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栓塞治疗四肢肌间血管瘤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宇闯 李卓永 +3 位作者 林坚 龙晚生 李宗业 麦栩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四肢肌间血管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DSA引导下对24例四肢肌间血管瘤患者共施行31次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上臂或肩部5例,前臂2例,大腿14例,小腿3例,全部病例随访26~74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的载瘤动脉及其...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四肢肌间血管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DSA引导下对24例四肢肌间血管瘤患者共施行31次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上臂或肩部5例,前臂2例,大腿14例,小腿3例,全部病例随访26~74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的载瘤动脉及其周围畸形血管团得到全部或大部分闭塞,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其中13例稳定至今,5例于肿块缩小后外科手术完整切除,6例复发增大者经瘤内注射硬化治疗后稳定。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四肢肌间血管瘤安全有效,联合外科手术或瘤内注射等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血管瘤 四肢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介入治疗头臂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宇闯 冼翠华 +3 位作者 姜松青 苏明 李卓永 李宗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介入治疗头臂静脉血栓中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其使用问题。方法对23例头臂静脉血栓患者行经皮股静脉穿刺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后复查上腔静脉造影,13~27个月后随访观察滤器的位置...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介入治疗头臂静脉血栓中对预防肺栓塞(PE)的效果及其使用问题。方法对23例头臂静脉血栓患者行经皮股静脉穿刺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后复查上腔静脉造影,13~27个月后随访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和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置入上腔静脉滤器,随访复查期间均未出现PE及滤器倾斜、移位。结论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地预防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栓塞 腔静脉滤器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导向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转移瘤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宇闯 李卓永 +3 位作者 杨锦钊 林坚 李宗业 柯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导向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132个瘤灶)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25例(68个瘤灶,治疗组)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和CT导向经皮瘤内注射无...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导向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132个瘤灶)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25例(68个瘤灶,治疗组)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和CT导向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对23例(64个瘤灶,对照组)施行单纯TACE。全部病例随访10-43个月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缩小率分别为66.2%和48.4%;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0%,80.0%,64.0%和78.3%,65.2%,47.8%;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0%和39.1%。两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CT导向PEI在肝转移瘤治疗中可相互协同,疗效优于单纯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化疗栓塞 无水乙醇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