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宝塔滑坡泥化夹层泥化过程的水岩作用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守定 李晓 +1 位作者 张年学 刘艳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1-1846,共6页
宝塔滑坡群是三峡库区4个体积大于1亿m3的特大型滑坡之一,滑坡发育在侏罗系蓬莱镇组砂泥岩互层的地层中,其中泥化夹层比较发育,是致使滑坡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基于地质分析,进行X射线衍射(XRD)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SEM... 宝塔滑坡群是三峡库区4个体积大于1亿m3的特大型滑坡之一,滑坡发育在侏罗系蓬莱镇组砂泥岩互层的地层中,其中泥化夹层比较发育,是致使滑坡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基于地质分析,进行X射线衍射(XRD)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SEM-EDX)试验、物理化学试验和地下水水质分析,对宝塔滑坡区泥化夹层及其原岩的组分和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宝塔滑坡区泥化夹层形成的原因为: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是物质基础;构造应力或重力是泥化夹层形成的必要条件;地下水的长期作用是泥岩泥化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宝塔滑坡泥岩泥化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地下水与泥岩的水化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溶蚀作用相互促进,改变了泥岩的组构和性质,使泥岩泥化,转变为泥化夹层,从而解释了泥岩泥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塔滑坡群 泥化夹层 水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降雨双参数的新疆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守定 乔华 +3 位作者 马世伟 白亚恒 姜越 贺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7-218,共12页
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是气象诱发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科学问题。新疆广泛发育冻融型地质灾害与冰川型地质灾害,这两类灾害受控于温度与降雨两个诱发因素,以往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多考虑降雨,缺乏这两类地质灾害的温度-降雨双因素预警模型... 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是气象诱发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科学问题。新疆广泛发育冻融型地质灾害与冰川型地质灾害,这两类灾害受控于温度与降雨两个诱发因素,以往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多考虑降雨,缺乏这两类地质灾害的温度-降雨双因素预警模型。为此,以新疆伊犁谷地冻融型地质灾害与昆仑山北麓冰川型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主要诱发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地质灾害进行预警亚区区划,根据温度指标和降雨指标与地质灾害关系分析,建立了温度-降雨双参数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结论如下:(1)新疆冻融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伊犁谷地,主要为春季温度升高和降雨诱发黄土滑坡;冰川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北麓,主要为冰川融水与暴雨诱发泥石流,具有垂直分带发育特征。(2)选取灾害当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当日温差等参数,表征温度指标;选取当日雨量、灾害前7 d有效雨量表征降雨指标;温度指标与降雨指标作为预警模型的基础指标。(3)以当日最低气温、灾害前7 d有效雨量作为预警参数,建立了伊犁谷地3—6月冻融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以当日最高气温、灾害前7 d有效雨量作为预警参数,建立了昆仑山北麓6—9月冰川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预警模型 温度-降雨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扩容起始特性与峰值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2
3
作者 侯文诗 李守定 +4 位作者 李晓 赫建明 潘龙 刘艳辉 王瑞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8-1485,共8页
边坡、隧洞、矿井等岩土工程的失稳过程都伴随着岩体的扩容现象,研究各种工程岩体的扩容特性对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有重要意义。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对8种岩样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获得了低围压下的应力–... 边坡、隧洞、矿井等岩土工程的失稳过程都伴随着岩体的扩容现象,研究各种工程岩体的扩容特性对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有重要意义。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对8种岩样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获得了低围压下的应力–体积应变曲线,寻求不同岩石的扩容起始点的的变化规律,揭示岩石扩容起始特性与峰值点特性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岩石扩容起始点处的应力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相比峰值点应力变化,扩容起始点的应力随着围压的变化更强烈;②分别定义了岩石的扩容起始点与峰值点的应力比和应变比计算公式,应力比和轴向应变比呈现很强的线性相关性,并且与其岩性和围压无关。如果确定了峰值点的应力应变关系,便可以较方便地找到岩石的扩容起始点。通过岩石扩容起始点与峰值点变化规律的研究,找到了一条确定岩石扩容起始点的新思路,对岩石的长期强度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扩容 扩容起始点 应力应变比 长期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双轴压缩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成国文 赫建明 +2 位作者 李晓 狄帮让 李守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8,共5页
通过三维空间随机点生成与颗粒绑定技术,利用颗粒流软件PFC3D,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不同含石率的颗粒流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双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低含石率时,土石混合体与土体的力学性质类似;同一含石率的土石混合体强度随着围压的... 通过三维空间随机点生成与颗粒绑定技术,利用颗粒流软件PFC3D,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不同含石率的颗粒流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双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低含石率时,土石混合体与土体的力学性质类似;同一含石率的土石混合体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并有明显的残余强度;随着含石率的增加,双轴抗压强度随之增高,块石骨架效应越发明显,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质、非连续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双轴压缩 颗粒流 含石率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岩地下储气库泥岩夹层分布与组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艳辉 李晓 +1 位作者 李守定 赫建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27-3632,共6页
以江苏金坛地下盐岩储气库为例,在区域地质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盐岩及夹层分布与岩性分析、泥岩夹层全岩X光衍射试验、黏土矿物X光衍射试验及定量分析、泥岩夹层的粒度试验、崩解试验及水理试验研究表明,金坛地下储气... 以江苏金坛地下盐岩储气库为例,在区域地质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盐岩及夹层分布与岩性分析、泥岩夹层全岩X光衍射试验、黏土矿物X光衍射试验及定量分析、泥岩夹层的粒度试验、崩解试验及水理试验研究表明,金坛地下储气库岩盐层夹层主要为层间夹层与层内夹层,盐岩层间夹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不溶物含量高;盐岩层内夹层层数多,厚度薄,分布不均,不溶物含量低。盐岩层间泥岩夹层的主要矿物为黏土矿物,黏土矿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伊利石/蒙脱石混成矿物;泥岩夹层主要为细粒颗粒;泥岩夹层沿层理面崩解,层状开裂软化,具有微膨胀性。对于储库水溶建腔速度、成腔形状与运营期的腔体蠕变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泥岩夹层 分布 组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盐腔时效收敛特征的密集地下储气库群地面变形动态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雨 李晓 李守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84,135,共5页
盐岩具有显著的蠕变特性,盐腔在内外压力相互作用下表现出较明显的收缩性。为了掌握密集地下盐穴储气库群地面变形的动态发展规律,在综合考虑影响腔体收敛的多种时效因素(腔体水溶速率、体积收敛系数以及收敛传递率等)的基础上,对盐腔... 盐岩具有显著的蠕变特性,盐腔在内外压力相互作用下表现出较明显的收缩性。为了掌握密集地下盐穴储气库群地面变形的动态发展规律,在综合考虑影响腔体收敛的多种时效因素(腔体水溶速率、体积收敛系数以及收敛传递率等)的基础上,对盐腔建腔期和运营期的腔体时效收敛函数进行了合理简化,基于腔体收敛传递假设,推导出腔体收敛传递函数,并结合地面沉降高斯分布规律和变形叠加原理,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密集盐岩地下储气库群地面变形动态预测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盐腔时效收敛特征的密集地下储气库群地面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①地面沉降平均速率会随着时间的增加由大变小并逐渐趋于稳定;②地面计算点距离盐腔中心越近,初始沉降速率越大,其速率降低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 地下盐穴储气库群 地面变形 时效收敛变化 动态预测 收敛传递 水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ng artifacts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projection-field in neutron CT
7
作者 Sheng-Xiang Wang Jie Chen +6 位作者 Zhi-Jian Tan Si-Hao Deng Yao-Da Wu Huai-Le Lu Shou-Ding Li Wei-Chang Chen Lun-Hua He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267-271,共5页
Ring artifacts will happen mostly when the detector has inconsistent response among the detector channels,and the characteristic produced rings centered in the iso-center in the reconstructed slices inevitably affect ... Ring artifacts will happen mostly when the detector has inconsistent response among the detector channels,and the characteristic produced rings centered in the iso-center in the reconstructed slices inevitably affect the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sample structures in neutron computed tomography(CT).In this work,a ring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rojection-field(RCP)is proposed,it is a pre-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vides the corrected projection data directly,which is also conducive to efficient data storage and other algorithmic researches.Simulation and physical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for verifying the effect of the method,and one of the correc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image-field is used for comparis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CP can correct the ring artifacts well without reducing the image resolution or over-cor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ng artifacts correction neutron CT projection f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