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IP6模式解析未来水资源变化对引滦入津工程的影响
1
作者 王粼昊 张婷 +1 位作者 李建柱 冯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为揭示未来水资源变化对引滦入津工程的影响,基于地理空间与水文气象数据,构建了滦河潘家口水库控制流域的SWAT模型。选取4个单项指标和1个综合指标对采用的8个GCMs逐站点进行适用性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加权多模式集合,以改进的Delt... 为揭示未来水资源变化对引滦入津工程的影响,基于地理空间与水文气象数据,构建了滦河潘家口水库控制流域的SWAT模型。选取4个单项指标和1个综合指标对采用的8个GCMs逐站点进行适用性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加权多模式集合,以改进的Delta-DCSI对气象数据进行降尺度及偏差校正,同时保留了其趋势信号,将修正后的气象数据用于驱动SWAT模型,对未来情景下水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构建的SWAT模型适用性良好,模式优选后的多模式集合数据精度能够满足驱动SWAT模型进行未来水资源变化预估的要求;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径流量年际间变化剧烈,波动起伏较大,总体呈现增大趋势;与1997—2022年相比,潘家口水库入库径流量在未来时期显著增大,流域内水量丰沛,天津市对引滦水量依赖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降尺度 CMIP6 SWAT模型 引滦入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rneback光流法和U-Net网络的雷达短临降雨预报研究
2
作者 张淞淋 柴志勇 李建柱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6,共9页
雷达观测的降雨数据相比雨量站观测的降雨数据更能反映降雨的时空分布,对研究流域的产汇流机理、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雷达在流域短临降雨预报的潜力,基于柳林实验流域雷达回波图像数据集,采用Farneback光流法和U-Net... 雷达观测的降雨数据相比雨量站观测的降雨数据更能反映降雨的时空分布,对研究流域的产汇流机理、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雷达在流域短临降雨预报的潜力,基于柳林实验流域雷达回波图像数据集,采用Farneback光流法和U-Net网络模型对雷达回波图像进行不同时间的外推,并基于动态Z-R关系对降雨进行定量估计,将短临降雨预报结果与雨量站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0 min预见期下,Farneback光流法的预报效果更好,POD达到0.933;而1 h和2 h预见期下,U-Net网络预报效果更佳,POD分别为0.956和0.948。Farneback光流法随着预见期延长,预报效果显著下降,U-Net网络预报效果与预见期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临降雨预报 雷达回波外推 Farneback光流法 U-Net网络 动态Z-R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蒸散发干旱指数的子牙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平 任明雪 李建柱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70,共10页
为探究子牙河流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01—2021年逐月降水和遥感蒸散栅格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标准化蒸散发亏缺指数(SEDI)表征流域干旱情况,运用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2001—2021年季尺度干旱... 为探究子牙河流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01—2021年逐月降水和遥感蒸散栅格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标准化蒸散发亏缺指数(SEDI)表征流域干旱情况,运用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2001—2021年季尺度干旱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统计了干旱面积、干旱次数、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等特征变量。结果表明:SPEI对子牙河流域旱情发生时间、程度和范围识别的准确率更高,2001—2021年流域SPEI呈上升趋势,表现出湿润化态势,冬季SPEI呈下降趋势,表现为干旱化态势,忻州、阳泉市等地存在显著干旱化的区域;流域各季节干旱面积占比呈现波动变化,部分年份出现大范围季节性干旱,夏旱和秋旱干旱面积占比最高,超过90%;忻州和阳泉市部分区域、石家庄市西部区域和衡水市北部区域呈现干旱次数少、历时长、烈度大的特点,邯郸和邢台市部分区域、衡水市南部区域、石家庄市东部区域表现为干旱次数多、历时短、烈度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蒸散发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标准化蒸散发亏缺指数 干旱特征 子牙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生态补水绩效分析及生态调度方案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勇 冯平 +3 位作者 袁红琳 李建柱 刘兴旺 周娜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2-921,共10页
为分析生态补水对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满足程度,以永定河流域三家店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了不同需求条件下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明确了现状水文条件下的河道生态缺水程度,评估了2019年和2020年生态补水过程中河道主... 为分析生态补水对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满足程度,以永定河流域三家店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了不同需求条件下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明确了现状水文条件下的河道生态缺水程度,评估了2019年和2020年生态补水过程中河道主要断面收水率及沿途损耗的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估了生态补水对官厅水库入库流量的贡献,构建了生态水量调度模拟模型,通过对不同生态补水情景河道生态水量调度过程模拟分析,推荐了合理的生态补水调度方案.结果表明:现状永定河山区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水量处于较为严重的亏缺状态,尤其是山区总控制站三家店缺水率达97%,沿途输水损耗率变化范围为(0.94%~5.38%)/10 km,且呈现上游至下游河段依次减少的规律,收水率与上游补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构建的生态水量调度模型在两个断面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为0.67~0.96,能够反映永定河河道生态补水过程的水流运动.根据不同情景河道生态水量调度过程模拟结果,为达到低生态流量需求目标,可采用生态补水情景方案4;为达到高生态流量需求目标,可采用生态补水情景方案5.研究成果对认识跨流域调水影响下中国北方季节性河道的生态流量恢复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可为面向生态水量恢复目标的永定河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生态补水方案制定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北方季节性河流 永定河流域 径流模拟 生态补水 绩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架双通道”教学模式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雷晨昱 何敏 +3 位作者 张康雷 李黄琨 李建柱 陈敏 《畜禽业》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为探讨三架双通道教学模式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动物医学专业2023级2个班6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利用线上及线下途径,实施思政融入、适度引导、成果导向的“三架双通道”教学模式。选取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动物医学专业2021级... 为探讨三架双通道教学模式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动物医学专业2023级2个班6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利用线上及线下途径,实施思政融入、适度引导、成果导向的“三架双通道”教学模式。选取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动物医学专业2021级2个班6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标本考试,并对2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得分;对照组沿用学生当年标本考试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标本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采用的教学模式持十分同意和同意观点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三架双通道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动物解剖学 实验教学 课程思政 学为中心 成果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牙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俊峰 李建柱 +3 位作者 张佩 纪兴华 刘健 冯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蒸散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关键要素,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对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EBAL模型结合参考蒸发比对子牙河流域2001—2020年蒸散发进行模拟,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变异系数法对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 蒸散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关键要素,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对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EBAL模型结合参考蒸发比对子牙河流域2001—2020年蒸散发进行模拟,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变异系数法对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探讨蒸散发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SEBAL模型模拟的子牙河流域蒸散发,与涡动相关系统实测蒸散发数据相对误差为-7.5%,与子流域水量平衡计算结果相对误差为-9.6%。(2)子牙河流域多年平均蒸散发量为520.3 mm/a,年际变化中春季、夏季、秋季表现为上升趋势,冬季总体变化不大,年内蒸散发变化表现为单峰型,主要集中于5—7月份。(3)流域蒸散发空间分布特征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不同下垫面类型下,水体多年蒸散发量最大,其次为林地和草地,农田和城镇最低。(4)流域蒸散发变化受净辐射与空气温度的直接影响最大,受气压的间接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SEBAL模型 时空变化 子牙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菜浮床对鱼塘水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李建柱 侯杰 +3 位作者 张鹏飞 柳尧全 夏闰红 马徐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71-3080,共10页
为从环境微生物的角度探讨生物浮床的水质调节机理,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环境微生物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下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 为从环境微生物的角度探讨生物浮床的水质调节机理,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环境微生物和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下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主要菌属是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hgc I_clade、CL500-29_marine_group、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等;空心菜根系微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和蓝细菌门,主要菌属是红细菌属(Rhodobacter)、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聚球藻属等.研究结果还表明低覆盖率(3.5%)的空心菜生物浮床能够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中含氮化合物的浓度和改善养殖环境中的微生态平衡,提高有益菌和氮循环细菌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菜浮床 环境微生物多样性 水质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格网大小对小流域洪水模拟影响研究
8
作者 段现辉 李磊菁 李建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6,49,共5页
以河北省邢台市柳林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HEC-GeoHMS模块处理30 m、90 m、1 km格网DEM数据,构建相应的HEC-HMS模型,对柳林流域选取的19场洪水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地形格网大小对洪水模拟的影响,以探索基于不同格网大小地形构建的水文... 以河北省邢台市柳林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HEC-GeoHMS模块处理30 m、90 m、1 km格网DEM数据,构建相应的HEC-HMS模型,对柳林流域选取的19场洪水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地形格网大小对洪水模拟的影响,以探索基于不同格网大小地形构建的水文模型在柳林流域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0 m、90 m、1 km格网模型洪峰流量合格率分别为68.4%、42.1%、26.3%;径流量合格率分别为78.9%、68.4%、68.4%;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均值为0.59、0.57、0.46。因此,30m格网模型更适合用来进行柳林流域洪水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 洪水模拟 DEM格网尺寸 柳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规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建柱 冯平 王勇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0-405,共6页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滦河水系2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图形分析初步确定了2个子流域地下径流的退水规律,计算了地下径流的退水常数.并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滦河水系2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图形分析初步确定了2个子流域地下径流的退水规律,计算了地下径流的退水常数.并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的误差,比较了几种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结果表明,柳河流域地下径流服从指数退水规律,瀑河流域地下径流服从线性水库退水规律,且不同的降雨类型对应的退水常数不同.研究流域的地下径流退水过程,可为流域洪水过程的基流分割和地下径流的汇流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径流 退水规律 线性水库模型 非线性水库模型 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剂-空气法处理油田油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柱 李晓鸥 +1 位作者 刘洁 李东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水-剂-空气法对胜利油田油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实验助剂,考察浆化液中助剂含量、空气量、液固比、浆化时间、温度、搅拌速率等对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YN-1型助剂,在60℃、浆化液中助剂质量分数为5%、浆化液与... 采用水-剂-空气法对胜利油田油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实验助剂,考察浆化液中助剂含量、空气量、液固比、浆化时间、温度、搅拌速率等对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YN-1型助剂,在60℃、浆化液中助剂质量分数为5%、浆化液与油泥质量比(即液固比)为5:1、通入空气量0.4m3/h、浆化时间40min、搅拌速率250r/min的最佳条件下对油泥进行多次平行处理,处理1次后的油收率稳定在92.45%左右。对油泥浆化处理2次,然后用适量60℃的水洗涤处理后的泥,并气浮10min,如此重复2次后泥中的残油量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 浆化 助剂 气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在SD大鼠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建柱 李宽新 +4 位作者 郭二鹏 史东 孙开军 王维山 史晨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 :检测并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不同时期SD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各随机选取45只SD大鼠,实验组行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造模,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两组分别于术后4、8... 目的 :检测并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不同时期SD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组及对照组各随机选取45只SD大鼠,实验组行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造模,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两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15只,并获取滑膜组织,分别为4、8、12周实验组及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及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不同时期实验组和对照组滑膜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β-catenin蛋白在实验组均有表达,且实验组4、8、12周两两相比,β-catenin蛋白表达随周龄增大而依次增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4周、8周滑膜组织中β-catenin蛋白无明显表达,而部分12周滑膜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呈阳性表达。半定量RT-PCR:β-catenin从基因水平在实验组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依次增高,4、8、12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catenin在OA滑膜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增高趋势,说明β-catenin与OA的发生及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Β连环蛋白 免疫组化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及洪水预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建柱 李磊菁 +1 位作者 冯平 唐若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3-684,共12页
为探究深度学习的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在流域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采用U-Net、嵌入注意力门的Attention-Unet和添加转换器的多级注意力TransAtt-Unet开展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将预报降雨作为HEC-HMS水文模型的输入,对柳林实验流域进行洪水预报... 为探究深度学习的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在流域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采用U-Net、嵌入注意力门的Attention-Unet和添加转换器的多级注意力TransAtt-Unet开展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将预报降雨作为HEC-HMS水文模型的输入,对柳林实验流域进行洪水预报。结果表明:1 h预见期时,Attention-Unet对短时强降雨预报结果较好,TransAtt-Unet预报降雨模拟的洪峰流量和径流量相对误差小于20%,各深度学习模型对量级较大的降雨和洪水预报精度较高;2 h预见期的预报降雨强度、降雨总量、洪峰流量和径流量存在显著低估,U-Net能取得相对较好的降雨预报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的1 h预见期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及洪水预报可为流域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降雨临近预报 降雨定量估计 深度学习 洪水预报 柳林实验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径流系数的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柱 冯平 李绍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洪水径流系数是表征降雨径流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以往对径流系数的尺度效应基本上是在坡面或者小流域上进行观测或试验。通过统计滦河流域6个中大尺度子流域汛期的暴雨洪水过程,计算了各场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发现径流系数随着流域面积... 洪水径流系数是表征降雨径流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以往对径流系数的尺度效应基本上是在坡面或者小流域上进行观测或试验。通过统计滦河流域6个中大尺度子流域汛期的暴雨洪水过程,计算了各场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发现径流系数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并分析了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结果表明,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单位面积地下径流出流能力及下渗都能引起径流系数的尺度效应。认识径流系数的尺度效应,对于研制开发不同尺度的、具有物理机制的流域水文模型,防洪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流域 径流系数 尺度效应 流域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鳍鲷白细胞介素1β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建柱 江世贵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3,共7页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PCR(Rap id amp lification of DNA ends-PCR)技术,从黄鳍鲷Acanthopgrus latus中克隆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 in-1,βIL-1β)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黄鳍鲷IL-1β的cDNA全长共1 242 bp,5端非编码区(UTR)为121 bp,...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PCR(Rap id amp lification of DNA ends-PCR)技术,从黄鳍鲷Acanthopgrus latus中克隆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 in-1,βIL-1β)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黄鳍鲷IL-1β的cDNA全长共1 242 bp,5端非编码区(UTR)为121 bp,3端非编码区(UTR)为342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ing fram e,ORF)为762 bp,编码一条25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分子量约为28.5kDa,理论等电点为5.55,含有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分析表明与其它鱼类和脊椎动物的IL-1β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软件S ignalP分析表明它不存在信号肽序列,氨基酸序列中不存在IL-1β转换酶(interleuk in-1βconverting enzym e,ICE)剪切位点,推导可能成熟肽为从第85位氨基酸开始共16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分子量约为18.9kDa。将此成熟肽序列克隆入pQE30质粒构建表达载体pQE30-IL1β,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15(pREP4)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分子量约为21 kDa的特异性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鲷 Acanthopagrus latus IL-1Β RACE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孔隙下渗理论的产流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建柱 冯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7-470,共4页
闸述了大孔隙下渗机理和大孔隙流产生的条件,并结合土壤基质下渗以及大孔隙和土壤基质水分交换过程,建立了超渗产流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滦河水系的柳河流域,估算了流域的产流量,推求了流域的径流过程在模型的率定期和检验期,径流总量相... 闸述了大孔隙下渗机理和大孔隙流产生的条件,并结合土壤基质下渗以及大孔隙和土壤基质水分交换过程,建立了超渗产流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滦河水系的柳河流域,估算了流域的产流量,推求了流域的径流过程在模型的率定期和检验期,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大部分在20%以内,Nash效率系数大部分超过70%,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以超渗产流模式为主要产流方式的流域径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渗产流 大孔隙 水分交换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菜共生模式中不同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建柱 侯杰 +3 位作者 张鹏飞 柳尧全 夏闰红 马徐发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50,共9页
为研究鱼菜共生模式下不同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结构,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构建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4种鲤... 为研究鱼菜共生模式下不同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结构,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构建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4种鲤科鱼类的肠道内含物等12个样品的16S rDNA测序克隆文库,分析了这4种鲤科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下不同鲤科鱼类肠道内含物微生物优势菌落的组成十分相似(P>0.05,Kruskal-Wallis),优势微生物菌群均是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其中鲸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含量最丰富,且主要在非优势菌属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Kruskal-Wallis),研究结果还表明食性不是造成不同食性鲤科鱼类肠道微生物菌落差异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菜共生模式 鲤科 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 食性 16SrDNA
全文增补中
基于K_(c)和NDVI关系的蒸散发量空间尺度提升及时空变化
17
作者 李建柱 逯清 +2 位作者 张婷 张博 康彦付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为探究流域长时序高空间分辨率蒸散发量计算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河北省邢台市柳林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和蒸渗仪实测蒸散发数据计算不同时期的流域作物系数(Kc),并... 为探究流域长时序高空间分辨率蒸散发量计算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河北省邢台市柳林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和蒸渗仪实测蒸散发数据计算不同时期的流域作物系数(Kc),并建立Kc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关系,利用250 m分辨率NDVI产品将蒸渗仪测算的蒸散发量升尺度到柳林流域,计算流域各网格2000—2021年的蒸散发量,分析蒸散发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柳林流域多年平均潜在蒸散发量为1135.6 mm,呈下降趋势;多年平均蒸散发量为591.4 mm,呈上升趋势。蒸散发量在空间上西北高东南低,四季蒸散发量空间分布特征与多年平均蒸散发量一致,且季节上分配不均。基于NDVI估算的蒸散发量与水量平衡法计算的蒸散发量2000—2020年多年平均相对误差为7.9%,说明利用Kc与NDVI关系可以较精确地对蒸散发量进行空间尺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空间尺度提升 Penman-Monteith模型 作物系数 归一化植被指数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鳍鲷白细胞介素1β基因2种表达载体的构建
18
作者 李建柱 江世贵 《南方水产》 2005年第3期37-41,共5页
根据黄鳍鲷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669059)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编码黄鳍鲷IL-1β基因前体肽的基因序列,通过T-A克隆构建了克隆载体pMD18T-IL1β。以克隆载体pMD18T-IL1β为... 根据黄鳍鲷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669059)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编码黄鳍鲷IL-1β基因前体肽的基因序列,通过T-A克隆构建了克隆载体pMD18T-IL1β。以克隆载体pMD18T-IL1β为模板,以设计合成的带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扩增黄鳍鲷IL-1β的前体肽和预测的成熟肽基因序列,经BamHI和SalI双酶切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QE30-pIL1β和pQE30-mIL1β。经酶切、PCR鉴定并最终通过序列测定表明,基因已正确插入到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序列和读码框都正确无误,为黄鳍鲷IL-1β基因的体外重组表达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鲷 IL-1Β 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金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3
19
作者 张云 马徐发 +2 位作者 郭飞飞 李建柱 熊邦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2-910,共9页
为探明长江中游大型水库水质状况,并为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3 2014年按季节对湖北红安金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并运用多元统计定量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 为探明长江中游大型水库水质状况,并为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3 2014年按季节对湖北红安金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并运用多元统计定量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94属216种,其中绿藻门为优势种群,其种类数占总物种数的51.39%,其次是硅藻门和蓝藻门.金沙河水库优势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以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的优势度最大(0.195),秋季以小胶鞘藻(Phormidium tenus)(0.180)和中华尖头藻(Raphidiopsis sinensia)(0.171)的优势度最大,冬季以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0.220)和圆筒锥囊藻(Dinobryon cylindricum)(0.234)的优势度最大,春季则是链状曲壳藻(Achanthidum catenatum)成为绝对优势种(0.910);金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总的变化规律为夏季的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秋季的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和隐藻门,向冬季的硅藻门和金藻门转变,春季则是硅藻门为绝对优势类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示,浮游植物在秋季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春季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其它季节,这是因为春季有绝对单一的优势物种,而秋季没有,且秋季的物种数最多,因此其Margalef丰富度指数也最高.将各季节优势种和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的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环境因子中磷酸盐、总磷和溶解氧浓度是影响金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从藻类季节变化规律来看,金沙河水库夏、秋季水质污染程度较春、冬季严重;但从藻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来看,春、夏季水质较秋、冬季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河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分布模拟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婷 高雅 +2 位作者 李建柱 孙博闻 康爱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揭示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实测水文水质数据,采用SWAT模型与SUFI2算法,以滦河潘家口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模拟了不同水平年下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丰水年的TN负荷是平水年的1.68倍,是枯水年的2.12倍;T... 为揭示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实测水文水质数据,采用SWAT模型与SUFI2算法,以滦河潘家口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模拟了不同水平年下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丰水年的TN负荷是平水年的1.68倍,是枯水年的2.12倍;TP负荷是平水年的1.52倍,是枯水年的2.21倍。从空间上看,TN、TP负荷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耕地、林地、草地、荒地。相关性分析发现,泥沙产出量是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重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SWAT模型 氮磷负荷 污染时空分布 潘家口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