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尚全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4年第1期77-82,共6页
文章对中国汉传佛教史上长期争论的竺法护的生卒年问题进行了考证,得出其生年为公元228年,即曹魏太和二年,岁在戊申;卒年为公元306年,晋惠帝永兴三年,岁在丙寅。并从学僧时代(236~265年)、译经时代(266~290年)、草创关河学派时代(290... 文章对中国汉传佛教史上长期争论的竺法护的生卒年问题进行了考证,得出其生年为公元228年,即曹魏太和二年,岁在戊申;卒年为公元306年,晋惠帝永兴三年,岁在丙寅。并从学僧时代(236~265年)、译经时代(266~290年)、草创关河学派时代(290~306年)三个阶段论述了他翻译佛经和创立学派的过程;介绍了他的佛学思想及其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法护 汉传佛教 关河学派 大乘菩萨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克孜尔石窟之开凿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尚全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本文作者采用社会-历史学和比较宗教学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觉,论述了克孜尔石窟开凿于西汉的可能性。并用考古类型学上相似体的同步性原则的方法,对克孜尔石窟第一阶段壁画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小板申东汉墓的壁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克... 本文作者采用社会-历史学和比较宗教学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觉,论述了克孜尔石窟开凿于西汉的可能性。并用考古类型学上相似体的同步性原则的方法,对克孜尔石窟第一阶段壁画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小板申东汉墓的壁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克孜尔中心柱石窟创建于东汉时期,应当是秦汉皇家贵族陵墓建筑风格西传与佛教东渐时碰撞的结晶,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寺 秦汉皇家贵族陵墓 中心柱窟 塔庙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唐代皇家写本《妙法莲华经》残卷考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尚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73,共9页
《妙法莲华经》是在中亚、东亚、东北亚广泛流传的大乘佛教经典。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主要有三个译本,即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和阇那崛多、达摩笈多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 《妙法莲华经》是在中亚、东亚、东北亚广泛流传的大乘佛教经典。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主要有三个译本,即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和阇那崛多、达摩笈多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是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高宗时期的不断修订而成,所以没有署名具体的翻译者,在唐高宗咸亨仪凤年间(671-679),由皇家书手抄写,流通全国,成为其后所有抄本和北宋以来署名鸠摩罗什翻译的官私刻本的祖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法莲华经》 敦煌写本 唐高宗 皇家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民国祭祀佛教的历史状况及其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尚全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祭祀佛教是清朝民国时期汉传佛教的主流信仰,其基本内涵是汉传佛教信仰的祭祀亡灵化。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祭祀佛教,虽然可以追溯到梁武帝时代,但其成为一种信仰模式,则在清朝民国时期。从社会学的视角,分三个方面分析清朝民国祭祀佛教... 祭祀佛教是清朝民国时期汉传佛教的主流信仰,其基本内涵是汉传佛教信仰的祭祀亡灵化。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祭祀佛教,虽然可以追溯到梁武帝时代,但其成为一种信仰模式,则在清朝民国时期。从社会学的视角,分三个方面分析清朝民国祭祀佛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讨论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清朝民国祭祀佛教的社会功能的批判,清朝祭祀佛教是工具与价值各占一半的佛教,也就是半世俗半神圣的佛教,就半世俗化而言,是讨论清朝祭祀佛教的社会功能/工具。第二个主题是民国祭祀佛教的神圣化问题/价值,即民国祭祀佛教的现代性。第三个主题是清朝民国祭祀佛教与宗法传统社会的关系/贡献。清朝的祭祀佛教虽然具有维护皇权的功能,但雍正用行政手段推行的净土宗单一信仰,也具有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性,成为汉传佛教在民国复兴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社会 祭祀佛教 祖先崇拜 人本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戒行合一: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
5
作者 李尚全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本文作者从现代学术视角,陈述了80年来学术界肯定菩提达摩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定论。接着又从佛教信仰的视角,得出了禅宗《灯录》尊菩提达摩为初祖,具有理论和信仰两方面的合理性。最后从辩证法的视角,认为戒行合一,是从敦煌禅籍透... 本文作者从现代学术视角,陈述了80年来学术界肯定菩提达摩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定论。接着又从佛教信仰的视角,得出了禅宗《灯录》尊菩提达摩为初祖,具有理论和信仰两方面的合理性。最后从辩证法的视角,认为戒行合一,是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并具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敦煌本《二入四行论》 声闻戒 般若“六度行”如来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士大夫佛教述要
6
作者 李尚全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39,共3页
以龚自珍、谭嗣同和杨文会为代表的士大夫佛教是晚清三大社会思潮之一。龚自珍首先张扬晚清“批判佛教”理性 ,而谭嗣同则第一次试图调和儒、佛和西学 ,杨仁山开始把天台宗和净土宗思想柔和在一起 ,创办佛教文化教育事业 ,出版经书 ,培... 以龚自珍、谭嗣同和杨文会为代表的士大夫佛教是晚清三大社会思潮之一。龚自珍首先张扬晚清“批判佛教”理性 ,而谭嗣同则第一次试图调和儒、佛和西学 ,杨仁山开始把天台宗和净土宗思想柔和在一起 ,创办佛教文化教育事业 ,出版经书 ,培养佛教僧俗人才 ,成为“民国学术佛教之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士大夫佛教 天台宗 净土宗 批判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灌封用流淌型硅酮密封胶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维沛 薛纪东 李尚全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4-145,共2页
研制了一种电子灌封用流淌型硅酮胶密封胶,探讨了其配方和工艺过程。使用结果表明,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涂在光电元件上可起绝缘、抗腐蚀作用,达到了同类进口产品的性能指标。
关键词 流淌型 硅酮密封胶 电子灌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佛教的区域性特色及其人文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尚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汉魏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初级阶段,主要分布在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和长江流域。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是皇族和士大夫信仰的佛教,而长江流域的墓葬出土的佛教文物,则表明佛教与民间丧葬风俗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首先草... 汉魏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初级阶段,主要分布在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和长江流域。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是皇族和士大夫信仰的佛教,而长江流域的墓葬出土的佛教文物,则表明佛教与民间丧葬风俗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首先草根化。汉魏时期的佛教信仰,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佛教都是一种祭祀工具,日本学者称之为"道教的佛教"。汉魏佛教信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在洛阳和建业的政治中心,佛教的祭祀功能表现为为现实生活祈福,满足上流社会的重生需求,而在长江流域的民间,则表现为祈祷祖先在彼岸世界过上美好生活。祭祀化的汉魏佛教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时至今日,人们普遍地认为,佛教文化并非外来文化,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的中国化 祭祀佛教 皇族佛教 民俗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蕃佛教漫论
9
作者 李尚全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0-66,59,共8页
一、佛教在吐蕃得以传播的历史根源吐蕃王朝是以囊日论赞为首的娘、韦、嫩、侧绷、琼波·邦赛、桑郭米钦等奴隶主贵族联合专政的奴隶制国家。它之所以叫吐蕃,是因为在西藏的雅隆河——拉萨河流域各氏族普遍信奉过的“苯”教作为统... 一、佛教在吐蕃得以传播的历史根源吐蕃王朝是以囊日论赞为首的娘、韦、嫩、侧绷、琼波·邦赛、桑郭米钦等奴隶主贵族联合专政的奴隶制国家。它之所以叫吐蕃,是因为在西藏的雅隆河——拉萨河流域各氏族普遍信奉过的“苯”教作为统一思想的原则,国家也就以苯教命名。吐蕃就是(?)的音译汉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吐蕃佛教 奴隶主贵族 历史根源 松赞干布时代 苯教 西藏地区 王权 拉萨河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佛教概念及其演变
10
作者 李尚全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35-40,共6页
佛教,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因此,笔者想通过本文对佛教概念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番考察,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求教于学界及佛教界的方家和同仁。
关键词 佛教 演变 概念 历史范畴 历史事实 和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路职工教育史论
11
作者 鲍连湘 李尚全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中国铁路职工教育史论鲍连湘,李尚全我国铁路职工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和铁路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上是三起三落.目前,我国有330万铁路职工。为了深化铁路职工教育的改革,我们应加强铁路职工教育... 中国铁路职工教育史论鲍连湘,李尚全我国铁路职工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和铁路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上是三起三落.目前,我国有330万铁路职工。为了深化铁路职工教育的改革,我们应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史的研究。一、我国铁路职工教育的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铁路 职工教育 史论 铁路职工 工人运动 马列主义 共产党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