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位浸水试验的黄土软化力学行为研究
1
作者 亢佳伟 邓国华 +1 位作者 李开超 王丽琴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1864,共14页
当浸水面积较小或饱和自重压力小于其湿陷起始压力时,黄土自重湿陷变形无法发生,其大孔隙结构得以保留,在长期的水力共同作用下,强度发生显著衰减,对地下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造成影响。为深入研究原位地层应力、实际水分渗流补给状态及不... 当浸水面积较小或饱和自重压力小于其湿陷起始压力时,黄土自重湿陷变形无法发生,其大孔隙结构得以保留,在长期的水力共同作用下,强度发生显著衰减,对地下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造成影响。为深入研究原位地层应力、实际水分渗流补给状态及不同浸水持续时间下原状饱和黄土试样的真实力学行为,开展了1组约415 d的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综合采用室内试验和原位旁压试验手段,讨论了长期浸水期间地层原位水平应力的改变,从剪切特性、压缩特征和原位强度和变形指标等角度研究了黄土的软化力学行为及其与浸水持续时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1)在长期浸水期间,黄土逐步由可塑状态向软塑甚至流塑状态演化,形成了具有大孔隙比、高含水率、中或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的欠压密饱和黄土。(2)在持续浸水期间,Q_(3)^(eol)黄土和Q_(3)^(el)古土壤的原位水平应力明显增加,深层Q_(2)^(eol)黄土的原位水平应力受到地层拱效应的影响,未发生明显改变。(3)黄土浸水软化存在时效特征,室内短期增湿试样无法反映土体结构强度缓慢弱化过程;当持续浸水约120 d后,各类强度和变形指标基本稳定。(4)随着浸水持续时间的延长,试样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段逐步缩短,各类强度指标(无侧限抗压强度、三轴剪切峰值强度和原位旁压承载特征值)均发生明显降低;压缩系数随荷载增加呈现指数形态,即压缩系数峰值区间提前,数值大幅度增加;原位旁压模量和基床系数均发生大幅度降低。(5)在衰减稳定阶段,地层不均匀性始终存在,饱和Q_(3)^(eol)黄土和饱和Q_(2)^(eol)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Q_(3)^(el)古土壤的21%~32%,地基承载力约为Q_(3)^(el)古土壤的47%;饱和Q_(2)^(eol)黄土和饱和Q_(3)^(eol)黄土的水平基床系数Kx分别约为Q_(3)^(el)古土壤的67%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黄土 试坑浸水试验 土体软化 浸水持续时间 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自重湿陷量室内外试验值差异原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开超 王庆满 《山西建筑》 2017年第3期47-48,共2页
从室内外湿陷试验应力路径、试验环境、浸水饱和度、室内试验土试样、取样间隔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黄土自重湿陷量计算值和实测值差异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一些结论,为类似问题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自重湿陷量 室内外试验 土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计算方法确定黄土渗透系数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李开超 范寒光 高术孝 《岩土工程技术》 201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渗透系数是工程降水设计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由于水文地质本身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多样性,致使渗透系数计算值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对于渗透系数的计算模型较多,究竟哪种数学计算模型比较接近黄土渗透性的实际情况,不同的专家有不... 渗透系数是工程降水设计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由于水文地质本身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多样性,致使渗透系数计算值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对于渗透系数的计算模型较多,究竟哪种数学计算模型比较接近黄土渗透性的实际情况,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以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地下车站段抽水试验为例,运用了完整井稳定流中的单井法、带观测井法考虑井损的单井法数学计算模型,非完整井稳定流数学计算模型,水位恢复法数学计算模型3种方法综合确定黄土的渗透系数。分析对比了各种数学计算模型优缺点,给出了计算黄土渗透系数较为合理的数学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渗透系数 稳定流 抽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湿陷性分布不连续对湿陷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郑建国 邓国华 +3 位作者 刘争宏 陈冉升 范寒光 李开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分析导致湿陷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差异的原因对黄土湿陷性的准确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还不足。以西安黄土塬区的黄土现场试坑浸水试验为依托,采用数值计算手段,对湿陷土与非湿陷土不同比例、排列方式和湿陷程度下... 分析导致湿陷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差异的原因对黄土湿陷性的准确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还不足。以西安黄土塬区的黄土现场试坑浸水试验为依托,采用数值计算手段,对湿陷土与非湿陷土不同比例、排列方式和湿陷程度下土体的湿陷变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黄土中湿陷土分布不连续对湿陷变形产生的抑制作用是导致湿陷量计算值和实测值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当黄土体中湿陷土单元和非湿陷土单元分布越杂乱,非湿陷土单元所占的比例越高时,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而湿陷土单元的湿陷程度对抑制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弱。在计算湿陷量时,应考虑黄土湿陷性不连续效应的影响,并在工程实践中逐渐积累反映这种效应影响的经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试坑浸水试验 湿陷变形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黄土塬段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喆 王家鼎 +2 位作者 李开超 赵金刚 晁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115,共9页
为准确确定城际铁路跨黄土塬的场地湿陷类型和自重湿陷下限深度,推动该地区湿陷性评价体系发展,在分析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黄土塬段黄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场地进行原位大型浸水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场地处于Q_(3)黄土层... 为准确确定城际铁路跨黄土塬的场地湿陷类型和自重湿陷下限深度,推动该地区湿陷性评价体系发展,在分析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黄土塬段黄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场地进行原位大型浸水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场地处于Q_(3)黄土层中,其自重湿陷性土层下限深度位于Q_(3)古土壤层的顶界面位置,远小于通过室内试验获得的下限深度;确定了自重湿陷地区土质修正系数β_(0)为1.036,大于规范推荐值0.9;浸湿区与饱和区的影响范围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每个浅标点日沉降速率基本符合“小→大→小→大→小→稳定”的特征,地表累计沉降以中心浅标点为中心大致呈对称发展,总的变化趋势为距离试坑中心越远,湿陷量越小;各深标点单日沉降速率特征与浅标点相同,深标点的最终沉降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试坑浸水后地面裂缝在湿陷产生后才出现,且裂缝范围小于试坑沉降范围。该试验研究可使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黄土塬段地基处理深度更加合理,使桩基深度设计更加规范,路基排水性能更好,可为该地区其他建设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浸水试验 城际铁路 地表沉降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创新研究——以小程序为载体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丽鑫 欧海涛 +2 位作者 李开超 戴绍晨 林泽宏 《管理学家》 2020年第1期149-150,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而国家和政府对旅游业的关注和支持也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旅游业的活力.但传统旅游业仍存在服务链条过长且复杂、内容枯燥粗糙,透明度低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小程序为载体对"互联...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而国家和政府对旅游业的关注和支持也进一步增强了整个旅游业的活力.但传统旅游业仍存在服务链条过长且复杂、内容枯燥粗糙,透明度低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小程序为载体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管理策略进行探究,结合其特点给予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旅游管理 小程序 团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