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湾六股河口邻近海域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少月 隋吉星 +3 位作者 曲方圆 王振钟 赵宁 于子山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5,共11页
2009-12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5条断面1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纽形动物1种,多毛类31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类25种,棘皮动物1种。优势种有长尾亮钩虾(Photis longicaudata)、日本浪漂水虱(Cirolana jap... 2009-12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5条断面1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9种,其中纽形动物1种,多毛类31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类25种,棘皮动物1种。优势种有长尾亮钩虾(Photis longicaudata)、日本浪漂水虱(Cirolana japonensis)和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等。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955个/m^2,平均生物量为14.0g/m^2。丰度和生物量分布整体呈现离河口越远越高的趋势。在25%相似度尺度上,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4个群落,各群落受到不同程度扰动。检验得出,底层水环境因子不足以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西部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群落结构 ABC曲线 W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秋季大型底栖甲壳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祝琳 李少月 +5 位作者 王智 张蒙生 陈晨 滕安康 邵聪聪 于子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108,共11页
基于2014年秋季(11月)在黄海海域所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数据,研究了黄海海域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征等。调查海域共发现71种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隶属于32科42属,其平均丰度和生物量... 基于2014年秋季(11月)在黄海海域所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数据,研究了黄海海域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征等。调查海域共发现71种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隶属于32科42属,其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78 inds./m^(2)和2.33 g/m^(2)。相对重要性指数最高的物种为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Hart,1930)。在23%的相似度水平上,可以将大型底栖甲壳类划分为6个群落。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太平洋方甲涟虫丰度与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底层盐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底层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的物种数占比在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中变化不大,都在30%左右。BOPA指数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态环境整体良好,仅黄海中部和南部部分站位可能存在中度扰动;BOPA指数能较好地评价研究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大型底栖甲壳类 群落 BOPA指数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