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1
作者 陈成 魏东 +3 位作者 李恪梅 付丽丽 黄长江 王国治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后小鼠产生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3,6,12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后小鼠产生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3,6,12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抗Br-PPD Ig 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以及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菌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1,3,6和12个月,均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免疫3个月效果最佳。通过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布氏菌活疫苗显示了很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能诱导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蛋白变应原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郝宗宇 李恪梅 +5 位作者 张莉 张爱 吕家锐 郭正印 苏城 邓文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解决人用布鲁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及毒副作用问题。方法: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变应原,对动物及布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 目的:解决人用布鲁氏菌病皮内诊断制剂的非特异反应及毒副作用问题。方法: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变应原,对动物及布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现场研究结果显示,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大大低于现行国产市售菌素(速发反应少,反应面积小);在保证该变应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阳性判定标准。结论:该蛋白变应原为纯度高、质量好、易标化的新型布鲁氏菌病诊断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蛋白变应原 特异性 敏感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布氏菌素的研制
3
作者 郝宗宇 李恪梅 +4 位作者 高玉真 黄建 张爱 吕家锐 邓文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解决人用布氏菌素的非特异反应问题。方法: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了富含蛋白(95%以上)的布氏菌素。结果:经多次动物试验证明,该菌素具有良好的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参考标准品完全一致。结论... 目的:解决人用布氏菌素的非特异反应问题。方法: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制备了富含蛋白(95%以上)的布氏菌素。结果:经多次动物试验证明,该菌素具有良好的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参考标准品完全一致。结论: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制品为纯度高、质量好、易标化的新型布氏菌病诊断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布氏菌素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菌活疫苗皮内与皮下接种的免疫效果评价
4
作者 解晓露 陈成 +4 位作者 魏东 李恪梅 付丽丽 黄长江 王国治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767-770,779,共5页
将布氏减毒活疫苗通过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比较2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用布氏菌活疫苗,通过皮内和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总Ig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 将布氏减毒活疫苗通过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比较2种方式的免疫效果。用布氏菌活疫苗,通过皮内和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总Ig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IL-4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类;用羊布鲁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ELISA、ELISPOT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显示,2种免疫途径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BALB/c小鼠攻毒试验显示皮内注射组脾脏中布氏菌数量的对数值为0,皮下注射组为2.27±0.21,阴性对照组为5.13±0.16。由此可知,2种免疫方法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皮内注射组的免疫保护作用显著优于皮下注射组,提示通过皮内注射布氏疫苗可能是安全、高效的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疫苗 免疫途径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张凌男 魏东 +3 位作者 陈成 李恪梅 王国治 董巧香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923-1926,共4页
为评价布氏疫苗通过滴鼻方式免疫豚鼠的免疫保护效果,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30 d后进行心脏采血,制备肺泡灌洗液以及鼻腔灌洗液。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Ig G抗体和免疫动物肺泡灌洗液、鼻腔灌洗液中IgG、... 为评价布氏疫苗通过滴鼻方式免疫豚鼠的免疫保护效果,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30 d后进行心脏采血,制备肺泡灌洗液以及鼻腔灌洗液。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Ig G抗体和免疫动物肺泡灌洗液、鼻腔灌洗液中IgG、IgA抗体;通过迟发型皮肤超敏实验进行体内细胞免疫评价;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经皮下和滴鼻两种途径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菌活疫苗的主动免疫保护力。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将豚鼠免疫血清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2 h后皮下攻击M5羊布氏菌弱毒株,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免疫血清的被动免疫保护力。用ELISA法检测到经布氏活疫苗免疫的豚鼠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产生;疫苗免疫动物对Br-PPD抗原迟发型超敏反应(DTH)阳转率均为100%;通过布氏菌活疫苗保护力分析,表明该疫苗的主动免疫以及免疫血清的被动免疫都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布氏菌活疫苗采用滴鼻方式免疫豚鼠,免疫后能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疫苗 体液免疫 D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