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1
作者
左端荣
李安将
+1 位作者
汪明
傅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通过以往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探讨,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出了选用良种,以种补晚;适量播种,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施肥,以肥补晚;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沟系配套,以管促苗;防治病虫,以药保苗等迟播小麦...
通过以往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探讨,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出了选用良种,以种补晚;适量播种,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施肥,以肥补晚;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沟系配套,以管促苗;防治病虫,以药保苗等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涟水县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维东
李安将
+2 位作者
左端荣
姜践
朱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4期182-183,共2页
通过对涟水县2010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北稻区超高茬麦套稻生育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3
作者
高红权
嵇友权
+4 位作者
冯素明
胡志国路
李寿才
李安将
刘玉川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X期13-14,共2页
超高茬麦套稻不仅具有节本、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的优点,而且能够提高水稻单产和培肥地力,减少焚烧桔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发展无公害优质稻米。
关键词
超高茬
麦套稻
生育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安将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年第12期4-5,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水稻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水稻生产种植模式已无法适应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水稻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水稻生产种植模式已无法适应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另外,水稻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已势在必行。本文从选种育种、施肥、农药减量、防控病虫害与秸秆还田方面对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推广宣传力度与建立示范基地等推广措施,以期促进中国水稻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
秸秆还田
农药减量
种植模式
水稻产业
推广措施
绿色食品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涟水县稻秸秆全量还田助力小麦高产栽培
5
作者
李安将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4期56-56,58,共2页
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极大的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但是对小麦种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稻秸秆全量还田之后小麦播种质量较低,生长发育受到一定阻碍,分蘖消亡的速度缓慢,容易出现冻害、渍害,同时化学...
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极大的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但是对小麦种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稻秸秆全量还田之后小麦播种质量较低,生长发育受到一定阻碍,分蘖消亡的速度缓慢,容易出现冻害、渍害,同时化学除草较少,且效果不佳。要做好前期整地、播种,注重沟渠配套,科学施肥,加强春季化学除草,保障稻秸秆全量还田之后下茬小麦的稳产丰产,为小麦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秆
全量还田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侧深施肥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应用
6
作者
李安将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9期54-56,共3页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施肥方式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水稻产业的绿色转型。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因其能够实现精准施肥...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施肥方式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水稻产业的绿色转型。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因其能够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将肥料集中施于水稻根系附近,以减少养分流失,促进作物吸收,同时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为推进该项技术的规范化应用,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示范验证。本文旨在系统阐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原理优势,总结配套栽培关键技术,分析示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展望其推广前景,以期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深施肥
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0
1
作者
左端荣
李安将
汪明
傅平
机构
江苏省涟水县农业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文摘
通过以往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探讨,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出了选用良种,以种补晚;适量播种,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施肥,以肥补晚;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沟系配套,以管促苗;防治病虫,以药保苗等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高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涟水县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丁维东
李安将
左端荣
姜践
朱华
机构
江苏省涟水县农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4期182-183,共2页
文摘
通过对涟水县2010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分类号
S435.121.4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北稻区超高茬麦套稻生育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3
作者
高红权
嵇友权
冯素明
胡志国路
李寿才
李安将
刘玉川
机构
江苏省涟水县农业局作栽站
涟水县农业局土肥站
涟水县南集镇农业服务站
涟水县大东镇农业服务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9X期13-14,共2页
文摘
超高茬麦套稻不仅具有节本、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的优点,而且能够提高水稻单产和培肥地力,减少焚烧桔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发展无公害优质稻米。
关键词
超高茬
麦套稻
生育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安将
机构
江苏淮安涟水县大东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出处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年第12期4-5,共2页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水稻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的水稻生产种植模式已无法适应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另外,水稻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推广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已势在必行。本文从选种育种、施肥、农药减量、防控病虫害与秸秆还田方面对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推广宣传力度与建立示范基地等推广措施,以期促进中国水稻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
秸秆还田
农药减量
种植模式
水稻产业
推广措施
绿色食品
食品安全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涟水县稻秸秆全量还田助力小麦高产栽培
5
作者
李安将
机构
江苏淮安涟水县大东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4期56-56,58,共2页
文摘
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还极大的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但是对小麦种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稻秸秆全量还田之后小麦播种质量较低,生长发育受到一定阻碍,分蘖消亡的速度缓慢,容易出现冻害、渍害,同时化学除草较少,且效果不佳。要做好前期整地、播种,注重沟渠配套,科学施肥,加强春季化学除草,保障稻秸秆全量还田之后下茬小麦的稳产丰产,为小麦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稻秸秆
全量还田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侧深施肥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应用
6
作者
李安将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大东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9期54-56,共3页
文摘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施肥方式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水稻产业的绿色转型。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因其能够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将肥料集中施于水稻根系附近,以减少养分流失,促进作物吸收,同时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为推进该项技术的规范化应用,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示范验证。本文旨在系统阐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原理优势,总结配套栽培关键技术,分析示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展望其推广前景,以期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侧深施肥
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
水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左端荣
李安将
汪明
傅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涟水县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丁维东
李安将
左端荣
姜践
朱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北稻区超高茬麦套稻生育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高红权
嵇友权
冯素明
胡志国路
李寿才
李安将
刘玉川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李安将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苏涟水县稻秸秆全量还田助力小麦高产栽培
李安将
《农业工程技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水稻侧深施肥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应用
李安将
《中国农村科技》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