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模型在城市内涝模拟预报中的应用综述
1
作者 陈泽明 方序鸿 +3 位作者 李家叶 汪孟尧 陈爱芳 尹玲 《人民珠江》 2025年第1期9-22,共14页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暴雨天气易引发城市内涝灾害,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有效制定城市防灾减灾策略,亟需建立1个准确且高效的城市内涝模拟预报模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城市内涝模拟预... 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暴雨天气易引发城市内涝灾害,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有效制定城市防灾减灾策略,亟需建立1个准确且高效的城市内涝模拟预报模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城市内涝模拟预报方面逐渐显示出巨大潜力和价值。通过对近10 a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和综合分析,梳理了城市内涝的背景、趋势成因和研究热点。基于近5 a发表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城市内涝模拟预报模型研究进展,总结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城市内涝模拟预报模型的技术流程,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瓶颈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机器学习模型的技术优势、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旨在为将来的城市内涝模拟预报和防灾减灾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机器学习模型 模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源区与上中游空中水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光谦 李铁键 +2 位作者 李家叶 魏加华 钟德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2,共4页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核心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气象科学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水资源应逐步纳入我国的水资源体系,进行空地统一的水资源分析与管理。黄河流域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核心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随着气象科学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快速发展,空中水资源应逐步纳入我国的水资源体系,进行空地统一的水资源分析与管理。黄河流域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区,年均370亿m^3的可用水量支撑沿黄9省(区)超过1亿人口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进行空地水资源统一分析与管理的需求最为迫切。本文以黄河源头和上中游地区为例,对比分析了源区(12.7万km2)与上中游地区(66.7万km2,不含源区)的空中水资源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每年空中水汽输入量约为8 700亿m^3,其中约3 700亿m^3为空中水资源,区域降水量约为680亿m^3,考虑区域内蒸发对空中水资源的补给,空中水资源的降水转化率约为16.3%;黄河上中游每年空中水汽输入量约为36 000亿m^3,其中约10 000亿m^3为空中水资源,降水量约为2 920亿m^3,空中水资源的降水转化率约为22.3%。因此,黄河源区空中水资源的丰度较上中游地区高,降水转化率偏低,但产流系数较大。黄河源区更适合进行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适度地利用空中水资源对提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水资源 水汽输送 降水转化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互动的资料缺乏山区洪水预警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铁键 李家叶 +2 位作者 史海匀 张昂 郭大卫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7,共5页
山区降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强,实际降雨信息难以实时测报,使得准确及时的洪水预警难以实现。从群测群防角度看,山区居民可粗略测量各自位置上的实时降雨量,但不了解上游流域内的降雨情况,也不掌握对洪水进行可靠估计的方法。基于智能手机... 山区降雨预报的不确定性强,实际降雨信息难以实时测报,使得准确及时的洪水预警难以实现。从群测群防角度看,山区居民可粗略测量各自位置上的实时降雨量,但不了解上游流域内的降雨情况,也不掌握对洪水进行可靠估计的方法。基于智能手机、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出并初步实现了一个用于资料缺乏山区洪水预警系统的框架。该系统综合了群测群防思想和水文模拟技术,在降雨发生后通过居民的智能手机终端收集地理坐标和雨量估计值,驱动云端的数字流域模型自动运行,根据径流模拟结果推定不同地理位置的预警级别,并将预警信息推送到雨量信息提供者和潜在受灾者,使用户在洪水到达前接收到预警信息。该系统的应用将提高群测群防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警 智能手机 资料缺乏流域 数字流域模型 群测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家叶 陈骥 +2 位作者 汤新政 陈训来 许晓春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11期1-6,13,共7页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决策因素,频发的极端天气灾害给人口集聚的城市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演变趋势,利用香港天文台1890-2020年及大湾区内地7个站点1961年以来的气象...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决策因素,频发的极端天气灾害给人口集聚的城市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演变趋势,利用香港天文台1890-2020年及大湾区内地7个站点1961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湾区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的总体变化特征。以香港天文台为代表,分析了大湾区四季气候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最后采用日尺度数据分析了大湾区极端天气(高温、干旱及暴雨)的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大湾区面临气温加速上升、干湿季节两级分化及极端天气增加的严峻局面,这对大湾区城市群的韧性发展与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 暴雨 干旱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