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0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志强作品
1
作者 李志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李志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志强 航空制造技术专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强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3,共2页
近年来,3D打印绝对是个热门话题,作为航空制造领域的专家,您对于增材制造技术如何理解,未来发展趋势会怎样?
关键词 技术专家 航空制造 制造领域 制造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规范》 推动山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高质量转型发展——访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 李志强
3
作者 李志强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20期34-37,共4页
2022年8月1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山西在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在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方面的地方标准从无到有,行政执法相关工作将更加标准规范。Q作为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工... 2022年8月1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山西在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在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方面的地方标准从无到有,行政执法相关工作将更加标准规范。Q作为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为什么要制定《工作规范》这项地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市场监督管理 案卷评查 监督管理系统 李志强 转型发展 行政执法 标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散热研究
4
作者 李志强 巴义春 孙广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6-1783,共8页
为了有效提升圆柱形锂电池的温度均匀性,本文经过深入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的圆柱形锂电池组冷却散热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探究了冷却液温度以及流... 为了有效提升圆柱形锂电池的温度均匀性,本文经过深入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的圆柱形锂电池组冷却散热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探究了冷却液温度以及流道分支角度这两个关键因素对圆柱形锂电池组冷却效果的影响。同时,为了更好地评估其性能,将其与蜂窝形蛇形流道冷板和蛇形流道平面冷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可以应用于冷却液温度过高的工况,降低电池组的最大温差。流道分支角度对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影响很小,有利于对电池组的设计。此外,与蜂窝形蛇形流道冷板和蛇形流道平面冷板的冷却散热性能相比,采用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冷却能够大幅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降低能量损耗。蜂窝形叉状流道冷板可以增强对圆柱形锂电池正负极发热区域的冷却,显著降低电池组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为探索散热性能好、能耗更低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 26650型电池 锂电池热管理 叉状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胫骨隧道角度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移植物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媛 王腾骄 +3 位作者 薛军 李志强 高林翼 武建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胫骨隧道角度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应力分布及胫骨隧道的变化情况,从生物力学角度寻找最优的胫骨隧道角度。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伸直位的CT和MRI图像,通过Mimics、Ge...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胫骨隧道角度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应力分布及胫骨隧道的变化情况,从生物力学角度寻找最优的胫骨隧道角度。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伸直位的CT和MRI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Solidworks软件构建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PCL解剖单束重建。在矢状位上分别建立40°、45°、50°、55°、60°胫骨隧道,然后导入ANSYS软件对三维重建的膝关节分别施加5种模式的应力:在股骨顶端施加750 N的纵向载荷;胫骨远端施加10 N·m内外翻扭矩、5 N·m内外旋扭矩,分析在不同胫骨隧道角度下,移植物在胫骨隧道出口处的应力的分布情况及胫骨隧道的变化。结果移植物的最大等效应力和切应力主要分布在股骨隧道入口的后侧和胫骨隧道出口的前侧(等效应力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17.94、21.64、26.89、22.23、17.51 MPa,6.14、5.66、6.64、6.67、2.76 MPa,6.87、7.30、8.82、7.48、7.72 MPa,14.45、16.91、21.64、17.02、13.91 MPa,9.66、11.19、14.46、10.75、8.90 MPa;切应力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2.87、3.47、3.01、3.36、3.22 MPa,1.21、1.44、1.25、1.39、0.49,0.58、0.66、0.67、0.71、0.65 MPa,2.09、2.33、2.10、2.28、2.04 MPa,4.06、4.47、6.39、4.21、3.67 MPa)。不同胫骨隧道角度重建PCL后移植物的最大主应力主要位于股骨隧道入口的前后侧和胫骨隧道出口的前侧(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24.22、28.33、34.11、27.14、25.48 MPa,7.81、7.26、8.32、8.15、3.36 MPa,8.78、9.01、10.90、9.05、10.28 MPa,20.06、22.97,、27.75、21.43、20.60 MPa,3.34、3.37、3.39、3.26、2.55 MPa)。胫骨隧道出口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布在隧道壁的前侧和后侧(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18.16、17.73、16.20、16.32,、12.52 MPa,9.24、9.03、8.31、8.22、2.36 MPa,10.54、10.52、10.04、9.97、9.81 MPa,10.70、10.94、9.92、10.09、7.53 MPa,5.22、5.89、6.00、6.17、6.06 MPa)。结论当胫骨隧道角度在50°附近时可以缓解移植物应力及胫骨隧道出口周围的应力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胫骨隧道 移植物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密度补偿的高速弹丸多重撞击防护方法
6
作者 刘振皓 宋俊柏 +3 位作者 罗鹰 曾鸿 李志强 王建民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了对高速弹丸多重撞击进行防护,同时避免过度增加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文章提出一种多重撞击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假设多发弹丸随机分布并忽略小概率事件,确定需进行防护的撞击重数。在对单重撞击进行有效防护的基础上,提出面密度补偿方法。... 为了对高速弹丸多重撞击进行防护,同时避免过度增加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文章提出一种多重撞击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假设多发弹丸随机分布并忽略小概率事件,确定需进行防护的撞击重数。在对单重撞击进行有效防护的基础上,提出面密度补偿方法。以100发圆柱形铝合金弹丸依次撞击边长为2000 mm的正方形组合靶板为例,开展二级轻气炮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例可仅考虑二重撞击防护。文章在原有防护结构——总面密度为37.5 kg/m^(2)的两层铝合金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板——的基础上,增加了面密度为25 kg/m^(2)的“芳纶/碳化硼陶瓷(B4C)/UHMWPE板”层板。这一改进的防护结构能够对弹丸速度为1.8 km/s+1.9 km/s的二重撞击进行有效防护。所做研究可为多次撞击防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弹丸 多重撞击 防护结构 面密度补偿方法 概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环境下低温推进剂贮存过程热质传递特性研究
7
作者 贾洲侠 王磊 +2 位作者 姚艺豪 高飞 李志强 《强度与环境》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低温推进剂在航天任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其安全可靠的贮存技术成为制约其长期在轨应用的关键。由于贮存温度远低于周围环境温度,航天器布局漏热促进了低温推进剂蒸发,使得贮箱压力升高,引起贮存安全隐患。本研究聚焦微重力条件下低温推... 低温推进剂在航天任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其安全可靠的贮存技术成为制约其长期在轨应用的关键。由于贮存温度远低于周围环境温度,航天器布局漏热促进了低温推进剂蒸发,使得贮箱压力升高,引起贮存安全隐患。本研究聚焦微重力条件下低温推进剂贮存中压力上升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机理问题,开发了自定义函数研究微重力环境下低温推进剂贮存中的压力上升规律和温度分层现象。建立了适应于液氢低温推进剂在微重力环境下的气液相变模型,开展了不同重力水平、重力瞬变工况下的物理场演化瞬态仿真,获得了典型低温贮箱压力上升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开展液氢的相变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低温推进剂 传热 相变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同构与拓扑等效辨析
8
作者 莫李平 陈桂鹏 李志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0-1448,共9页
在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的推演过程中,通过拓扑等效或拓扑同构来识别结构不同但性能相同的拓扑,以避免重复研究,但拓扑等效与拓扑同构的内涵存在显著区别,容易导致混淆。为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准确识别性能相同拓扑的方法。推导出... 在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的推演过程中,通过拓扑等效或拓扑同构来识别结构不同但性能相同的拓扑,以避免重复研究,但拓扑等效与拓扑同构的内涵存在显著区别,容易导致混淆。为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准确识别性能相同拓扑的方法。推导出拓扑同构的必要条件为其邻接矩阵的行列式相等,并进一步推导出拓扑等效的充要条件为元件组成相同且简单回路一一对应;从拓扑子图的角度分析两者关系,发现拓扑同构是拓扑等效的充分非必要条件,而拓扑等效是性能相同拓扑的充要条件。基于此,建议实际应用中优先采用拓扑等效识别性能相同的拓扑。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实现等效拓扑自动判定的方法,为快速、准确识别性能相同的变换器拓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换器 同构 等效 图论 深度优先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复合材料超高温感应加热模拟研究
9
作者 姚艺豪 李志强 +1 位作者 刘乔雨 刘宝瑞 《强度与环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超高温环境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是制约新材料研制、热强度评估和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超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在复合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中应用前景广阔。为了评估感应式热环境试验模拟效果、获取试验件的热响应规律,本文以C/SiC... 超高温环境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是制约新材料研制、热强度评估和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超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在复合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中应用前景广阔。为了评估感应式热环境试验模拟效果、获取试验件的热响应规律,本文以C/SiC复合材料拉伸试验件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观建模方法,建立了包含碳纤维编织结构的有限元感应加热分析模型,对感应加热过程中试验件的磁感应强度、感应电流、发热量和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阐明了试验件在感应加热过程中的升温机理及变化规律;并通过与试验过程中试件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温度场 编织结构 复合材料 电磁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选择行为研究
10
作者 宗梦婷 李志强 王娜 《中国林业经济》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顾客体验与企业运营效率。创新性地整合顾客与企业的双重研究视角,分别构建起适用于有限理性顾客的效用最大化模型,以及契合完全理性企业的成本最小化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深入剖析在配...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顾客体验与企业运营效率。创新性地整合顾客与企业的双重研究视角,分别构建起适用于有限理性顾客的效用最大化模型,以及契合完全理性企业的成本最小化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深入剖析在配送模式选择行为上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服务质量和企业成本所产生的影响。从顾客的视角切入,当顾客的理性程度存在一定限度时,构建起以配送服务平均期待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模型,以此来探究顾客在配送模式选择方面的行为逻辑。从企业视角展开研究,在征收碳税的背景下,借鉴时间依赖性特性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面向多样化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开展优化测算工作。从而确定每种模式下的最小成本,然后结合最小成本构建企业是完全理性时企业期待成本最小化模型。研究表明:顾客理性程度、取货距离、配送费用显著影响效用感知,而碳税政策下企业通过时间依赖性车辆路径优化可降低配送成本。案例分析表明,忽视顾客有限理性将导致企业效用预估偏差。研究结果为生鲜电商优化配送服务设计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电商 “最后一公里”配送 有限理性 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工业质检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11
作者 李苒笙 李志强 贾北洋 《广东通信技术》 2025年第5期35-39,44,共6页
基于大模型的工业质检系统目前覆盖纺织、电子、装备制造三大重点行业,提供多领域预训练模型,通过数据增强策略缓解异常样本稀缺问题,提升模型泛化能力与鲁棒性。基于大模型的工业质检系统支持预训练模型定制化微调,并采用模型蒸馏技术... 基于大模型的工业质检系统目前覆盖纺织、电子、装备制造三大重点行业,提供多领域预训练模型,通过数据增强策略缓解异常样本稀缺问题,提升模型泛化能力与鲁棒性。基于大模型的工业质检系统支持预训练模型定制化微调,并采用模型蒸馏技术生成轻量级版本,实现高效部署与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质检 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 少样本学习 数据增强 定制化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适应HP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强 李鸿飞 +2 位作者 秦巍 赵琦 刘秉昊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在应用HP(Hodrick-Prescott)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基于二分法和琴生不等式判别的自适应HP滤波的遥测数据预测方法,有效解决了平滑参数的选择困难。同时,趋势项和波动项预测在应用HP滤波的方法的基础上... 在应用HP(Hodrick-Prescott)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基于二分法和琴生不等式判别的自适应HP滤波的遥测数据预测方法,有效解决了平滑参数的选择困难。同时,趋势项和波动项预测在应用HP滤波的方法的基础上有创新和优化,分别采用了线性预测模型和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模型,有利于有效趋势特征提取和模型参数调整范围的优化。应用文章方法对卫星在轨行波管阳极电压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方法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实现遥测数据中长期预测,在卫星故障诊断和预警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测数据 自适应HP滤波 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 数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轴装制动盘螺栓轴力影响因素探究
13
作者 李志强 韩辰 +2 位作者 李岑 李志龙 杨智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8,共9页
制动盘紧固螺栓作为影响制动盘服役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制动盘复杂的服役工况使得螺栓轴力时刻发生变化,研究制动盘在新造组装和后续服役过程中的螺栓轴力变化,对于指导结构设计、制造和运用有重要价值... 制动盘紧固螺栓作为影响制动盘服役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制动盘复杂的服役工况使得螺栓轴力时刻发生变化,研究制动盘在新造组装和后续服役过程中的螺栓轴力变化,对于指导结构设计、制造和运用有重要价值。针对某250 km/h高速列车轴装制动盘紧固螺栓,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紧固件装配位置误差、制动热变形及定心环结构这三个因素对制动盘螺栓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栓和套筒之间存在装配误差时,极端情况会使螺栓平均轴向应力增大10.6 MPa;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制动热载荷会使螺栓发生0.112 mm的弯曲变形,制动过程中螺栓轴向应力最大增幅达20%;在垂向冲击载荷作用下,使用带定心环结构的制动盘可使螺栓径向弯曲变形量减小25%,轴向应力波动也有所降低。新造制动盘和服役后制动盘螺栓轴力的实测结果表明,装配误差会使制动盘螺栓轴力存在离散性,在服役一段时间后螺栓轴力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控制装配精度、使用定心环结构等方法可减小螺栓应力波动、降低服役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轴力 装配误差 制动热变形 定心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役损伤对制动盘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李志强 韩辰 +1 位作者 张晓康 杨智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53-4265,共13页
制动盘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重要元件,其复杂的服役工况会使制动盘出现多种形式的服役损伤,影响制动盘后续的可维修性和服役安全性。选取未服役制动盘和产生翘曲变形且摩擦面出现疲劳裂纹的服役后制动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服役前后制... 制动盘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重要元件,其复杂的服役工况会使制动盘出现多种形式的服役损伤,影响制动盘后续的可维修性和服役安全性。选取未服役制动盘和产生翘曲变形且摩擦面出现疲劳裂纹的服役后制动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服役前后制动盘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力学性能,构建了受摩擦面深度和温度双参数影响的力学性能衰退模型来表征制动盘的材料损伤。通过构建不同制动工况下制动盘三维瞬态仿真模型,得到了服役后制动盘的结构变形和残余应力状态来表征制动盘的结构损伤。基于Paris理论进行制动盘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评估了服役损伤对制动盘疲劳裂纹扩展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服役后制动盘本体材料力学性能会发生衰退,从摩擦面表层至心部呈现梯度分布,近表层材料强度下降约20%,制动盘残余应力释放后会使盘体产生碟形翘曲变形。服役后制动盘的力学性能衰退使裂纹前缘的应力强度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服役前制动盘,摩擦面中部裂纹沿制动盘径向的扩展速率大于沿深度方向,使裂纹深长比不断减小。与服役前制动盘相比,服役后制动盘摩擦面中部裂纹从0.5 mm扩展至70 mm的扩展寿命降低了48%。螺栓孔处疲劳裂纹扩展初期主要沿深度方向扩展,随着裂纹尺寸增加沿制动盘径向与深度扩展速率逐渐一致,服役后制动盘螺栓孔裂纹从0.5 mm扩展至50 mm的扩展寿命与服役前相比降低了29%。本文的研究方法可用于不同损伤程度的制动盘本体性能表征与失效分析,对服役后制动盘的检修维护、保障制动盘的安全运用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服役损伤 裂纹扩展 性能衰退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管路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志强 张佳琪 +2 位作者 陈江攀 高博 张忠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管路结构会产生大量级振动响应,严重时会发生断裂失效。振动控制是延缓管路结构失效,提升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边界简化及焊接部位建模,建立了复杂空间三维管路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态结果对... 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管路结构会产生大量级振动响应,严重时会发生断裂失效。振动控制是延缓管路结构失效,提升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边界简化及焊接部位建模,建立了复杂空间三维管路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态结果对比最大误差小于3%。在此基础上,使用金属减振器进行振动控制。通过计算,获得随机振动载荷下使用金属减振器前后空间管路结构的减振效率为8.46%;通过试验获得金属减振器实际的减振效率达到14.26%。本文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金属减振器能够显著降低复杂空间管路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管路结构 金属减振器 随机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海洋钢结构立式管状物装船固定方式的研究
16
作者 李志强 梁国栋 +3 位作者 张国平 宋涛 刘泉泉 刘玉坚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海洋石油工程组块、导管架以及LNG管廊及陆地模块化工厂在陆地建造完成后,需用拖轮运至海上安装。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事故,在运输过程中,须将组块、导管架以及LNG模块化工厂连同滑靴,临时固定在拖轮上。但是,受海上风浪条件及运输船只的限... 海洋石油工程组块、导管架以及LNG管廊及陆地模块化工厂在陆地建造完成后,需用拖轮运至海上安装。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事故,在运输过程中,须将组块、导管架以及LNG模块化工厂连同滑靴,临时固定在拖轮上。但是,受海上风浪条件及运输船只的限制,用于临时固定的结构物强度要求较高。目前用于导管架、组块及LNG模块化工厂的装船固定往往采用管插板的形式,此类装船固定预制流程长、效率低,由于吨位较重,在安装的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针对目前装船固定结构的缺点,本文通过对装船固定结构物预制现状的描述,并结合海洋石油工程装船固定结构模拟计算,提出适应生产的装船固定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船固定 管插板 固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高强韧碳纳米管/铝合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志强 许斌 +4 位作者 林楠 王一冲 范根莲 谭占秋 张荻 《空天防御》 2024年第6期29-37,共9页
碳纳米管/铝合金(CNT/Al)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航天航空和武器装备用新型轻量化结构材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其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首先综述CNT/Al复合材料各种制备技术与工程化瓶颈,重点介绍可工程化的叠片粉末... 碳纳米管/铝合金(CNT/Al)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航天航空和武器装备用新型轻量化结构材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其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首先综述CNT/Al复合材料各种制备技术与工程化瓶颈,重点介绍可工程化的叠片粉末冶金与元素合金化相结合的基元组装制备技术,分析该技术制备的大尺寸CNT/2A12Al复合材料在室温与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其次阐述CNT/Al复合材料的强韧化原理,重点介绍CNT晶内化分布与晶粒异构构型这2种可实现强塑性同步提升的强韧化策略;最后展示该复合材料的变形加工以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并展望该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铝合金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力学性能 变形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燃料电池船舶航速与功率分配策略协同优化
18
作者 王宁 李志强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22,共12页
[目的]针对复杂航行环境下难以获取最优航速而导致燃料电池船舶的能效提升有限的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燃料电池船舶航速与功率分配策略协同优化方法。[方法]采用K-means对气象环境数据进行空间网格聚类分析并作为航线分段的依据,... [目的]针对复杂航行环境下难以获取最优航速而导致燃料电池船舶的能效提升有限的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燃料电池船舶航速与功率分配策略协同优化方法。[方法]采用K-means对气象环境数据进行空间网格聚类分析并作为航线分段的依据,进而通过船舶航行阻力分析和等效氢耗思想构建燃料电池船舶的航速-氢耗模型。同时,以加速度为优化参数设计航速优化值在航段之间传承-链接的优化方式,进而运用粒子群算法对船舶全航程航速和燃料电池输出功率进行优化。[结果]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原航速和传统航速分段优化方法,航速与功率分配策略协同优化方法分别降低了3.85%和1.99%的氢气消耗。[结论]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短程船舶航行能效,并改善了传统分段优化的航速阶梯分布缺陷问题,可为燃料电池船舶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船舶 航线划分 航速优化 动力-航行协同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UHMWPE组合靶板高弹速撞击防护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振皓 宋俊柏 +2 位作者 李志强 孔凡金 王建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4,43,共7页
为了对某种圆柱形铝合金弹丸1.8~2.0 km/s高弹速撞击进行防护,使用了一种包含两层铝合金板和防护板的组合靶板结构。分别以面密度同为20 kg/m^(2)的氧化铝(Al_(2)O_(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板、碳化硼(B_(4)C)/UHMWPE板和单一UHM... 为了对某种圆柱形铝合金弹丸1.8~2.0 km/s高弹速撞击进行防护,使用了一种包含两层铝合金板和防护板的组合靶板结构。分别以面密度同为20 kg/m^(2)的氧化铝(Al_(2)O_(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板、碳化硼(B_(4)C)/UHMWPE板和单一UHMWPE板作为防护板,开展了二级轻气炮高速撞击实验。在AUTODYN软件中,针对UHMWPE板建立了一种分层式数值模型,对该弹丸1.92 km/s撞击单一UHMWPE板作为防护板的组合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靶板中,以单一UHMWPE板作为防护板,其性能好于同等面密度下的Al_(2)O_(3)/UHMWPE防护板,对后续二次撞击的防护能力好于同等面密度下的B_(4)C/UHMWPE防护板。所建立的UHMWPE板分层式数值模型可以获得与实验状态较为一致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弹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靶板 撞击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近似优化算法在数字分区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辉 李志强 +2 位作者 潘文杰 杨冬晗 吴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7,共11页
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AOA)是一种近似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反复调整电路参数,以获取问题哈密顿量的最大期望值为目的来解决问题,在组合优化问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QAOA应用于数字分区问题(二分区问题),通过将问题函数转... 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AOA)是一种近似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反复调整电路参数,以获取问题哈密顿量的最大期望值为目的来解决问题,在组合优化问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QAOA应用于数字分区问题(二分区问题),通过将问题函数转换成对应的哈密顿量,构造了量子线路,采用线性近似约束优化(COBYLA)方法对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IBMQ模拟平台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发现量子近似优化算法在数字分区问题中有着良好的性能表现,可在多项式时间内给出问题的解,并且降低了问题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线路 数字分区 量子近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