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田长期连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高额稳产性和施肥效应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实烨
王家玉
+4 位作者
王胜佳
陈义
任宇
贺春玲
金苍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在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的黄岩市,通过历时18年(1974~1991)的长期定位试验,得出稻田连年种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研究结果为:尽管受到不同年份气候的影响以及同一复种方式长期连种带来的局限因素,但在固定的施肥管理条件...
在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的黄岩市,通过历时18年(1974~1991)的长期定位试验,得出稻田连年种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研究结果为:尽管受到不同年份气候的影响以及同一复种方式长期连种带来的局限因素,但在固定的施肥管理条件下加上不断更换高产抗病良种,18年平均亩产可以保持吨粮水平(1009kg/亩)。说明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粮食三熟制可以长期连种而达到高额稳产。研究还阐明了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组合下的最佳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熟制
大麦
双季稻
施肥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田长期连种三熟粮食作物持续增产若干机理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实烨
王家玉
+4 位作者
王胜佳
陈义
贺春玲
连中荣
任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321-325,共5页
在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马铺农场,进行了连种20年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产量能持续增长,年均亩(666.7m2)产可达1031kg。分析持续增产的若干机理,主要为更换作物品种,将常...
在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马铺农场,进行了连种20年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产量能持续增长,年均亩(666.7m2)产可达1031kg。分析持续增产的若干机理,主要为更换作物品种,将常规晚稻换成杂交稻后稻谷产量在17年内提高3~4成;对农田常年投入足量有机肥可保持土壤肥力的相对稳定,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与更新及氮磷养分的有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熟制
双季稻
连作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熟制稻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
61
3
作者
王胜佳
陈义
李实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5,共7页
在麦稻稻三熟制下进行了连续 2 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在保持高产稳产条件下使土壤有机质持续增长 ,可以显著影响有机质的增长速度 ,并培肥土壤有机质达到 60gkg- 1的高水平。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多熟稻田土壤的有...
在麦稻稻三熟制下进行了连续 2 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在保持高产稳产条件下使土壤有机质持续增长 ,可以显著影响有机质的增长速度 ,并培肥土壤有机质达到 60gkg- 1的高水平。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多熟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数量演化数学模型 ,计算得出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只需厩肥 4.8thm- 2 a-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试验
水稻土
土壤有机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王胜佳
陈义
+2 位作者
吴春艳
王家玉
李实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72-376,共5页
10年长期施肥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区相比,单施猪厩肥的增产率为13.6%,施用NPK肥的为32.7%,NPK化肥和猪厩肥配施的增产率达42.5%。年施N315kg/hm2基本可以维持氮素平衡,肥料氮的利用率27.3%~37.3%。磷肥的利用率在25%左右。年施...
10年长期施肥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区相比,单施猪厩肥的增产率为13.6%,施用NPK肥的为32.7%,NPK化肥和猪厩肥配施的增产率达42.5%。年施N315kg/hm2基本可以维持氮素平衡,肥料氮的利用率27.3%~37.3%。磷肥的利用率在25%左右。年施K2O329.25kg/hm2仍不能消除土壤钾的亏缺,土壤全钾含量下降18.9%,但土壤速效钾却有大幅提高。连年施用猪厩肥改善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土壤供钾特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吕晓男
李实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本研究利用电超滤和化学分析方法,从土壤供钾强度、容量、速率和潜力诸方面剖析了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2类不同类型水稻土——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的土壤供钾性,以便指导钾肥的因土施用。材料与方法土壤供试材料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分别发...
本研究利用电超滤和化学分析方法,从土壤供钾强度、容量、速率和潜力诸方面剖析了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2类不同类型水稻土——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的土壤供钾性,以便指导钾肥的因土施用。材料与方法土壤供试材料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分别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和湖积物,且2者的土壤交换性钾(K—NH_4OAC)含量接近。供试土壤的基本性状是:黄筋泥田土壤含有机质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供钾特性
黄筋泥田
青紫泥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面施还田增产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家仁
施翠仙
+2 位作者
竺锡成
杨联丰
李实烨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81-282,294,共3页
众所周知,保持稻田的高额稳产,要求土壤含有适量的有机质,要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又必须投入足量的有机肥.但限于当前有机肥源不足,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倡推行稻草还田,这是解决有机肥不足和回收秸秆养分的一个好办法. ...
众所周知,保持稻田的高额稳产,要求土壤含有适量的有机质,要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又必须投入足量的有机肥.但限于当前有机肥源不足,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倡推行稻草还田,这是解决有机肥不足和回收秸秆养分的一个好办法. 据研究实测结果,收获一吨稻谷的稻草中,几乎留下了投入养分总量中钾的全部,氮和磷的1/3以及有机碳400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增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长期连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高额稳产性和施肥效应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实烨
王家玉
王胜佳
陈义
任宇
贺春玲
金苍荣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黄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文摘
在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的黄岩市,通过历时18年(1974~1991)的长期定位试验,得出稻田连年种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研究结果为:尽管受到不同年份气候的影响以及同一复种方式长期连种带来的局限因素,但在固定的施肥管理条件下加上不断更换高产抗病良种,18年平均亩产可以保持吨粮水平(1009kg/亩)。说明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粮食三熟制可以长期连种而达到高额稳产。研究还阐明了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组合下的最佳增产效应。
关键词
三熟制
大麦
双季稻
施肥
连作
Keywords
Triple cereal cropping
Barley double-cropped rice
Successive planting
High stable yield
Best fertilizer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2.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长期连种三熟粮食作物持续增产若干机理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实烨
王家玉
王胜佳
陈义
贺春玲
连中荣
任宇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黄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321-325,共5页
文摘
在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马铺农场,进行了连种20年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产量能持续增长,年均亩(666.7m2)产可达1031kg。分析持续增产的若干机理,主要为更换作物品种,将常规晚稻换成杂交稻后稻谷产量在17年内提高3~4成;对农田常年投入足量有机肥可保持土壤肥力的相对稳定,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与更新及氮磷养分的有效化;
关键词
三熟制
双季稻
连作
增产机理
Keywords
Long term triple cereal cropping
20 years (1974-1993) experiment
Machanism on sustainable grain promotion
分类号
S34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熟制稻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
61
3
作者
王胜佳
陈义
李实烨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5,共7页
文摘
在麦稻稻三熟制下进行了连续 2 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在保持高产稳产条件下使土壤有机质持续增长 ,可以显著影响有机质的增长速度 ,并培肥土壤有机质达到 60gkg- 1的高水平。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多熟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数量演化数学模型 ,计算得出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只需厩肥 4.8thm- 2 a- 1。
关键词
定位试验
水稻土
土壤有机质
模型
Keywords
2Long term experiment, Paddy soil, SOM, Model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王胜佳
陈义
吴春艳
王家玉
李实烨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和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72-376,共5页
基金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2000173
2001DIA10004)
文摘
10年长期施肥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区相比,单施猪厩肥的增产率为13.6%,施用NPK肥的为32.7%,NPK化肥和猪厩肥配施的增产率达42.5%。年施N315kg/hm2基本可以维持氮素平衡,肥料氮的利用率27.3%~37.3%。磷肥的利用率在25%左右。年施K2O329.25kg/hm2仍不能消除土壤钾的亏缺,土壤全钾含量下降18.9%,但土壤速效钾却有大幅提高。连年施用猪厩肥改善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Keywords
long-term experiment
soil fertility
crop yield
分类号
S158.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土壤供钾特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吕晓男
李实烨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文摘
本研究利用电超滤和化学分析方法,从土壤供钾强度、容量、速率和潜力诸方面剖析了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2类不同类型水稻土——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的土壤供钾性,以便指导钾肥的因土施用。材料与方法土壤供试材料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分别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和湖积物,且2者的土壤交换性钾(K—NH_4OAC)含量接近。供试土壤的基本性状是:黄筋泥田土壤含有机质2.07%。
关键词
土壤
供钾特性
黄筋泥田
青紫泥田
Keywords
EUF (electro-ultrafiltration)
Soil potassium supplying intensity
Soil potassium supplying capacity
Soil potassium supplying rate
Soil potassium supplying potential
Quaternary red clayey paddy soil
Degleyed clayey paddy soil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面施还田增产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李家仁
施翠仙
竺锡成
杨联丰
李实烨
机构
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昌县土肥站
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81-282,294,共3页
文摘
众所周知,保持稻田的高额稳产,要求土壤含有适量的有机质,要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又必须投入足量的有机肥.但限于当前有机肥源不足,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倡推行稻草还田,这是解决有机肥不足和回收秸秆养分的一个好办法. 据研究实测结果,收获一吨稻谷的稻草中,几乎留下了投入养分总量中钾的全部,氮和磷的1/3以及有机碳400公斤.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增产机理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田长期连种粮食三熟制“大麦双季稻”的高额稳产性和施肥效应
李实烨
王家玉
王胜佳
陈义
任宇
贺春玲
金苍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稻田长期连种三熟粮食作物持续增产若干机理探讨
李实烨
王家玉
王胜佳
陈义
贺春玲
连中荣
任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熟制稻田土壤有机质平衡的定位研究
王胜佳
陈义
李实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王胜佳
陈义
吴春艳
王家玉
李实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土壤供钾特性的初步研究
吕晓男
李实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稻草面施还田增产机理的初步研究
李家仁
施翠仙
竺锡成
杨联丰
李实烨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