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预处理对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张磊 张钟元 +5 位作者 刘天星 吴海虹 李建林 冯蕾 牛丽影 李大婧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60,共10页
为探究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不良风味物质形成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破碎程度(整株和切割)、不同放置温度(4℃和25℃)以及热处理的荠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及其有益前体物S-甲基-L-... 为探究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不良风味物质形成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破碎程度(整株和切割)、不同放置温度(4℃和25℃)以及热处理的荠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及其有益前体物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含量的变化,并推测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新鲜荠菜中主要检测出(Z)-3-己烯醇等醇类物质以及(Z)-3-己烯醛等醛类物质。切割处理与放置温度显著影响荠菜中的主要风味物质,25℃的放置温度与切割处理使得荠菜更易产生二甲基二硫醚,同时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呈显著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与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推测出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可能通过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经酶促转化形成。本研究明确了切割处理和放置温度是控制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关键因素,为荠菜风味及营养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荠菜 挥发性风味物质 二甲基二硫醚 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 二甲基三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桩斜锚复合基础抗拔承载特性分析与计算
2
作者 王彦海 尹恒伟 +1 位作者 李建林 邓华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针对喀斯特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覆4~7 m厚土、下卧硬岩的特殊地基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短桩斜锚复合基础。为了探究该复合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完善其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现场典型试验的抗拔承... 针对喀斯特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上覆4~7 m厚土、下卧硬岩的特殊地基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短桩斜锚复合基础。为了探究该复合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完善其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现场典型试验的抗拔承载模型,确定了复合基础的最优锚杆倾角和抗拔承载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短桩直径、嵌岩深度、锚长及锚数等构造参数对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和发挥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拔承载力随锚杆倾角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锚杆倾角为15°时达到峰值,较0°时承载力增加了46.5%;增大基础构造参数可有效提高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其中锚数对基础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嵌岩深度、锚长和桩径对基础抗拔承载力的影响依次减小,锚数由4根增至8根,承载力平均增长率达28.9%;在发挥系数方面,嵌岩深度对斜锚承载力发挥系数k 2的影响最为显著,可将其提升至0.85;结合基础的抗拔承载机制和上拔荷载与锚杆倾角的关系,提出考虑锚杆倾角的抗拔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通过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短桩斜锚复合基础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斜锚复合基础 抗拔承载力 承载力发挥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状态对硅质胶结砂岩抗拉特性的影响及颗粒流模拟
3
作者 朱作祥 骆祚森 +2 位作者 李建林 邓华锋 王乐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92,共9页
为探究含水砂岩胶结微细观结构特征变化与抗拉特性的关系和影响机制,以三峡库区常见的硅质胶结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含水状态下砂岩的巴西劈裂试验及微细观结构测试;基于室内试验结果,提出含水砂岩胶结软化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开... 为探究含水砂岩胶结微细观结构特征变化与抗拉特性的关系和影响机制,以三峡库区常见的硅质胶结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含水状态下砂岩的巴西劈裂试验及微细观结构测试;基于室内试验结果,提出含水砂岩胶结软化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砂岩劈裂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含水状态对砂岩的抗拉强度和破坏特征均会产生影响。从干燥到饱水状态,砂岩抗拉强度下降了49.93%,破坏形态由沿中线笔直断裂向沿中线弧状弯曲断裂转变。(2)微细观测试结果发现,随含水率增大,砂岩劈裂断面的穿颗粒断裂破坏形式逐渐减少,转化为穿颗粒断裂与沿颗粒断裂复合破坏形式,很好地解释了砂岩宏观破坏特征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3)试验砂岩胶结物中存在增生型和沉淀型两种硅质胶结物,增生型胶结基本不受含水状态的影响,而沉淀型胶结易遇水软化,是砂岩抗拉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重要原因。(4)PFC^(3D)模拟发现,随沉淀型胶结软化程度的增加,试样裂纹起裂点逐渐提前,沉淀型胶结断裂逐渐取代增生型胶结断裂,最大接触力不断减小,抗拉强度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巴西劈裂试验 含水率 砂岩 微细观结构 离散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载和动力扰动联合作用下砂岩时滞性破坏试验研究
4
作者 黄叶宁 邓华锋 +4 位作者 李建林 王明洋 张景昱 周书桓 徐鹏飞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岩爆的发生与岩石时滞性破坏特性密切相关,而且开挖爆破、机械钻凿等动力扰动直接影响岩爆的形成过程。基于此,特开展不同幅值和频率动力扰动作用下的砂岩时滞性破坏试验,分析动力扰动作用对岩石时滞性破坏的影响规...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岩爆的发生与岩石时滞性破坏特性密切相关,而且开挖爆破、机械钻凿等动力扰动直接影响岩爆的形成过程。基于此,特开展不同幅值和频率动力扰动作用下的砂岩时滞性破坏试验,分析动力扰动作用对岩石时滞性破坏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表明:(1)不同幅值(8%~24%)和频率(0.2~1.0 Hz)扰动作用下岩样破坏孕育时间显著缩短,相较无扰动作用岩样破坏孕育时间缩短了39.49%~98.21%;随着扰动荷载频率和幅值增大,岩样加速变形阶段持续时间占比逐渐减小,破坏突发性增强。(2)随着扰动荷载幅值和频率增加,岩样破坏时的片状剥落现象逐渐减弱,裂纹产生的随机性明显增强,说明动力扰动荷载改变了岩样的时滞性破坏形式和程度。(3)动力扰动作用下岩样损伤变量随扰动时间呈倒S型增长规律,建立了考虑静载和动力扰动作用的岩石时滞性累积损伤模型。(4)静力加载阶段岩样积聚大量弹性能并造成初始损伤,动力扰动作用加剧了损伤演化进程并不断诱发新的损伤,扰动作用幅值和频率增加均会加速岩石损伤进程,使得试样承载能力下降,进而诱发岩爆。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深部岩体工程动力触发时滞性岩爆分析解释提供较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扰动 时滞性 岩爆 幅值 频率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导水通道超前探查判识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林 薛杨 +2 位作者 王心义 徐博博 郭水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186,共9页
华北型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底板受构造切割形成大量导水通道,其探查判识一直是水害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多分支定向长钻孔超前探查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流程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导水通道判识技术。首先在超前探查过程中,选取钻... 华北型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底板受构造切割形成大量导水通道,其探查判识一直是水害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多分支定向长钻孔超前探查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流程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导水通道判识技术。首先在超前探查过程中,选取钻时录井、钻井液消耗量、γ录井、岩屑录井、压水试验、可注性6个评判指标,将施工过程分为16种工况,依此建立综合分析流程图,对样点是否导水进行定性判识;其次采用钻速、钻井液消耗量、γ值、非灰岩占比、单位压注量和注浆量对6个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利用超标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理论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样点是否导水进行三级定量判识;最后利用该技术对赵固一矿15031工作面13个点位进行综合流程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其中10个点位导水可能性高,3个点位导水可能性低;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成功标定了3条导水通道的具体位置。该技术构建了导水通道的判识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分级与综合评估,提高了煤层底板导水通道的判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探查 导水通道 模糊综合评价 矿井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后矿井涌水量序列地质学含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林 贺奇 +4 位作者 王树威 王心义 王冲 薛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2,共10页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的涌水量预测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相空间的嵌入维数等于矿井涌水量主控因素个数;相空间的第1,2,4,5,6列向量分别与C_(2)tL_(7-8)含水层水位埋深、O_(2)m+Є_(3)ch含水层水位埋深、采空区面积、C_(2)tL_(1-4)含水层水位埋深、开拓长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3列与不易量化的其他综合因素有关;构建的Chaos-ENN涌水量预测模型在王兴庄矿的预测精度达到97.91%。结论涌水量序列重构后相空间的列向量具有明确的地质学含义。利用混沌理论可以量化涌水量预测模型中ENN输入层的个数及取值,所以仅需涌水量序列值就可以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的Chaos-ENN模型,该模型解决了涌水量预测中存在的主控因素难以确定和不易量化的难题,且预测精度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文系统 相空间重构 涌水量主控因素 混沌特征 Chaos-ENN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的水文学含义及应用
7
作者 李建林 贺奇 +2 位作者 王树威 王心义 张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148,共9页
为确定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后的水文学含义并提高径流中长期预测精度,基于混沌理论进行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并对径流影响因素与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BPNN)的径流预测模... 为确定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后的水文学含义并提高径流中长期预测精度,基于混沌理论进行径流序列相空间重构,并对径流影响因素与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BPNN)的径流预测模型,并应用于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和正义峡水文站。结果表明:径流序列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具有明确的水文学含义;Chaos-BPNN径流预测模型仅需径流序列数据就可进行建模和预测,规避了径流预测过程中主控因素难以确定和不易量化的问题;黑河上游降水量、输沙量、水位和气温分别与重构后相空间的第1、3、6、7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风速与任何一列都不相关,推测雪线高程、植被覆盖率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与第2、4、5列存在相关性;构建的Chaos-BPNN径流预测模型在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和正义峡水文站的径流预测精度均在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序列 相空间重构 混沌特征 径流影响因素 Chaos-BPNN径流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鲁棒优化调度
8
作者 李建林 张则栋 +1 位作者 梁策 曾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电-热-氢多能源互联互通的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其全寿命周期运营经济性和能源供应可靠性受系统初始设备容量和日运行方案影响.因此,提出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多目标两阶段鲁棒优化研究方法....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电-热-氢多能源互联互通的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其全寿命周期运营经济性和能源供应可靠性受系统初始设备容量和日运行方案影响.因此,提出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多目标两阶段鲁棒优化研究方法.建立了包含燃料电池、电解槽等装置的电-热-氢并网运行模型,采用分层拉丁超立方体抽样和Euclidean距离的场景削减方法增添源-荷不确定性因素,并采用两阶段鲁棒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对比分析了4类系统规定运行条件下设备投资等年值成本和典型日运行成本,验证所提方法可有效缓解源-荷不确定性对综合能源系统配置和运行规划的影响,研究成果有望为未来综合能源系统建设和运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不确定性 综合能源系统 两阶段鲁棒优化 氢能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riton X-100提升巴氏芽孢杆菌脲酶活性的效果
9
作者 肖瑶 邓华锋 +2 位作者 李建林 熊雨 程雷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1,共7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P)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加固技术,如何提升MICP技术的加固效能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本工作重点结合巴氏芽孢杆菌产脲酶原理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设计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提升...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P)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加固技术,如何提升MICP技术的加固效能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本工作重点结合巴氏芽孢杆菌产脲酶原理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设计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提升MICP效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了活性剂的最优处理条件,即掺量1.37%、处理时间5.02 h、处理温度34.28℃、菌胶比1∶2.11;(2)采用最优条件处理的巴氏芽孢杆菌对钙质砂进行加固后,钙质砂固化体碳酸钙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25.48%和22.83%;(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增大了巴氏芽孢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一方面使得更多的胞内脲酶释放到细胞外,同时更多的尿素分子进入到细胞内,促进了尿素水解,提升了碳酸钙的生成速率;另一方面使得以细菌为核点生成的碳酸钙胶凝体的结构更为致密,在这两方面作用下,MICP效能得到有效提升。相关思路和研究结果可为MICP加固效果的提升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 脲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细胞膜通透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缝网压裂二氧化碳悬浮支撑剂技术及悬砂性能
10
作者 黄涛 钟颖 +3 位作者 牟秋杭 严耀辉 李建林 张浩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51,共7页
滑溜水压裂液由于其自身黏度低、携砂能力弱,往往无法满足压后支撑剂对复杂缝网的高效充填。基于气泡悬砂理论,文章提出一种CO_(2)悬浮支撑剂技术,并室内试验评价了常温常压、高温高压条件下滑溜水中CO_(2)悬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悬浮... 滑溜水压裂液由于其自身黏度低、携砂能力弱,往往无法满足压后支撑剂对复杂缝网的高效充填。基于气泡悬砂理论,文章提出一种CO_(2)悬浮支撑剂技术,并室内试验评价了常温常压、高温高压条件下滑溜水中CO_(2)悬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支撑剂表面改性涂层能起到稳定的气-固桥联作用,通过吸附CO_(2)有效降低支撑剂密度,大幅减缓支撑剂在滑溜水中的沉降速度(0.15 cm/min),降低幅度为99%,从而实现滑溜水“低伤害、高携砂”的效果;常温常压下CO_(2)悬砂性能主要受滑溜水黏度影响,悬浮程度及稳定悬浮时长随滑溜水压裂液黏度增大而增加,基本不受砂比影响;高温高压下,二氧化碳为超临界状态(SC-CO_(2)),但其依旧能吸附在悬浮石英砂表面起到一定的悬浮作用,使得大量的悬浮石英砂在搅拌过程中被悬浮起来。因此,CO_(2)悬浮支撑剂技术能显著提高滑溜水压裂液的携砂能力,对降低复杂缝网压裂砂堵风险及提高油气井改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网压裂 滑溜水 SC-CO_(2) 桥联效应 悬浮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增强花岗岩残积土微生物固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文羲 邓华锋 +3 位作者 李建林 肖瑶 熊雨 程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为提升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效果,综合考虑木质素磺酸钙的特点和MICP(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作用过程的环境条件,设计进行木质素磺酸钙增强MICP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综合宏观物理力学试验和微细观检测,系统分... 为提升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效果,综合考虑木质素磺酸钙的特点和MICP(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作用过程的环境条件,设计进行木质素磺酸钙增强MICP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试验,综合宏观物理力学试验和微细观检测,系统分析木质素磺酸钙对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增强效果及增强机制。结果表明:①木质素磺酸钙能够显著提高花岗岩残积土微生物加固过程中的胶结物产量,木钙掺量在4.00%左右达到最佳,与常规MICP相比,胶结物生成量提高了48.86%;②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显著提高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和抵抗变形能力,2.00%~8.00%掺量下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提升了4.75%~41.20%,破坏时应变增加16.24%~38.55%;③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固化体的孔隙大小及孔隙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孔隙率降低了12.97%~37.38%,固化体的整体密实性进一步增强;④木质素磺酸钙的掺入,改善了残积土的孔隙结构,为后续微生物加固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⑤在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过程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改善了微生物生长的酸碱环境,丰富了MICP作用过程中的钙源,提升了固菌率,促进了MICP反应,同时改善了碳酸钙沉淀颗粒的大小、性状及排列形式,使得胶结物产量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固化体的整体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钙 MICP 花岗岩残积土 固化效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情感、氛围:主旋律电影中音乐景观的三重空间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唯一 李建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音乐景观作为声音景观理论中的核心元素,在电影叙事中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文中深入探讨了音乐景观如何在电影中构建叙事空间、渲染情感空间和增强氛围空间,通过对其多层次功能的分析,揭示了其在丰富电影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 音乐景观作为声音景观理论中的核心元素,在电影叙事中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文中深入探讨了音乐景观如何在电影中构建叙事空间、渲染情感空间和增强氛围空间,通过对其多层次功能的分析,揭示了其在丰富电影叙事结构和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理论框架和具体实例,旨在为电影制作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进一步思考音乐景观在电影艺术中的潜在价值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景观 叙事 情感 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湿循环作用下节理砂岩重复剪切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
13
作者 张景昱 詹润禾 +3 位作者 邓华锋 李建林 王文东 宛良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8-2157,共10页
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型水库处于金沙江典型干热河谷内,其岸坡消落带岩土体除经受库水位每年大幅升降以及汛期小幅频繁变化的影响外,还包括干热河谷高温低湿气候条件以及区域高频地震和水库地震的影响。为研究干热河谷地区消落带节理岩体... 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型水库处于金沙江典型干热河谷内,其岸坡消落带岩土体除经受库水位每年大幅升降以及汛期小幅频繁变化的影响外,还包括干热河谷高温低湿气候条件以及区域高频地震和水库地震的影响。为研究干热河谷地区消落带节理岩体的损伤劣化特性,在前期水-岩作用的研究基础上,以乌东德库区典型岸坡节理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热湿循环作用下节理砂岩重复剪切试验,分析了节理岩体的剪切力学特性劣化规律和劣化机理,并分段建立了考虑热湿循环作用损伤的节理砂岩剪切本构模型。研究表明:(1)在热湿循环以及重复剪切作用下,节理砂岩的抗剪强度、剪切刚度、剪切重点剪胀值和屈服点剪切位移均呈现“快-缓-稳”的劣化趋势,其中在前3个循环周期内劣化幅度显著,劣化占比近70%,3~8个循环周期内劣化速率放缓,8个循环周期后劣化速率趋稳;(2)相比于干湿循环,热湿循环对岩石孔隙度和纵波波速的影响更大,且岩石颗粒间的连接作用在较高温度的影响下更易遭受破坏;(3)根据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特征,建立了以Goodman模型和Clough-Duncan双曲线模型分段修正描述的本构模型,模型曲线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研究成果及方法可为干热河谷水库岩质岸坡消落带稳定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水库消落带 热湿循环 节理岩体 劣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满江红》中新豫剧音乐尝试与应用
14
作者 吴昱朋 李建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江红》通过创新性地运用音乐,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上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影片将传统豫剧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新豫剧背景乐”,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还赋予角色更加立体的性格与丰富的内心世界。音乐通过...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江红》通过创新性地运用音乐,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上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影片将传统豫剧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新豫剧背景乐”,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还赋予角色更加立体的性格与丰富的内心世界。音乐通过节奏、旋律和音效的互动,强化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和情感张力。此外,这一独特的音乐风格还成功实现了文化传递与艺术表现,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豫剧 新豫剧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与建议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李建林 张洪云 +3 位作者 王心义 冯有利 刘洲 韩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5-730,共6页
为了提高脆弱性指数法预测煤矿底板突水的可靠性,利用分形理论对陈四楼煤矿井田南部采区断层展开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AHP脆弱性指数法对该区域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用断层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Ds替代断... 为了提高脆弱性指数法预测煤矿底板突水的可靠性,利用分形理论对陈四楼煤矿井田南部采区断层展开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AHP脆弱性指数法对该区域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用断层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Ds替代断层分布密度、断层规模和断层性质等因素,使预测的主控因素减少了3项;预测结果与实际突水位置拟合较好(仅1处突水点不在预测区域)。由此可得:Ds的大小是断层数量、规模、组合方式及动力学机制等的综合体现;利用基于分形的AHP脆弱性指数法进行煤矿底板突水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脆弱性指数法 断层分维 主控因素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于变速恒频双馈感应发电机的Crowbar对比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李建林 赵栋利 +1 位作者 李亚西 许洪华 《可再生能源》 CAS 2006年第5期57-60,共4页
电网运行新规则要求变速恒频双馈感应发电机在电网电压跌落的情况下仍与电网相连接,为做到这一点需要安装低压旁路系统。综合分析了低压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低压旁路的具体实现方法;对比了多种Crowbar电路各自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变速恒... 电网运行新规则要求变速恒频双馈感应发电机在电网电压跌落的情况下仍与电网相连接,为做到这一点需要安装低压旁路系统。综合分析了低压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低压旁路的具体实现方法;对比了多种Crowbar电路各自的优缺点;最后介绍了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相关保护控制策略和新型旁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双馈感应发电机 电压跌落 低压旁路 CROWBAR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地区胡杨林根系分布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建林 冯起 +3 位作者 司建华 常宗强 苏永红 席海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4,共6页
依据2006年5—7月在极端干旱区额济纳旗的实测资料,对胡杨林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期望对全面认识胡杨根系、根系吸水及胡杨SPAC系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该文将根系分为输运根系(d>0.2 cm)和吸水根... 依据2006年5—7月在极端干旱区额济纳旗的实测资料,对胡杨林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期望对全面认识胡杨根系、根系吸水及胡杨SPAC系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该文将根系分为输运根系(d>0.2 cm)和吸水根系(d≤0.2 cm).输运根系的分布存在分形现象,根系土壤水分的变化对胡杨输运根系的分布有着直接影响.分析过程引入了土壤含水率期望的概念,当土壤含水率期望的平均值为25.03 cm.g/g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为2.000 7;当土壤含水率期望的平均值为55.95 cm.g/g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为1.627 5.即当土壤含水率期望值较低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较大;当土壤含水率期望值较高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较小.对于吸水根系,该文建立了根长密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一维分布函数以及二维分布函数.采用指数函数对吸水根系的根长密度分布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函数与实测数据的R2分别为:0.89、0.68、0.73和0.69,说明胡杨吸水根系根长密度的分布基本符合指数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根系分布 土壤含水率期望 根系分维 根长密度 模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洛带气田沙溪庙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建林 徐国盛 +1 位作者 朱平 周连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571,共7页
通过薄片观察、鉴定可知,洛带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原生粒间孔普遍发育,次生孔隙类型多而复杂,成岩作用以及填隙物成分对孔隙度影响较大.经粘土矿物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将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A期、B期和中成岩A期、B期4个期次.早... 通过薄片观察、鉴定可知,洛带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原生粒间孔普遍发育,次生孔隙类型多而复杂,成岩作用以及填隙物成分对孔隙度影响较大.经粘土矿物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将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A期、B期和中成岩A期、B期4个期次.早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石英Ⅰ级次生加大使原生孔隙度迅速降低至10%~15%左右;早成岩B期,碳酸盐胶结物和硬石膏胶结物大量出现,孔隙度丧失至不足10%;到中成岩A期,由于强酸性水的存在,开始出现Ⅱ级石英加大边和自生高岭石沉淀;中成岩B期,溶蚀作用不断加强,对孔隙改善作用明显;整个中成岩阶段,孔隙不断的消长演化,孔隙度下降到4%~9%,并最终形成低孔低渗的致密性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洛带气田 川西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及储层物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建林 王威 +2 位作者 罗爱军 程方敏 邱前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3期23-26,共4页
川东五宝场区域构造形态受到以大巴山为主的北西向构造运动挤压力和来自川东北部东西向构造运动压应力的相互作用,构造轴线复合叠加、相互牵引,形态复杂多变。五宝场地区沉积岩巨厚,其间有多套生油层系,钻探证实已具备形成中型气田的资... 川东五宝场区域构造形态受到以大巴山为主的北西向构造运动挤压力和来自川东北部东西向构造运动压应力的相互作用,构造轴线复合叠加、相互牵引,形态复杂多变。五宝场地区沉积岩巨厚,其间有多套生油层系,钻探证实已具备形成中型气田的资源条件。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河道沉积是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相带,其主要储集空间为洞穴、孔隙、裂缝和喉道。构造作用对沙溪庙组储层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使岩石破裂而形成微裂缝,改善储集岩的储渗性能;另一方面表现在形成较大的断层,沟通了气源层和储层,成为下伏气源运移至沙溪庙组砂岩的"气源断层"通道。裂缝发育程度对沙溪庙组低孔低渗储层能否产出工业气流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气源断层"的上覆砂体的裂缝发育有利区是勘探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储集空间 构造作用 气源断层 五宝场 沙溪庙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沙罐坪气田石炭系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建林 徐国盛 +2 位作者 严维理 杨斌 周存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9-52,58,共5页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气藏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然而储层总体物性差、非均质强,裂缝发育范围及状况成为制约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根据区内沙罐坪气田石炭系储层岩心裂缝发育情况,将其划分为裂缝发育段、裂缝较发育段和裂缝不...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气藏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然而储层总体物性差、非均质强,裂缝发育范围及状况成为制约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根据区内沙罐坪气田石炭系储层岩心裂缝发育情况,将其划分为裂缝发育段、裂缝较发育段和裂缝不发育段。通过分析其常规测井系列的特点,研究储层裂缝所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3种裂缝发育模式作多元判识,得到了3类裂缝的判别关系式,回判率达到98。然后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内各井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了判识,并在平面上对裂缝发育状况进行了预测评价。储层裂缝预测结果与各井钻井显示、测试情况较为吻合。该模型在沙罐坪构造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也为其他地区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罐坪气田 石炭纪 气藏 储集层 裂缝(地质) 识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