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掘双回撤通道稳定性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宏伟 项敏 +6 位作者 邓志刚 杨超 莫云龙 王健达 毕慧杰 李少刚 刘厅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解决预掘双回撤通道贯通时回撤通道围岩稳定性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回撤通道贯通时围岩破坏机理、通道间合理煤柱尺寸、工作面贯通不同位置时围岩塑性区分布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主、... 为解决预掘双回撤通道贯通时回撤通道围岩稳定性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回撤通道贯通时围岩破坏机理、通道间合理煤柱尺寸、工作面贯通不同位置时围岩塑性区分布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主、辅回撤通道间煤柱理论宽度为20 m,此时煤柱内部应力分布呈现双峰状,辅助回撤通道围岩应力较小;20 m煤柱条件下,工作面进入末采期,主回撤通道围岩逐渐破坏,辅助回撤通道围岩塑性区范围较小,因此确定主、辅回撤通道间煤柱宽度为20 m。工作面末采期主回撤通道采用垛式支架加强支护,现场实测主回撤通道帮部最大变形量180 mm,巷道完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尺寸 回撤通道 塑性区 加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等价聚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少刚 张开碧 张开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回采巷道是煤矿回采系统的咽喉,回采巷道分类影响到巷道支护设计、施工与支护质量。在对回采巷道稳定性分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原始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与计算公式。根据模糊等价关系,以15个矿43条回采巷... 回采巷道是煤矿回采系统的咽喉,回采巷道分类影响到巷道支护设计、施工与支护质量。在对回采巷道稳定性分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原始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与计算公式。根据模糊等价关系,以15个矿43条回采巷道为样本,给出了不同置信度下的分类结果。最后,以F统计量最大原则对最优分类类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43条回采巷道最优分类为两类,给出的样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围岩 稳定性 模糊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检测细辛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少刚 郭欢 郭小青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0期850-851,共2页
目的:建立细辛脑注射液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10 min后流动相A在35 min内从60%升至8... 目的:建立细辛脑注射液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10 min后流动相A在35 min内从60%升至80%,维持5 min,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8 nm。结果:细辛脑的最低检测限量25 ng,细辛脑与各杂质分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脑注射液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梯度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厚松散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监测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海峰 李文 +2 位作者 李少刚 廉玉广 刘义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27,共4页
为得到浅埋深厚松散层工作面覆岩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对阳湾沟煤矿6204综放工作面进行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孔间地震探测技术、地面钻孔电视窥视技术、覆岩内部位移监测技术和地表沉降监测技术等综合监测覆岩破坏情况,为确定裂隙带高度... 为得到浅埋深厚松散层工作面覆岩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对阳湾沟煤矿6204综放工作面进行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孔间地震探测技术、地面钻孔电视窥视技术、覆岩内部位移监测技术和地表沉降监测技术等综合监测覆岩破坏情况,为确定裂隙带高度、判定垮落带和裂隙带的离层情况、掌握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结果表明:在阳湾沟煤矿6204综放工作面裂隙发育带高度判定中,孔间地震探测和地面钻孔电视窥视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其裂隙带埋深分别为110、106m;覆岩内部位移监测和地表沉降监测一体化的监测技术揭示了覆岩自下而上的破坏特征,对于研究浅埋深、厚松散层下综采工作面的覆岩变形和破坏规律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变形破坏 孔间地震探测 地面钻孔电视窥视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开菲尔粒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和平 王锂韫 +2 位作者 李少刚 马菊 张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6,共4页
从采自内蒙古锡林高勒河流域牧区的类Kefir粒中分离出8株乳酸球菌和6株酵母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鉴定乳酸球菌中,2株属于明串珠菌属,3株属于片球菌属,3株属于肠球菌;酵母菌中4株属于克鲁维酵母属,2株属于酒香... 从采自内蒙古锡林高勒河流域牧区的类Kefir粒中分离出8株乳酸球菌和6株酵母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鉴定乳酸球菌中,2株属于明串珠菌属,3株属于片球菌属,3株属于肠球菌;酵母菌中4株属于克鲁维酵母属,2株属于酒香酵母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开菲尔粒 乳酸球菌 酵母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正交隧道零间距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少刚 刘保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以北京地下空间规划书中提出的"四纵二横"规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近距离正交隧道施工方法:上下层隧道交叉重叠处零间距施工技术方法,并给出了这种工法的详细施作过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了该工法和普通近距离... 以北京地下空间规划书中提出的"四纵二横"规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近距离正交隧道施工方法:上下层隧道交叉重叠处零间距施工技术方法,并给出了这种工法的详细施作过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了该工法和普通近距离正交隧道施工方法的数值模型.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该工法在控制地表沉降及支护结构变形方面效果明显,对土体的损伤小,适宜北京及类似地质条件的城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隧道 零间距 CRD工法 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模拟的浅埋深煤层覆岩采动裂隙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晓璐 欧阳振华 李少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76,81,共6页
根据相似模型试验,探讨了运用视电阻率法的物探技术来反演浅埋深覆岩采动裂隙发育演化规律的可行性,分析了采动过程中浅埋深煤层覆岩变形破坏前后电性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覆岩裂隙发育范围、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视电阻率法可以探测... 根据相似模型试验,探讨了运用视电阻率法的物探技术来反演浅埋深覆岩采动裂隙发育演化规律的可行性,分析了采动过程中浅埋深煤层覆岩变形破坏前后电性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覆岩裂隙发育范围、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视电阻率法可以探测浅埋深煤层覆岩采动裂隙的演化过程,电阻率变化率的等值线图可以体现裂隙发育形态,提出以电阻率变化率作为划分覆岩破坏"三带"的标准。在浅埋深煤层的采动过程中,上覆岩层导水裂缝带的范围持续向上方、前方扩展,但裂隙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发育具有不平衡性,薄基岩层明显阻碍了裂隙向上的发育,水平方向的裂隙发育范围明显大于垂直方向。而一旦裂隙发育突破了基岩层,就会瞬间贯通该基岩层上方的附着岩层或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视电阻率法 采动裂隙 电阻率变化率 相似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广电新闻编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少刚 《传媒论坛》 2024年第3期92-94,105,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探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广电新闻编辑中的应用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其在广电新闻编辑中的应用优势。提出VR...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新闻传播领域。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研,探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广电新闻编辑中的应用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其在广电新闻编辑中的应用优势。提出VR和AR技术在广电新闻编辑中的应用前景广泛,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视听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技术 新闻编辑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诱发动载矿压机理及防治 被引量:47
9
作者 付兴玉 李宏艳 +4 位作者 李凤明 李少刚 张彬 李宏杰 魏立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5-1383,共9页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出上覆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回采动载矿压问题,利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小煤柱保持稳定时的临界弹性核宽度、动载荷作用下工作面覆岩结构及支架载荷,对动载矿压的发生机...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出上覆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回采动载矿压问题,利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小煤柱保持稳定时的临界弹性核宽度、动载荷作用下工作面覆岩结构及支架载荷,对动载矿压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集中煤柱期间,下煤层工作面覆岩的回转运动使上覆集中煤柱支撑宽度减小,若超前支承压力导致该部分集中煤柱及前方大面积小煤柱失稳,超前失稳煤柱覆岩的运动将使工作面覆岩受到动载荷作用,破坏工作面覆岩承载结构的稳定性,从而诱发动载矿压;提出了提前爆破集中煤柱的防治措施,并确定了爆破时工作面与集中煤柱间应满足的安全距离,在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式采空区 集中煤柱 煤柱稳定性 弹性核宽度 动载荷 动载矿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煤层房采区下综采工作面动压控制技术 被引量:34
10
作者 肖剑儒 李少刚 +4 位作者 张彬 孔令海 毕忠伟 黎灵 魏立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3,共4页
为解决浅埋深煤层房采区下综采工作面受动载矿压影响的问题,以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观测、微震监测及预测预报、矿压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分析动载矿压事故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采场上覆采空区及集中煤柱受采动影响导致... 为解决浅埋深煤层房采区下综采工作面受动载矿压影响的问题,以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观测、微震监测及预测预报、矿压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分析动载矿压事故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采场上覆采空区及集中煤柱受采动影响导致应力集中是动载矿压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在矿压观测及微震监测的基础上采用钻探的方法探测集中煤柱分布范围,通过采取集中爆破的措施,从而达到上覆岩层阶段释放能量、动压分次化解的目的,该措施的实施确保工作面顺利通过上覆集中煤柱区域,避免综采工作面发生动载矿压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煤层 房采采空区 集中煤柱 动载矿压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欧阳振华 孔令海 +3 位作者 齐庆新 张辉 李少刚 赵善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44-51,共8页
震源定位是利用微震监测技术研究煤岩体破裂机制、分析矿震活动规律、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基础。为了提高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利用自激震源发射震动信号反演监测区域波速场,再将反演的波速场应用于微震... 震源定位是利用微震监测技术研究煤岩体破裂机制、分析矿震活动规律、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基础。为了提高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利用自激震源发射震动信号反演监测区域波速场,再将反演的波速场应用于微震定位计算。根据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研发出KJ768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在一定的拾振器网度和空间布置条件下,通过煤矿井下定点爆破和同类监测系统对比试验,测得KJ768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10 m。基于开发的KJ768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开展浅埋煤层动载矿压预测,通过现场实测,研究微震监测结果和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的关联关系,选定微震事件数和微震总能量作为周期来压和动载矿压的监测预警指标,并确定了预警阈值,准确预测了3次动载矿压和近20次周期来压,为防治异常矿压显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自激震源 震源定位 动载矿压 浅埋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蒙地区厚硬砂岩顶板定向水力压裂预割缝倾角优化及防冲实践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善坤 李英杰 +4 位作者 柴海涛 姚茂宏 张广辉 苏振国 李少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50-160,共11页
预割缝倾角是深孔顶板定向水压致裂重要施工技术参数之一。通过半圆盘试件3点弯(SCB)断裂力学试验以及水压致裂力学模型解析分析,研究预割缝倾角影响坚硬顶板在定向切槽诱导下水压致裂过程中的断裂特性。结果表明:水压裂纹的起裂方向明... 预割缝倾角是深孔顶板定向水压致裂重要施工技术参数之一。通过半圆盘试件3点弯(SCB)断裂力学试验以及水压致裂力学模型解析分析,研究预割缝倾角影响坚硬顶板在定向切槽诱导下水压致裂过程中的断裂特性。结果表明:水压裂纹的起裂方向明显受到预设裂纹倾角影响,但最大主应力对裂纹扩展方向起到控制作用。在地应力一定条件下,随着预割缝倾角增加,临界注水压力减小,Ⅰ型应力强度因子KⅠ逐渐增加,Ⅱ型应力强度因子KⅡ先增加后减小。为保证水压裂纹既受到较大的张拉作用,又能利用地应力的作用发生剪切扩展,KⅡ达到最大值时的预割缝倾角被选为施工水力压裂参数取值。该参数设计被应用到巴彦高勒煤矿厚层砂岩顶板水压致裂工况,对比压裂过程中顶板的煤炮强度和频次以及压裂前后辅回撤通道附近的微震、应力变化,证明了设计参数下水压致裂裂隙范围有效的起到了防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水压致裂 Ⅰ-Ⅱ型复合裂纹 水压致裂力学模型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柱采空区下回采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孔令海 王永仁 李少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29,共4页
基于西部矿区某矿浅埋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条件,应用KJ768微震监测系统,分析了采场覆岩破裂特征,探讨了房柱采空区下上覆岩层运动规律,进行了上覆岩层大范围沉降运动预测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微震事件表现为动态发展特征,微... 基于西部矿区某矿浅埋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条件,应用KJ768微震监测系统,分析了采场覆岩破裂特征,探讨了房柱采空区下上覆岩层运动规律,进行了上覆岩层大范围沉降运动预测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微震事件表现为动态发展特征,微震事件超前工作面200 m左右分布,采空区顶板及下部工作面顶板岩层都有微震事件分布,根据多次顶板运动情况,依据确定的微震预警指标,进行了房柱采空区下工作面覆岩层运动的预测研究与实践。基于该研究成果,该矿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降低工作面推进速度、合理控制采高等措施,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采空区下开采 上覆岩层运动 地表沉降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超长综放工作面整体顶梁支架受力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开智 高延法 +1 位作者 夏均民 李少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针对300m超长综放工作面ZFS6800/18/35型整体顶梁支架阻力实测结果,分析了支架阻力的分布特点及前柱阻力大于后柱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对顶梁上载荷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最后对影响支架性能发挥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 针对300m超长综放工作面ZFS6800/18/35型整体顶梁支架阻力实测结果,分析了支架阻力的分布特点及前柱阻力大于后柱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对顶梁上载荷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最后对影响支架性能发挥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顶梁综放支架在兴隆庄煤矿4326综放工作面的应用是成功的,用二次多项式分布来模拟整体顶梁载荷分布是合理、可行的.前柱支设倾角对顶梁载荷大小的影响最敏感,而前柱支设位置则对起支撑作用的顶梁起始点位置最敏感,通过调节最敏感性参数可实现对顶梁载荷分布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采场 整体顶梁 敏感性分析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深孔爆破防治小煤柱冲击地压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苏振国 邓志刚 +2 位作者 李国营 马斌文 李少刚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5,29,共6页
以巴彦高勒煤矿1202回风巷小煤柱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钻孔窥视等方法,研究小煤柱区域应力分布状态及顶板断裂结构特征。对煤柱侧顶板卸压机制及其断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顶板的断裂能够实现应力的转移... 以巴彦高勒煤矿1202回风巷小煤柱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钻孔窥视等方法,研究小煤柱区域应力分布状态及顶板断裂结构特征。对煤柱侧顶板卸压机制及其断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顶板的断裂能够实现应力的转移和释放,较断裂前垂直应力降幅达32.0%、应力峰值位置向实体煤侧偏移4 m,同时有效降低了拐角煤体与其他区域的应力差值。划分了小煤柱侧顶板断裂类型,结合全断面窥视结果,确定出深孔爆破技术治理煤柱侧坚硬顶板的爆破参数。顶板治理措施实施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小煤柱区域冲击地压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坚硬顶板 小煤柱 冲击地压 深孔爆破 应力控制 全断面窥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李少刚 李杰 王青兰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1期57-57,共1页
目的 :观察西沙比利对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择 4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 ,应用西沙比利片 10 mg,每日三次 ,餐前服药 ,疗程 2 8d。结果 :总有效率为 90 %。结论
关键词 西沙比利 慢性功能性便秘 治疗 老年人 临床疗效观察 总有效率 餐前服 结论 目的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准确校正手持式GPS的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力挺 殷国鹏 +1 位作者 王颖 李少刚 《山东国土资源》 201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前,手持式GPS已成为地质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正确使用和校正GPS是每个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在工作实践中,笔者总结出GPS的显示坐标X,Y变化量与校正参数DX,DY,DZ的变化量的比值(即变化率)在某一地区是一定值(即线性关系),不同... 目前,手持式GPS已成为地质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正确使用和校正GPS是每个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在工作实践中,笔者总结出GPS的显示坐标X,Y变化量与校正参数DX,DY,DZ的变化量的比值(即变化率)在某一地区是一定值(即线性关系),不同地区该定值不同。通过变化量的此种线性关系用解方程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DX,DY,DZ参数,且只要满足该方程解的不同组合的DX,DY,DZ均可作为该地区正确的校正参数,从而可准确校正G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GPS 定位精度 DX DY DZ 变化率 线性关系 解方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诸城市石门顶矿区长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利用前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振来 安生海 +2 位作者 姜学美 李少刚 王颖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6期24-27,共4页
石门顶长石矿区位于诸城市林家村镇,矿区内主要发育有新元古代荣成超单元宝山单元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矿床赋存于花岗伟晶岩脉中,由大小不等的10条长石矿脉组成,矿石自然类型为长石花岗伟晶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 石门顶长石矿区位于诸城市林家村镇,矿区内主要发育有新元古代荣成超单元宝山单元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矿床赋存于花岗伟晶岩脉中,由大小不等的10条长石矿脉组成,矿石自然类型为长石花岗伟晶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及少量黑云母等矿物组成,矿体围岩为宝山单元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该矿是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其形成经过4个成矿阶段,属弱分异型矿床,其矿石主要用于玻璃、陶瓷、化工、磨料磨具、玻璃纤维、电焊条等行业,开发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矿 地质概况 矿床特征 矿床成因 利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震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会平 张淑霞 李少刚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矿震的频繁发生给煤矿安全生产及矿工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提出了矿震监测的一些方法,主要针对关键层位位移,煤柱内应力,煤体位移以及采空区底板等部位进行监测,另外采用电磁辐射观测和分析采空区气体等措施进行矿震监测,最后提出了矿... 矿震的频繁发生给煤矿安全生产及矿工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提出了矿震监测的一些方法,主要针对关键层位位移,煤柱内应力,煤体位移以及采空区底板等部位进行监测,另外采用电磁辐射观测和分析采空区气体等措施进行矿震监测,最后提出了矿震的具体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监测与防治 关键层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动力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邓志刚 齐庆新 +3 位作者 赵善坤 欧阳振华 孔令海 李少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96,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微震监测系统定位精度,在传统微震监测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通过自主研发自激震源,实现自动变频震动,实时计算煤岩体中纵波传播速度,优化微震系统参数,最终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监测微震事件。依托... 为进一步提高微震监测系统定位精度,在传统微震监测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通过自主研发自激震源,实现自动变频震动,实时计算煤岩体中纵波传播速度,优化微震系统参数,最终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监测微震事件。依托该技术自主研发的KJ768自震式微震监测系统已先后在跃进煤矿、石圪台煤矿、龟兹煤矿等多个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自震式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动压防治领域具有监测形式多样、监测精度高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浅埋煤层强动载矿压预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震式微震监测 冲击地压 动载矿压 上行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