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宜猪背最长肌mRNA差异显示分析的2种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开桢 曲亮 +4 位作者 黄春玲 于传军 吴建海 王均顺 黄瑞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2-575,共4页
以苏淮白猪为材料提取RNA,比较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与TRIzol试剂法提取RNA的效果。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提取的RNA经纯化之后均能够满足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需要,差别仅在于前者提取的RNA浓度稍高于后者,而后者更简便易行。
关键词 RNA 提取 DDRT—PCR 背最长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差仪和肉色板在猪肉肉色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5
2
作者 周波 黄瑞华 +5 位作者 曲亮 李开桢 王林云 任同苏 姜建兵 吴建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用色差仪将标准肉色板(日本制)的6个色级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6个色级的L^*、a^*、b^*、C和H0值的变化规律。以肉眼对照肉色板评定法和色差仪评定法对淮猪(HH)、苏淮白猪(75%大约克猪+25%新淮猪,SHB)、大约克猪×淮猪(YH... 用色差仪将标准肉色板(日本制)的6个色级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6个色级的L^*、a^*、b^*、C和H0值的变化规律。以肉眼对照肉色板评定法和色差仪评定法对淮猪(HH)、苏淮白猪(75%大约克猪+25%新淮猪,SHB)、大约克猪×淮猪(YH)、长白猪×淮猪(LH)、杜×长.大(DLY)洋三元猪等5个品种(系)或杂交组合共计23头猪进行了宰后肉色评定,将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值在肉色的评定中参考意义较小;在个体肉色相差较小时(如在3.0-3.5分之间),色差仪评定法与肉眼对照评定法对猪肉肉色的评定结果不一致;当个体肉色相差较大时,这两种方法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色 色差仪 标准肉色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BP和HSL基因多态性对苏淮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曲亮 黄瑞华 +6 位作者 李开桢 邱新深 于传军 黄春玲 王蒙 周波 王钧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 HinfⅠ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 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 mm)(P<0.01),Hh基...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 HinfⅠ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 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 mm)(P<0.01),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6 mm,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P<0.05)。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69%,极显著高于hh型个体(54.84%)(P<0.01),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69%,显著高于hh型个体(P<0.05)。HH-Dd-Aa单倍型背膘最薄(19.73 mm)、瘦肉率最高(60.9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HSL基因G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79 mm,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20.23 mm)(P<0.01),A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8 mm,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89%,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54.04%)(P<0.01),A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52%,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提示:H-FABP、HSL基因可以作为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猪的辅助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 HSL基因 单倍型 苏淮猪 胴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杜 镡忠斌 +4 位作者 王鲁彦 何珂 李开桢 潘清煜 周圻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4-1398,共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近期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培育抗病性品种是该病综合防治的一个有效方法。文章围绕该病抗病育种候选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内容涉及病毒特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近期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培育抗病性品种是该病综合防治的一个有效方法。文章围绕该病抗病育种候选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内容涉及病毒特异性受体基因、先天性免疫相关基因、抗原递呈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胞内miRNA等,并重点就今后PRRSV疾病耐受性和提高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力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抗病育种 候选基因 疾病耐受性 疾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