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ARγ_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秀丽 章琳 +1 位作者 李影娜 柴丽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WHO 1999年T2DM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分为T2DM组(156例,为T2DM患者且其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2例)、T...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WHO 1999年T2DM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分为T2DM组(156例,为T2DM患者且其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T2DM患者≥2例)、T2DM一级亲属中正常糖耐量组即NFDR组(168例,为T2DM的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组即NC组(150例,与T2DM无血缘关系,且经口服糖耐量检测排除T2DM和糖耐量异常IGT者)。每组按体重指数(BMI)再分为肥胖组(BMI≥25kg/m2)和非肥胖组(BMI<25kg/m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 T2DM组患者BMI显著高于NC组(P<0.05);NC组、NFDR组、T2DM组甘油三酯(TG)依次增高,3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TC)依次增高,但3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PA/AA基因型患者较PP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高(P<0.05),其中肥胖组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肥胖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FDR组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中TG、TC、LDL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胖组中PA/AA基因型较PP基因型中TG、TC、LD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肥胖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PA/AA基因型与PP基因型患者的TC、TG、HDL、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C肥胖组及NC非肥胖组中两种基因型患者的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西北地区汉族T2DM及其一级亲属血脂相关,以肥胖者明显,但可能对血脂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2型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秀丽 章琳 +1 位作者 李影娜 杨渭临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2期377-380,共4页
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强调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提倡在教学相关环节中以问题为中... 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强调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提倡在教学相关环节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了既往常规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老年医学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 老年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若琦 李影娜 秦绪军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5期298-301,共4页
高血压患者易于并发糖代谢紊乱或糖尿病,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并不能完全阻断糖尿病的发生,甚至会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通过介绍降压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阐述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风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降压药 高血压 糖代谢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影娜 王剑锋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5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急诊科室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实践的时间划分两组,对照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未实施柔性管理,研究组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实施柔性管理,分析两组护...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急诊科室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实践的时间划分两组,对照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未实施柔性管理,研究组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实施柔性管理,分析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应用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态度、自我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热情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理 急诊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