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W104+xAl耐热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喜月 张伟 李宗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1-164,160,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等研究了GW104+xAl(x=0、0.4、0.8、1.2,wt%)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GW104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及Mg_(3)Gd相、Mg_(24)Y_(5)相组成。添加Al元素后,合金中产...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等研究了GW104+xAl(x=0、0.4、0.8、1.2,wt%)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GW104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及Mg_(3)Gd相、Mg_(24)Y_(5)相组成。添加Al元素后,合金中产生Al_(2)Gd相。均匀化处理后的GW104+xAl合金晶粒细小,Mg_(3)Gd相、Mg_(24)Y_(5)相溶入基体,而Al_(2)Gd相仍大量存在。添加Al元素后,GW104合金中产生Al_(2)Gd相,可显著提高高温强度,挤压态GW104+1.2Al合金的300℃高温抗拉强度为182 MPa,比GW104合金抗拉强度提高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104+xAl合金 AL元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U_(3)Si_(2)复合芯块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工艺与性能表征研究
2
作者 孙启明 姬鹏波 +3 位作者 王纪钧 曹军文 李昱 李宗书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340-347,共8页
为进一步提升核燃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以UN-U_(3)Si_(2)复合芯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结合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测试、热物理和力学性能测量等表征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 为进一步提升核燃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以UN-U_(3)Si_(2)复合芯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结合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测试、热物理和力学性能测量等表征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结压力对复合芯块致密度的影响,通过UN和U_(3)Si_(2)粉末不同粒径之间的组合,研究粉末粒径对复合芯块致密度的影响,通过调整混合比例,研究不同U_(3)Si_(2)含量对复合芯块的热导率、硬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N-20%U_(3)Si_(2)复合芯块最佳烧结参数为:烧结温度1650℃、保温时间30 min、烧结压力50 MPa,制备得到的复合芯块密度为13.60 g/cm^(3),相对密度为98.30%,3种因素对复合芯块密度影响的显著程度为烧结温度>烧结压力>保温时间。细UN-粗U3Si2制备的UN-20%U_(3)Si_(2)复合芯块的密度最大,为13.60 g/cm^(3),相对密度为98.31%。UN-20%U_(3)Si_(2)的复合芯块综合性能最优,热导率达到29.0 W/(m·K)@900℃,热膨胀系数达到8.90×10^(-6)K^(-1)@600℃,硬度为637 HV1,抗压强度为331.0 MPa。本文的试验结果能够为后续UN-U_(3)Si_(2)复合芯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U_(3)Si_(2)复合芯块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热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土壤环境中剥离涂层下X80钢应力腐蚀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宗书 刘智勇 +1 位作者 杜翠薇 李彩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环境中剥离涂层下X80管线钢应力腐蚀行为及机理。方法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腐蚀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服役于鹰潭土壤环境的X80管线钢在剥离涂层下滞留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及机理进行了分...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环境中剥离涂层下X80管线钢应力腐蚀行为及机理。方法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和腐蚀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服役于鹰潭土壤环境的X80管线钢在剥离涂层下滞留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X80管线钢在剥离涂层下的滞留液中具有一定的SCC敏感性,应力腐蚀开裂类型属于TGSCC,敏感性较大位置为近漏点处、剥离区中下部及剥离区底部,且近漏点处滞留液体系中X80钢的SCC机理受阳极溶解(AD)机制控制,剥离区底部滞留液中SCC机理受阳极溶解+氢脆(AD+HE)的混合机制控制。结论服役于酸性土壤中的X80管线钢在外防腐涂层破损后,除开放破损处将发生腐蚀外,剥离涂层下的管线钢还会存在一定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酸性土壤 应力腐蚀(SCC) 剥离涂层 滞留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铀燃料粉末及芯块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宗书 邵宗义 +2 位作者 刘文涛 隋政 杜江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76-281,共6页
氮化铀(UN)燃料作为高铀密度燃料之一,已成为未来空间堆动力、空间核电源、核动力火箭的首选燃料之一。本文采用金属铀氢化脱氢-氮化脱氮及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得到UN粉末和芯块,探究了粉末粒度对燃料芯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U... 氮化铀(UN)燃料作为高铀密度燃料之一,已成为未来空间堆动力、空间核电源、核动力火箭的首选燃料之一。本文采用金属铀氢化脱氢-氮化脱氮及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得到UN粉末和芯块,探究了粉末粒度对燃料芯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UN粉末为单相UN,形貌为不规则的非球形,有利于芯块制备过程中粉末间的相互填充和机械啮合;不同粒度UN粉末热压烧结制备的UN芯块,物相检测结果均为单相UN,当粉末粒度为-100~+200目时,芯块密度、铀密度及压溃强度最高,分别为13.78 g/cm^(3)(96.23%T.D.)、12.99 g/cm^(3)和175.4 MPa;-50~+100目粉末次之,-200目粉末最次;对-100~+200目和-50~+100目粉末所制UN芯块进行热物理性能对比,-100~+200目粉末制备芯块热扩散系数较大,热膨胀系数则两者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铀燃料 氢化脱氢 热压烧结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