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廷荃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辨治太少不调型感冒经验总结
1
作者 曹子琪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8期19-21,共3页
该文基于感冒发病机制与证候分析,总结李廷荃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辨治太少不调型感冒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1则,以验证该方燮理表里、调畅枢机、兼顾胃气之组方特色,为中医药治疗感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感冒 太阳少阳合病 太少不调 柴胡桂枝汤 李廷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廷荃治疗脾虚燥结型便秘经验总结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中枢 王雁彬 +1 位作者 薛幼平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0期3-4,共2页
“和”的理念贯穿于中医发展全过程,在养生、防治、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对后世中医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廷荃运用“和”的理念治疗脾虚燥结型便秘,常以气机为中介,调和五脏六腑,使大便恢复正常,为治疗便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脾虚燥结型 “和”法 枳术丸 调和脏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廷荃临床应用三棱、莪术经验荟萃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丽芳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8期10-11,共2页
李廷荃,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名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30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尤其对急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肿瘤、神经官能症、... 李廷荃,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名医,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30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尤其对急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肿瘤、神经官能症、失眠、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疗效。李廷荃教授非常善用三棱、莪术,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对三棱、莪术的灵活应用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廷荃 三棱 莪术 胃痞 乳癖 痛经 肿瘤 奔豚气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廷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鑫冰 侯文慧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4期33-35,84,共4页
该文阐述李廷荃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李廷荃教授从“虚”和“瘀”出发,深入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在治疗上以“致中和”思想为指导,肝、脾、胃三脏兼顾,寒热、虚实、气血同调,祛邪不忘扶正,用药精简,组方灵活。在临床上运... 该文阐述李廷荃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李廷荃教授从“虚”和“瘀”出发,深入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在治疗上以“致中和”思想为指导,肝、脾、胃三脏兼顾,寒热、虚实、气血同调,祛邪不忘扶正,用药精简,组方灵活。在临床上运用黄芪建中汤健脾温中,或用良附丸、大建中汤等温中暖阳,或用小柴胡汤、四逆散等疏肝理气,加用虫类药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芪建中汤 虫类药 活血化瘀 修复胃黏膜 扶正祛邪 李廷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廷荃运用“致中和”思想治疗泄泻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红学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期24-25,共2页
"致中和"思想是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对中医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深远。该文介绍了李廷荃教授在"致中和"思想指导下对泄泻的认识及用药经验,提出"调脾胃、安五脏、致中和"的观点,为难治性泄泻的临床诊治提供... "致中和"思想是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对中医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深远。该文介绍了李廷荃教授在"致中和"思想指导下对泄泻的认识及用药经验,提出"调脾胃、安五脏、致中和"的观点,为难治性泄泻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致中和 李廷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廷荃运用柴桂良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杰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6期29-31,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过程缓慢,病程周期长,伴或不伴肠化生,容易发展为胃癌。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而临床常规治疗效果一般。李廷荃教授在学术上主张"致中和"思...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过程缓慢,病程周期长,伴或不伴肠化生,容易发展为胃癌。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而临床常规治疗效果一般。李廷荃教授在学术上主张"致中和"思想,在多年临证中对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等治疗有独到的见解。该文介绍李廷荃教授运用柴桂良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柴桂良附方 肝胃不和 寒热错杂 李廷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逆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星 肖汉玺 +4 位作者 李廷荃 黄穗平 周福生 张剑宇 孙建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胃逆康胶囊 中医药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结合中医外治疗法对大鼠缺血下肢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8
作者 索炜 南晓红 +1 位作者 李廷荃 化金凤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结合中医外治(动脉2号方)疗法对大鼠缺血下肢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组、外治组、运动﹢外治组、正常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建立大鼠下肢缺血模型,术后3天开始治疗,术...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结合中医外治(动脉2号方)疗法对大鼠缺血下肢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组、外治组、运动﹢外治组、正常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建立大鼠下肢缺血模型,术后3天开始治疗,术后10天、17天、21天,大鼠外周血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测定、HE病理染色,比较各组差异。结果术后10天、17天、21天,运动+外治组血酶值均最低,术后17天、21天运动+外治组MVD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运动训练结合中医外治(动脉2号方)疗法可以改善下肢缺血,促进大鼠下肢缺血模型的毛细血管密度的增加,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中医外治 动脉2号方 毛细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鹿茸促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子娟 王雁彬 +2 位作者 韩杰 张晓园 李廷荃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探讨鹿茸促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大鼠血管新生的...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探讨鹿茸促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肢体缺血手术及高脂饲料喂养制作大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肽(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含量;TUNEL法检测大鼠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凋亡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腓肠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阳性细胞的表达比例。结果:血清中VEGF、HIF-1α含量及腓肠肌VEGFR阳性表达模型组及给药组低于空白组(P<0.05),给药组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鹿茸低剂量+LY294002组、鹿茸低剂量组、鹿茸中剂量+LY294002组、鹿茸中剂量组、鹿茸高剂量+LY294002组、鹿茸高剂量组依次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中EPCs凋亡率空白组及鹿茸高剂量组最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鹿茸高剂量+LY294002组、鹿茸中剂量组、鹿茸中剂量+LY294002组、鹿茸低剂量组、鹿茸低剂量+LY294002组、模型组EPCs凋亡率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茸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PCs增殖,进而促进ASOLE大鼠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I3K/AKT信号通路 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 鹿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胃降逆方对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凯丽 李廷荃 +1 位作者 王雁彬 孟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顺胃降逆方对复发反流性食管炎肝脾胃不和、寒湿热错杂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顺胃降逆方颗粒剂,每日2次冲服。对照组予泮托拉唑... 目的观察顺胃降逆方对复发反流性食管炎肝脾胃不和、寒湿热错杂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顺胃降逆方颗粒剂,每日2次冲服。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日1粒,早餐前30min口服。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耐信量表(RDQ)积分、食管黏膜炎症积分及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RDQ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为72.0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RDQ积分及食管黏膜炎症积分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RDQ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顺胃降逆方可改善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食管黏膜炎症,降低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胃降逆方 反流性食管炎 P16蛋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化湿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金兰 李鲲 +3 位作者 陈燕清 刘派 刘宁 李廷荃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为临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具体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得出病机,确立治则,总结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具体方法。结果阳虚湿盛是本次疫病发生的重要病机,可采用温阳化湿法扶正祛邪来防治新型冠... 目的为临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具体方法。方法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得出病机,确立治则,总结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具体方法。结果阳虚湿盛是本次疫病发生的重要病机,可采用温阳化湿法扶正祛邪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温药和湿法、温运三焦法以及艾灸、穴位贴敷等兴阳温通的外治法。结论温阳化湿法从根本上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值得临床应用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化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阳虚湿盛 温药和之 温运三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空气消毒在复工复产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洁 王紫茵 +4 位作者 陈燕清 刘派 芦玥 赵勇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9期1-3,共3页
几千年来,中医药在疫病防治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存正气、辟毒气"为基本原则,古人防治疫毒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方法多种多样。艾叶、苍术等烟熏方法易操作,成本低廉,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中药空气消毒克服了现代消毒... 几千年来,中医药在疫病防治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存正气、辟毒气"为基本原则,古人防治疫毒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方法多种多样。艾叶、苍术等烟熏方法易操作,成本低廉,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中药空气消毒克服了现代消毒剂的缺点,具有安全有效、对人无刺激、对物品无腐蚀等特点,更适合在人员密度大、易污染的环境中使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之际,该文从中药空气消毒的有效性、持久性、安全性方面讨论中药空气消毒方案的可行性,并自拟苍艾辟秽方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提供防疫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药空气消毒 艾叶 苍术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核酸持续不转阴病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宁 齐铮 +1 位作者 孙超楠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0期1-2,共2页
该文报道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持续不转阴患者在给予中医药干预治疗后核酸转阴病案,旨在为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核酸不转阴 清肺排毒汤 病案 山卫中克冠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大肠癌恶病质辨证要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院生 王晞星 +1 位作者 刘丽坤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辨证要点,以便更简洁地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制定回顾性临床观察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资料,基于SAS数据库建立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大肠癌恶病质常见的中医... 目的:探讨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辨证要点,以便更简洁地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制定回顾性临床观察表,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资料,基于SAS数据库建立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大肠癌恶病质常见的中医证候辨证要点。结果:大肠癌恶病质辨证要点显示脾虚气滞证为不思饮食、纳后腹胀、胸胁胀痛、里急后重感;气阴两虚证为大便带血、排便无力难出不爽、舌红少苔、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肠腑不通证为腹痛、便秘、腹部胀满;脾虚湿阻证为下肢浮肿、大便黏滞不爽、苔腻、小便短少不利;脾胃阳虚证为畏寒肢冷、腹部隐痛且喜温喜按、大便稀薄或水泻;气血两虚证为头晕眼花、面唇苍白、少气懒言。结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大肠癌恶病质中医辨证要点,得到脾虚气滞、气阴两虚、肠腑不通、脾虚湿阻、脾胃阳虚、气血两虚6种不同证候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恶病质 辨证要点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证代谢特征与致病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振雄 李佩芳 李廷荃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9期1-3,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病,其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作用靶点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证存在与实验指标、肠道菌群结构、炎症与免疫细胞因子、FXR受体等方面的密切相关性,通过分析讨论将有助于阐明非酒精性脂肪痰湿证代谢变化特征... 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病,其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作用靶点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证存在与实验指标、肠道菌群结构、炎症与免疫细胞因子、FXR受体等方面的密切相关性,通过分析讨论将有助于阐明非酒精性脂肪痰湿证代谢变化特征及致病机制,进一步明确此证型的治疗侧重点,为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新的思路及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痰湿证 代谢特征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典型病案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丽红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1期4-5,共2页
该文通过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治疗中期及恢复期舌脉象、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期间用药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初期以清肺排毒汤清热利湿,中期以晋中自拟方升降散加减升清降浊、宣畅气机,后期以核酸转阴方益气健脾、解... 该文通过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治疗中期及恢复期舌脉象、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期间用药特点,总结其治疗经验:初期以清肺排毒汤清热利湿,中期以晋中自拟方升降散加减升清降浊、宣畅气机,后期以核酸转阴方益气健脾、解表化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清肺排毒汤 升降散 核酸转阴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振雄 李廷荃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34-36,I0016-I0018,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并手工...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肠易激综合征"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提取文献的相关原始数据,通过Meta分析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率,用漏斗图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总效应值合并,合并OR值为2.687,95%置信区间为2.032~3.551,提示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Z=6.94 P<0.05),漏斗图显示左右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做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阴”探讨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中医发病机制的统一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璐 王雁彬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8期19-20,共2页
该文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古籍,阐述"肺阴"的基本概念,认为肺阴为客观存在于人体阳位且尚未受阳作用、未产生活性、无功能性的物质的集合,并以此概念为立足点,阐述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的中医发病机制。
关键词 肺阴 急性咳嗽 亚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化裁临床验案四则举隅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文慧 李廷荃 张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4期97-99,共3页
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治疗脱发、不寐、郁证、内伤发热病案四则,四案中的患者均有肝郁气滞,郁而化热,气阴两伤,肝气乘脾的症状,均宜凉血疏肝,益气养阴,补虚泻实,故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化裁治疗。丹栀逍遥散具有调和肝脾,疏肝泻热的功效,... 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治疗脱发、不寐、郁证、内伤发热病案四则,四案中的患者均有肝郁气滞,郁而化热,气阴两伤,肝气乘脾的症状,均宜凉血疏肝,益气养阴,补虚泻实,故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化裁治疗。丹栀逍遥散具有调和肝脾,疏肝泻热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通过搜集临床应用丹栀逍遥散四则医案旨在让读者领会应用该方的辨证要点,进而进一步地体会临床工作中异病同治的精妙,指导临证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肝郁化火 异病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阴阳气不相顺接”理论浅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之病机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芳 杨丽芳 李廷荃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2期2-4,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1],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胃灼热和反流。流行病学显示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消化系统的常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1],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胃灼热和反流。流行病学显示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2]。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改变生活方式、质子泵抑制剂、促动力药、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气不相顺接 胃食管反流病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