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井-震联合的辫状河沉积微相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锦77井区为例
1
作者 李宏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7,共17页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杭锦旗锦77井区下石盒子组1段(简称盒1段)层序沉积特征,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研究岩石相测井曲线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不同结构砂体地球物理正演结果,总结了盒1段沉积微相、测井相和地震相三相综...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杭锦旗锦77井区下石盒子组1段(简称盒1段)层序沉积特征,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研究岩石相测井曲线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结合不同结构砂体地球物理正演结果,总结了盒1段沉积微相、测井相和地震相三相综合响应模式,划分了下石盒子组及其上、下地层各级层序界面,研究了内部沉积微相特征;利用地球物理属性地层切片技术,井-震结合、互为约束,确定了H1-2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下石盒子组高频层序格架及砂体分布,将盒1段划分为4个小层。砂体主要分布在H1-1—H1-3小层,每个小层厚15~20 m。②综合盒1段岩性、沉积构造、沉积相标志、垂向组合和砂体分布特征,认为主要为低可容纳空间、物源供给充分、河道不固定的游荡性辫状河沉积,心滩、河道充填和泛滥平原是最主要的三种沉积微相。主要目的层H1-2小层发育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的辫状河道3~4条,宽度介于1~8 km,北部河道是心滩微相发育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层序 井-震结合 地球物理正演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H1-2小层 锦77井区 东胜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层序沉积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宏涛 龙胜祥 +2 位作者 游瑜春 刘国萍 李秀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9-48,共10页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目前已全面转向开发,随着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迫切需要精细描述储层结构,总结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果,结合物性数据、测井曲线等分析成果,重点研究了该区长兴组生物礁...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目前已全面转向开发,随着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迫切需要精细描述储层结构,总结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果,结合物性数据、测井曲线等分析成果,重点研究了该区长兴组生物礁的层序地层、沉积相、储层特征以及储层结构。结果表明:①该区长兴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高频层序界面上、下电测曲线突变响应特征明显,电测曲线组合变化特征与高频层序所控制的沉积旋回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上部三级层序(SQ2)中的台地边缘外侧并呈条带状分布,纵向上由2个明显的成礁旋回构成,在横向上具有"东早西晚"不对称规模发育的分布特征;③生物礁(滩)型储层总体以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溶孔白云岩储层为主,主要发育于2个四级层序中部上部生物礁礁盖部位,具有"层数多、单层薄、不同类型储层呈不等厚互层、非均质性强"和"双层储层结构"的特征。结论认为.高频层序控制了该区生物礁沉积微相的分布,是影响储层发育与空间展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二叠世 长兴期 生物礁 层序地层 沉积相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形成控制因素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宏涛 肖开华 +3 位作者 龙胜祥 游瑜春 刘国萍 李秀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4-755,共12页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地震资料,重点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碳酸盐岩层序、沉积相、储层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物礁储层结构和发育控制因素,总结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SQ2中的台地...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地震资料,重点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碳酸盐岩层序、沉积相、储层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物礁储层结构和发育控制因素,总结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SQ2中的台地边缘相带,纵向上由两个明显的成礁旋回构成,横向上呈"东早西晚"不对称分布,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生物礁(滩)型优质储层以低孔、中低渗溶孔云岩为主,主要发育于四级层序上部生物礁礁盖部位,具典型"双层储层结构"。成岩早期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是储层发育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受高频层序控制生物礁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也是控制长兴组生物礁准同生期的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的关键因素。埋藏溶蚀、埋藏白云岩化以及破裂作用进一步改善储集岩物性。元坝气藏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具有"岩相控储、早期形成、后期改造"的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结构 生物礁 层序 长兴组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须三段气藏层序沉积与储层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宏涛 史云清 +4 位作者 肖开华 胡向阳 贾爽 郑文波 魏修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34,共15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多口井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表明该层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做好该气田须三段气藏的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薄片及岩心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 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气田的多口井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表明该层段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做好该气田须三段气藏的开发前期评价工作,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岩心样品薄片及岩心物性分析等资料,结合测井解释与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对该气藏的地层层序、沉积相、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元坝地区须三段地层可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和五个四级层序,并进一步细分为五个砂组;(2)平行于物源方向的须三段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呈"西北厚、东南薄"展布,前积特征明显,属于进积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3)须三段气藏储集岩以钙屑砂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是溶孔—微溶孔,物性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且非均质性强;(4)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岩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即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过渡位置)的分流河道钙屑砂岩,该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该区须三段气藏储层溶蚀成岩作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三叠世 地层层序 沉积相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评价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宏涛 龙胜祥 +3 位作者 吴世祥 柳智利 张军涛 王春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1-559,共9页
通过川西坳陷中段野外露头资料、岩心样品微观资料,结合部分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川西坳陷中段的下三叠统... 通过川西坳陷中段野外露头资料、岩心样品微观资料,结合部分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川西坳陷中段的下三叠统中,局部层段发育颗粒滩型储层,但总体以中、低孔—低渗储层为主,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及残余鲕粒砂屑结构的粉细晶白云岩为主要的储集岩。自东北向西南,飞仙关组颗粒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差异明显,由海底成岩环境胶结作用向埋藏成岩环境的溶蚀、胶结作用变化;嘉陵江组成岩作用以埋藏成岩环境为主。综合研究认为,溶蚀作用和白云岩化作用是控制颗粒滩相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岩石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川西坳陷中段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部分鲕粒、砂屑白云岩化特征,主要与埋藏白云岩化有关;埋藏溶蚀应为盆地卤水的混合、冷却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飞仙关组 嘉陵江组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飞仙关组三段鲕滩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宏涛 龙胜祥 +2 位作者 吴世祥 陈纯芳 冯动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2,共6页
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但在该区野外露头发现了鲕粒滩相沉积,显示飞仙关组三段(简称飞三段)有可能成为该区重要的潜在海相储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样品,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观... 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但在该区野外露头发现了鲕粒滩相沉积,显示飞仙关组三段(简称飞三段)有可能成为该区重要的潜在海相储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样品,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观察及样品扫描电镜观察,结合部分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对该区飞三段鲕粒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汉旺野外露头剖面飞三段下亚段鲕粒灰岩以海底成岩作用为主,两期胶结作用强烈,而不完全的埋藏白云岩化未能有效增加孔隙空间,使得最终孔隙度较小;汉旺剖面的飞三段上亚段及大飞水剖面飞三段鲕粒白云岩则主要以埋藏成岩作用为主,次生孔隙发育,埋藏白云岩化与溶蚀作用是孔隙发育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成岩作用是造成川西坳陷飞三段鲕粒碳酸盐岩样品物性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汉旺剖面 大飞水剖面 早三叠世 鲕粒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 岩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缺陷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李炜鹏 李宏涛 陈松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3期86-90,共5页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大建筑和桥梁等工程。文章对钢管混凝土内部缺陷形式及成因进行分析,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钢管混凝土密实性。以广州市某工程为例,通过声波透射法检测初步发现钢管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再以钢管...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大建筑和桥梁等工程。文章对钢管混凝土内部缺陷形式及成因进行分析,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钢管混凝土密实性。以广州市某工程为例,通过声波透射法检测初步发现钢管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再以钢管外开孔水平钻芯方式对缺陷范围和程度进行精确定位,检测结果指导工程处理。工程处理后再次检测,确认达到设计要求,保障了工程安全,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示范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质量控制 声波透射法 缺陷 工程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震结合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展布分析与评价--以什邡气藏JP35砂组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宏涛 马立元 +3 位作者 史云清 胡向阳 高君 李浩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9,共12页
为了评价川西什邡地区蓬莱镇组三段气藏的开发潜力,优选有利区,通过岩心→测井→地震标定,对该气藏及主要目的层的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有利含气储层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气藏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砂组,各砂组厚度稳定,沉积时期构造稳定... 为了评价川西什邡地区蓬莱镇组三段气藏的开发潜力,优选有利区,通过岩心→测井→地震标定,对该气藏及主要目的层的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有利含气储层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气藏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砂组,各砂组厚度稳定,沉积时期构造稳定,地势平缓,沉积类型属于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砂体发育的最有利沉积微相。目的层JP35砂组储集岩主要为中-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溶孔细粒岩屑砂岩,渗流能力差,是影响储层评价的重要因素。井-震结合的储层展布与含气性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研究区优质含气储层范围局限,呈不连续条带状,其展布受到沉积微相、河道规模以及局部构造高部位的控制。该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及类似地区沉积相分析和储层特征、展布与评价研究以及有利区带优选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井-震结合 储层分布与评价 沉积特征 什邡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智能建造技术EPC项目应用研究
9
作者 陈剑华 李宏涛 陈松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以广州某创意园EPC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在数字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4个方面研发的智能建造创新技术:融合IOT、AI、5G等新兴技术构建基于BIM的全过程相关管理平台,提升“三控两管一协调”精益化水平;打造了铝模和... 以广州某创意园EPC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在数字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4个方面研发的智能建造创新技术:融合IOT、AI、5G等新兴技术构建基于BIM的全过程相关管理平台,提升“三控两管一协调”精益化水平;打造了铝模和装配式构件工业化生产链并应用了3款智能施工机器人,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效果良好,为广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同时对智能建造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BIM技术 案例分析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临边起吊安装基桩静载平台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10
作者 陈德乐 李宏涛 +1 位作者 陈松 阳亮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2期39-43,共5页
深基坑临边起重吊装大型构件危险系数高,安全控制难度大。为确保临边吊装作业过程的安全可控,需要对工程施工各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广州市某工程抗拔桩承载力检测试验装置吊装施工为例,选用汽车吊方案并优化了吊车... 深基坑临边起重吊装大型构件危险系数高,安全控制难度大。为确保临边吊装作业过程的安全可控,需要对工程施工各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广州市某工程抗拔桩承载力检测试验装置吊装施工为例,选用汽车吊方案并优化了吊车支腿布位;作业前使用结构力学方法简化计算两种最不利荷载工况,分别简化为静定、一次超静定悬臂梁模型;验算基坑立柱桩承载力,采用计算软件验算格构柱强度和压弯稳定性;吊装过程对重要和关键部位进行实时安全监控,同时做好现场巡查工作,保障吊装施工安全,对类似工程的安全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装平台 基坑 结构分析和验算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耐磨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宏涛 付争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4,50,共3页
选用纳米SiO2作为填料,经偶联剂表面修饰后,采用超声波分散方式与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制备高耐磨紫外光固化涂料。讨论了影响涂层耐磨性的几个因素,确定了较优配方。
关键词 纳米SIO2 紫外光固化 高耐磨 聚氨酯丙烯酸酯 表面修饰 分散方式 偶联剂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溶剂法碘化物系银纳米微粉的制备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宏涛 宋晓秋 +1 位作者 宁志刚 赵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B08期121-124,共4页
在无水的条件下,以有机物为溶剂,从银盐和碘化物出发制备银纳米微粉,避免银纳米粒子干燥过程中表面收缩硬化。实验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
关键词 非水溶剂法 银纳米微粉 碘化物 有机溶剂 制备条件 制备过程 照相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复合地基平板载荷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13
作者 何永彬 蔡少敏 +2 位作者 陈松 阳亮 李宏涛 《工程质量》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刚性—亚刚性桩复合地基(CM复合地基)作为一种较新颖的地基形式,相较于单一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在能大幅提升地基承载力同时,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地基变形,目前国内鲜少此类地基形式的检测案例。论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针对CM复合地基采... 刚性—亚刚性桩复合地基(CM复合地基)作为一种较新颖的地基形式,相较于单一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在能大幅提升地基承载力同时,还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地基变形,目前国内鲜少此类地基形式的检测案例。论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针对CM复合地基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根据试验工序总结出五大检测要点。试验前设计验算了褥垫层厚度、承压板面积、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置,试验中对4个基准桩位移进行监测,试验结果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本研究为多桩型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全过程提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复合地基 多桩型复合地基压板静载试验 承压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内鲕粒滩气藏成藏过程与模式——以川东北河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宏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3-732,共10页
结合区域沉积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川东北河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台内鲕粒滩灰岩气藏的气体来源、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单体烃碳同位素测试结果判断气源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或龙潭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 结合区域沉积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川东北河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台内鲕粒滩灰岩气藏的气体来源、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单体烃碳同位素测试结果判断气源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或龙潭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表明飞三段经历了多期油气生成运移活动,主要集中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上二叠统烃源岩的生气高峰相匹配,代表了主要成藏期。河坝地区构造在印支期形成雏形,侏罗纪—早白垩世为相对稳定阶段,晚白垩世燕山晚期是构造形成的主要阶段,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为构造复杂化阶段。预测沉积微古地貌高地、断裂或裂缝相对发育区和古今构造发育区为川东北地区台内滩鲕粒灰岩气藏发育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河坝地区 飞仙关组三段 气源分析 流体包裹体 热演化史 成藏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对PET结晶过程的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宏涛 宋晓秋 +1 位作者 宁志刚 王帆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以纳米氧化硅作PET填加剂 ,实验测定及理论计算得到不同填加量对PET的结晶度及结晶速率的影响 ,表明纳米氧化硅的适宜填加量为 1 6 4 %。
关键词 PET 结晶过程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纳米粒子 结晶度 结晶速率 实验 理论计算 热塑性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宏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233-2234,共2页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鲁山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无...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鲁山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及氧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0、TLC、PEF25、PEF50优于对照组,氧代谢指标ERO2、Sv O2、VO2、Ca O2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氧合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涂料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宏涛 付争兵 《河北化工》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讨论了影响紫外光固化涂料耐磨性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涂料的耐磨性与树脂种类、单体官能度、光引发剂用量以及填料的种类、用量有关,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相关解释。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耐磨性 树脂 单体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宏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2023-2023,共1页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鲁山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29)。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鲁山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29)。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22/2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生米大桥系杆索制作及安装
19
作者 李宏涛 曾凡福 解叶龙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介绍南昌生米大桥专用系杆索的制作、运输、安装、张拉等施工工艺,对类似体外预应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拱桥 系杆索 平行钢丝拉索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介质中碘化银纳米微粉的合成
20
作者 李宏涛 李晶 马立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74-276,共3页
乙醇中采用银盐和碘化物制备碘化银纳米微粉,用拉丁方格实验法确定合成过程中的适宜条件。
关键词 碘化银 纳米微粉 有机溶剂 拉丁方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