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和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张维 晓英 +2 位作者 刘文钊 王甲一 曾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3-685,共3页
对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进行分析,并对艾滋病的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口腔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及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关键词 艾滋病 口腔表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和传统器械法治疗根尖囊肿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张维 刘涛 +2 位作者 吴妹娟 王玉栋 潘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根尖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2例,A组应用超声骨刀手术,B组采用传统器械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根尖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2例,A组应用超声骨刀手术,B组采用传统器械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55.25±6.29)min,B组(65.56±6.71)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0.05);A组术中出血量(58.09±7.93)m L,B组(83.81±8.62)m 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435,P<0.05);术中并发症的发生A组1例,B组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P<0.05);A组总有效为31例,B组总有效为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5)。结论:相较传统手术方法,超声骨刀在根尖囊肿摘除术中的使用可简化术者操作,降低患者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法 传统器械法 根尖囊肿 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腔白斑-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玉栋 潘宣 +3 位作者 李张维 陈少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建立口腔白斑(OLK)原位移植组织动物模型。方法:将148只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舌腹原位移植组,B组为背部异位移植组。将人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不同阶段的OLK病损组织(单纯上皮增生、上皮轻度异常增生、... 目的:建立口腔白斑(OLK)原位移植组织动物模型。方法:将148只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舌腹原位移植组,B组为背部异位移植组。将人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不同阶段的OLK病损组织(单纯上皮增生、上皮轻度异常增生、上皮中度异常增生、上皮重度异常增生)以及人正常口腔黏膜分别移植到A、B组SCID小鼠的舌腹和背部,观察小鼠的全身情况及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分别于2、4、6、8周取出移植物行病理检查。结果:SCID小鼠舌腹和背部的OLK移植物生长良好。移植物组织病理学证实,不同的病损移植物保持了原OLK的生物学特征。结论:不同阶段的OLK病损组织移植物的上皮组织生长良好,均保持了人口腔白斑的生物学特征,为人口腔白斑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 动物模型 SCID小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K基因沉默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凯 刘涛 +2 位作者 李张维 潘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FAK基因表达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si RNA干扰技术瞬时转染构建FAK si RNA。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运用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K m RNA... 目的探讨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FAK基因表达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si RNA干扰技术瞬时转染构建FAK si RNA。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运用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K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研究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q 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FAK m 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m RNA<0.01,P蛋白<0.05);MTT实验结果显示在48和72 h时,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穿膜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细胞株CAL-27 黏着斑激酶 基因沉默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FAK对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凯 李张维 +2 位作者 廖晓颖 康成容 龚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探讨FAK基因过表达对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FAK基因的载体pcDNA3.1(+)-FAK,并转染舌鳞状细胞癌细胞。qPCR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AK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 目的探讨FAK基因过表达对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FAK基因的载体pcDNA3.1(+)-FAK,并转染舌鳞状细胞癌细胞。qPCR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FAK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高表达FAK的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系。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mRNA<0.01,P蛋白<0.05);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均<0.05)。结论在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中,FAK基因过表达能有效增强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鳞状细胞癌 FAK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唇颊症2例
6
作者 王甲一 刘文钊 +2 位作者 晓英 李张维 曾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1-682,685,共3页
咬唇颊症是长期习惯性咬嚼口腔黏膜所致的口腔黏膜慢性病损,主要表现为黏膜表面上皮呈脱屑样改变,患者可有轻度粗糙感。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咬唇颊症统一的命名、译名及系统介绍,本文报道2例口腔咬唇颊症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咬唇颊... 咬唇颊症是长期习惯性咬嚼口腔黏膜所致的口腔黏膜慢性病损,主要表现为黏膜表面上皮呈脱屑样改变,患者可有轻度粗糙感。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咬唇颊症统一的命名、译名及系统介绍,本文报道2例口腔咬唇颊症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咬唇颊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颊症 咬唇症 口腔黏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颗粒影响成骨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成容 +3 位作者 李张维 周折冲 周倩冰 潘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8-1623,共6页
目的研究钽颗粒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微粒钽和纳米钽颗粒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6、12、24、48 h时细胞的OD值。依据CCK8结果,筛选促增殖作用最明显的组别,用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显... 目的研究钽颗粒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微粒钽和纳米钽颗粒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6、12、24、48 h时细胞的OD值。依据CCK8结果,筛选促增殖作用最明显的组别,用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自噬水平。最后,结合自噬诱导剂和自噬抑制剂进一步验证自噬在纳米钽促增殖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100ng/mL微米钽处理组促增殖作用明显,但未检测到细胞自噬;20μg/mL纳米钽处理组促增殖作用明显,可检测到明显的自噬;自噬抑制剂可明显抑制纳米钽处理细胞的增殖。结论纳米钽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发挥促增殖作用,微米钽可能通过其他非自噬途径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颗粒 成骨细胞 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