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山仰止 起于平地——乔建中做事、做文、做人印象
1
作者 李宝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4,168,共8页
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在多年的学术管理与个人研究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谦逊低调、行知合一的学风,朴实无华、先知后觉的文风,与人为善、不拘一格的工作作风,并将此延续至此后的学术道路中,笔耕不辍,不断积累,为中国传统音乐学界留下了10卷本... 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在多年的学术管理与个人研究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谦逊低调、行知合一的学风,朴实无华、先知后觉的文风,与人为善、不拘一格的工作作风,并将此延续至此后的学术道路中,笔耕不辍,不断积累,为中国传统音乐学界留下了10卷本300余万言的一份“厚重之礼”。其中,讲事、讲人、讲乐、讲文化,以多元和发展的学术视角,把一个学者的学理认知深深地灌注其间,尽显中国传统音乐之风华。他给后学们留下的不只是知识和学问,更是一个学者弥足珍贵的学养和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建中 做事 做文 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艺术家的社会身份转型及其影响——从西安音乐学院最早引进的五位民间艺术家谈起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宝杰 李雄飞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在西安音乐学院民乐表演专业学科的建设历程中,早期的学科奠基至为重要,而人才的积累又是关键,其中,有几个身影让人难以忘怀,他们分别是山东筝派传人高自成;东北扬琴的优秀代表王沂甫;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杨少彝;河北定县三杰之一、唢呐演... 在西安音乐学院民乐表演专业学科的建设历程中,早期的学科奠基至为重要,而人才的积累又是关键,其中,有几个身影让人难以忘怀,他们分别是山东筝派传人高自成;东北扬琴的优秀代表王沂甫;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杨少彝;河北定县三杰之一、唢呐演奏家刘长生;三弦演奏、曲艺表演家张宝义。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陆续进入西安音乐学院工作,不仅完成了由民间艺术家到专业音乐教师的转型,而且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由适应、调整到再发展,为民乐表演学科的早期建设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其影响和成就泽被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家 高自成 王沂甫 杨少彝 刘长生 张宝义 社会身份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的抒情性与深沉的历史感——韩兰魁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与创作座谈会述评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宝杰 叶明春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144,共4页
2013年9月26日-28日,在西安音乐厅、西安音乐学院分别举办了"韩兰魁获奖作品展演——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与"韩兰魁交响乐创作座谈会",两项活动把有关韩兰魁交响音乐的实际临响与创作话题聚拢在一起,不仅向听众很好... 2013年9月26日-28日,在西安音乐厅、西安音乐学院分别举办了"韩兰魁获奖作品展演——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与"韩兰魁交响乐创作座谈会",两项活动把有关韩兰魁交响音乐的实际临响与创作话题聚拢在一起,不仅向听众很好地展示了作曲家的创作成就,而且衍生出对于作曲家创作思想以及心路历程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兰魁 交响乐作品音乐会 创作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二胡的文化基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3-57,共5页
现代二胡艺术自刘天华氏开始才得以确立,是先有科学的理性改造,后有地域风格的逐步建立, 20世纪 50年代开始走上大发展。由于对传统国乐精粹的继承,对乡土音乐文化的广泛吸纳,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均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趋向和... 现代二胡艺术自刘天华氏开始才得以确立,是先有科学的理性改造,后有地域风格的逐步建立, 20世纪 50年代开始走上大发展。由于对传统国乐精粹的继承,对乡土音乐文化的广泛吸纳,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均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趋向和特征,陕西二胡即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支。分析来看,文化底蕴传承是它的根脉,乡土民风是其艺术创造的重要基因,而乐化人格则是其艺术表现追求的最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艺术 刘天华 音乐文化 演奏 艺术表现风格 艺术创造 创作 科学 人格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民俗音乐文化的区域性比较与分析——以闹秧歌、闹社火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6,共9页
陕西的行省格局起自元代,自清康熙二年最终确立并沿袭至今。自然地理上,以南部的秦岭分界,将岭北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岭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容含在一个省区内;以关中腹地渭河冲积平原与关中北部黄土高原为分界,形成了平原与高原的过渡与接... 陕西的行省格局起自元代,自清康熙二年最终确立并沿袭至今。自然地理上,以南部的秦岭分界,将岭北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岭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容含在一个省区内;以关中腹地渭河冲积平原与关中北部黄土高原为分界,形成了平原与高原的过渡与接壤。人文地理上,缘地而起的农耕文明不仅孕育出了秦岭南北不同的文化走向——关中/中原官话区和陕南/西南官话区;而且孕育了农耕文明与草原牧业文明长期绳结缠绕的陕北/晋语方言区。形成了以关中平原文化亚区为核心,向陕北高原文化亚区、陕南汉水谷地文化亚区辐射的不同文化风俗相互交融的区域性文化格局。表现在艺术上,因其区域性历史地理环境及民俗文化等因素影响,"三秦"诸亚区的艺术构造、艺术趣味多有不同,即就是同一品种类型,也因其地缘、民俗以及文化传承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比如每年迎春活动中的闹秧歌、闹社火即为典型之一。本文仅择取称谓、表演形式两方面做比较,即可见出民间艺术品种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对所属亚区文化环境以及民俗生态的强烈依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民俗音乐文化 闹秧歌 闹社火 闹玩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整体性与长安乐派发展的基本理路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31-38,共8页
文化整体性是指,无论事物有机体大小如何,都有其相互关联的各方面关系,整体性反映出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累加并不等于事物整体的属性。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各部分组合会使系统的整体发生质变。整体性认识用于对文化现象的观察同样具有意义。&q... 文化整体性是指,无论事物有机体大小如何,都有其相互关联的各方面关系,整体性反映出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累加并不等于事物整体的属性。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各部分组合会使系统的整体发生质变。整体性认识用于对文化现象的观察同样具有意义。"长安乐派"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性音乐文化现象,它的每一个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内部的、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的相互交织,并由此而架构出一个有机的活态文化整体。"长安乐派"在今后的持续发展,一要环顾本体性、本位性,思考长安乐派与地域人文环境的共生关系;二是充分考量长安乐派诸方面构成因素的相互联系性,并将之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发展整体;三是关注核心文化与特色文化的关系,在容含差异的前提下,视任何一种特色的保有都是对整体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体性 贝塔郎菲 一般系统论 长安乐派 缘起 名谓 成果 整体性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文化视野中音乐理论期刊的缺失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宝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51,共7页
以现实文化视野考察音乐理论期刊 ,发现存在一些缺失。一是在整体构思与策划上 ,期刊栏目编排陈旧与呆板 ,不能够整体性、长久性地追踪和攫取有效的音乐信息。二是在选题意识上 ,期刊内容和选题与音乐文化实践相脱节 ,学术前瞻性不足 ,... 以现实文化视野考察音乐理论期刊 ,发现存在一些缺失。一是在整体构思与策划上 ,期刊栏目编排陈旧与呆板 ,不能够整体性、长久性地追踪和攫取有效的音乐信息。二是在选题意识上 ,期刊内容和选题与音乐文化实践相脱节 ,学术前瞻性不足 ,音乐批评相对单一。三是在编辑主体定位上 ,编辑组构能力不强 ,编辑策略和编辑风格不明显 ,没有编辑思想的形成。四是在编辑规范化上 ,涉及到编排规范和文章写作规范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理论期刊 缺失 整体构思 策划 选题意识 缔构文化 编辑主体 编辑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经变图礼佛乐队与唐代坐部伎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7,共13页
伎乐形象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表现佛教供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众多不同形式的伎乐表现中,经变图中的伎乐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中的"礼佛乐队"多以坐乐形式呈现,无论其形式、规模、乐器使用、乐队组合等,貌似与唐宫廷的坐部伎乐... 伎乐形象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表现佛教供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众多不同形式的伎乐表现中,经变图中的伎乐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中的"礼佛乐队"多以坐乐形式呈现,无论其形式、规模、乐器使用、乐队组合等,貌似与唐宫廷的坐部伎乐在形式上有所关联,但通过研究分析不难发现其二者之间的差别。敦煌壁画表现作为佛教供养行为,其乐舞场面绘制多根据壁画内容及空间布局需要而设定,其表现目的或表现方式多是为适应画面场景或气氛塑造需要而做出的艺术想象或模拟,与现实文化存在尽管有所联系,但有一定的距离,不能作为真实艺术生活的描摹来看待。唐代宫廷音乐的立坐二部分类,作为宫廷宴飨用乐的表演方式,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与宫廷礼仪的需要与变迁关系紧密。其中,坐部六曲主要用于宫廷宴飨的堂上演奏,之所以龟兹乐分量偏重,与该乐长时期的适应性变异发展以及宫廷的音乐审美偏好有关。而在敦煌壁画礼佛乐队组合中,龟兹乐器出现较高的频度,当也反映出在一定时期里,龟兹音乐对中原音乐文化、特别是北方音乐文化的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经变图 礼佛乐队 唐代坐部伎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陪都”重庆音乐期刊发展述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宝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2期7-17,F0002,I0001,I0002,5,共15页
20世纪40年代因抗日战争影响,伴随国民政府首府向西南迁移,重庆被颁定为“陪都”,成为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音乐期刊发展受此影响随之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创办了19种音乐期刊,每年都有两至三种新刊更替。其中... 20世纪40年代因抗日战争影响,伴随国民政府首府向西南迁移,重庆被颁定为“陪都”,成为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音乐期刊发展受此影响随之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创办了19种音乐期刊,每年都有两至三种新刊更替。其中既有国民政府官办的,也有民间音乐社团或出版机构编辑出版的。办刊宗旨虽有不同、办刊特色异彩纷呈,但都能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承载那个时代文化传播的需要,讴唱最嘹亮的抗战歌谣,为推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发挥出了应有的平台传播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陪都”重庆 音乐期刊 分类简析 发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陕北传统音乐文化遭遇现代——兼及传统文化的“本生态”、“衍生态”、“再生态”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陕北传统音乐文化的源头在陕北乡村生活里,陕北传统音乐文化必定作用于陕北乡村社会生活需要。然而,当乡村社会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稳固在乡村民俗活动中的音乐形态及其音乐行为是否还能够坚守固有的方式?回答虽然是否定的... 陕北传统音乐文化的源头在陕北乡村生活里,陕北传统音乐文化必定作用于陕北乡村社会生活需要。然而,当乡村社会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稳固在乡村民俗活动中的音乐形态及其音乐行为是否还能够坚守固有的方式?回答虽然是否定的,但并非没有出路。一是要搞清楚传统文化的“本生态”、“衍生态”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调整好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和心态;二是要杜绝过度渲染和极端娱乐化趋向。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不可逆转性,也要看到其可被激发与超越的再生创意基因。只有在尊重区域文化传统、尊重艺术表现规律、了解现代社会文化需要的前提下,才可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摸寻出一条相互兼容的良性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传统音乐文化 遭遇现代 本生态 衍生态 再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乐新韵 誉满神州——西安音乐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奏响维也纳金色大厅
11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7,共3页
关键词 西安音乐学院 中国民族器乐 交响乐团 金色大厅 维也纳 东方 中国民族音乐 文化交流史 世界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精神的魔手——访著名指挥家阎惠昌
12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9-95,共7页
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阎惠昌先生于2001年岁末,回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参加“讴歌西部演释情怀———民族音乐周”活动,参加指挥了两场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演出,其精湛的技艺博得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欢呼。活动结束后,笔者对阎先生... 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阎惠昌先生于2001年岁末,回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参加“讴歌西部演释情怀———民族音乐周”活动,参加指挥了两场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演出,其精湛的技艺博得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欢呼。活动结束后,笔者对阎先生进行了个人专访,在此公开发表出来,以飨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家 乐团 民族管弦乐 西安音乐学院 音乐会 演出 乐音 先生 母校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近张培豫
13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8-72,共5页
关键词 交响乐团 《第一交响曲》 音乐学院 指挥艺术 歌剧院 中国大陆 女指挥 作品 音乐会 维也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培豫激情演绎“火鸟”和“悲怆”
14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西安音乐学院 马勒 交响曲 交响乐团 管弦乐队 听众 99年 激情 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横山乡村龙王庙壁画中的乐人形象分析
15
作者 李宝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龙王庙是陕北乡村举行龙王信仰仪式和祈雨活动的主要场所。现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现横山区)一些村庄中仍保留有不少旧的龙王庙,如赵石畔镇的壑则墕村、塔湾镇的付园则村、石井村三处龙王庙均为清代所建,其建造特点除了都是窑洞式建筑外... 龙王庙是陕北乡村举行龙王信仰仪式和祈雨活动的主要场所。现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现横山区)一些村庄中仍保留有不少旧的龙王庙,如赵石畔镇的壑则墕村、塔湾镇的付园则村、石井村三处龙王庙均为清代所建,其建造特点除了都是窑洞式建筑外,在庙内两壁都绘有"龙王出宫布雨"和"龙王布雨回宫"壁画,画中的龙王仪仗队列绘有鼓吹乐人形象。各庙中的壁画内容基本一致,绘制风格各有特点,乐人服饰大致相同,使用乐器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横山 龙王庙 壁画 乐人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中的艺术精神与品格——读刘承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有感
16
作者 李宝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刘承华先生的文集《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中,有多个篇章所涉及的问题,都是站在人类文明整体演进的高度和立场上,揣摩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在文化中去认识艺术,在艺术中去感受文化,并以此表明艺术的本源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的生... 刘承华先生的文集《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中,有多个篇章所涉及的问题,都是站在人类文明整体演进的高度和立场上,揣摩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在文化中去认识艺术,在艺术中去感受文化,并以此表明艺术的本源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的生发源自文化的有机氛围;艺术之所以不同,起决定作用的不完全在于艺术形式本身,而在于彼此不同的文化思维习惯和状态。面对艺术,不可剥离开文化来看待,艺术的本质必将受制于文化的基本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承华 《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 文化本体 艺术韵律 文人艺术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重视角看陕西区域音乐的分异与交叉——兼及区域音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17
作者 李宝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1-24,共4页
陕西区域音乐虽被“陕西”二字所统括,但由于特殊的文化地理环境,呈现出形态与意蕴上的分异与交叉,在各亚区域文化带中并行而立、异彩纷呈,共同锤打出陕西传统音乐文化“和而不同”的标签,是为中国传统音乐分布中的独特景观。
关键词 陕西区域音乐 三不重合 一体两翼 区域外壳 地域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中信息手段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兰魁 李宝杰 +1 位作者 程宝华 刘小山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0-78,共9页
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是促使现代教育在观念、体制和方式上变革的主要原因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并且以其特有的与传媒技术的亲和性,多方面地呈现出对现代信息及其手段的广泛依赖性。如何体现?首先是可利用资源的种类繁多,其次是多媒体... 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是促使现代教育在观念、体制和方式上变革的主要原因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并且以其特有的与传媒技术的亲和性,多方面地呈现出对现代信息及其手段的广泛依赖性。如何体现?首先是可利用资源的种类繁多,其次是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为音乐教育信息手段的建立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再加上许多有效的基于计算机应用领域而开发出的软硬件的支持,现代音乐教育信息手段建立与实践的发展前景应该说十分的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信息手段 信息资源 多媒体 互联网 教学硬件 教学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相关问题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龙凤 陈晓平 +1 位作者 李宝杰 王爱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3-1114,共2页
关键词 吸入激素 相关问题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雅菊 韩明子 +2 位作者 宋艳燕 李宝杰 王曾铎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9期503-504,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血液灌流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单泵进行活性炭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血氨的变化 ,判定疗效。结果 血液灌流... 目的 探讨体外血液灌流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单泵进行活性炭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或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血氨的变化 ,判定疗效。结果 血液灌流可改善肝性脑病症状 ,使总胆红素及血氨明显降低。结论 血液灌流可清除患者体内引起肝细胞损害的有毒代谢物质 ,从而改善肝功能 ,特别是提高肝性脑病的清醒率 ,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 ,也是肝移植待供肝的前期重要准备工作 ,且简单、安全 ,适合临床开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