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丁仪微量测定醋酸发酵液的酒精度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洪臣 李建姝 +2 位作者 刘洪祥 骆健美 王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研究了一种能够微量测定醋酸发酵液中残留酒精度的方法。采用马丁仪蒸馏得到发酵液中酒精,添加K2Cr2O7其快速氧化,以Na2S2O3定未反应的重铬酸钾,计算确定发酵液中微量残留酒精浓度。该方法所需样品量少、耗时短、精密度高,回收率为9... 研究了一种能够微量测定醋酸发酵液中残留酒精度的方法。采用马丁仪蒸馏得到发酵液中酒精,添加K2Cr2O7其快速氧化,以Na2S2O3定未反应的重铬酸钾,计算确定发酵液中微量残留酒精浓度。该方法所需样品量少、耗时短、精密度高,回收率为93.78%~97.66%,变异系数为1.5%,可以即时反映醋酸发酵过程中酒精的利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杆菌 发酵液 酒精度 马丁仪 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黄孢链霉菌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骆健美 李建姝 +1 位作者 王艳婷 王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49-351,353,共4页
考察了双亲灭活条件、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PEG浓度、融合时间、融合温度及无机离子浓度对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SG-2002-1和SG-2002-2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灭活和热灭活法,灭活条件为紫外灭活2... 考察了双亲灭活条件、聚乙二醇(PEG)相对分子质量、PEG浓度、融合时间、融合温度及无机离子浓度对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SG-2002-1和SG-2002-2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灭活和热灭活法,灭活条件为紫外灭活2 min,热灭活为60℃水浴1 h。原生质体融合最佳条件为:50%的PEG 6000,融合温度25℃,融合时间为8 min,CaCl2浓度为0.05 mol/L,MgCl2浓度为0.02 mol/L,在此条件下融合率可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纳他霉素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褐黄孢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 被引量:1
3
作者 骆健美 李建姝 +3 位作者 郭浩 刘峰 刘丹 王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4-158,共5页
本实验以再生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褐黄孢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中的三种成分,确定其最佳浓度组合为:磷酸二氢钾0.13g/L、L-脯氨酸5.48g/L、聚乙烯吡咯烷酮0.18g/L。在优化后的再生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1... 本实验以再生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褐黄孢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中的三种成分,确定其最佳浓度组合为:磷酸二氢钾0.13g/L、L-脯氨酸5.48g/L、聚乙烯吡咯烷酮0.18g/L。在优化后的再生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17.2%,与模型预测值16.7%拟合较好。结果表明,响应面法是优化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孢链霉菌 原生质体 再生培养基 再生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抑菌活性的纳他霉素微孔板生物检测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峰 骆健美 +2 位作者 刘丹 李建姝 王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为快速测定大量纳他霉素样品含量,基于其抑菌活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结果表明,裂殖酵母AS2.637为最适敏感指示菌,优化的敏感指示菌初始浓度为105~106cfu/mL,纳他霉素样品加入时间为0 h,培养时间为8 h。微孔板中纳他霉... 为快速测定大量纳他霉素样品含量,基于其抑菌活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结果表明,裂殖酵母AS2.637为最适敏感指示菌,优化的敏感指示菌初始浓度为105~106cfu/mL,纳他霉素样品加入时间为0 h,培养时间为8 h。微孔板中纳他霉素浓度在0.95~2.14 mg/L与抑菌率呈较显著的线性关系,微孔板生物检测法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具有处理量大、操作简单、平行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发酵过程中纳他霉素产量的定量和突变菌的高通量快速筛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微孔板 生物检测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