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运输过程中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影响
1
作者 李宏燕 白婵 +4 位作者 廖涛 王炬光 鉏晓艳 熊光权 王雅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6,共9页
缺氧现象普遍存在集约化养殖和活鱼运输中,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日益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不同运输时间下水质、生化参数、组织结构等的影响。将杂交... 缺氧现象普遍存在集约化养殖和活鱼运输中,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日益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低氧胁迫对西伯利亚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不同运输时间下水质、生化参数、组织结构等的影响。将杂交鲟幼鱼置于溶氧质量浓度为2.5±0.5 mg/L、7.5±0.4 mg/L的环境下进行模拟运输。结果显示,运输12 h后,低氧组中幼鱼存活率为54%,血清皮质醇(COR)浓度、肝脏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运输前(P<0.05);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在6 h后达到最大值;肝脏丙二醛(MDA)浓度、微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低氧组肝脏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活性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运输12 h后,肌肉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乳酸含量在3 h时达到最高;低氧组幼鱼肝脏在运输12 h后出现更严重的组织损伤。研究表明运输过程中低氧胁迫会影响幼鱼的存活率、水质等参数,导致鱼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加剧肝脏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幼鱼 低氧 模拟运输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对流红外辐射复合加热在羊肉烤制过程中的传热解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宏燕 何建国 +4 位作者 马莹 王松磊 吴龙国 康宁波 王芹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1-66,共6页
对基于电热管与红外复合加热方式下的羊肉烤制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探究其"外焦里嫩"特征品质的烤制方法及规律。利用红外测温成像技术测定羊肉烤制过程温度分布,结合热力学参数及三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分析羊肉样本温度分布与烤... 对基于电热管与红外复合加热方式下的羊肉烤制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探究其"外焦里嫩"特征品质的烤制方法及规律。利用红外测温成像技术测定羊肉烤制过程温度分布,结合热力学参数及三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分析羊肉样本温度分布与烤制温度、时间之间的响应关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羊肉加热过程中水分散失及蛋白质变性规律,阐述不同红外功率对羊肉烤制品质的影响及烤制过程中表面抹油对烤制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烤制过程分为电热管加热与红外加热两阶段,第一阶段烤制温度为85~140℃,烤制5 min,利用高温热场使热量由外及内逐渐传递,促进香气及风味物质形成,中心温度达到60℃时停止加热并进行表面抹油降温;第二阶段采用2.0 kW短波红外加热管烤制2 min,肉表温度可迅速升至120℃,短波辐射高热流密度与低穿透性使肉表皮美拉德反应更充分,形成焦化皮膜阻隔层,减少内部水分散失,肉膜表面与内部温差加大。最终通过温度、时间及加热方式精确控制促使肉制品产生"外焦里嫩"的烧烤品质,初步建立"外焦里嫩"羊肉烤制热力学规律及方法,为开发工业化烤制生产设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红外辐射 烤制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益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宏燕 王如然 +5 位作者 张玉杰 陈明国 许华颖 黄浩然 赵杉 李俊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益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患者血清IL-10、IL-17、CCL-18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采用回顾性、抽样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诊治的118例P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扶正益气汤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患者血清IL-10、IL-17、CCL-18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采用回顾性、抽样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诊治的118例P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扶正益气汤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28 d,记录治疗前后IL-10、IL-17、CCL-1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59/60),对照组为84.5%(49/5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CL-1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7显著减少,IL-10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10、IL-17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细胞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炎与炎症因子CCL-18、IL-17、IL-10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0%、0.0%和1.7%(1/60),对照组分别为10.3%(6/58)、12.1%(7/58)和15.5%(9/58),观察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益气联合抗生素治疗在PCM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调节血清IL-10、IL-17的表达,降低CCL-18的表达,从而促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益气汤 浆细胞性乳腺炎 IL-10 IL-17 CC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宏燕 何建国 李明滨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855-5858,共4页
针对单一太阳能干燥和单一空气源热泵干燥存在的不足,设计搭建了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系统,对太阳能不同供热温度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风机及测试系统等。... 针对单一太阳能干燥和单一空气源热泵干燥存在的不足,设计搭建了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系统,对太阳能不同供热温度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风机及测试系统等。试验结果表明,连续供热泵模式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较为稳定,制热系数在1.91~2.42之间;蒸发温度对热泵制热性能及运行工况有较大影响,当蒸发温度维持在20~25℃时,热泵的制热性能较高,热泵噪音较低,更适于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泵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新思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宏燕 丁莉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1-192,195,共3页
对气固相催化反应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一般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与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相联系,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思路。通过举例分析表明,该推导方法简单易学,推导所得动力学方程与经... 对气固相催化反应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一般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与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相联系,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推导思路。通过举例分析表明,该推导方法简单易学,推导所得动力学方程与经典动力学方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反应 动力学方程 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宏燕 续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730-10731,共2页
通过对传统中药浸提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和浸提机理的分析,以传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中药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些因素与浸出有效成分浓度之间内在的关系。推导所得模型表明:提高温度,降低固体颗粒的粒度可提... 通过对传统中药浸提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和浸提机理的分析,以传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中药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些因素与浸出有效成分浓度之间内在的关系。推导所得模型表明:提高温度,降低固体颗粒的粒度可提高溶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进而提高浸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浸提 动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及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宏燕 续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857-14857,14868,共2页
根据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的特点,结合废水处理方法,分析确定了马铃薯淀粉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并对其蒸发系统进行了工艺控制系统分析。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废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串联阵列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宏燕 何建国 李明滨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以串联平板集热阵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串联集热阵列集热模型,计算分析不同集热介质循环流量、不同辐照度、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阵列的集热特性。结果表明:集热工质循环流速对集热阵列的集热效率影响显著,阵列数目越多,集热效率差异越... 以串联平板集热阵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串联集热阵列集热模型,计算分析不同集热介质循环流量、不同辐照度、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阵列的集热特性。结果表明:集热工质循环流速对集热阵列的集热效率影响显著,阵列数目越多,集热效率差异越大,当循环流速高于1m^3/h时可获得较高的集热效率;当太阳辐照度高于100W/m^2时,集热阵列的散热损失量小于集热量,集热循环开启,且集热阵列的集热效率随辐照度的增加稳定于0.65~0.72之间,表明高辐照度下集热阵列的温度较高,散热损失的增加使得集热效率基本为定值;室外环境温度增加使集热工质出口温度逐渐增加,对集热效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串联阵列 运行特性 集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相变储热装置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燕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2期145-150,共6页
综述近十年来太阳能相变储热装置的研究现状,主要分析对不同几何结构相变储热装置的实验研究现状,阐述相变储热装置数值模拟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对强化相变传热的措施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变储热装置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太阳能 相变储热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太阳辐照模型仿真分析
10
作者 李宏燕 何建国 李明滨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28-6130,6133,共4页
太阳辐照模型是工农业及建筑节能领域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其水平面上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照度随着季节、纬度、经度以及海拔高度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在建立太阳辐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模拟了不同条... 太阳辐照模型是工农业及建筑节能领域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其水平面上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照度随着季节、纬度、经度以及海拔高度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在建立太阳辐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的太阳辐照度,分析了辐照度随一年中的典型季节、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太阳辐照度随不同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季辐照度高,冬季辐照度低;而随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则变化较小,为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照 MATLAB 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中上位机与PLC的接口与通信
11
作者 李宏燕 续京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01-1903,共3页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过程产生大量有机废水,为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其废水循环利用工艺提出对设备工艺参数实施监控。根据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的特点,通过分析过程操作原理,对其废水蒸发回收设备进行了控制系统分析;结合...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过程产生大量有机废水,为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其废水循环利用工艺提出对设备工艺参数实施监控。根据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的特点,通过分析过程操作原理,对其废水蒸发回收设备进行了控制系统分析;结合PLC和MCGS的功能和工业应用特点,设计了PLC控制系统的上位机监控,并讨论了利用MCGS实现上位机与PLC之间的接口与通信的方法。设计完成的监控系统满足工艺要求,通过上位机与PLC之间的接口与通信实现了对工艺参数的监控,扩展了MCGS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废水 MCGS 上位机 PLC 接口 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GS的马铃薯淀粉废水蒸发回收工艺的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12
作者 李宏燕 续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92-7692,7827,共2页
介绍MCGS工控组态软件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并结合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构建了其上位机监控系统,扩展了MCGS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MCGS 淀粉废水 蒸发回收工艺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分析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破拆机设计
13
作者 李宏燕 蔡国振 +2 位作者 白璟琦 张佃平 吴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58,共6页
针对废旧铅酸蓄电池拆解回收中存在机械化程度及拆解效率低,作业车间环境污染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以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为拆解对象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破拆机。基于功能分析研究方法及铅酸蓄电池内部结构分析,确定铅酸蓄电池破拆工艺流程和... 针对废旧铅酸蓄电池拆解回收中存在机械化程度及拆解效率低,作业车间环境污染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以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为拆解对象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破拆机。基于功能分析研究方法及铅酸蓄电池内部结构分析,确定铅酸蓄电池破拆工艺流程和破拆机的总体功能模型,并对铅酸蓄电池破拆机的驱动机构进行了分析;综合运用形态学方法建立废旧铅酸蓄电池破拆装置形态学矩阵,运用SolidWorks对破拆装置中的夹具机构、锯切机构等关键机构进行了仿真建模。设计的夹具机构以小型液压缸为动力源,采用四连杆平行夹紧机构,最大张开距离为178 mm,最小张开距离为133 mm;锯切机构采用直径为500 mm的左右齿型圆盘锯,选用Y132S-4型电机以V型皮带轮进行传动连接,利用丝杠滑轨组件实现刀具在水平面上X和Y方向的自由移动。设计的试验样机以锯片转速700 r/min,锯切进给速度5.0 mm/s进行锯切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破拆机能够实现废旧铅酸蓄电池上下壳体与电池腔体的破拆,使铅板与铅泥有效分离;切割后产生的塑料和铅粒颗粒物形态规则均匀,颗粒粒径在6~8 mm之间,在闭式负压箱内进行切割可有效降低铅粉污染,满足回收企业对电池的破拆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铅酸蓄电池 破拆机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不同供热模式对R22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宏燕 何建国 李明滨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5期258-261,共4页
为研究太阳能供热模式和供热温度对R22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设计搭建太阳能热泵实验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及测试系统等。对太阳能间歇供热和连续供热两种不同的太阳能供热泵模式下,压... 为研究太阳能供热模式和供热温度对R22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设计搭建太阳能热泵实验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及测试系统等。对太阳能间歇供热和连续供热两种不同的太阳能供热泵模式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间歇供热泵模式下,压缩机制热量随着供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制热系数在1.53~2.07之间,但是蒸发温度过高时压缩机工作不稳定。连续供热泵模式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较为稳定,制热系数在1.91~2.42,均高于同温度下的间歇供热模式,更适于太阳能辅助热泵制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供热模式 热泵 制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锯切破拆颗粒物气固分离数值模拟
15
作者 李宏燕 何立军 +2 位作者 刘行宇 白璟琦 张东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42,共6页
依据气固耦合理论,利用CFD-DEM耦合分析方法对铅酸蓄电池锯切破拆颗粒物分离进行仿真模拟。锯切破拆后塑料-铅颗粒的分离,属于稀相气固两相流问题。CFD-DEM间的耦合采用基于欧拉框架下的耦合接口方法实现;颗粒相采用基于拉格朗日法的颗... 依据气固耦合理论,利用CFD-DEM耦合分析方法对铅酸蓄电池锯切破拆颗粒物分离进行仿真模拟。锯切破拆后塑料-铅颗粒的分离,属于稀相气固两相流问题。CFD-DEM间的耦合采用基于欧拉框架下的耦合接口方法实现;颗粒相采用基于拉格朗日法的颗粒追踪,流体相采用基于欧拉法和有限体积法的N-S方程求解。模拟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分离效率不同,分离适宜风速为10-12 m/s;利用搭建的实验装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FD-DEM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根据ABS颗粒与铅颗粒的模拟分离结果,对分离装置模型的改进策略进行分析,降低隔板高度、减小料斗间距可提高铅颗粒的分离效果。研究可为铅酸蓄电池破拆产物的高效分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锯切破拆颗粒 气固分离 CFD-DEM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浸提的研究现状
16
作者 李宏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751-17753,共3页
天然产物的微波浸提与常规传统浸提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操作时间少等显著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浸提原理和应用特点。研究表明,鉴于天然产物种类及其... 天然产物的微波浸提与常规传统浸提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操作时间少等显著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浸提原理和应用特点。研究表明,鉴于天然产物种类及其有效成分的多样性,以及有效成分浸提溶剂的不同,微波作用机理有一定的差异性,微波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浸提及其浸提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有效成分浸提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0
17
作者 樊君 吕磊 +1 位作者 李宏燕 郭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4,共3页
用正交实验对大枣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在80℃下,用16倍于枣皮粉的80%乙醇,超声波浸提30min。同时研究了光照、pH值、H2O2、Na2SO3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枣红色素除在强氧化剂H2O2和碱性... 用正交实验对大枣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在80℃下,用16倍于枣皮粉的80%乙醇,超声波浸提30min。同时研究了光照、pH值、H2O2、Na2SO3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枣红色素除在强氧化剂H2O2和碱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差外,在其他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红色素 超声波 提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丝瓜络对铜离子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滕艳华 李宏燕 +3 位作者 陆曼 巫文贵 薛长国 张明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在柠檬酸溶液中,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改性丝瓜络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其对Cu(Ⅱ)的静态吸附性能,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曲线,并通过SEM及XRD对碱处理前后的丝瓜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丝瓜络在... 在柠檬酸溶液中,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改性丝瓜络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其对Cu(Ⅱ)的静态吸附性能,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曲线,并通过SEM及XRD对碱处理前后的丝瓜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丝瓜络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SEM分析表明碱处理后表面有明显的沟壑;XRD分析显示碱处理后丝瓜络结晶度降低了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铜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灌石英砂滤料对泥沙过滤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宏燕 徐建新 +1 位作者 翟国亮 张运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551-10553,共3页
微灌过滤的目的在于滤除水源中可能造成灌水器堵塞的杂质颗粒,因此过滤效果评价指标和杂质颗粒滤除效果有关。试验采用砂过滤器模型,选取浊度、颗粒含量、粒度分布3个指标进行泥沙过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水颗粒质量分数、过滤速度相... 微灌过滤的目的在于滤除水源中可能造成灌水器堵塞的杂质颗粒,因此过滤效果评价指标和杂质颗粒滤除效果有关。试验采用砂过滤器模型,选取浊度、颗粒含量、粒度分布3个指标进行泥沙过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水颗粒质量分数、过滤速度相同,滤层厚度的改变的情况下,3个指标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均反映出滤层厚度与过滤效果呈正相关。3个指标在过滤评价中均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过滤效果 砂石过滤器 泥沙 浊度指标 颗粒含量指标 粒度分布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废水循环利用蒸发设备工艺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续京 李宏燕 +1 位作者 方雪娇 邢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81-12681,12699,共2页
[目的]为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废水循环利用。[方法]采用四效蒸发的方法,对四效蒸发参数进行迭代试算,确定蒸发设备的工艺参数。[结果]设计工艺参数合理。[结论]该研究为解决废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废水 蒸发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