磨性弱的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引入陶瓷涂层。在Na_(2)SiO_(3)-NaOH体系电解液中添加稀土盐Nd(NO_(3))_(3),研究Nd(NO_(3))_(3)添加量变化对TC4表面改性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 针对TC4耐磨性弱的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引入陶瓷涂层。在Na_(2)SiO_(3)-NaOH体系电解液中添加稀土盐Nd(NO_(3))_(3),研究Nd(NO_(3))_(3)添加量变化对TC4表面改性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等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当未添加和少量添加Nd(NO_(3))_(3)时,PEO涂层表面较为完整。当电解液中Nd(NO_(3))_(3)添加量超过4.5 g/L时,PEO涂层表面开始出现腐蚀坑。所有试样的PEO陶瓷涂层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锐钛矿型R-TiO_(2)和金红石型A-TiO_(2)组成。与未添加Nd(NO_(3))_(3)试样相比,增加Nd(NO_(3))_(3)添加量导致涂层中锐钛矿相TiO_(2)和金红石相TiO_(2)衍射峰略有增强,这说明Nd^(3+)能够促进涂层中锐钛矿相TiO_(2)和金红石相TiO_(2)的生成量。电解液中Nd(NO_(3))_(3)添加量为3.0 g/L时获得的涂层粗糙度最小值,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试样的PEO涂层摩擦因数曲线较为平直,摩擦因数在0.8~0.9,当添加Nd(NO_(3))_(3)高于3 g/L时,摩擦初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 TC4合金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表现对灌洗结果影响分析
16
作者 孙孟言 秦林 +4 位作者 李成海 吕岩 王依川 贺伟 侯代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培养和Xpert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52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与BALF涂片、培养及Xpert结果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BALF涂片、培养... 目的 探讨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培养和Xpert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52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部位CT征象与BALF涂片、培养及Xpert结果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BALF涂片、培养和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9.66%、32.39%、58.33%。其中以支气管扩张伴管壁增厚、支气管狭窄、充气支气管征及引流支气管征CT征象所在肺叶/段BALF涂片、培养和Xpert阳性率均高于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空洞、磨玻璃影及树芽征所在部位BALF获得Xpert和培养阳性与阴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肿块、单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闭塞三种CT征象的BALF获得三种结果阳性率与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气管扩张伴管壁增厚、支气管狭窄及充气支气管征是获得三种灌洗结果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涂阴肺结核患者选择支气管异常改变、空洞、磨玻璃影及树芽征所在的部位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提高灌洗结果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经验模态分解与改进时域Transformer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
17
作者 孙隽丰 李成海 +1 位作者 宋亚飞 倪鹏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12,共9页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预测任务复杂且真实环境下数据噪声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经验模态分解与改进时域Transformer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通过“分解-重构”方式使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真实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数据进...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预测任务复杂且真实环境下数据噪声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经验模态分解与改进时域Transformer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通过“分解-重构”方式使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真实环境下网络安全态势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提出改进时域Transformer,使用时域Transformer模块提取网络安全态势数据序列的时间深层全局特征,并提出Attention Fusion机制实现时序特征的自适应融合,以更加稳健的特征融合方式完成预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较其他方法在预测精度方面具有显著提高,其拟合优度决定系数达到0.997860,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态势预测 时间序列分解 TRANSFORMER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中的无创测温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鑫垚 李发琪 李成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3期161-166,共6页
热疗在各种良恶性肿瘤以及非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其原理为将物理能量转化为靶区的热能并体现为温度升高进而实现疾病治疗的目的。为保证热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中的无创温度监控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该文... 热疗在各种良恶性肿瘤以及非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其原理为将物理能量转化为靶区的热能并体现为温度升高进而实现疾病治疗的目的。为保证热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中的无创温度监控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该文对热疗中所使用到的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测温、超声(Ultrasound,US)测温以及其他无创测温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无创测温技术应用于临床热疗监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测温 热疗 核磁共振测温 超声测温 红外测温 微波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皮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成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20-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光、热和酸度对黑皮色素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为确定提取工区条件提供理伦依。
关键词 黑豆皮色素 稳定性 食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碰撞事故原因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成海 王建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4,共5页
为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事故,对船舶碰撞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船舶碰撞事故海事调查报告给出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SM)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gress,AHP)构建船舶碰... 为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事故,对船舶碰撞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船舶碰撞事故海事调查报告给出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SM)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gress,AHP)构建船舶碰撞影响因素多层次结构图,探究同一层次及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AHP确定各直接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最低配员要求、船舶设备、能见度、航道或航区等因素对船舶碰撞事故的影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碰撞 事故原因 解释结构模型(ISM)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