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己对培养的绿色荧光蛋白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李必俊 王金德 +4 位作者 陈辉 范燕 傅希玥 舒晔 陈英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防己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技术、荧光显微镜、DNA凝胶电泳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防己对GFP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结果:防己在1-100μg/ml可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胸腺... 目的:研究防己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技术、荧光显微镜、DNA凝胶电泳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防己对GFP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结果:防己在1-100μg/ml可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胸腺细胞的增殖,荧光染色可见典型凋亡小体, DNA凝胶电泳有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免疫细胞化学可观察到Fas与FasL阳性表达细胞。结论:不同浓度防己(1-100μg/ml)可不同程度抑制GFP小鼠胸腺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凋亡可能通过Fas/FasL系统而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细胞凋亡 防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模型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席萌丹 卢敏 +3 位作者 吴诗诗 何莉 李必俊 杨虹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76-378,共3页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医科”内涵建设的推进,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教育模式的不足逐渐突显、面临挑战[1-4],3D打印技术逐步进入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这项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已在医学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2,5-7]。...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医科”内涵建设的推进,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教育模式的不足逐渐突显、面临挑战[1-4],3D打印技术逐步进入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这项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已在医学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2,5-7]。在医学形态学课程中,传统的显微镜观察器官或组织切片缺少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思维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的视、知、觉、思等能力受到限制,通过3D模型可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知体验,对器官、组织的内部结构形成连续的、动态的、多维的认知,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教学质量[1,8]。目前,3D模型已逐渐被运用于解剖学教学中,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中的运用也开始有人研究,但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其理论课中如何有效的应用3D模型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3D模型 提升教学质量 医学形态学 解剖学教学 内涵建设 医学领域 认知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