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结康调控肠道法尼醇X受体影响胆汁酸代谢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荣漪 李小丝 +3 位作者 马建国 杨学情 王华宁 祁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1,共9页
目的探讨溃结康调控肠道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道菌群及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溃结康12.8 g·kg^(-... 目的探讨溃结康调控肠道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道菌群及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溃结康12.8 g·kg^(-1)(KJK.H)、3.2 g·kg^(-1)(KJK.L)组,记录小鼠体质量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糖原PAS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观察结肠杯状细胞数量及黏液层修复;LC-MS/MS技术测定粪便胆汁酸含量;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FXR靶基因和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溃结康明显改善UC小鼠结肠缩短,降低疾病活动及结肠病理组织评分,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和黏液蛋白的分泌,调控粪便初级胆汁酸及次级胆汁酸含量,并增加乳酸杆菌等其他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此外,明显上调结肠组织中FXR、FGF15 mRNA和蛋白变化,下调肝脏CYP7A1 mRNA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肠道胆汁酸变化与肠道菌群种类、关键药效指标及胆汁酸代谢基因明显相关。结论溃结康激活肠道FXR-FGF15-CYP7A1通路,进而调节胆汁酸代谢,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可能为其改善UC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康 溃疡性结肠炎 胆汁酸 肠道菌群 FXR CYP7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基因表达及下游炎性因子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祁燕 袁志伟 +2 位作者 万春平 李小丝 王华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9-233,I0027,I0028,I0029,I0030,共9页
目的探讨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及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缓解期)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45 g/kg)、溃结康(12.8、6.4、3.2 g/kg)组... 目的探讨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及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缓解期)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45 g/kg)、溃结康(12.8、6.4、3.2 g/kg)组。第8天(急性期)及第21天(缓解期)实验结束时,采集结肠组织,量取各组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MPO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组织IL-18、IL-33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单位结肠长度显著缩短,结肠组织损伤明显,MPO表达显著增加,结肠IL-18,IL-33水平明显升高,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急性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明显增加,MPO表达显著降低,IL-18释放减少,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同时,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水平也显著降低,NLRP3 mRNA显著下调(P<0.05);溃结康低剂量组Caspase-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缓解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中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溃结康高剂量组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增加,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IL-33含量明显增加,ASC、Caspase-1mRNA表达明显上调,低剂量组IL-33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NLRP3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溃结康可能通过调节UC小鼠发病不同时期(急性期、缓解期)NLRP3炎性体(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及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缓解期时结肠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康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炎症复合体 下游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丽君 刘蓓 +3 位作者 祁燕 郑喜 李小丝 万春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1-2874,I0008,共5页
CD45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在造血细胞表面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 ase),通过其胞质区PTPase活性,调节Src家族蛋白激酶,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发挥关键作用,鉴于CD45分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和活化中核心地位,已被选择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筛... CD45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在造血细胞表面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 ase),通过其胞质区PTPase活性,调节Src家族蛋白激酶,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发挥关键作用,鉴于CD45分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和活化中核心地位,已被选择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筛选一个重要靶点。综述CD45分子的结构、在不同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作用以及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开发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寻找新型调节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信号转导 黄芪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药嘿良冲剂联合环磷酰胺对S180荷瘤模型小鼠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史聪翀 +4 位作者 万春平 祁燕 郑喜 李小丝 斯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6-848,共3页
研究傣药嘿良冲剂配合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初步机制,为民族药嘿良冲剂的院内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CTX 30mg/kg)阳性组、嘿良冲... 研究傣药嘿良冲剂配合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初步机制,为民族药嘿良冲剂的院内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CTX 30mg/kg)阳性组、嘿良冲剂(16 g/kg)组和嘿良冲剂联合CTX组,给药21后,分离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肿瘤抑制率;MTT法测定各组豆刀蛋白(Con 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丝裂原诱导脾淋巴细胞IFN-γ产生水平。结果:与单用环磷酰胺相比,嘿良龙冲剂联合环磷酰胺增加肿瘤抑制率,显著提高受抑制的T淋巴细胞功能的恢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嘿良冲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显著上调Con A诱导T淋巴细胞IFN-γ的产生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嘿良龙冲剂联合环磷酰胺具有增效减毒效应,其初步机制可能与促进Th1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功能有关.关键词:嘿良冲剂 增效减毒作用 S180荷瘤小鼠 抗肿瘤免疫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7 位作者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 童荣生 赵杰 王明贵 李小丝 崔小娇 梁淑红 陈轶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并且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被纳入集采范畴,给医疗...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并且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被纳入集采范畴,给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2022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研究完善对抗菌药物等具有特殊性的药品集采规则和使用方案”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针对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组织药学、感染、医保、政策及方法学专家共同撰写《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2022年8月24日,编写组组织线上会议确定了共识的框架内容。2022年9月27日—10月19日,编写组面向1778名医务人员开展了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相关问题调研,收集和补充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集采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基于调研结果对共识框架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2022年10月26日,编写组组织线上审稿会,对共识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全面审议,并根据审核专家意见对共识内容进行再次修订。2022年10月28日,编写组组织线上定稿会,对全文内容进行最终审议并形成定稿。2022年10月30日,《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在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四川省药学会、北京长江药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四届金沙药学发展学术会议开幕式上隆重发布。本共识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的牵头组织下,在以童荣生教授、赵杰教授和王明贵教授为代表的全体编写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轮审议修订及字斟句酌地严格审稿,最终编写组一致认可定稿。本共识旨在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模式,以实现在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抗菌药物集采政策,造福患者,造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集中带量采购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药马利筋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殷娜 宋娜丽 +6 位作者 普晓佳 顾茜兰 杨海浩 万春平 祁燕 李小丝 郑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1-789,共9页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民族药马利筋生物活性广泛。为获得马利筋活性内生真菌资源,该研究基于“民族药-内生真菌-活性成分”的思路,考察了168株马利筋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并分别采用SRB法、Griess...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民族药马利筋生物活性广泛。为获得马利筋活性内生真菌资源,该研究基于“民族药-内生真菌-活性成分”的思路,考察了168株马利筋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并分别采用SRB法、Griess法、PNPG法和DPPH法对内生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抗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测定,对活性菌株进行ITS菌种鉴定。结果表明:(1)所筛选的168株内生真菌中有22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中,9株内生真菌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其IC_(50)值在0.1~40μg·mL^(-1)之间;菌株MJF-53在2.5μg·mL^(-1)时对LPS诱导的Raw264.7释放的NO和IL-1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株内生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_(50)值在1.0~4.0 mg·mL^(-1)之间,其中MYF-16和MYF-55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接近阿卡波糖;19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菌株MYF-9、MYF-19和MJF-84表现出中等强度的抗氧化活性,IC_(50)值分别为13.562、17.776、12.395μg·mL^(-1)。(2)ITS菌株鉴定发现,22株活性菌株分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踝节菌属(Talaromyces sp.)和新壳梭孢属(Neofusicoccum sp.)等不同属。研究结果认为,马利筋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可为从马利筋内生真菌中挖掘潜在新型天然抗肿瘤、抗炎、降糖和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利筋 内生真菌 抗肿瘤 抗炎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PPH自由基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建洪 谢招虎 +5 位作者 杨博 兆福 万春平 祁燕 郑喜 李小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560-1562,共3页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晶体相关性疾病,以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受限为特点,属中医"痛风""痛痹"范畴。其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中医外治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治疗痛风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作用迅速。近年来,...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晶体相关性疾病,以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受限为特点,属中医"痛风""痛痹"范畴。其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中医外治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治疗痛风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作用迅速。近年来,随着对痛风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文章就近年痛风的病因病机、中医外治法研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防治痛风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病因病机 中医外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