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arson系数与多元线性拟合的330MW汽轮机高压汽缸轴向膨胀定量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杰 赵海波 +3 位作者 李宗杰 赵玉伦 孙钦云 刘东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高压汽缸轴向膨胀反映了汽轮机缸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受热状态,是表征机组发生异常动静碰摩和滑销系统卡涩潜在风险的重要参数,也是机组运行期间重点监测的对象之一。然而,实际中不少服役时间较长的机组缺少可全面反映轴向缸胀的测点,现有... 高压汽缸轴向膨胀反映了汽轮机缸体在运行过程中的受热状态,是表征机组发生异常动静碰摩和滑销系统卡涩潜在风险的重要参数,也是机组运行期间重点监测的对象之一。然而,实际中不少服役时间较长的机组缺少可全面反映轴向缸胀的测点,现有研究中也缺乏对轴向缸胀的定量分析。针对一台330MW汽轮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根据轴向缸胀对滑销系统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增加测点方案并进行工程实施,获取了多端轴向缸胀变化的测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earson相关性系数和多元函数线性拟合的方法,建立汽轮机左右两端轴向缸胀与各高相关性测点的方程。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函数拟合优度都高于0.998。最后,设计了一套轴向缸胀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关键参数的实时综合监测,对实际故障预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滑销系统 轴向汽缸膨胀 相关性系数 多元函数线性拟合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北沙漠区超深断溶体油气藏三维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宗杰 杨子川 +5 位作者 李海英 刘军 龚伟 马学军 杨林 黄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地表沙丘起伏大,地震信号吸收衰减严重,断溶体储集体埋藏深度大,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断溶体(断裂、缝洞)成像精度不高、储层预测与圈闭描述难度大。为此,在该区系统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目标处理、综合解释一体化...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地表沙丘起伏大,地震信号吸收衰减严重,断溶体储集体埋藏深度大,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断溶体(断裂、缝洞)成像精度不高、储层预测与圈闭描述难度大。为此,在该区系统开展了三维地震采集、目标处理、综合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首先,基于断溶体目标优化采集方案设计,采用中小面元、长排列、宽方位、高覆盖的观测系统,尽可能保护断裂绕射、缝洞体低频信息,提高采集数据质量;其次,在保幅、保真的前提下,建立了以“三层一带”精细速度建模为核心的断溶体成像技术,提高缝洞及不同尺度走滑断裂带的成像精度;再次,依据断溶体储层类型及反射结构特征,建立了走滑断裂带及断溶体储层地震识别模式,开展储层敏感属性分析,形成针对断溶体外部轮廓、内部不同类型储层的一系列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最终,建立了“张量属性定轮廓、振幅属性定边界、融合雕刻定体积”的圈闭落实与描述技术,形成了“打主断、过异常、穿核部”目标优选与井轨迹优化设计技术。探区多口钻井实现了油气重大突破,证实了顺北沙漠区超深断溶体油气藏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有效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碳酸盐岩 三层一带 模型正演 储层预测 三维地震 顺北沙漠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古岩溶学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宗杰 刘群 +2 位作者 李海英 邓光校 彭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共11页
针对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古岩溶洞穴型储层预测的难题,开展了古岩溶地质理论指导下的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提出了地震古岩溶学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发展趋势、研究意义。地震古岩溶学是利用高... 针对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古岩溶洞穴型储层预测的难题,开展了古岩溶地质理论指导下的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提出了地震古岩溶学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基本观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发展趋势、研究意义。地震古岩溶学是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精细成像数据,通过模型正演、井震标定,建立古岩溶洞穴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识别模式,并结合古地貌、古水系,断裂检测及地震属性,预测古岩溶洞穴型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优选有利勘探目标,对古岩溶缝洞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为例,开展古岩溶洞穴型储层预测研究,为塔河油田井位优选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证明了地震古岩溶学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古岩溶学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古岩溶地质理论 古岩溶缝洞型储层预测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超深白云岩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宗杰 王鹏 +1 位作者 陈绪云 李映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了查明顺南地区超深白云岩储层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及白云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在顺南地区及邻区钻井的岩心、测井、录井与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奥陶系鹰山组下段-寒武系上统岩石学特征,明确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微裂缝/裂缝和白... 为了查明顺南地区超深白云岩储层特征、地震响应特征及白云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在顺南地区及邻区钻井的岩心、测井、录井与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奥陶系鹰山组下段-寒武系上统岩石学特征,明确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微裂缝/裂缝和白云石晶间(溶)孔两类,白云岩储层形成受沉积相与古地貌、深部热液改造作用、断裂及构造破裂作用等多因素共同控制;基于岩心与测井资料,统计分析奥陶系鹰山组下段-寒武系上统灰岩、白云岩、砂屑灰岩、泥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的岩石物理参数,结合三维地震资料与钻井地质标定,建立该区目的层储层地震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结果、实际地震资料与地震地质模型比对分析,明确了低频-中强振幅-强连续的地震相指示白云岩储层有利发育区;利用地震波形的特征分析与能量属性预测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识别白云岩储层,从而为顺南地区目标评价与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走滑断裂 白云岩 奥陶系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石化探区油气勘探进展、难点及技术需求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宗杰 刘军 +1 位作者 张永升 苏江玉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9-591,共13页
回顾了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明确了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取得的三大油气勘探成果。梳理了塔里木盆地不同探区、不同类型油气藏勘探难点,总结了主要物探技术进展及应用成果。油气勘探实践结果表明,大油气田... 回顾了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明确了中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取得的三大油气勘探成果。梳理了塔里木盆地不同探区、不同类型油气藏勘探难点,总结了主要物探技术进展及应用成果。油气勘探实践结果表明,大油气田的发现离不开勘探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特别是三维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面对更深、更小、隐蔽性更强的勘探目标,提出了需要夯实地震波场发育机理基础研究,发展超深层低信噪比区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攻关低序级断裂、小尺度缝洞目标处理技术及山前复杂速度场条件下构造成像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叠前叠后联合应用技术在强非均质性碳酸盐岩缝洞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油气勘探 物探技术 高精度三维地震 碳酸盐岩 缝洞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储集体油水识别的谐频特征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宗杰 刘群 +2 位作者 李海英 唐文榜 姚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4-490,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油水识别难题,开展了以频谱特征差异为基础的瞬时谐频特征(Harmonic Frequence Characters,HFC)分析技术应用研究。充填流体溶洞、坍塌-充填洞穴模型的正演模拟数据和井旁地震道产层段的频... 针对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油水识别难题,开展了以频谱特征差异为基础的瞬时谐频特征(Harmonic Frequence Characters,HFC)分析技术应用研究。充填流体溶洞、坍塌-充填洞穴模型的正演模拟数据和井旁地震道产层段的频谱分析表明,主频段振幅是区分充填流体洞穴与坍塌-充填洞穴的主要依据,30Hz以上的高频段振幅的差异是区分油和水的主要标志,由此形成缝洞型储集体的油水识别模式。对塔河油田十区和托普台地区各200km2三维地震资料开展HFC油水识别应用研究,将识别结果用43口盲井进行验证,其识别符合率达到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 油水识别 谐频特征(HF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林地土壤水盐动态及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宗杰 田青 宋玲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以甘肃河西走廊金塔县沙漠森林公园作为典型胡杨林地的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土层土壤水盐动态变化以及对胡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离地表60cm以内,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层中水分的含量随之增高... 以甘肃河西走廊金塔县沙漠森林公园作为典型胡杨林地的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植被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土层土壤水盐动态变化以及对胡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距离地表60cm以内,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层中水分的含量随之增高;而在60cm以下,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层水分的含量在不断减少,但变化平缓.土壤盐分的变化总体趋势为随着土层的不断加深,土层中盐分的含量在不断的减少,其中以0~10cm层土壤的盐分最高.在不同的水分和盐分条件下,胡杨林的生长状况为,随着水分的增加,不管是树高、胸径还是地径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植被的生长状况也趋向良好;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植被的生长状况趋势于不良,区域植被趋于衰落.在一定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是相伴而行的,土壤水分运移的过程带动了土壤盐分的运动,所以在水分和盐分共同作用下,每块样地土壤全盐量和含水量表现出相矛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 土壤 水盐动态 金塔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偏移成像技术在顺北油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宗杰 李海英 +3 位作者 王立歆 李弘 张庆 李赋斌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2-911,共10页
顺北油气田二叠系地层火成岩广泛发育,断控缝洞储集体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精确速度建模及目标地质体成像困难。在常规地震数据处理中,传统的OVT分扇区处理技术无法获得地下真实角度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引起的速度突变,为进一步提高顺北复... 顺北油气田二叠系地层火成岩广泛发育,断控缝洞储集体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精确速度建模及目标地质体成像困难。在常规地震数据处理中,传统的OVT分扇区处理技术无法获得地下真实角度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引起的速度突变,为进一步提高顺北复杂构造区的宽方位地震成像精度,利用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偏移成像技术实现了顺北油气田的分方位、分角度的精确成像。利用全方位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分析全方位道集的剩余延迟,建立层析成像矩阵,实现各向异性场的精确速度建模。采用全方位地下局部角度域分解与成像技术,对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分倾角叠加、散射增强和镜像增强处理,提高深层小尺度地质体的可识别能力;利用倾角道集的特点进行散射成像,获得散射数据体,突出了地下缝洞体的能量;利用不同波场的传播特点进行镜像能量成像,获得信噪比更高、细节更清晰的叠加数据,清晰刻画断裂展布特征,为顺北油气田缝洞储层及小尺度地质体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该项技术。也可为其它地区的缝洞型地质异常体的预测提供技术参考。顺北油气田的应用结果表明,火成岩建模及成像精度明显提升,突出了缝洞储层的串珠反射能量,提高了断裂识别的准确度。相较于常规克希霍夫偏移技术,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偏移成像技术保留了不同传播方向波场成像值的局部方位信息,能更准确地反映地下成像点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地震采集 各向异性 地震偏移成像 全方位局部角度域 顺北油气田 散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宗杰 田青 +1 位作者 宋玲玲 张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8-132,137,共6页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计算了甘肃省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系统评价了各措施对研究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甘肃长江流域梯田、水保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经济效益分别为58.08亿元,180.0...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计算了甘肃省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系统评价了各措施对研究区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甘肃长江流域梯田、水保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经济效益分别为58.08亿元,180.02亿元,29.69亿元,15.2亿元,合计282.99亿元;同时,通过实施坡改梯工程,甘肃省长江流域累计节约土地面积25.96万hm2,节约劳工2 216.9工日。另外,随着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研究区的治理面积、年增产量、年净增产值以及累积净增产效益均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且水保林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长江流域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抗感染多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宗杰 周一鸣 周小理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荞麦种子内发现了很多抗菌肽、抗肿瘤多肽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感染多肽,这些多肽的结构特征和实际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主要综述了荞麦抗感染多肽的分子结构特征,抗菌、抗肿瘤、胰酶抑制等生理活性及其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荞麦种子内发现了很多抗菌肽、抗肿瘤多肽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感染多肽,这些多肽的结构特征和实际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主要综述了荞麦抗感染多肽的分子结构特征,抗菌、抗肿瘤、胰酶抑制等生理活性及其作用信号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荞麦抗感染多肽 抗菌肽 抗肿瘤多肽 胰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波在采集数据缺失区地震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宗杰 王立歆 郭书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8,6,共7页
在主要利用地震一次波信息进行成像的背景下,当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遇到某些无法放炮而只能放置检波器的障碍地段,会出现地下构造成像信息不足。若此区域地震多次波比较发育,可以尝试将多次波视为有效信息进行利用。在障碍地段的检波点... 在主要利用地震一次波信息进行成像的背景下,当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遇到某些无法放炮而只能放置检波器的障碍地段,会出现地下构造成像信息不足。若此区域地震多次波比较发育,可以尝试将多次波视为有效信息进行利用。在障碍地段的检波点处设置虚拟炮点和虚拟接收点,通过互相关和叠加的方法技术将多次波降阶构建虚拟一次波;通过虚拟一次波偏移成像,实现观测系统障碍区域的多次波成像,并用于补充地震一次波成像信息的缺失,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和完整的地下构造成像信息。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地形 多次波 互相关 虚拟一次波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宗杰 王勤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40,44,共7页
塔北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 ,一是采用地震层拉平技术恢复古地貌 ,利用地震振幅属性参数恢复古水系 ,以此为基础 ,分析岩溶性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 ;二是利用相干体、振幅、波... 塔北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 ,一是采用地震层拉平技术恢复古地貌 ,利用地震振幅属性参数恢复古水系 ,以此为基础 ,分析岩溶性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 ;二是利用相干体、振幅、波阻抗反演、约束测井反演等地震属性参数进行储层有效性分析 ;三是运用模式识别预测含油性。为避免单一参数的局限性 ,可采用直方图、二维交会图、三维交会图等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参数进行储层和含油气性预测。实际应用证实效果良好 ,根据古地貌分析预测的碳酸盐岩储层有利分布区与实际相符 ;古水系的研究为地下河、溶洞的展布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波阻抗反演、振幅、相干参数预测的储层吻合率达80 ,模式识别预测含油气性经钻井证实是正确的 ;直方图预测区域钻井符合率达 70 以上 ,二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古水系 振幅提取 相干计算 波阻抗反演 模式识别 多参数分析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河东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宗杰 田青 宋玲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88,共5页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PSR模型),建立了甘肃省河东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归一化法、均方差赋值法和加权指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得出研究区的生态安全度。结果表明:甘肃省河东...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PSR模型),建立了甘肃省河东地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归一化法、均方差赋值法和加权指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得出研究区的生态安全度。结果表明:甘肃省河东地区的综合安全指数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安全状态由较不安全态上升到临界态和较安全态,随后又由较安全态下降到临界态,最后再由临界态上升到较安全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安全指数由1983年的0.25上升到2012年的0.69,提高了176%。全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变化表现为总体趋势逐渐好转,但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未来甘肃省河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仍然异常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 河东地区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参数在塔河油田储层含油气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李宗杰 王胜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5期453-457,412,共5页
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会引起地震波波形、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速度、波阻抗等参数的变化。根据塔河油田三叠系碎屑岩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钻井、测试资料及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含油气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振幅、频率... 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会引起地震波波形、振幅、频率等参数以及速度、波阻抗等参数的变化。根据塔河油田三叠系碎屑岩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钻井、测试资料及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含油气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振幅、频率、波阻抗、振幅变化率等地震属性参数为储层含油气预测的敏感参数;将二维、三维参数交会分析技术应用到地震属性参数分析中,通过多种参数交会聚类分析,对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该方法应用于三叠系碎屑岩储层含油气性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奥陶系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对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了尝试性预测,取得了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参数 油气储层 含油气性 地震波 三叠系 奥陶系 波阻抗 塔河油田 测试资料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演模拟验证叠前弹性阻抗反演在碳酸盐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宗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28,共6页
叠前弹性阻抗反演能够得到不同角度的弹性波阻抗体,对地下储层岩性及含流体性质的判别能力相对较强,但仍存在多解性问题。从实际的地质及地震资料出发,在测井资料约束下建立符合地下实际的缝洞型储层地震地质模型,首先从正演的角度分析... 叠前弹性阻抗反演能够得到不同角度的弹性波阻抗体,对地下储层岩性及含流体性质的判别能力相对较强,但仍存在多解性问题。从实际的地质及地震资料出发,在测井资料约束下建立符合地下实际的缝洞型储层地震地质模型,首先从正演的角度分析目标储层的地震波场特征,然后对正演模拟结果及实际地震资料分别进行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正演模拟与实际资料弹性阻抗反演结果相互印证,综合判识缝洞型储层的岩性和含流体特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弹性阻抗 叠前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道桥白垩系储层正演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宗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5,152,共4页
三道桥工区白垩系储层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具有储层薄、孔隙度低、渗透率低等特点。根据实钻测井资料,选择岩石物理参数,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地质模型。利用正演模拟合成地震记录分析,10 m以上厚度的砂体能够分辨。地震属性分析认为,砂... 三道桥工区白垩系储层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具有储层薄、孔隙度低、渗透率低等特点。根据实钻测井资料,选择岩石物理参数,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地质模型。利用正演模拟合成地震记录分析,10 m以上厚度的砂体能够分辨。地震属性分析认为,砂体越厚,地震波振幅越强,尤其当砂体含油以后,振幅增强更加明显,因此,可以用振幅属性描述较厚的砂体和预测砂体的含油气性。分频技术可以区分较薄的储层。正演模拟为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正演模拟 储层特征 地震响应 塔里木盆地 三道桥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部署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宗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477-479,485,共4页
塔河油田超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层为碳酸盐岩缝洞系统 ,存在着很强的非均质性 ,油田水平井开发难度较大。通过研究和实践 ,提出了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合岩溶、断裂及构造、古地貌、地震属性参数等综合分析、评价部署水平开发井... 塔河油田超深层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层为碳酸盐岩缝洞系统 ,存在着很强的非均质性 ,油田水平井开发难度较大。通过研究和实践 ,提出了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合岩溶、断裂及构造、古地貌、地震属性参数等综合分析、评价部署水平开发井的技术方法。其中 ,振幅变化率、相干体、波阻抗反演等地球物理预测参数技术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水平井的成功率 ,为超深层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开发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藏 水平井 油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砌石坝灌浆治漏加固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宗杰 蒋洪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0年第6期50-53,共4页
针对浆砌石坝漏水问题 ,分析小型水利工程漏水成因 ,介绍“上游堵、中间截、下游追踪”的压力灌浆治漏加固技术 ,即坝体、坝基帷幕灌浆 ,坝上游面固结灌浆 ,坝下游面追踪固结灌浆及坝面重新勾缝四部分 .应用实例证明 ,该项技术设备简单 ... 针对浆砌石坝漏水问题 ,分析小型水利工程漏水成因 ,介绍“上游堵、中间截、下游追踪”的压力灌浆治漏加固技术 ,即坝体、坝基帷幕灌浆 ,坝上游面固结灌浆 ,坝下游面追踪固结灌浆及坝面重新勾缝四部分 .应用实例证明 ,该项技术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效果显著 ,实用性强 ,应用前景广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砌石坝 漏水 灌浆 加固 帷幕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在构筑输水洞截流环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宗杰 杨俊青 +1 位作者 解连坤 马建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0年第7期55-57,共3页
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构筑连环水泥桩 ,形成输水洞外截流环墙 ,治理洞和坝体之间接触渗漏 ,阻截渗流 ,此方法经黄前水库输水洞处理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
关键词 高压旋喷灌浆 旋喷桩 截流环墙 输水洞 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沙48井区常规纵波与三分量识别裂缝能力对比
20
作者 李宗杰 杨宇勇 李海英 《科技通报》 2020年第1期26-31,共6页
裂缝发育程度是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评价的关键要素之一。为了评价常规纵波与三分量数据对于裂缝预测的能力,以塔河油田沙48井区常规三维纵波地震数据与三分量多波地震数据为例,运用常规纵波曲率与相干、转换横波分裂分析技术对... 裂缝发育程度是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评价的关键要素之一。为了评价常规纵波与三分量数据对于裂缝预测的能力,以塔河油田沙48井区常规三维纵波地震数据与三分量多波地震数据为例,运用常规纵波曲率与相干、转换横波分裂分析技术对该井区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纵波的曲率和相干分析等裂缝预测方法而言,对于碳酸盐岩储层,基于三分量数据的横波分裂分析是一种更有效的裂缝预测方法;多分量地震不仅可以预测裂缝发育有利区带,还能预测发育的方位,而且裂缝预测结果精度更高,值得开展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碳酸盐岩储层 纵波 三分量 横波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