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忠武艺术剪影
1
作者 李忠武 《黄河之声》 2012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李忠武,男,笔名老才,斋号:梅香居、静心斋主,196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大专学历,幼年受家训,对书画艺术产生深厚兴趣,每日临池不辍,后又师从于金文和、任东会两位老师学习绘画、篆刻书法、使书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书画艺术 李忠 黑龙江省 大专学历 伊春市 绘画 书法 篆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土壤结构对红壤坡耕地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紫薇 赵文俊 +5 位作者 李奇 马一淳 田亮 杨广勇 李忠武 刘窑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4,共11页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增加壤中流比例,60和90 mm·h^(-1)雨强下,随耕作层深度增加,地表径流平均比例依次为70.5%,62.9%和56.8%,壤中流平均比例依次提升为7.1%,12.3%和18.1%;(2)土壤流失率随雨强增加而增大,90 mm·h^(-1)雨强下土壤流失率为60 mm·h^(-1)雨强下的4.4倍,土壤流失率随耕作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依次为36.8、21.1和13.1 g·m^(-2) min^(-1);(3)雨强和表层土壤结构显著影响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随耕作深度增加坡面侵蚀由细沟侵蚀逐渐转变为面蚀。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坡耕地降雨-径流关系和侵蚀过程,合理增加耕作层深度,对降低地表侵蚀、促进土壤水分的深层下渗、增加土壤深层持水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产流 产沙 壤中流 红壤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力影响因子研究——以王家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忠武 蔡强国 +2 位作者 唐政洪 吴淑安 朱远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70-73,78,共5页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 ,首先介绍了近 10年来王家沟流域作物生产变化的情况 ,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 ,利用基于土壤侵蚀的 YIEL D作物生产力模型并结合各作物的实际观测资料 ,从气象...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 ,首先介绍了近 10年来王家沟流域作物生产变化的情况 ,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支持下 ,利用基于土壤侵蚀的 YIEL D作物生产力模型并结合各作物的实际观测资料 ,从气象因素 (降雨量、气温 )以及耕作措施两方面分析了该小流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在气象因素 (大气降水 )和土壤侵蚀的共同影响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地理信息系统 王家沟流域 水土流失 农作物 生产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李忠武 陈丽清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0期80-82,共3页
研究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神经网络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按照可行性、简要性、独立性、完备性和准确性的设计原则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粒子... 研究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神经网络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按照可行性、简要性、独立性、完备性和准确性的设计原则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然后应用BP神经网络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按照安全评价步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评价。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应用神经网络可以降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降低由于安全问题造成的各项损失。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的智能人工算法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安全评价 神经网络 安全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忠武 陈丽清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8期113-115,共3页
随着企业、手机等上网业务的增多,路由器正在走向企业和千家万户。作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设备,路由器的连接非常的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快捷。无线路由器更是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笔记本、手机等的WLAN上网。在此就路由器的概念及其构... 随着企业、手机等上网业务的增多,路由器正在走向企业和千家万户。作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设备,路由器的连接非常的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快捷。无线路由器更是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笔记本、手机等的WLAN上网。在此就路由器的概念及其构成开始探讨,重点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路由器的应用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最后就防止黑客入侵,保护计算机网络路由器的安全提出了个人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路由器 路由器应用 路由器故障 计算机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小流域汇流网络提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忠武 黄金权 +2 位作者 李裕元 蔡晓迪 曾光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7,91,共5页
以南方红壤丘陵区宝洞峪小流域作为实验样区,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模块的支持下,采用不同分辨率的DEM为基本信息源,探讨了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呈定量统计关系。... 以南方红壤丘陵区宝洞峪小流域作为实验样区,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模块的支持下,采用不同分辨率的DEM为基本信息源,探讨了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呈定量统计关系。经过对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汇流阈值与汇流网络密度的定量回归模型,其中系数b呈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随着DEM精度的变化而变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个数的汇流网络密度计算方法,通过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到汇流网络结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DEM 汇流网络 汇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F-P光纤传感器阵列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忠武 陈丽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2-44,共3页
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中对光纤F-P传感器的透射光谱进行研究,简化了腔长解调的过程,使得腔长解调变得简单且易于控制。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F-P传感器透射光谱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对光纤F-P传感器的并联复用和串联复用的傅里叶变换解调... 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中对光纤F-P传感器的透射光谱进行研究,简化了腔长解调的过程,使得腔长解调变得简单且易于控制。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F-P传感器透射光谱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对光纤F-P传感器的并联复用和串联复用的傅里叶变换解调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同时利用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了光纤F-P传感阵列应变传感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F-P传感器 傅里叶变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储器的管理机制——分段技术与寻址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忠武 陈丽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1期70-70,共1页
一个程序当中,有可以执行的指令代码,还有指令操作的各类数据等。遵循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希望将相关的代码安排在一起,相关的数据安排在一起,于是(区)段的概念自然出现。一个段安排一类代码或数据。程序员编程时,可以很自然地把程序的... 一个程序当中,有可以执行的指令代码,还有指令操作的各类数据等。遵循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希望将相关的代码安排在一起,相关的数据安排在一起,于是(区)段的概念自然出现。一个段安排一类代码或数据。程序员编程时,可以很自然地把程序的各个部分放在相应的段中。对应用程序来说,常用到的段有DS、CS、ES、S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空间 偏移地址 寻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55芯片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忠武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31期54-,共1页
基于TPC-H型实验平台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设计,给出了并行接口的系统框图,通过汇编语言实现了8255方式0的功能,并仿真了结果。该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控制简易、可靠性强、时序逻辑精确、容易扩充新的功... 基于TPC-H型实验平台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设计,给出了并行接口的系统框图,通过汇编语言实现了8255方式0的功能,并仿真了结果。该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控制简易、可靠性强、时序逻辑精确、容易扩充新的功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并行接口 8255 LED(发光二极管) 工作方式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靶场综合指控系统在信息化海战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忠武 于古胜 齐文军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07年第5期5-9,共5页
针对未来信息化海战的特点,提出了将综合指控系统扩展为信息化海战作战指挥的备份平台,在简要分析综合指控系统用于信息化海战的优势基础上,论述综合指控系统在军事演练、平时海上勤务保障和信息化海战作战指挥三个层面上的作用以及在... 针对未来信息化海战的特点,提出了将综合指控系统扩展为信息化海战作战指挥的备份平台,在简要分析综合指控系统用于信息化海战的优势基础上,论述综合指控系统在军事演练、平时海上勤务保障和信息化海战作战指挥三个层面上的作用以及在每个层面上综合指控系统需要扩充和增加的内容,并且给出作为信息化海战指控中心的信息流程,为战时将综合指控中心改造为作战指控中心实用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海战 指挥控制 导弹 测控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分析中的错误恢复探讨
11
作者 李忠武 陈丽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35期33-33,共1页
探讨预测分析中的两种错误恢复模式:恐慌模式的恢复和短语层次的恢复。当栈顶的终结符号和下一个输入符号不匹配时,或者当非终结符号A处于栈顶,α是下一个输入符号,且M[A,α]为error(即相应的语法分析表条目为空)时,预测语法分析过程就... 探讨预测分析中的两种错误恢复模式:恐慌模式的恢复和短语层次的恢复。当栈顶的终结符号和下一个输入符号不匹配时,或者当非终结符号A处于栈顶,α是下一个输入符号,且M[A,α]为error(即相应的语法分析表条目为空)时,预测语法分析过程就可以检测到语法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栈顶 恐慌模式 短语层次 预测分析 语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石桥市发展水稻优质米生产的潜在优势及主要技术
12
作者 李忠武 史崇友 +1 位作者 王永复 秦友权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8-30,共3页
大石桥市发展优良米生产具有优质品种优势、区域优势、绿色食品基地优势、独特环境优势、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势、社会经济优势、企业牵动优势 ,这些优势为发展优质米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 优质米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强对红壤坡耕地泥沙流失及有机碳富集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聂小东 李忠武 +5 位作者 王晓燕 申卫平 张雪 郭旺 马文明 王曙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0-908,共9页
在典型红壤丘陵区平均坡度为10°的坡耕地径流小区(2 m×5 m)上进行降雨强度为1.69mm min-1(大雨强)、1.31 mm min-1(中雨强)和0.64 mm min-1(小雨强)的模拟降雨试验,并对模拟降雨过程中泥沙的迁移规律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富集... 在典型红壤丘陵区平均坡度为10°的坡耕地径流小区(2 m×5 m)上进行降雨强度为1.69mm min-1(大雨强)、1.31 mm min-1(中雨强)和0.64 mm min-1(小雨强)的模拟降雨试验,并对模拟降雨过程中泥沙的迁移规律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作用下土壤流失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并与径流量呈显著的立方关系,径流量是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有机碳流失以泥沙结合态为主,泥沙态有机碳流失量占总有机碳流失量的84%以上,最高达97.6%;泥沙中有机碳富集比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在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中雨强和小雨强下有机碳的富集比与黏粒的富集比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而大雨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与黏粒富集比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雨强是影响泥沙流失和泥沙有机碳迁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强度 坡耕地 泥沙 有机碳 富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有机碳流失特征及其与泥沙径流流失量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雪 李忠武 +4 位作者 申卫平 郭旺 陈晓琳 张越男 黄金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473,共9页
通过野外微型径流小区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小区尺度水力侵蚀过程中物理运移土壤有机碳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 m×5 m径流小区持续降雨30 min后,大雨强(1.64 mm min-1)和小雨强(0.58 mm min-1)降雨条件下泥沙携带流失的有机碳... 通过野外微型径流小区模拟降雨试验,对坡面小区尺度水力侵蚀过程中物理运移土壤有机碳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 m×5 m径流小区持续降雨30 min后,大雨强(1.64 mm min-1)和小雨强(0.58 mm min-1)降雨条件下泥沙携带流失的有机碳总量分别为56.09 g和3.18 g,溶解于径流流失的有机碳总量分别为13.55 g和2.81 g。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有机碳流失的过程特征有显著影响。降雨强度越大,泥沙携带及溶解于径流的有机碳流失速率和总量也越大。大雨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在产流发生后的18min内大于1,随后降至1以下。小雨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始终小于1。大雨强径流有机碳浓度与径流量呈立方关系,小雨强有机碳流失量随径流量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大雨强泥沙有机碳含量与泥沙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立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侵蚀 土壤有机碳 泥沙 径流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宝山尾矿库区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越男 李忠武 +5 位作者 陈志良 彭晓春 冯浩林 雷国建 丁琮 赵述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7-594,共8页
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库区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18个采样点水体中的重金属(Pb、Cu、Mn、As、Cd)含量进行研究,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地下水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的... 对大宝山槽对坑尾矿库区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18个采样点水体中的重金属(Pb、Cu、Mn、As、Cd)含量进行研究,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地下水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的重金属致癌风险较高,化学致癌物(As、Cd)的健康风险值超出化学非致癌物质(Cu、Pb、Mn)3~5个数量级,致癌重金属As的风险值数量级在10-5的比例约为16.7%;该区域化学非致癌物健康风险平均值排序是Cu>Pb>Mn,其中大部分(比例大于94%)Mn和Pb的非致癌风险值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5×10-5a-1)。该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物的优先控制顺序为:Cd>As>Cu>Pb>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宝山尾矿库区 地下水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沉积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肖海兵 李忠武 +3 位作者 聂小东 马文明 黄斌 陆银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1-890,共10页
土壤酶与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循环、能量转移等密切相关。明确土壤酶对土壤侵蚀—沉积作用的响应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土壤侵蚀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湘中红壤丘陵区松林坡面侵蚀区及沉积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揭示了酶活性与... 土壤酶与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循环、能量转移等密切相关。明确土壤酶对土壤侵蚀—沉积作用的响应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土壤侵蚀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湘中红壤丘陵区松林坡面侵蚀区及沉积区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揭示了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壤侵蚀—沉积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区绝大多数土层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脲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要显著高于侵蚀区。土壤沉积作用明显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其次,侵蚀区与沉积区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差异在侵蚀干扰较为严重的表层(0~30 cm)土壤表现较为明显,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侵蚀区与沉积区SOC、TN、DOC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之间及其与SOC、TN、DOC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此外,偏冗余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SOC是解释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其解释量达7.5%,侵蚀诱导SOC在坡面的再分布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土壤侵蚀 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振中 张友梅 李忠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 the soil of Huangshan forests was conducted.Invertebrates included 33 genera in 11 classes and 5 phyla,among which Acarina,Collembola and Nematoda were ...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 the soil of Huangshan forests was conducted.Invertebrates included 33 genera in 11 classes and 5 phyla,among which Acarina,Collembola and Nematoda were dominant groups,occupied 88.21% of the total samples,and formed the main body of the forest soil animal community.The others included common groups and rare groups,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5.85% and 5.98%.It is warm and humid in the mid-subtropical region of China,covered with lush vegetation has and with an abundant resource of animals in the soil underneath.Soil animal abundance was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among which vegetation and soil types are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4 sample sites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the conifer-broad leaved mixed forest had the highest average density of soil animals,rearching up to 68.80 and 66.53 104·m-3,respectively,while the artificial coniferous forest had the lowest density,with only 36.43 104·m-3.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nimals in the soil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urfac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soil physiochemical charactei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e soil animal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litter and humus layers,and obviously accumulated on of the soil surface and sharply decreased down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 土壤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人工针叶林 土壤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块间水沙运移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唐政洪 蔡强国 +3 位作者 张光远 李忠武 刘高焕 冯九梁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53,共6页
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侵蚀产沙规律 ,在晋西羊道沟小流域建立了坡面、沟坡和沟道侵蚀产沙子模型 ;在GIS的支持下计算出小流域地块间水沙汇流网络 ,并引入到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中 ,使小流域侵蚀产沙成为有机结合 ;模型对羊道沟 2 2次侵... 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侵蚀产沙规律 ,在晋西羊道沟小流域建立了坡面、沟坡和沟道侵蚀产沙子模型 ;在GIS的支持下计算出小流域地块间水沙汇流网络 ,并引入到小流域侵蚀产沙模型中 ,使小流域侵蚀产沙成为有机结合 ;模型对羊道沟 2 2次侵蚀性降雨的侵蚀模数具有 78 4%的预报精度 ,对羊道沟 195 6~ 1970的年侵蚀模数具有 76 1%的预报精度 ;模型并通过了晋西汾河上游两个小流域的可移植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地理信息系统 汇流网络 地块 侵蚀产沙模型 GIS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管理联合磷酸盐施用对水稻土中镉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龙灵芝 李忠武 +2 位作者 罗宁临 张秋 黄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0-906,共7页
为探究水分管理方式和磷酸盐对水稻土中Cd转化的影响,按磷(KH2PO4)与Cd的摩尔比为2∶1添加磷酸盐,在75%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持续淹水和淹水回旱四个水分管理下,测定土壤p H值及Cd的Ca Cl2有效态含量,并采用重金属连续浸提法分析土... 为探究水分管理方式和磷酸盐对水稻土中Cd转化的影响,按磷(KH2PO4)与Cd的摩尔比为2∶1添加磷酸盐,在75%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持续淹水和淹水回旱四个水分管理下,测定土壤p H值及Cd的Ca Cl2有效态含量,并采用重金属连续浸提法分析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持续淹水和田间持水量处理分别使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37.3%和10.0%,75%田间持水量和淹水回旱处理有效态Cd含量增加了12.5%和9.5%;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施用磷酸盐促进弱酸提取态Cd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75%田间持水量处理中弱酸提取态Cd所占比例显著降低,更有利于Cd向稳定的形态转化,而淹水回旱处理中,弱酸提取态镉含量增加,增大了Cd浸出、迁移的风险;不同水分管理下土壤p H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75%田间持水量处理中土壤有效态Cd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61 8),而持续淹水与淹水回旱处理的淹水还原过程对Cd的有效性有较为复杂的影响。综上,水分管理与磷酸盐施用对有效态Cd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在75%田间持水量时磷酸盐施用对镉的稳定效果较好,且水分管理是控制水稻土中Cd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管理 磷酸盐 生物有效性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坡地生态系统土壤入渗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彭亿 李裕元 +3 位作者 李忠武 阳小聪 潘春翔 谢小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5-209,共5页
以亚热带红壤区6个典型坡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盘式负压入渗法,系统研究了红壤的入渗过程、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关系。选择的生态系统包括:农田(包括缓坡农田和陡坡农田各一块)、草地、灌丛、茶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以亚热带红壤区6个典型坡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盘式负压入渗法,系统研究了红壤的入渗过程、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关系。选择的生态系统包括:农田(包括缓坡农田和陡坡农田各一块)、草地、灌丛、茶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油茶林等。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土壤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均可拟合为幂函数形式。不同生态系统稳定入渗率变化范围为0.024~0.080mm/min,其中农田和油茶林的稳定入渗率较大,草地和茶园的最小。稳定入渗率与土壤容重及初始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入渗过程主要受孔隙度和黏粒含量的影响。土壤有效孔径和宏观毛管长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64~0.179mm和41.5~128.2mm,但统计显示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红壤 坡地生态系统 盘式入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