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贸易协定环境条款与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
1
作者 马荣国 张乃丽 李宗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8,共12页
区域贸易协定(RTA)所涵盖的环境条款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该研究基于2005—2018年世界贸易组织RTA数据库与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匹配数据,考察了RTA环境条款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RTA环境条款的... 区域贸易协定(RTA)所涵盖的环境条款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该研究基于2005—2018年世界贸易组织RTA数据库与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匹配数据,考察了RTA环境条款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RTA环境条款的签署能够显著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上述影响在污染较重行业及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中更为突出。与环境条款内容丰富性相比,强制性环境条款对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只有强制性环境条款才有可能通过绿色创新抑制出口隐含碳排放,其他情形下的绿色创新与环境条款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RTA环境条款并不能通过绿色补贴抑制出口隐含碳排放;只有强制性环境条款才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出口隐含碳减排;出口国环境规制与RTA环境条款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该研究为优化中国RTA环境条款设计和出口隐含碳排放治理提供了经验启示:①未来签署RTA环境条款时,应优先考虑签署强制性环境条款,统筹发挥RTA环境条款和国内环境规制在出口隐含碳排放中的调控作用。②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审慎实施绿色补贴政策。③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构建相衔接的国内经贸与环境治理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环境条款 出口隐含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格局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乃丽 李宗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问题,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深远。首先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20002017年中国分省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然后利用Theil指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区非...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问题,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深远。首先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20002017年中国分省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然后利用Theil指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区非均衡特征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趋势,最后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检验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呈现“东部高,东北和中部居中,西部低”的空间梯度分布格局,地区差距明显,但是随时间推移在不断缩小;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但是地区层面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政府应该以整体思维把握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结构优化,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质量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85
3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9,共10页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要素配置效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学科十年:实践、创新与突破——陕西价格学科发展十年述评
4
作者 张建民 曹保延 李宗显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65-70,共6页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的时候,总结陕西价格学科的十年,使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放开搞活的方针指引下,价格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价格理论有了新的突破,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学...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的时候,总结陕西价格学科的十年,使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放开搞活的方针指引下,价格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价格理论有了新的突破,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学说。理论上的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价格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较之以往更加紧密。价格学科的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研究方法、手段也更加先进、科学。可以说,价格学科的十年,是实践、创新、突破的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学科 价格理论 陕西省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