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井曲线Milankovitch周期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庆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99-704,共6页
利用沿井剖面滑动时窗内的FFT和最大熵谱估计算法,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窗长和步长,从测井曲线中分析出了Milankovitch周期.研究了波长比,谱峰等特征与周期的关系,确定出沉积速率的渐变与突变,求出了沉积速率,经分... 利用沿井剖面滑动时窗内的FFT和最大熵谱估计算法,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窗长和步长,从测井曲线中分析出了Milankovitch周期.研究了波长比,谱峰等特征与周期的关系,确定出沉积速率的渐变与突变,求出了沉积速率,经分析,与岩性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测量曲线 周期分析 谱分析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自动相分析探讨与系统实现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庆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文结合自动测井相分析的问题,实现了自动相分析系统,并用聚类算法分析测井相与岩相的对应关系建立岩相库。文中分析了测井数据的特征提取、数据白化等关键问题,给出的模式识别具有自动筛选变量的功能。本文的方法应用于实际,取得... 本文结合自动测井相分析的问题,实现了自动相分析系统,并用聚类算法分析测井相与岩相的对应关系建立岩相库。文中分析了测井数据的特征提取、数据白化等关键问题,给出的模式识别具有自动筛选变量的功能。本文的方法应用于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析 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cher图解及其在旋回层序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山张夏组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苏德辰 李庆谋 +1 位作者 罗光文 梅冥相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9-283,共5页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张夏组划分为1个大的三级旋回层序和4个四级旋回层序,根据图解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讨论了旋回层序与构造运动间的关系,提出华北板块晚寒武世之前的"翘翘板运动"应始于中寒武世张夏期之早期到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层序 张夏组 容纳空间图解 地层 寒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基准面变化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2
4
作者 樊太亮 李庆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沉积基准面分析是研究层序地层形成、进行等时地层单元划分与对比的关键环节。从地震、测井等资料中可求取定性或半定量的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1)在地震剖面上正确识别和区分盆缘上超、滨岸上超和水下上超的基础上,经过差异沉降、... 沉积基准面分析是研究层序地层形成、进行等时地层单元划分与对比的关键环节。从地震、测井等资料中可求取定性或半定量的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1)在地震剖面上正确识别和区分盆缘上超、滨岸上超和水下上超的基础上,经过差异沉降、脱压实和地层剥蚀恢复等一系列校正,可获得反映基准面变化的上超点曲线;(2)在对测井曲线进行谱分析识别出米兰柯维奇旋回的基础上,采用校正的费希尔图解方法可编制出反映基准面变化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曲线。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采用不同方法求得的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并用于层序地层划分、层序级别确定、井间层序对比和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基准面 上超点曲线 层序地层 分析技术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lsh列率域中多维分形模型与GIS环境下地球物理信号处理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庆谋 成秋明 刘少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84-1893,共10页
地球物理信号通常在多个尺度段表现尺度不变性,这些不变性起因于不同的地质、地球物理或成矿过程的自相似性.利用这种在多个尺度段的尺度不变性可以设计多维分形滤波器,滤波所得信号表征了具尺度不变性的地质地球物理或成矿过程,可以用... 地球物理信号通常在多个尺度段表现尺度不变性,这些不变性起因于不同的地质、地球物理或成矿过程的自相似性.利用这种在多个尺度段的尺度不变性可以设计多维分形滤波器,滤波所得信号表征了具尺度不变性的地质地球物理或成矿过程,可以用于成矿预测或环境评价.本文研究了Walsh变换列率空间地球物理信号的列率功率谱密度与列率之间的分形与多维分形关系,试验证实了大洋钻探、石油以及煤系地层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Walsh域的多维分形性质,提出了用于分解地球物理场,提取有用信号并用于矿产资源勘探或环境评价的多维分形W-A模型.利用波列率域中的多维分形关系构造了W-A图解(W-A Plot).借助W-A图解可以确定最小平方误差(LS)意义下Walsh功率谱变化的不同自相似性的频率分界点,从而用于设计W-A分形滤波器.这种滤波器可将地球物理场分解成具有不同自相似性的局部场,并且保留原场的各向异性结构.与通常使用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滤波技术相比,W-A模型具有许多优点:W-A适用于检测地球物理信号中的突变、线性、环状、局部与纹理结构等弱信号.同时,由于Walsh变换中只有简单的变号(加法与减法),其计算速度远快于建立在复数乘法之上的Fourier变换,所以W-A计算速度远快于Fourier域的滤波方法,可以用于地球物理信号的现场实时处理.用加拿大Nova Scotia省西南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W-A方法的试算,处理结果反映了地质、矿产分布规律,能够很好地进行矿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模型 多维分形 特征提取 WALSH变换 纹理分析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