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深层地温场特征
1
作者 廖珂琰 邱楠生 +4 位作者 常健 李丹 李慧莉 马安来 李竞赢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塔里木盆地具有较低的地表热流,地层温度差异显著,为了明确盆地中部顺托果勒地区深层地温场特征及控制因素,利用顺托果勒及周缘地区33口井的系统稳态测温数据,研究了地温梯度和深层温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沉积地层岩石热物性,... 塔里木盆地具有较低的地表热流,地层温度差异显著,为了明确盆地中部顺托果勒地区深层地温场特征及控制因素,利用顺托果勒及周缘地区33口井的系统稳态测温数据,研究了地温梯度和深层温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沉积地层岩石热物性,及其对热流和温度的影响,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构建了地壳分层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地壳热流密度。结果表明:顺南、顺托和顺北地区0—5 km平均地温梯度分别为22.5℃/km、20.0℃/km和18.6℃/km,8 km深度处平均地层温度分别约为200℃、175℃和135℃,表现出显著的地温场差异;地壳结构的差异造成了地壳热流的差异,地壳结构是研究区地温场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沉积地层岩石热物性对地温场的影响并不显著;上新世以来顺北地区的快速沉积作用和顺南地区深部热液活动未对现今地温场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托果勒地区 深层 地温场 热流 热物性 地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成储成藏机理与油气藏开发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永生 蔡勋育 +9 位作者 黎茂稳 李慧莉 朱东亚 邱楠生 庞雄奇 曾大乾 康志江 马安来 石开波 张军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707,共16页
基于钻井、地震、测井、测试以及实验分析等新资料,针对中西部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成储、成藏和油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持续攻关。研究表明:(1)断裂主导形成的储集体和古老层系白云岩储层是深层—超深... 基于钻井、地震、测井、测试以及实验分析等新资料,针对中西部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成储、成藏和油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持续攻关。研究表明:(1)断裂主导形成的储集体和古老层系白云岩储层是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两类重要的储层;以断裂为主导形成的规模储集体,根据成因可进一步分为3种类型:断裂活动过程中构造破裂形成的缝洞储集体、致密碳酸盐岩受断裂和流体双重改造形成的储集体与早期丘滩等高能相带受断裂和流体改造形成的储层;优势丘滩相、早期白云石化和溶蚀、酸性流体环境、膏盐岩封盖和超压是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和保持的关键。(2)中国中西部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于被动陆缘深水陆棚、碳酸盐缓坡等环境中,构造-热体制是控制深层—超深层油气藏赋存相态的重要因素,改造型动力场控制中西部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与分布。(3)普光等高含硫酸性气田开发过程中硫析出堵塞井筒,采用井筒溶硫剂配合连续油管解硫堵效果明显;基于沉积模拟的双重介质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可以精细刻画水侵前缘空间展布及变化,并据此提出气井全生命周期调、排、堵控水对策。(4)超深断控缝洞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应力敏感,渗透率随压力下降而显著降低,产量递减较快;凝析气藏相态变化快,压降显著影响凝析油采出程度;据此提出“注水+注天然气”重力驱油藏开发方法和“高注低采”天然气驱凝析气藏开发方法;采用分层次约束、逐级地质建模和流-固-热耦合的复合介质数值模拟有效提高了油气藏开发生产动态模拟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机理 礁滩相高含硫酸性气藏 超深断控缝洞油气藏 井筒硫沉积 流-固-热耦合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提斯洋与古亚洲洋协同演化控制下的塔里木台盆区油气富集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治亮 杨鑫 +4 位作者 高键 云露 曹自成 李慧莉 杨佳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657,共21页
显生宙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2大构造域演化历史对塔里木盆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效应包括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沉积充填过程及油气成藏与调整改造等。原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分别经历了扩张、俯冲-消减和关闭-碰撞造山过程。特提斯域经历了原特... 显生宙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2大构造域演化历史对塔里木盆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效应包括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沉积充填过程及油气成藏与调整改造等。原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分别经历了扩张、俯冲-消减和关闭-碰撞造山过程。特提斯域经历了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3个阶段,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古亚洲洋在新元古代—古生代多陆-岛-洋的格架下经历了复杂的伸展—聚敛过程。受特提斯洋(昆仑-阿尔金分支洋)和古亚洲洋(南天山洋分支)协同演化控制,塔里木盆地经历了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新生代2个从伸展—聚敛的巨型盆地旋回,与海平面升降和气候旋回匹配,形成了优质烃源岩、多类型规模性储层和盖层,构成了油气形成的优越物质基础。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多圈层协同演化控制的油气富集效应体现在:①多类型盆地原型与后期构造改造决定了塔里木台盆区不同部位油气成藏与富集的差异性;②北部坳陷广泛分布的优质烃源岩,是塔北—顺托—塔中地区大型油气富集区形成的基础;③多期构造运动伴随的构造破裂与古岩溶作用造就了断控缝洞型和岩溶缝洞型2类各具特点且规模发育的储集体;④区内构造与地温场差异演化决定了油气聚集区内油气相态与次生改造的规律性变化。台盆区大型古隆起和不整合面、走滑断裂带、高能相带及其叠加区是油气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效应 成藏要素 变形改造 盆地原型 构造演化 古亚洲洋 特提斯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的热史 被引量:73
4
作者 李慧莉 邱楠生 +1 位作者 金之钧 何治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3-617,共5页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热历史与其构造演化史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自古生代以来古地温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存在两个相对较高的古地温期:一个是寒武纪-早奥陶世,另一个是石炭-二叠纪.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古地温梯度较高,寒武纪-早奥陶世古地温... 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热历史与其构造演化史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自古生代以来古地温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存在两个相对较高的古地温期:一个是寒武纪-早奥陶世,另一个是石炭-二叠纪.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古地温梯度较高,寒武纪-早奥陶世古地温梯度为每百米3.2~3.5℃,此后地温梯度显著下降;石炭-二叠纪古地温略有上升,地温梯度为每百米3.0~3.2℃;中生代古地温梯度下降平缓,中生代末地温梯度为每百米2.5℃;新生代地温梯度持续下降,现今地温梯度为每百米2℃.由于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发展演化史不同,塔里木盆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热历史各具特征.沙雅隆起与卡塔克隆起以及古城墟隆起在地质历史过程中,长期处于基底隆起区,大地热流始终相对较高;而满加尔坳陷长期处于坳陷区,基底埋深大,古热流相对较低.此外,新生代期间,塔里木盆地受南北向的挤压,由于山脉的负载作用,使盆地中部岩石圈相对上拱的卡塔克隆起地温梯度变化较小或略有上升,而边缘向下挠曲的塔西南坳陷新生代期间持续的快速沉降,地温梯度下降迅速,且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历史 古地温 地温梯度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奥陶系超深层原油裂解动力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慧莉 马安来 +5 位作者 蔡勋育 林会喜 李建交 刘金钟 朱秀香 吴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8-825,共8页
随着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向深层的拓展,超深层油藏赋存温度上限是有机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关注的科学问题。使用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顺北7井奥陶系超深层原油开展了50 MPa、90 MPa两种压力和2℃/h、20℃/h两... 随着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向深层的拓展,超深层油藏赋存温度上限是有机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关注的科学问题。使用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顺北7井奥陶系超深层原油开展了50 MPa、90 MPa两种压力和2℃/h、20℃/h两种升温速率的热模拟实验;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应用Kinetics软件进行化学动力学计算,对比不同温压条件下原油热裂解进程,讨论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同一原油具有基本相似的裂解过程和基本一致的终点温度裂解总生气量。在原油裂解中,早期有重烃气的生成,晚期重烃气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升温速率对原油裂解进程影响显著,较高的升温速率下,原油裂解进程向高温推移,并且具有较高的油相保存温度上限。压力对原油裂解的影响较小。同一升温速率条件下,裂解早期压力对原油热裂解稍有“抑制”作用,而裂解晚期,压力则稍有“促进”作用。原油在不同温压条件下裂解过程的差异,可以用裂解活化能分布的差异进行解释。顺北7井原油在两种压力条件下均具有相对集中的活化能分布,表明原油发生裂解转化过程的“温度窗”相对较窄。顺北一区油相保持的温度上限高于180℃,在埋深9000 m的深部仍可保持油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热裂解 动力学模拟 油气藏相态 奥陶系 超深层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巴麦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其对奥陶系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慧莉 刘士林 +2 位作者 杨圣彬 张继标 高晓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3-892,共10页
利用近期获得的钻井、地震资料,开展塔中-巴麦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提出塔中-巴楚-玉北地区加里东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古隆起",控制着晚奥陶世早、中期沉积相的展布;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型"古隆起"... 利用近期获得的钻井、地震资料,开展塔中-巴麦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提出塔中-巴楚-玉北地区加里东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大型"古隆起",控制着晚奥陶世早、中期沉积相的展布;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型"古隆起"分化发展,和田"古隆起"定型,包括玉北地区东部及塔中南坡在内的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形成,塔中北坡发育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受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控制,塔中-巴麦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宏观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塔中-巴楚位于加里东中期大型古隆起的主体部位,中、下奥陶统具备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层发育条件;玉北中西部、巴楚西部以及塘古巴斯坳陷区北东向潜山构造带还具备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岩溶储层发育条件;塔中Ⅰ号断裂带以北的顺托果勒地区长期位于古隆起的斜坡部位,北东向断裂发育且多期活动,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与之相关的缝洞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古隆起 碳酸盐岩储层 奥陶系 塔中地区 巴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地质热历史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慧莉 邱楠生 +2 位作者 金之钧 杨海军 李宇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了解塔里木盆地以及塔中地区构造演化史 ,对塔中地区古地温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与镜质体反射率反演计算了塔中地区 3口井的地质热历史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认为塔中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古地温总体呈下降趋势 ,... 为了解塔里木盆地以及塔中地区构造演化史 ,对塔中地区古地温梯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与镜质体反射率反演计算了塔中地区 3口井的地质热历史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认为塔中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古地温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间存在两个相对较高的古地温期 ,一个是寒武纪—早奥陶世 ,另一个是二叠纪 ;早古生代塔中地区古地温梯度较高 ,寒武纪—早奥陶世地温梯度为 3 .2~ 3 .5℃ / 1 0 0m ,此后地温梯度显著下降 ;石炭纪古地温略有上升 ,二叠纪时地温梯度可能达到 3℃ / 1 0 0m ;中生代古地温梯度平缓下降 ,中生代末地温梯度 2 5℃ / 1 0 0m左右 ;新生代地温梯度变化不大 ,现今地温梯度 2 2℃ /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质 镜质体反射 磷灰石 裂变径迹 地温梯度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成藏特征与勘探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慧莉 李婧婧 +1 位作者 杨素举 马中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1-95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区顺9井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中-下段储盖组合中发现轻质油藏,与柯坪塔格组上段(柯上段)油气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利用顺9井区钻井获得的原油和含油砂岩开展柯上段与下段可...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区顺9井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中-下段储盖组合中发现轻质油藏,与柯坪塔格组上段(柯上段)油气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志留系油气成藏特征,利用顺9井区钻井获得的原油和含油砂岩开展柯上段与下段可动烃地化特征、储层沥青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对比研究。柯下段原油样品和含油砂岩抽提物均具有较高的饱和烃含量和较低的沥青质含量,而柯上段不同样品间存在差异。柯上段与柯下段具有相似的正构烷烃和甾、萜烷分布特征以及碳同位素组成。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仅在柯上段样品中有检出。两个含油层段均可见储层沥青,但赋存及光性特征存在差异。两个含油层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似,油包裹体宿主矿物、荧光特征及均一温度分布具有一致性。结合构造演化史和钻井实际情况分析认为,研究区柯上段与柯下段主要经历了一致的一期油气成藏过程,保存条件不同造成油藏差异改造破坏,形成了两个含油层段现今油气性质的差异。柯下段保存条件优于上段,顺9井柯下段轻质油藏可能是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形成的古老原生油气藏。寻找保存条件好的原生油藏仍然是研究区志留系勘探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老原生油气藏 油气成藏 柯坪塔格组 志留系 顺托果勒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口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慧莉 林燕 刘册扬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27-28,43,共3页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以桥口油田沙二下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流动单元细分、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居非均质性及储层动态解释的基础上,以数据库为支撑,应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本区...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以桥口油田沙二下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流动单元细分、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居非均质性及储层动态解释的基础上,以数据库为支撑,应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本区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该项成果应用于桥口油田沙二下油藏的调整井位设计,实现了油藏精细描述、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结果证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建模 地质模型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回盆地复杂生烃史条件下烃源岩生烃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慧莉 邵志兵 +1 位作者 金之钧 何治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6,共5页
通过热模拟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复杂生烃史条件下烃源岩生烃量的变化特征。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复杂生烃史条件下,烃源岩的生烃量与简单连续生烃相比并不相同。烃源岩两次不连续累计生烃量大于连续生烃量;不同的两次不连续生烃中,烃源岩... 通过热模拟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复杂生烃史条件下烃源岩生烃量的变化特征。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复杂生烃史条件下,烃源岩的生烃量与简单连续生烃相比并不相同。烃源岩两次不连续累计生烃量大于连续生烃量;不同的两次不连续生烃中,烃源岩累计生烃量也不相同。对热模拟实验结果的讨论认为,不连续生烃量与连续生烃量的差别主要反映了生烃过程、排烃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外界环境的影响。多旋回盆地中的古老烃源岩,在漫长而复杂的生烃过程中,其生烃量与简单的连续生烃相比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生烃量 生烃史 多旋回叠合盆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慧莉 吕炳南 +1 位作者 梁麟 李文娟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75-78,92,共5页
介绍厌氧氨氧化技术机理以及与此相关的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综述该脱氧技术研究现状及具体应用以及不同反应器应用厌氧氨氧化技术的脱氧情况,比较不同脱氧工艺,探讨了厌氧氨氧化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联氨氧化酶 SHARON工艺 传统脱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慧莉 贾晓燕 王荃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267-269,共3页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焦虑的相关性 ,以便利抽样法对 5 0例肺癌化疗病人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 (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得分均较高 ,二者之间具有显著负性相关 (r=- 0 .5 42 ,P<0...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焦虑的相关性 ,以便利抽样法对 5 0例肺癌化疗病人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 (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病人焦虑与社会支持得分均较高 ,二者之间具有显著负性相关 (r=- 0 .5 42 ,P<0 .0 1)。提示社会支持可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之一 ,帮助病人降低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 ,增强其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承受力 ,以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联合化疗焦虑 社会支持 相关性研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干酪根自由基浓度反演碳酸盐岩地层热历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慧莉 邱楠生 +2 位作者 金之钧 何治亮 朱映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干酪根样品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高,自由基浓度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自由基浓度的升高与干酪根较低演化阶段烷基侧链的断裂以及杂原子官能团的脱落有关;而自由基浓度的降低主要反映了高演化阶段干酪根所... 干酪根样品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高,自由基浓度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自由基浓度的升高与干酪根较低演化阶段烷基侧链的断裂以及杂原子官能团的脱落有关;而自由基浓度的降低主要反映了高演化阶段干酪根所发生的缩合、聚合反应。自由基浓度受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控制,由此可利用实验数据建立干酪根自由基浓度与温度-时间指数的定量关系式。通过反复调整剥蚀厚度、热流值,使自由基浓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反演碳酸盐岩地层的热历史。由于热模拟实验数据较少,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是一种新方法的探索,适用范围有限。今后,应进一步开展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样品的热模拟实验及相应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温标 热历史 自由基浓度 干酪根 热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负荷对秸秆与污泥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慧莉 杨子显 +1 位作者 陈志强 刘鹏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5,共8页
为明确秸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Ⅰ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在高低两种基质负荷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并监测其产气性能.结果表明:高负荷基质条件下(TS 20 g/(L·d)),平均日产气量为... 为明确秸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Ⅰ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在高低两种基质负荷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并监测其产气性能.结果表明:高负荷基质条件下(TS 20 g/(L·d)),平均日产气量为4.1 L;低负荷基质条件下(TS 12 g/(L·d)),平均日产气量为2.1 L.高负荷基质条件下细菌的相对丰度为91.57%,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为8.43%;低负荷基质条件下细菌的相对丰度为94.35%,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为5.65%,高负荷基质条件下产甲烷古菌的丰度比在低负荷基质条件下相对增加了49.2%,表明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和产气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高负荷基质条件下的前3种优势菌群分别为:相对丰度为51.06%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1.65%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8.25%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低负荷条件下的前3种优势菌群分别为:相对丰度为50.78%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7.67%的Cloacimonetes、6.46%的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两种基质条件下都检测到12种产甲烷菌属,分属氢营养型、甲基营养型、乙酸营养型,说明整个秸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的代谢途径较为丰富,各种微生物群落生长代谢相互依存、相互平衡,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建立了较为平衡的稳态缓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市政污泥 厌氧消化 不同基质负荷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模式氢化物发生感耦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土样中砷、硒、锡、锑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慧莉 邱德仁 除治江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21-323,共3页
土样经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煮解后,在碱性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钾,然后用蠕动泵将样品溶液和酸输入氢化物发生器中进行反应,产生的氢化物用氩气导入ICP炬中作光谱测定。对考核标样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土样中砷、硒、锡、锑的测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 ICP 土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盖提斜坡北新1井吐依洛克组角砾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慧莉 尤东华 +2 位作者 李建交 谭广辉 刘士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5,共10页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北新1井首次在古近系阿尔塔什组膏盐岩之下揭示了一套吐依洛克组白云质角砾岩和白云岩储层,并且获得油气发现。为明确储层发育特征,利用测试产层段连续取心获得的实物资料,开展储层物性、储集空间、成岩作用及成因...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北新1井首次在古近系阿尔塔什组膏盐岩之下揭示了一套吐依洛克组白云质角砾岩和白云岩储层,并且获得油气发现。为明确储层发育特征,利用测试产层段连续取心获得的实物资料,开展储层物性、储集空间、成岩作用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白云质角砾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储层物性;裂缝和溶蚀孔洞主要分布在角砾状粉晶云岩与粉晶云岩段,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准同生期和成岩早期的膏溶作用和喜山期的构造破裂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白云质角砾岩的原始沉积环境为局限潮坪或泻湖相,准同生期发生普遍的膏溶作用和喜山期遭受构造破裂作用是白云质角砾岩储层的两大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角砾岩储层 膏溶作用 构造破裂 吐依洛克组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脱氮技术:一体化完全自养脱氮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慧莉 吕炳南 +1 位作者 李芳 王传山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6,共4页
从一体化完全自养脱氮工艺的反应机理、参与生化反应的微生物种群及其特点和一些试验结果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生物脱氮方面的最新理论和试验成果,提出了一体化完全自养脱氮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一体化完全自养工艺 硝化反应 厌氧氨氧化 FISH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蒸气激光治疗上消化道肿瘤致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慧莉 介雅慧 +1 位作者 刘慧龙 王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9期32-33,共2页
73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金蒸气激光仪作为治疗光源,通过内镜活检孔导入柱状光导纤维,对准病变部位连续3d行3次光照射。结果73例全部完成治疗,总有效率67.12%(49例)。并发症中发热27例(36.99%),消化道出血26例(35.62%),局部水肿19例(26... 73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金蒸气激光仪作为治疗光源,通过内镜活检孔导入柱状光导纤维,对准病变部位连续3d行3次光照射。结果73例全部完成治疗,总有效率67.12%(49例)。并发症中发热27例(36.99%),消化道出血26例(35.62%),局部水肿19例(26.03%),疼痛18例(24.66%),皮肤光敏反应4例(5.48%),气管食管瘘1例(1.37%),均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及时缓解。提出金蒸气激光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时,早期预防和护理有利于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金蒸气激光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围术期的护理与监测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慧莉 丁芮 +1 位作者 王振全 冯洪强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6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肝移植 围术期护理 监测 护理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度假酒店的地域文化表达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慧莉 张硕松 张险峰 《城市建筑》 2010年第5期18-20,共3页
生态旅游概念的出现对度假酒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概念衍生出了度假酒店的生态性设计原则,而与生态设计密切相关的地域性表达包括地域场所营造、地域技术运用和地域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 度假酒店 生态型 地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