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移动医疗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开璇
李世光
+4 位作者
宣翠香
龚意
张涛
王大正
张从高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1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在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0月在6家滁州市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60~75岁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基层医院采用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模式,通过移...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在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0月在6家滁州市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60~75岁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基层医院采用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模式,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患者每日测量的血压进行监测、管理,并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作为移动医疗远程诊疗平台,针对血压控制不稳、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指导;对照组则在基层医院采用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患者自行在家中每日测量血压,常规定期门诊随访(每2周1次门诊就诊),均为期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均达标。管理后对照组收缩压降幅(23.4±11.8)mmHg,观察组收缩压降幅达(27.7±8.4)mmH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舒张压降为(78.3±6.2)mmHg,观察组降为(76.1±4.7)mmHg,较管理前舒张压均下降(P<0.05);管理后的舒张压降幅对照组为(13.0±9.0)mmHg,观察组为(15.2±8.2)mmHg,两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12分的占90.0%,92%患者对诊疗过程满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移动医疗管理老年高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老年高血压病
慢性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桡动脉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世光
张涛
+7 位作者
李开璇
李兆伟
王大正
张从高
张军
周利民
刘俊
马根山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948-950,951,共4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用无鞘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滁州市第一医院60例接受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恢复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了解无鞘指引...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用无鞘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滁州市第一医院60例接受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恢复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了解无鞘指引导管的通过性和支撑性。结果 60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28例,双支病变8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7例,迂曲合并钙化病变9例,分叉病变8例(其中3例合并双支病变,4例合并迂曲钙化病例,1例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均使用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全部通过桡动脉顺利到位,成功接受PCI治疗56例,失败4例。结论经桡动脉使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强支撑力、导管腔大,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鞘指引导管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3
作者
李开璇
孙诚
罗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5期382-385,共4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D)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胚胎形成、骨代谢、造血作用以及神经形成等。近年来研究发现,BMPs还与糖、脂类及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并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肾病、糖...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D)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胚胎形成、骨代谢、造血作用以及神经形成等。近年来研究发现,BMPs还与糖、脂类及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并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过程的调节。同时BMPs可以从代谢角度调节糖尿病型肥胖的发生,为未来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医疗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开璇
李世光
宣翠香
龚意
张涛
王大正
张从高
机构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1期1232-1235,共4页
基金
滁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ZN009)。
文摘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在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0月在6家滁州市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60~75岁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基层医院采用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模式,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患者每日测量的血压进行监测、管理,并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作为移动医疗远程诊疗平台,针对血压控制不稳、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指导;对照组则在基层医院采用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患者自行在家中每日测量血压,常规定期门诊随访(每2周1次门诊就诊),均为期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均达标。管理后对照组收缩压降幅(23.4±11.8)mmHg,观察组收缩压降幅达(27.7±8.4)mmH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舒张压降为(78.3±6.2)mmHg,观察组降为(76.1±4.7)mmHg,较管理前舒张压均下降(P<0.05);管理后的舒张压降幅对照组为(13.0±9.0)mmHg,观察组为(15.2±8.2)mmHg,两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12分的占90.0%,92%患者对诊疗过程满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移动医疗管理老年高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关键词
移动医疗
老年高血压病
慢性病管理
Keywords
Mobile medical treatment
Elderly hypertensio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桡动脉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世光
张涛
李开璇
李兆伟
王大正
张从高
张军
周利民
刘俊
马根山
机构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出处
《安徽医学》
2016年第8期948-950,951,共4页
基金
安徽省科研攻关课题(项目编号:1301043037)
文摘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用无鞘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滁州市第一医院60例接受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恢复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了解无鞘指引导管的通过性和支撑性。结果 60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28例,双支病变8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7例,迂曲合并钙化病变9例,分叉病变8例(其中3例合并双支病变,4例合并迂曲钙化病例,1例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均使用无鞘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全部通过桡动脉顺利到位,成功接受PCI治疗56例,失败4例。结论经桡动脉使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强支撑力、导管腔大,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关键词
无鞘指引导管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Keywords
Sheathless guide cathete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Radial artery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3
作者
李开璇
孙诚
罗镧
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5期382-38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260,81471037)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2013-WSN-071)
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项目(HS2013024)
文摘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D)超家族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胚胎形成、骨代谢、造血作用以及神经形成等。近年来研究发现,BMPs还与糖、脂类及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并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过程的调节。同时BMPs可以从代谢角度调节糖尿病型肥胖的发生,为未来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Keyword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ic complication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移动医疗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的价值分析
李开璇
李世光
宣翠香
龚意
张涛
王大正
张从高
《安徽医学》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桡动脉用无鞘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
李世光
张涛
李开璇
李兆伟
王大正
张从高
张军
周利民
刘俊
马根山
《安徽医学》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李开璇
孙诚
罗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