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菌核净水乳剂防治黄瓜灰霉病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念 刘武成 +2 位作者 司乃国 刘君丽 张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34,共3页
试验表明 ,2 0 %菌核净水乳剂对灰霉病菌的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均优于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同时水乳剂的内吸性高于可湿性粉剂 ,但水乳剂的持效期比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短。田间防治黄瓜灰霉病小区试验结果显示 ,菌核净水乳剂对黄瓜灰霉病的... 试验表明 ,2 0 %菌核净水乳剂对灰霉病菌的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均优于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同时水乳剂的内吸性高于可湿性粉剂 ,但水乳剂的持效期比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短。田间防治黄瓜灰霉病小区试验结果显示 ,菌核净水乳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核净水乳剂 黄瓜 灰霉病 保护活性 治疗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安的抗菌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司乃国 刘君丽 +4 位作者 李志念 沈忠佑 姚凤兰 王宇航 党艳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7-39,共3页
咪鲜安化学名称: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是一种广谱性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泛用于由假尾孢属、核腔菌属、喙孢属、核盘菌属、镰孢属及白粉菌、炭疽菌等引起的大田作物、水... 咪鲜安化学名称: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是一种广谱性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泛用于由假尾孢属、核腔菌属、喙孢属、核盘菌属、镰孢属及白粉菌、炭疽菌等引起的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坪及观赏植物的多种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安 抗菌作用 病害 防治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吡唑环的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淼 张金波 +3 位作者 杨吉春 李志念 刘长令 李正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48-1352,共5页
以苯(吡啶)乙/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经酯化、环化和缩合三步制得新型含吡唑环的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3a~3r,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在400mg/L下分别对水稻... 以苯(吡啶)乙/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经酯化、环化和缩合三步制得新型含吡唑环的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3a~3r,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在400mg/L下分别对水稻稻瘟病、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稻瘟病,R1为甲基或甲氧基取代的苯基时活性最好;对于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R1为苯基或甲基取代苯基的化合物杀菌活性优于其它化合物,R2为甲基的化合物杀菌活性优于R2为氢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 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氢化物储氢器吸氢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叶建华 蒋利军 +2 位作者 李志念 刘晓鹏 王树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4-1709,共6页
基于金属氢化物吸氢基本特性,建立圆柱形金属氢化物储氢器吸氢过程的一维数学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金属氢化物床体的传热传质进行计算。分别研究金属氢化物床体各处温度和氢含量在吸氢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氢气压力、对流传热系数和... 基于金属氢化物吸氢基本特性,建立圆柱形金属氢化物储氢器吸氢过程的一维数学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金属氢化物床体的传热传质进行计算。分别研究金属氢化物床体各处温度和氢含量在吸氢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氢气压力、对流传热系数和金属氢化物床体径向厚度对金属氢化物吸氢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初始阶段金属氢化物床均匀吸氢,但随着氢化过程的进行,其中心区域的吸氢速率逐渐低于边缘区域;增加吸氢压力、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均可促进储氢器的吸氢;金属氢化物床的径向厚度对吸氢速率影响很大,金属氢化物床越薄,氢化反应的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 吸氢 传热传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氩比对AlN_x薄膜微观结构与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淼 郝雷 +5 位作者 刘晓鹏 吕芳 米菁 李志念 蒋利军 王树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0-1713,共4页
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氮化铝(AlNx)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氮氩比对AlNx相结构、表面形貌、沉积速率以及薄膜光谱透过率的影响规律。氮氩比显著影响溅射薄膜的成分和相组成,... 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氮化铝(AlNx)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氮氩比对AlNx相结构、表面形貌、沉积速率以及薄膜光谱透过率的影响规律。氮氩比显著影响溅射薄膜的成分和相组成,进而影响薄膜的透过率。当氮氩比小于4/156时,薄膜由金属铝组成;当氮氩比大于6/154时,薄膜由立方-AlN相组成。薄膜形貌随氮氩比例增大由粗糙不规则状的颗粒转化为均匀致密的细小颗粒,AlNx薄膜的沉积速率随之减小。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lNx薄膜透过率由金属铝膜的零增加为83%,AlNx薄膜在300~2500nm波长范围内透过率较高,而在大于2500nm的近红外区透过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x薄膜 磁控溅射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对西瓜蔓枯病菌的联合毒力及防效 被引量:8
6
作者 郑雪松 茹李军 +4 位作者 张智能 李志念 丑靖宇 邢家华 陈宇 《农学学报》 2016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明确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不同比例混配对西瓜蔓枯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及其5种配比对西瓜蔓枯病菌的毒力;并在田间测定了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西瓜蔓枯病防效。结果表明:烯肟... 为明确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不同比例混配对西瓜蔓枯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及其5种配比对西瓜蔓枯病菌的毒力;并在田间测定了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西瓜蔓枯病防效。结果表明: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及5:1、3:1、1:1、1:3及1:5混配对西瓜蔓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是17.6、0.22、0.68、0.63、0.35、0.28、0.26 mg/L;共毒系数分别是182.70、134.63、124.16、104.33和101.29。在西瓜蔓枯病发病初期连续喷施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较好防效,推荐剂量为200~400 mg/L。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5:1、3:1及1:1配比对西瓜蔓枯病具有增效作用,1:3和1:5配比具有相加作用。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可用于防治西瓜蔓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蔓枯病 烯肟菌胺 苯醚甲环唑 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联合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苑慧萍 李志念 +1 位作者 沈浩 蒋利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4,134,共8页
稀土储氢材料具有易活化,吸放氢平台平坦、压力适中、压差小,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适合室温操作等优点,作为镍氢二次电池(Ni/MH)电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作为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目前面向... 稀土储氢材料具有易活化,吸放氢平台平坦、压力适中、压差小,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适合室温操作等优点,作为镍氢二次电池(Ni/MH)电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作为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目前面向应用的LaNi_(5)型和超晶格型稀土储氢材料近些年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组分优化、结构控制和性能衰减机理方面的研究,最后讨论了稀土储氢材料应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大力拓展稀土储氢材料在氢能和二次电池产业的应用,对我国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储氢材料 电化学性能 储氢性能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Hf-Co合金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功理 刘晓鹏 +3 位作者 蒋利军 王树茂 李志念 李华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0-1383,共4页
研究了Hf部分替代Zr对Zr-Hf-Co合金储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Hf-Co合金保持原始Zr-Co合金单一的立方相结构,且Hf含量变化对合金晶胞体积影响不大;随Hf替代量增加,Zr-Hf-Co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升高,100 kPa平衡放氢压力对应的放氢温度... 研究了Hf部分替代Zr对Zr-Hf-Co合金储放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Hf-Co合金保持原始Zr-Co合金单一的立方相结构,且Hf含量变化对合金晶胞体积影响不大;随Hf替代量增加,Zr-Hf-Co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升高,100 kPa平衡放氢压力对应的放氢温度显著降低,由Zr-Co合金的673 K降低到Zr0.7Hf0.3Co合金的618 K;热力学计算结果得到Zr-Hf-Co合金的放氢反应焓变ΔH随Hf替代量增加而降低,表明Zr-Hf-Co合金氢化物的稳定性降低,有利于合金在较低温度下放氢;合金的最大吸氢量随Hf替代量增加而略有降低,但吸氢动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Zr-Co合金 Zr-Hf-Co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时间对TiZr氢化物掺杂NaAlH_4储放氢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庄鹏辉 刘晓鹏 +3 位作者 李志念 王树茂 蒋利军 李华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9-642,共4页
采用XRD、Sievert等容法储放氢性能测试、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球磨工艺对TiZrH1.7-1.9氢化物掺杂NaAlH4材料的形态、物相及可逆储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ZrH1.7-1.9氢化物掺杂NaAlH4可以实现可逆吸放氢,其中球磨10h的复... 采用XRD、Sievert等容法储放氢性能测试、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球磨工艺对TiZrH1.7-1.9氢化物掺杂NaAlH4材料的形态、物相及可逆储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ZrH1.7-1.9氢化物掺杂NaAlH4可以实现可逆吸放氢,其中球磨10h的复合储氢材料在160℃、0.1MPa放氢条件下,总放氢量(质量分数)达4.5%,40min可逆放氢量超过3.0%,显示了良好的储放氢动力学性能;TiZrH1.7-1.9氢化物在复合储氢材料吸放氢前后保持物相和结构不变,对NaAlH4配位氢化物的可逆储放氢反应起到了催化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lH4 储氢材料 钛锆氢化物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储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晓飞 蒋利军 +4 位作者 叶建华 武媛方 郭秀梅 李志念 李海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5-354,共10页
综述固态储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储氢材料、储氢装置及其应用现状。部分储氢合金已成功用于固态储氢装置中,开发温和吸放氢条件下新型高容量可逆储氢材料是当前研发重点;储氢装置的优化设计可有效改善装置的快速传热特性,安全性能也得... 综述固态储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储氢材料、储氢装置及其应用现状。部分储氢合金已成功用于固态储氢装置中,开发温和吸放氢条件下新型高容量可逆储氢材料是当前研发重点;储氢装置的优化设计可有效改善装置的快速传热特性,安全性能也得以保证,储氢装置已在分布式供能、机动车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但还需进一步实现储氢系统快速响应、安全可靠和高储氢密度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传热 燃料电池 固态储氢 膨胀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肟菌胺及其与丙森锌复配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宇 郑雪松 +2 位作者 张智能 李志念 张苏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5,共5页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丙森锌按照不同配比(质量比1∶1、1∶3、1∶5、1∶7及1∶9)复配对番茄早疫病菌的联合毒力,并验证了60%烯肟菌胺·丙森锌(质量比1∶9)水分散粒剂(WG)对番茄早疫病的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烯肟菌...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丙森锌按照不同配比(质量比1∶1、1∶3、1∶5、1∶7及1∶9)复配对番茄早疫病菌的联合毒力,并验证了60%烯肟菌胺·丙森锌(质量比1∶9)水分散粒剂(WG)对番茄早疫病的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烯肟菌胺与丙森锌单剂对茄链格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1.5140mg·L-1和11.9888mg·L^(-1),烯肟菌胺与丙森锌按1∶1、1∶3、1∶5、1∶7及1∶9混配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间隔7d连续喷施2次60%烯肟菌胺·丙森锌WG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较好防效,推荐剂量为480~960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肟菌胺 丙森锌 复配 番茄早疫病 联合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镍镧镍合金催化二苄基甲苯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小阳 蒋利军 +3 位作者 李志念 武媛方 叶建华 王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2-388,共7页
采用感应熔炼和球磨方法制备镧镍储氢合金,进一步通过酸处理法原位制备富镍镧镍储氢合金。研究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镧镍储氢合金催化二苄基甲苯(DBT)加氢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80℃时,经过4 h后,富镍镧镍储氢合金催化二苄基甲苯的加氢量达到5... 采用感应熔炼和球磨方法制备镧镍储氢合金,进一步通过酸处理法原位制备富镍镧镍储氢合金。研究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镧镍储氢合金催化二苄基甲苯(DBT)加氢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80℃时,经过4 h后,富镍镧镍储氢合金催化二苄基甲苯的加氢量达到5.34%(质量分数),20 h后,其加氢量达到理论最大值。富镍镧镍储氢合金具备的高效催化二苄基甲苯加氢活性主要归因于镍的高效催化和镧镍储氢合金可逆吸放氢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液态有机氢载体 二苄基甲苯 加氢 催化剂 镧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包覆对La-Ni-Al-Mn储氢合金抗毒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石红强 郭秀梅 +3 位作者 李志念 王树茂 袁宝龙 蒋利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5-361,共7页
以LaNi_(3.7)Al_(0.75)Mn_(0.55)(La-Ni-Al-Mn)储氢合金为基体,采用低成本的气相二氧化硅溶胶包覆法对储氢合金进行抗毒化改性研究。制备的La-Ni-Al-Mn/SiO_(2)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毒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经50次循环后,合金吸氢速率... 以LaNi_(3.7)Al_(0.75)Mn_(0.55)(La-Ni-Al-Mn)储氢合金为基体,采用低成本的气相二氧化硅溶胶包覆法对储氢合金进行抗毒化改性研究。制备的La-Ni-Al-Mn/SiO_(2)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毒化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经50次循环后,合金吸氢速率保持不变,吸氢容量达1.060%。复合材料抗毒化机理为:非晶态SiO_(2)包覆层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原子短程有序排布的渗氢点,有效阻挡O_(2)、N_(2)等大分子气体的透过。通过对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最终获得其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200℃下热处理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 包覆 储氢合金 La-Ni-Al-Mn/SiO_(2)复合材料 抗毒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