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选本:《四六法海》的编纂及其学术个性辨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慈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98,共9页
晚明民间图书市场繁兴,涌现大量四六选本。其中,王志坚编纂的《四六法海》是个人与书坊合作的产物,并因其出色的文史功底、历史识见与传世雄心,呈现出高于坊间同类选本的定位与品质。不过,为了兼顾多方宗旨及市场诉求,王志坚又不得不借... 晚明民间图书市场繁兴,涌现大量四六选本。其中,王志坚编纂的《四六法海》是个人与书坊合作的产物,并因其出色的文史功底、历史识见与传世雄心,呈现出高于坊间同类选本的定位与品质。不过,为了兼顾多方宗旨及市场诉求,王志坚又不得不借助删改、扩充等手段,掩饰或改装本人的真实思想,从而打造出一个“和而不同”的文学选本。只有精细化的文本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掘这种复杂的选本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四六法海》 王志坚 文章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攀龙传记文的说理方式
2
作者 李慈瑶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152,共8页
李攀龙的传记文书写,反映了作者清晰的立意诉求,并呈现出某些特定的体式特征。夫妇墓志的合传化处理,反映了修辞对主题的自觉配合;论赞的稳定结构,有助于文章意旨的补充明确,并满足作者抒发己见的需要;以古洁风貌改造经义语体,则提升了... 李攀龙的传记文书写,反映了作者清晰的立意诉求,并呈现出某些特定的体式特征。夫妇墓志的合传化处理,反映了修辞对主题的自觉配合;论赞的稳定结构,有助于文章意旨的补充明确,并满足作者抒发己见的需要;以古洁风貌改造经义语体,则提升了说理的气格。解读"视古修辞,宁失诸理",既要考虑流派论争的具体背景,也应结合作者的创作实情,从而区分方法论与本体论间的差别,更加辩证合理地看待李攀龙的文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攀龙 传记文 说理方式 夫妇墓志 论赞 古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慎的骈文尊体思想
3
作者 李慈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53,162,共6页
杨慎的读书札记中保留了明代最早的一批四六话,这些文论和文摘体现了作者对骈文体裁的认同和理论层面的思考,探索杨慎的骈文思想将是明代骈文史研究、六朝初唐派研究以及杨慎个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块有待开拓的新领域。... 杨慎的读书札记中保留了明代最早的一批四六话,这些文论和文摘体现了作者对骈文体裁的认同和理论层面的思考,探索杨慎的骈文思想将是明代骈文史研究、六朝初唐派研究以及杨慎个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块有待开拓的新领域。杨慎的骈文尊体思想依附于他士大夫精英的社会身份,采用的是"文道合一"的话语模式,即突出骈文"英声直气见于偶俪之中"的政教价值,肯定它在培养文官综合素养与提高文职业务水平中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骈文 尊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