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地生产能力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标准修正模型研究
1
作者 成波 李怀恩 成文娟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土地生产能力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标准修正模型。【方法】以缺水地区典型河流: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以农户管理的土地生产能力与研究区平均土地生产能力的比值为修正系数,基于改进生产函数法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 【目的】构建基于土地生产能力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标准修正模型。【方法】以缺水地区典型河流: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以农户管理的土地生产能力与研究区平均土地生产能力的比值为修正系数,基于改进生产函数法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生态补偿标准修正模型。【结果】极枯水年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宝鸡峡塬上灌区补偿标准为3502.09元/hm^(2),且补偿标准随保障目标的提升而增加;不同典型年的修正补偿标准存在差异。补偿标准修正模型基本合理可行,不同典型年修正补偿标准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之间存在非线性指数函数关系,灌区各县和受损农户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修正生态补偿标准与径流变化呈负相关。【结论】基于土地生产能力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标准修正模型可为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产能力 生态基流保障 补偿标准 修正系数 渭河干流宝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干流陕西段沿岸碳汇生态服务供需格局时空差异
2
作者 白皓冉 李怀恩 +3 位作者 成波 成文娟 段清之 闫丹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75,共10页
基于InVEST模型中的碳储量模块以及ArcGIS等软件工具,针对渭河干流陕西段沿岸的22个区(县),利用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地区碳库数据以及碳排放数据,以区(县)为最小单元,分析了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碳汇项在地区间的供需匹... 基于InVEST模型中的碳储量模块以及ArcGIS等软件工具,针对渭河干流陕西段沿岸的22个区(县),利用2010、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地区碳库数据以及碳排放数据,以区(县)为最小单元,分析了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碳汇项在地区间的供需匹配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碳汇服务供给总量由2010年的2466.14万t减少至2020年的2380.44万t,需求总量由2010年的1898.81万t增长至2020年2907.65万t,导致研究区碳汇服务格局出现明显的时空错配现象;2020年单位面积固碳量较2010年减少了44.49 t/km^(2)、单位面积碳排量增加了523.76 t/km^(2),进一步加剧了碳汇服务的供需失衡;碳汇服务赤字区域呈扩散趋势,特别是在中部城市群中出现明显的赤字化倾向,意味着地区的碳排放量超过了其碳汇能力,形成了碳赤字。研究成果对于加强区域生态发展规划、优化协调地区资源配置、开展碳补偿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渭河干流陕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土壤指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怀恩 拦继元 +3 位作者 史文娟 张建丰 王智 贺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5,共5页
为了解层状土条件下指流平均推进速度与上层土壤性状的关系,分别以西北地区三种典型土壤(西峰土、榆林土、新疆沙土)为上层土、粗沙为下层土,在室内进行充分供水条件下层状土壤指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上层土的饱和导水率决定了下层沙... 为了解层状土条件下指流平均推进速度与上层土壤性状的关系,分别以西北地区三种典型土壤(西峰土、榆林土、新疆沙土)为上层土、粗沙为下层土,在室内进行充分供水条件下层状土壤指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上层土的饱和导水率决定了下层沙土中指流的平均推进速度,且上层土的饱和导水率与指流平均速度呈线性关系。该结论对指流特征预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流 层状土 湿润锋 饱和导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质与流域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怀恩 +1 位作者 蔡明 王清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河流水质状况受流域内的自然和人类活动这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往往是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即水环境质量与流域内的各类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考虑到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还比较少,远不能满足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的迫切... 河流水质状况受流域内的自然和人类活动这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往往是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即水环境质量与流域内的各类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考虑到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还比较少,远不能满足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国外发表的大量研究成果中,选择介绍河流水质与几种典型的流域人类活动因素(人口、农事活动、土地利用结构等)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我国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 河流水质 人类活动 水环境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汇流计算的逆高斯分布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怀恩 樊尔兰 沈冰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将水流在天然流域中的汇集过程概化为在多级河网中的汇集,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具有物理基础的过高斯分布瞬时单位线流域汇流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用于地面净雨的汇流计算,还适用于总净雨的汇流计算。同时,在参数优选方面,提出了包括峰... 将水流在天然流域中的汇集过程概化为在多级河网中的汇集,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具有物理基础的过高斯分布瞬时单位线流域汇流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用于地面净雨的汇流计算,还适用于总净雨的汇流计算。同时,在参数优选方面,提出了包括峰现时差因素在内的几种简化多目标函数,取得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流 流域 逆高期分布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6
6
作者 李怀恩 《水资源保护》 CAS 1996年第2期14-18,共5页
在简述非点源污染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负荷模型 流域 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沣河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怀恩 丁劲 王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了研究河流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的年际变化特征,以渭河支流沣河为例,利用秦渡镇断面1992-2011年长期水质监测资料和该断面的径流资料、以及2009-2011年的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运用平均浓度法计算出该断面1992-2011年氨氮、2... 为了研究河流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的年际变化特征,以渭河支流沣河为例,利用秦渡镇断面1992-2011年长期水质监测资料和该断面的径流资料、以及2009-2011年的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数据,运用平均浓度法计算出该断面1992-2011年氨氮、2003-2011年COD、正磷、总磷及总氮的点源和非点源浓度、总负荷量、非点源负荷在总负荷中所占的比重,并拟合了污染物年际非点源污染所占比重与地表径流量、总负荷量和综合污染指数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年际非点源污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氨氮和TN的非点源负荷所占比重受地表径流量和总负荷量影响比其他指标显著;河流总负荷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流域地表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相似;氮污染的非点源比重在年际变化中呈下降趋势,COD和TP的非点源比重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控制断面 同步监测数据 非点源污染 平均浓度法 污染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扩建发电量分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怀恩 简政 邓娜 《水电能源科学》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从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扩建水电站新、老电厂联合运行的总发电量在新、老电厂之间的分摊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资产重置—折旧为基础,提出了5种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摊方法。以陕南某水电站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各种分摊方法的新... 从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扩建水电站新、老电厂联合运行的总发电量在新、老电厂之间的分摊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资产重置—折旧为基础,提出了5种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摊方法。以陕南某水电站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各种分摊方法的新、老电厂发电量分摊比例。结果表明,多因素分摊法的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扩建 发电量 分摊方法 分摊比例 资产比例分摊法 装机容量比例分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控制断面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怀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选择适合我国资料条件的河流控制断面污染物负荷估算方法,采用渭河下游潼关吊桥断面长期周水质监测数据和渭河华县断面逐日流量资料,选择了8种方法分别计算出潼关吊桥断面年污染负荷,并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负荷对比。结果表... 为了选择适合我国资料条件的河流控制断面污染物负荷估算方法,采用渭河下游潼关吊桥断面长期周水质监测数据和渭河华县断面逐日流量资料,选择了8种方法分别计算出潼关吊桥断面年污染负荷,并将各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负荷对比。结果表明:方法 7,即用流量加权浓度乘以年流量,分别计算丰、平、枯各季负荷,然后相加求和来计算年污染负荷的方法精度较高。最后对部分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 污染物负荷 年负荷估算 潼关吊桥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异重流对水库水温分布的影响——实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怀恩 《水资源保护》 CAS 1991年第1期13-16,共4页
一、引言水库水温分布是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运行及水资源保护工作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资料。人们对它已经研究了50多年(从美国和苏联30年代开始进行的水温监测分析算起),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泥沙异... 一、引言水库水温分布是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运行及水资源保护工作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资料。人们对它已经研究了50多年(从美国和苏联30年代开始进行的水温监测分析算起),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泥沙异重流对水温分布的影响问题,本文拟根据冯家山水库的实测资料,对此作一点初步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温 泥沙颗粒 水资源保护 冯家山水库 水库工程 水库泥沙 排沙 洪峰流量 研究成果 出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问题简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怀恩 沈冰 《水资源保护》 CAS 1993年第2期42-45,共4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影响的货币价值技术、以及环境经济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国内外发展概况。
关键词 环境影响 经济评价 货币化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型湖泊水库垂向水温分布的解析解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怀恩 沈冰 《西北水电》 1994年第1期34-38,共5页
分层型湖泊、水库垂向水温计算一般常用数值解法,计算工作量较大。实际上,垂向水温方程属于抛物型方程,定解属于第二边值问题,其解析解是唯一的和稳定的。通过对边界条件的合理简化后,可以推导出其解析解,尤其是对于水深较稳定的... 分层型湖泊、水库垂向水温计算一般常用数值解法,计算工作量较大。实际上,垂向水温方程属于抛物型方程,定解属于第二边值问题,其解析解是唯一的和稳定的。通过对边界条件的合理简化后,可以推导出其解析解,尤其是对于水深较稳定的湖泊、水库,其计算工作量可大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水库 水温模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的单位线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怀恩 沈晋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1年第4期19-27,共9页
非点源污染有着显著不同于点源污染的特点,并且危害严重、治理困难。而污染负荷的定量化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拟从我国的资料条件较差这一状况出发,扼要介绍一类实用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特征污染单位线和单位质... 非点源污染有着显著不同于点源污染的特点,并且危害严重、治理困难。而污染负荷的定量化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要基础。因此,本文拟从我国的资料条件较差这一状况出发,扼要介绍一类实用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特征污染单位线和单位质量响应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 污染 负荷 单位线法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高斯分布模型参数单站综合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怀恩 沈晋 刘玉生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4年第2期10-19,26,共11页
作者建立的逆高斯分布瞬时单位线模型,经在黑河流域(汇流)与陕北岔巴构流域(汇沙)的初步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参数单站综合问题.提出了多种综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特别是峰现时间的... 作者建立的逆高斯分布瞬时单位线模型,经在黑河流域(汇流)与陕北岔巴构流域(汇沙)的初步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参数单站综合问题.提出了多种综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特别是峰现时间的验算和检验精度都很高.但峰值的综合精度还较低,有待今后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高斯分布 模型参数 汇流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在河流水质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怀恩 沈冰 唐允吉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3年第2期14-21,29,共9页
鉴于确定性水质规划模型的局限性,本文首先建立了河流水污染控制系统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然后,对具有不同类型约束条件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及其灰数解法进行了讨论,以便于应用和更好地决策。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能... 鉴于确定性水质规划模型的局限性,本文首先建立了河流水污染控制系统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然后,对具有不同类型约束条件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及其灰数解法进行了讨论,以便于应用和更好地决策。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水污染控制系统中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并可直接求解,简便易行。特别是根据模型的灰数解进行决策时,可以比较灵活而充分的考虑模型(包括水质模型)中一些无法描述的因素的作用以及有关实际问题的特点与具体要求等,从而使决策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而根据确定性模型的解或灰色模型的确定白化解决策则不易做到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规划 数学模型 河流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高斯分布水文频率分析模型
16
作者 李怀恩 吴晓光 《西北水电》 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
国内外普遍采用频率分析方法推求设计洪水等水文特征值,各国所采用的线型有所不同。逆高斯分布的密度曲线形状合理,具有水力学基础。本文系统研究了逆高斯分布用于频率分析的方法、步骤、参数初值确定及其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比较等问... 国内外普遍采用频率分析方法推求设计洪水等水文特征值,各国所采用的线型有所不同。逆高斯分布的密度曲线形状合理,具有水力学基础。本文系统研究了逆高斯分布用于频率分析的方法、步骤、参数初值确定及其与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比较等问题,并采用不同江河的长系列实测水文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检验。因该分布为两参数模型,应用非常方便,适线时一般只需调整Cv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高斯分布 频率分析 设计洪水 水文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开采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被引量:16
17
作者 白乐 李怀恩 +3 位作者 何宏谋 董国涛 蔡大应 党素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1-937,共7页
为定量评价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下垫面条件改变导致的水平衡要素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改变,急需开展煤矿开采区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拟研究。在考虑地表水入渗补给的滞后性和在RCH程序内部实现垂向上对多层单元... 为定量评价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下垫面条件改变导致的水平衡要素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改变,急需开展煤矿开采区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拟研究。在考虑地表水入渗补给的滞后性和在RCH程序内部实现垂向上对多层单元格补给表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模块化地下水动力模型(MODFLOW)的耦合数值模型(SWATMOD),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秃尾河流域——锦界煤矿采煤工程实例中。实例应用表明:耦合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地表水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及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可用于预测秃尾河流域煤矿开采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规律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与地下水 SWATMOD模型 耦合模拟 锦界煤矿 秃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资料的输出系数分析与陕西沣河流域非点源负荷来源探讨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杜娟 李怀恩 家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7-837,共11页
根据2001—2009年秦渡镇水文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应用平均浓度法计算NH+4-N、TP和COD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并与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适合该流域的输出系数。将考虑流域输移损失的输出系数得到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基... 根据2001—2009年秦渡镇水文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应用平均浓度法计算NH+4-N、TP和COD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并与改进的输出系数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适合该流域的输出系数。将考虑流域输移损失的输出系数得到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与基于实测资料的平均浓度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相对误差较小,表明各类营养源的输出系数值与流域损失系数值适合沣河流域。应用考虑流域输移损失的输出系数法的负荷计算结果分析了流域内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耕地和农业人口的贡献最大,其中耕地对沣河流域TN、NH+4-N和TP非点源负荷的贡献率分别占到37.87%、37.74%、15.56%,且呈现上升趋势;农业人口对TN、NH+4-N、TP和COD非点源负荷的贡献率分别是40.73%、41.06%、61.19%、21.98%,且呈现上升趋势;牲畜(包括牛、驴、猪、羊等)对COD非点源负荷的年均贡献率为73.49%。由此可见,控制耕地、农业人口以及大牲畜所产生的污染负荷可以有效削减非点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实测数据 负荷来源 沣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量:17
19
作者 齐苑儒 李怀恩 +1 位作者 家科 秦耀民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9-12,74,共5页
在有限资料条件下,首先通过Erdas软件生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在Arcgis支持下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其次选取西安市周边4个雨量站的降雨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2005年的降雨量,采用SCS径流曲线模型计算2005年的年净雨量,然后求出200... 在有限资料条件下,首先通过Erdas软件生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在Arcgis支持下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其次选取西安市周边4个雨量站的降雨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2005年的降雨量,采用SCS径流曲线模型计算2005年的年净雨量,然后求出2005年西安市的年径流量,最后根据研究区域内COD、TN、SS以及TP等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估算出它们的负荷量。结果表明:西安市2005年污染物负荷量分别为COD14 794.7 tT、N1 233.0 tS、S52 426.3 t、TP61.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点源 降雨径流 SCS模型 污染负荷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峡灌区氮素流失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强坤 李怀恩 +1 位作者 胡亚伟 孙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3-686,共4页
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素流失难以监测控制的具体特点,基于单元负荷分析,提出了负荷贡献率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灌区氮素流失估算模型;利用青铜峡灌区2005—2006年灌溉周期灌排水质监测试验资料,对灌区年氮素流失总氮、硝氮和铵氮... 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素流失难以监测控制的具体特点,基于单元负荷分析,提出了负荷贡献率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灌区氮素流失估算模型;利用青铜峡灌区2005—2006年灌溉周期灌排水质监测试验资料,对灌区年氮素流失总氮、硝氮和铵氮流失3种形态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铜峡灌区年流失总氮4.11×104t、硝氮2.85×104t、铵氮0.55×104t,铵氮和总氮分别是黄河干流区间点源污染负荷的0.28、1.52倍,对黄河干流水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峡灌区 农业非点源污染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