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在EGR氛围下的燃烧颗粒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瞿磊 王忠 +1 位作者 冯洁 李守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2-1018,共7页
以某农用单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EGR率分别为0,15%,30%的条件下,测试其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时的碳烟排放特性,探究EGR率对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燃烧颗粒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可以缓解因引入EGR而导致的碳烟排放... 以某农用单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EGR率分别为0,15%,30%的条件下,测试其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时的碳烟排放特性,探究EGR率对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燃烧颗粒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可以缓解因引入EGR而导致的碳烟排放量升高问题,且大EGR率工况下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粒径为20~80 nm,呈正态分布;相同EGR率条件下,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形成的颗粒粒径明显减小,且颗粒间的团聚程度增强,颗粒的孔隙率增大,界面层厚度增加;采用EGR技术,颗粒群的平均粒径增大,团聚程度增强,颗粒的孔隙率减小,界面层厚度增加;掺混生物柴油及引入EGR均会导致形成的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和不规则程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 生物柴油 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集中质量加筋板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守娟 徐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从附加集中质量矩形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运用有限元法计算附加集中质量矩形板的固有频率,并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法求解的有效性;进一步计算了加强筋布置位置和密度改变时附加集中质量加筋板的振动响应;最后讨论当集中质量... 从附加集中质量矩形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运用有限元法计算附加集中质量矩形板的固有频率,并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法求解的有效性;进一步计算了加强筋布置位置和密度改变时附加集中质量加筋板的振动响应;最后讨论当集中质量分别采用点、线、面三种方式布置对板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筋布置越密集,板的振动越小;加强筋与集中质量分开布置比集中质量布置在加强筋上振动小;当集中质量分别采用点、线、面三种方式布置时,面方式布置振动最小,线方式布置次之,点方式布置振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板振动 附加集中质量 固有振型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环境下光纤制造质量抽检控制系统研究
3
作者 李守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0-83,共4页
针对传统光纤质量抽检方式时效性差、准确率低等问题,在制造执行系统(MES)环境下,运用送检消息呼叫提醒、送检信息条码标识、试验数据自动采集等技术,开发一种兼具灵活性和时效性的光纤质量抽检控制系统,实现光纤制造过程的质量计划、... 针对传统光纤质量抽检方式时效性差、准确率低等问题,在制造执行系统(MES)环境下,运用送检消息呼叫提醒、送检信息条码标识、试验数据自动采集等技术,开发一种兼具灵活性和时效性的光纤质量抽检控制系统,实现光纤制造过程的质量计划、质量实施、质量检查和质量处理四个阶段的动态循环,以保证送检过程的准确性、及时性。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取得预期效果,适用于企业光纤生产的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制造 抽检 动态质量控制 制造执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线模式在舱室单元制造上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守娟 沈成 《江苏船舶》 2022年第5期42-45,共4页
针对在固定场地上生产舱室单元的传统模式作业效率低且对大型邮轮舱室单元的建造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流水线模式生产舱室单元,在舱室单元制造工艺和流水线节拍理论的基础上,对舱室单元流水线制造模式的生产节拍、平衡性、生... 针对在固定场地上生产舱室单元的传统模式作业效率低且对大型邮轮舱室单元的建造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流水线模式生产舱室单元,在舱室单元制造工艺和流水线节拍理论的基础上,对舱室单元流水线制造模式的生产节拍、平衡性、生产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水线生产模式适用于舱室单元的生产过程,并能够通过平衡工作负荷和改善作业环境等因素提高效率,对于企业规划舱室单元生产流水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邮轮 舱室单元 模块化 流水线 生产节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及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5
作者 赵方凯 杨磊 +2 位作者 乔敏 李守娟 孙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8-436,共9页
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控制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并且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或生长促进剂用于禽畜养殖。大量抗生素通过有机肥施用、污水灌溉等途径持续进入土壤,导致土壤环境中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含量逐年增高。抗生素污... 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控制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并且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或生长促进剂用于禽畜养殖。大量抗生素通过有机肥施用、污水灌溉等途径持续进入土壤,导致土壤环境中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含量逐年增高。抗生素污染会对土壤中微生物、动物、植物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诱导耐药菌株及抗性基因的产生,并且抗生素还可以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本文系统介绍了近20年来土壤中抗生素的相关研究,并着重就土壤中抗生素的来源归趋、环境行为以及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土壤中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受抗生素种类和土壤性质的强烈影响,并且土壤中抗生素的时空分布与其环境行为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抗生素 吸附 迁移转化 降解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课程思政实施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恒 樊登柱 +2 位作者 施蒋彬 李守娟 张雷 《时代汽车》 2021年第24期32-33,共2页
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学生进行多渠道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本文以典型工科专业课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为例,对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课程特点、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学生进行多渠道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本文以典型工科专业课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为例,对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课程特点、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思路、课程教学实施进行了探讨,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融入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课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法在汽车构造与拆装课程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以“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结构认知与拆装”教学设计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瞿磊 贡勋 +2 位作者 姚东伟 杨帆 李守娟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10期239-241,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微课、在线学习、三维动画、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普及,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逐渐形成混合式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微课、在线学习、三维动画、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普及,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逐渐形成混合式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文章以高职《汽车构造与拆装》课程中"发动机活塞连杆组的结构认知与拆装"教学单元为例,探讨基于混合式教学法在汽车构造与拆装课程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混合式教学法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形刚性阻振结构在船舶舱壁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徐伟 李守娟 +2 位作者 陈林 李卓 谢晓忠 《船舶》 2014年第2期33-38,共6页
运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刚性阻振结构对振动波的阻抑特性,基于阻抗失配原理设计了多种刚性阻振结构,并将其应用于船舶舱壁典型的"十"字结构处的刚性阻振隔振设计。在基座处施加激励力,数值计算得到模型在不同刚性阻振设计下的加... 运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刚性阻振结构对振动波的阻抑特性,基于阻抗失配原理设计了多种刚性阻振结构,并将其应用于船舶舱壁典型的"十"字结构处的刚性阻振隔振设计。在基座处施加激励力,数值计算得到模型在不同刚性阻振设计下的加速度传递函数、振级落差。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角形阻振质量带相对于方形阻振质量带具有更宽的阻隔频率以及更高的传递损失,中低频角形阻振质量带的隔振效果好,而高频角形空心阻振质量带的隔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阻振 波动理论 阻抗失配 船舶舱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率对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排放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冯伟杰 瞿磊 +1 位作者 谢纬安 李守娟 《时代汽车》 2021年第22期10-13,共4页
为深入探究燃料性质与燃烧环境改变对柴油机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以不同EGR率条件下分别燃用柴油(B0)、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0)的排放颗粒为研究对象,运用透射电镜测试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对颗粒基本碳粒子的微观结构参数、颗粒团聚体的形... 为深入探究燃料性质与燃烧环境改变对柴油机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以不同EGR率条件下分别燃用柴油(B0)、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0)的排放颗粒为研究对象,运用透射电镜测试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对颗粒基本碳粒子的微观结构参数、颗粒团聚体的形貌特征、团簇程度等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柴油中掺混生物柴油,导致基本碳粒子的层面间距、弯曲度减小,微晶尺寸略有增加;而引入EGR后,基本碳粒子的层面间距、弯曲度随EGR率的增加而增大,微晶尺寸逐渐减小。柴油中掺混生物柴油,颗粒间的团簇程度更加紧密;而EGR的引入会导致颗粒间的团簇程度减弱,使颗粒团聚体结构变得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调合燃料 废气再循环 颗粒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守娟 王丽 +3 位作者 吴蓓 朱丽 段萌 陈竹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7期781-784,共4页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共治疗40例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肾功能、...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共治疗40例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血常规、电解质、血浆氨、内毒素变化及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显著下降,胆碱酯酶(CHE)上升,凝血酶原时间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升高,血浆氨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治疗前后均呈阴性,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肾功能、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40例次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中38例次顺利完成治疗,1例次因管路内凝血提前终止治疗,1例次出现血压下降,经对症处理后继续完成治疗。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状态与病毒载量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竹 王丽 +5 位作者 曾义岚 刘大凤 兰丽娟 唐玉珍 朱丽 李守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与病毒载量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37例CHB患者按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载量,分为病毒阴性组、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比较各组的免疫球蛋白、补体...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与病毒载量及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将237例CHB患者按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载量,分为病毒阴性组、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比较各组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差异。对其中符合抗HBV治疗指征的患者给予抗HBV治疗,观察治疗半年后的病毒学应答情况和治疗1年后的e抗原血清学应答情况,分析初始免疫状态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结果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CHB患者的CD3+、CD4+及CD8+T细胞计数随之升高,而CD4+/CD8+比值随之下降(P<0.05)。完全病毒学应答组和部分/无病毒学应答组的初始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者与未获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者相比,在开始抗病毒治疗时的ALT和AST水平更高(P<0.05),但初始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的免疫状态与HBV-DNA载量相关,CD3+、CD4+及CD8+T细胞计数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而升高,而CD4+/CD8+比值则随之下降。CHB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时的初始免疫状态与病毒学应答及e抗原血清学转换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免疫 病毒载量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