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理审思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彦群 张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5,共5页
"学科核心素养"一词,伴随"核心素养"而出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核心素养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某种素养,提升某种能力。学科核心素养,重在申明本学科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追求... "学科核心素养"一词,伴随"核心素养"而出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核心素养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某种素养,提升某种能力。学科核心素养,重在申明本学科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追求的是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进步,而不是对若干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协调好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的关系,解决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性的特点,需要明确该学科对于人的发展的共性贡献和独特贡献,需要厘清"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二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 课程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彦群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81-184,共4页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予以支持,其中,学校支持尤为重要,建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支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释了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的内涵,指出了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建设...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予以支持,其中,学校支持尤为重要,建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支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释了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的内涵,指出了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体系建设需要从观念、招生、就业、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高等教育 支持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皇家教育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3
作者 李彦群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7-39,共3页
唐代的皇家教育基本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皇子本身的素质、制度设计的缺陷、唐代的文化环境、皇帝的自私狭隘的心理4种,唐代的皇家教育是失败的,既影响了皇位递嬗时政局的稳定,又在需要的时候,无力襄助中央政府,客观上对后... 唐代的皇家教育基本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皇子本身的素质、制度设计的缺陷、唐代的文化环境、皇帝的自私狭隘的心理4种,唐代的皇家教育是失败的,既影响了皇位递嬗时政局的稳定,又在需要的时候,无力襄助中央政府,客观上对后来的五代和宋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皇家教育 宗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晓明矿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作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彦群 肖建新 金兆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60,75,共2页
介绍了晓明矿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成功经验:加强储量监管、补充地质勘探、发挥地质人员作用、小煤柱开采和改进回采工艺等。
关键词 煤炭 回收率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晓明矿N_3408小面密闭前涌水来源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彦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23期13-14,共2页
本文通过对晓明矿N3408小面密闭前涌水来源的正确分析与研究,保证了N3408大面的顺利回采,促进了安全生产,而且为类似的水患防治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密闭前涌水 来源 分析 回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郑艳霞 李彦群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24-125,共2页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育 社区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晓南井田应力场的分析及其对煤系的作用
7
作者 金兆生 李彦群 张鸣石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在划分晓南井田古今应力场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力场对地质构造与煤系的作用,进而简述了应力场对巷道及瓦斯的影响。
关键词 应构造形迹 应力场 构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角下脱贫后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以滇西南地区直过民族乡村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乔晶 耿虹 +1 位作者 李玥 李彦群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115,共10页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多主体扶贫行为的规模化介入与跨越式发展的引领下,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发生突变,使得滇西南直过民族乡村原生的“自然-文化”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在大幅提升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蕴含了由于文化生态突变而导致...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多主体扶贫行为的规模化介入与跨越式发展的引领下,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发生突变,使得滇西南直过民族乡村原生的“自然-文化”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在大幅提升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蕴含了由于文化生态突变而导致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解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渡的内在逻辑,以滇西南直过民族乡村为例,研判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振兴目标的滞后性困境、振兴模式的持续性困境与振兴主体的适应性困境,针对性提出以时间整体性呈现、空间整体性保护与治理整体性协同为内容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为促进民族聚落文化的延续与超越、助推滇西南乡村从脱贫胜利向乡村振兴有序过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后乡村 文化生态 直过民族乡村 滇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民族村寨的整体性文化保护困境与振兴发展策略 被引量:13
9
作者 吕宁兴 范在予 +1 位作者 耿虹 李彦群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7期8-15,共8页
偏远民族地区贫困村寨大多存在发展与保护的权益矛盾。如何使稳固脱贫与振兴发展同民族文化基因可持续传承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成为许多偏远地区民族村寨当下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详细阐述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内涵、特征及其... 偏远民族地区贫困村寨大多存在发展与保护的权益矛盾。如何使稳固脱贫与振兴发展同民族文化基因可持续传承的目标得以共同实现,成为许多偏远地区民族村寨当下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详细阐述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内涵、特征及其价值的基础上,辨析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困境,引入整体性文化保护理念,搭建贫困地区民族村寨的振兴框架:包括从民族社会与聚落环境、人文图式与生态景观着手进行T性化与特色化的基础竞争力维育;从生态产业与产品发展、文化产业与品牌创造着手进行核心竞争力创培;从环境修复与设施完善、网络联动与区域协调着手推动一体化竞争力提升,以期实现民族贫困村寨脱困数富与振兴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整体性文化保护 文化竞争力 脱贫脱困 振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原始交织——基于南美拉祜族人居生态智慧的跟踪调查 被引量:10
10
作者 耿虹 李彦群 +2 位作者 吕宁兴 况易 闫慧鹏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6期125-131,共7页
基于南美拉祜族人居生态智慧的跟踪调查发现,在长时段的族群生长过程中,其自然崇拜的民族信仰衍生出人、房、环境共生的生态逻辑,既是早期民族文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遗传结果,也是原真性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直观显现"。... 基于南美拉祜族人居生态智慧的跟踪调查发现,在长时段的族群生长过程中,其自然崇拜的民族信仰衍生出人、房、环境共生的生态逻辑,既是早期民族文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遗传结果,也是原真性的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直观显现"。七竹八木、月亏取树"等敬畏自然法则、遵守生态规律的传统建造技艺体现了早期人居文明的生存智慧与生态理念;依山就势、逐层递推、依序延展、代代相守的传统聚落肌理是早期人居生态观的空间投射实证;分层种植、就地居住的生产生活方式则是充满生态智慧的最优选择。然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原始交织的自然—文化生态格局正因其脆弱性、低抗性面临被删除的风险,如何有序、有度地实现民族原真基因的坚守与再续传承成为当下民族村镇建设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拉祜族 自然生态 文化生态 生态智慧 原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小产居单元特征的乡村就地城镇化探索 被引量:8
11
作者 耿虹 李彦群 +1 位作者 高鹏 陈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6-93,共8页
综合分析当前乡村就地城镇化实践过程中人居空间稀释、乡村资源外移和城乡行政壁垒等现实阻碍,文章结合乡村产业转型、美丽乡村及乡村社区建设背景,通过对汪集街"微园区、小社区"的微小产居单元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居空间聚合... 综合分析当前乡村就地城镇化实践过程中人居空间稀释、乡村资源外移和城乡行政壁垒等现实阻碍,文章结合乡村产业转型、美丽乡村及乡村社区建设背景,通过对汪集街"微园区、小社区"的微小产居单元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居空间聚合的微小产居单元建设依托企业下沉、产居分权和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乡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实现村民非农化就地就业;同时,基于城乡等值理念推动乡村设施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均衡化,提升村民市民身份的自我认同感,增加村民留在乡村的居住意愿,为乡村就地城镇化提供支撑。可见,微小产居单元作为产城融合政策在乡村的科学实践,是推进乡村就地城镇化的一种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微小产居单元 产居空间聚合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精准扶贫规划编制方法与规划管理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虹 李彦群 +1 位作者 周博为 陈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5,共8页
贫困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洼地",其"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复合贫困特征深刻影响了地区间的社会公平与城镇化进程。我国长期以来的扶贫开发绩效不佳,其症结在于行为主体单一、政策维度单一、缺乏综合统... 贫困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洼地",其"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复合贫困特征深刻影响了地区间的社会公平与城镇化进程。我国长期以来的扶贫开发绩效不佳,其症结在于行为主体单一、政策维度单一、缺乏综合统筹和未能精准施策。文章结合云南省临翔区的扶贫实践,基于县域范围内不同贫困单元表现出的差异化特征及诉求,科学制定精准扶贫规划,从建设开发、资源配置、环境整治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建立精准管理机制以提升精准扶贫规划的实施绩效,并对规划实施、脱贫建设等环节进行长效跟踪反馈,动态考核规划实施成果,以实现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单元 精准扶贫规划 公众参与 长效跟踪 动态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科书学”的构建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文 李彦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6,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教科书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视域逐渐扩大,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积聚起来一批稳定的研究群体,为"教科书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推动建立"教科书学"可以使教科书研究更加系统化,逐渐形成教科书研究的... 改革开放40年来,教科书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视域逐渐扩大,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积聚起来一批稳定的研究群体,为"教科书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推动建立"教科书学"可以使教科书研究更加系统化,逐渐形成教科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帮助教科书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教科书的实践提供学科指导。回应现实需要,确定教科书研究的边界,发展教科书研究的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形成教科书的学科研究结构,深化教科书的研究成果是构建"教科书学"必不可少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科书研究 教科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人居环境在地性修复策略研究——以恩施五峰山地区为例
14
作者 李彦群 耿虹 杨珺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4期15-20,共6页
在对恩施五峰山地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因山地人居空间无序扩张造成的生态斑块萎缩、生态界面断裂等派生矛盾,并基于在地性修复设计理念,从山地生态、社会及资本等语境优化视角出发,提出山地人居环境修复路径:以... 在对恩施五峰山地区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因山地人居空间无序扩张造成的生态斑块萎缩、生态界面断裂等派生矛盾,并基于在地性修复设计理念,从山地生态、社会及资本等语境优化视角出发,提出山地人居环境修复路径:以在地性生态基质推动景观格局增补;基于地域建造、环境及社会记忆特征重塑人居生活空间;推动从"山林依赖式消费"转向"绿色经济效益"的山地资本投递,并以五峰山综合整治修复实践为例展开讨论,以佐证在地性修复理念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人居环境 生态界面 在地性 资本语境 人居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散控制系统作业安全人机环工程研究
15
作者 李彦群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12期81-81,共1页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利用各种先进的能源代替传统的能源结构已经是势在必行,也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社会各产业的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分析,其在工作中逐步实现了以集散控制系统为主的作业操作体系和工作流程,为作业安全以...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利用各种先进的能源代替传统的能源结构已经是势在必行,也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社会各产业的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分析,其在工作中逐步实现了以集散控制系统为主的作业操作体系和工作流程,为作业安全以及人机环工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本文就集散控制系统作业安全人际环工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相关工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 作业安全 人机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