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综合检查模式研究
1
作者 于霖 李宇杰 +3 位作者 叶利宾 张军 杨硕 崔广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为提高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检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基于国家标准、行业办法、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明确区间设备设施检查工作依据,论述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动化检查设备和检查方式,对比分析典型综合检查设备的功能参数和优缺... 为提高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检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基于国家标准、行业办法、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明确区间设备设施检查工作依据,论述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动化检查设备和检查方式,对比分析典型综合检查设备的功能参数和优缺点,提出北京地铁区间设备设施综合检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标准可以覆盖国家标准、行业办法和地方标准中的检查内容和检查周期;综合检测车适用于动态检查,综合检测小车适用于静态检查,二者均远优于手持式设备;搭载式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日常检查,综合检测车和综合检测小车编组搭配既有专业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定期检查,固定监测设备和手持式设备主要用于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工作短期宜采用租赁服务、长期宜采用购买设备的方式实施。本研究可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区间设备设施 综合检查模式 检查方式 检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式悬浮隧道考虑跨内支撑刚度与边界刚度的涡振特性分析
2
作者 易壮鹏 尹新华 +2 位作者 李宇杰 曾有艺 潘权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8-40,共13页
悬浮隧道是一种超长水下交通结构,洋流作用下考虑跨内支撑刚度与边界刚度影响的涡激振动特性研究及涡激振动幅值预测至关重要。将管节与锚索、两端边界的连接等效为刚度贴近工程实际的竖向、转动向弹性约束,建立了同时考虑这两类刚度影... 悬浮隧道是一种超长水下交通结构,洋流作用下考虑跨内支撑刚度与边界刚度影响的涡激振动特性研究及涡激振动幅值预测至关重要。将管节与锚索、两端边界的连接等效为刚度贴近工程实际的竖向、转动向弹性约束,建立了同时考虑这两类刚度影响的锚索式悬浮隧道涡激振动动力模型,采用尾流振子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参阅已有文献拟定悬浮隧道设计参数和约束刚度参数,讨论了各种跨内与边界刚度组合对涡激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节数目时,结构具有类似的涡振规律;刚度的增大可以抑制高阶频率模态的激发;锁定区间内,振动频率在某些流速范围内可达到固有频率的1.20倍左右;涡激响应中观测到了响应幅值“断崖”式突变、模态之间能量转换、“拍”、准周期运动等非线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式悬浮隧道 涡激振动 跨内支撑刚度 边界刚度 尾流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盾构隧道渗漏病害成因及对管片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成平 王李斌 +3 位作者 唐海栋 彭华 李宇杰 牛晓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6-466,共11页
为揭示城市盾构隧道渗漏病害的形成机制,对北京地铁部分盾构隧道渗漏病害的主要类型、位置及程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现场检测、地质雷达及内窥镜探测等手段,探究盾构隧道渗漏病害机制及成因,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管片接缝渗漏时的地层变... 为揭示城市盾构隧道渗漏病害的形成机制,对北京地铁部分盾构隧道渗漏病害的主要类型、位置及程度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现场检测、地质雷达及内窥镜探测等手段,探究盾构隧道渗漏病害机制及成因,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管片接缝渗漏时的地层变形规律及管片结构内力特征。研究表明:1)盾构管片接缝渗漏为主要的盾构隧道渗漏类型,占比超过60%,渗漏发生的位置集中在拱顶,以滴漏为主。2)盾构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内因是管片接缝处的不均匀变形,主要外因是地下水迅速升高导致存在渗漏隐患的隧道位于水位以下;同时,隧道周边地层更易形成富水体,增大了隧道渗漏病害的发生概率。3)盾构管片接缝处渗漏位置越靠近拱底,渗漏越严重,渗漏附近地层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数值、最终达到稳定时的地表沉降越大。4)接缝局部渗漏导致的管片结构椭圆化变形较小,更易使结构出现向下且倾向渗漏点位方向的偏移;另外,渗漏位置变化相比渗漏程度对管片结构内力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渗漏病害 现场检测 地质雷达 内窥镜探测 地层变形 管片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全流程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方案
4
作者 李宇杰 孙奕 林玮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8-1828,共11页
近年来,联邦学习作为一种突破性的方法,打破了传统集中式数据训练的限制,使得分布在各处的数据能够被有效利用,解决了数据孤岛和数据合规性使用问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模型隐私泄露安全威胁,以及现有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方案效... 近年来,联邦学习作为一种突破性的方法,打破了传统集中式数据训练的限制,使得分布在各处的数据能够被有效利用,解决了数据孤岛和数据合规性使用问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模型隐私泄露安全威胁,以及现有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方案效率低下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掩码技术和差分隐私巧妙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成对掩码和弹性差分隐私的高效全流程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方案.该方案基于噪声弹性机制,构建根据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噪声规模的弹性噪声添加方法,在保护模型隐私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噪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另外,通过改进掩码添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模型聚合效率,还能提升方案对于掉线客户端的鲁棒性.最后,本文对方案的全流程隐私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在MNIST、Fashion-MNIST数据集上验证算法有效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隐私预算和松弛项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差分隐私 掩码技术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突出隧道过程中横风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磊 张传凯 +3 位作者 骆建军 谭忠盛 李宇杰 李飞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1643,共13页
为研究横风效应对突然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列车流场的三维、可压缩性的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模型,研究横风效应对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流场分布和列车表面压力的影响,揭示列车气动荷载变化... 为研究横风效应对突然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列车流场的三维、可压缩性的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模型,研究横风效应对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流场分布和列车表面压力的影响,揭示列车气动荷载变化机理。通过与动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横风下列车驶出隧道过程中流场分布具有显著空间效应,受列车与隧道相互作用影响,隧道出口附近流场具有明显非定常特性;相较于无风情形,横风下列车底部压力变化幅值增大60%,列车迎风面、顶部压力变化幅值分别增大38.1%和28.6%,背风面压力变化幅值差异为4.8%,背风面压力分布受横风影响最小;横风效应导致列车气动特性发生显著变化,气动荷载变化幅值远比无风情形的大,无风时尾车横向力、升力变化幅值最大,横风作用下头车横向力变化幅值最大,倾覆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 横风效应 数值模拟 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向角对高速列车驶出隧道过程中气动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磊 李宇杰 +2 位作者 张传凯 骆建军 叶子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9-430,共12页
为研究风向角对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气动效应的影响,以某型高速动车组列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内气动压力、列车风风速、流场分布及列车气动荷载进行分析。通过与动模型试验结果进出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 为研究风向角对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气动效应的影响,以某型高速动车组列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内气动压力、列车风风速、流场分布及列车气动荷载进行分析。通过与动模型试验结果进出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壁面气动压力峰值及变化幅值最大值出现在隧道内部,且出现位置到隧道出口距离与风向角有关;背风侧气动压力受风向角影响更大,气动压力变化幅值随风向角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出口处列车风风速随风向角增大基本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0°风向角时列车风风速最大,但迎、背风侧列车风风速峰值出现时刻不同;随着风向角增大,流场分布不对称性增强,列车绕流特性由流线型绕流逐渐过渡到钝体绕流,流动分离点到头车鼻尖的距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的变化规律,隧道内流动结构愈加复杂;气动横向力、升力变化幅值随风向角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头车横向力系数最大变化幅值分别是中车、尾车的2.4倍和2.6倍,升力系数最大变化幅值分别是中车、尾车的1.1倍和1.5倍,故保证头车安全是控制整车运行安全的关键;侧风下高速列车驶出隧道情形下的最不利风向角为30°,此时头车发生列车事故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风向角 侧风 气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试块中不同空洞几何形态的地质雷达图像特性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辉 丁冠军 +1 位作者 崔广炎 李宇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62,共11页
根据施工现场隧道无筋衬砌空洞病害情况,构建足尺寸的混凝土试块物理模型,并设置不同几何形态空洞,模拟无筋衬砌空洞病害。利用探地雷达(GPR)检测得到不同龄期、不同天线频率和不同病害对比情况下的空洞病害数据,进行地质雷达图像特性... 根据施工现场隧道无筋衬砌空洞病害情况,构建足尺寸的混凝土试块物理模型,并设置不同几何形态空洞,模拟无筋衬砌空洞病害。利用探地雷达(GPR)检测得到不同龄期、不同天线频率和不同病害对比情况下的空洞病害数据,进行地质雷达图像特性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试块中空洞病害检测的最佳天线频率为800 MHz,最佳检测时间为第17天左右;最大幅值A T和电磁波能量E T可作为空洞早期识别的重要特征参数;不同形状空洞的电磁波振幅属性与混凝土龄期关系呈现为“W”形曲线规律;当空洞和不密实病害同时存在时,最大幅值A T更适合不密实病害的辨识研究。本研究可为隧道无筋衬砌空洞及不密实病害的检测和辨识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施工现场隧道无筋衬砌空洞病害的检测时间与天线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物理模型试验 无筋衬砌 空洞病害 特性测试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突入复线隧道的横风效应分析
8
作者 王磊 谭忠盛 +3 位作者 骆建军 李宇杰 李飞龙 尚素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横风作用下运行环境不同导致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发生突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基于高速列车流场的可压缩、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与动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 横风作用下运行环境不同导致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发生突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基于高速列车流场的可压缩、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与动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横风对列车周围流场与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到了横风作用下列车气动荷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周围流场分布受横风影响显著,隧道外流场向列车背风侧偏移,并形成起始于隧道入口处的纵向涡旋,而隧道内列车背风侧涡旋消失,迎风侧形成延伸至入口处的垂向涡旋,并在列车驶入过程中隧道内涡旋结构逐渐消失。在列车驶入隧道前列车迎风面气动压力以正值为主,背风面气动压力以负值为主。当列车驶入隧道时列车表面压力发生剧烈变化,气动压力波动程度随列车驶入而明显减弱。气动荷载变化规律与风环境密切相关,无风时尾车横向力和升力变化幅值最大,而横风下头车横向力和升力变化幅值最大。此外,列车气动性能与编组位置密切相关,横风下头车横向力变化幅值分别是中车、尾车的4.8倍和15.4倍,头车升力变化幅值分别为中车、尾车的1.1倍和1.2倍,头车发生行车安全事故风险最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情形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评价和高铁隧道选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横风 隧道 气动荷载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材料在载人潜水器框架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旻 李宇杰 +2 位作者 李玲珑 沈允生 杨申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8-53,共6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低温韧性,是加工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体框架的理想材料。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钛合金框架设计为例,阐述框架的设计原则、选材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以及承载试验...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低温韧性,是加工制造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体框架的理想材料。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钛合金框架设计为例,阐述框架的设计原则、选材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以及承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框架的选材和设计具备合理性,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高度契合,切实有效地评估了潜水器承载外部载荷的状况,为大型同类非规则大跨距框架的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载人潜水器 载体框架 载荷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隧道掘进过程的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霖 李宇杰 +3 位作者 王晓军 张顶立 叶利宾 杨硕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2,共12页
为有效评估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保既有隧道运营安全,将既有隧道简化为放置在Pasternak地基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基于两阶段分析法提出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力学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监测和既有方... 为有效评估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保既有隧道运营安全,将既有隧道简化为放置在Pasternak地基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基于两阶段分析法提出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力学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监测和既有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新建隧道开挖面位于既有隧道中点时,既有隧道差异沉降达到最大值,转角曲线关于既有隧道中心线对称;在新建隧道掘进过程中,既有隧道的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分别出现在既有隧道长度的2/5和3/5位置附近,最大负剪力出现在既有隧道中点处;当新建隧道开挖面到达既有隧道长度的1/4和3/4位置时既有隧道产生最大正剪力;随着隧道轴线夹角和相对弯曲刚度增大,既有隧道的内力显著增大;增大隧道竖向净距有利于控制既有隧道的力学响应。本文方法考虑了新建隧道掘进过程和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不同相对位置,可为类似穿越工程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隧道 下穿施工 既有隧道 力学响应 隧道掘进过程 相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既有结构渗漏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广武 彭华 +3 位作者 李宇杰 李子晨 万匡迪 宋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101,共8页
针对北京市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地铁结构渗漏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北京地铁渗漏进行治理及防控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从既有地铁结构渗漏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策略3方面,对北京地铁既有结构渗漏风险防控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与... 针对北京市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地铁结构渗漏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北京地铁渗漏进行治理及防控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从既有地铁结构渗漏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策略3方面,对北京地铁既有结构渗漏风险防控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首先,从风险识别入手,对引起渗漏病害的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然后,在风险识别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将地铁渗漏病害按照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区间和车站结构进行分类分级,给出渗漏等级A、B、C和D,并提出应急及常规治漏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渗漏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应急处置和一般渗漏治理。研究内容以期为类似地铁结构病害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渗漏病害 防控体系 风险识别 风险分级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同态hash和秘密分享的高效可验证聚合方案
12
作者 高琦 孙奕 +1 位作者 王友贺 李宇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9-605,共7页
针对目前联邦学习可验证聚合方案存在用户通信开销过大、无法容忍用户退出以及用户退出导致验证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同态hash和秘密分享的高效可验证聚合方案(LHSSEVA)。首先,采用线性同态hash和同态承诺实现聚合结果的... 针对目前联邦学习可验证聚合方案存在用户通信开销过大、无法容忍用户退出以及用户退出导致验证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同态hash和秘密分享的高效可验证聚合方案(LHSSEVA)。首先,采用线性同态hash和同态承诺实现聚合结果的可验证性,保证验证信息通信开销与模型维度无关,同时防止服务器通过伪造聚合hash欺骗用户接受错误聚合结果;然后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及其同态性保护输入的隐私,同时保证验证的正确性;接着通过融入秘密分享使验证过程可以容忍用户随时退出,并确保用户退出不会导致验证效率降低;最后理论分析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可靠性和隐私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与VeriFL方案相比,具有更低的计算和通信开销,特别是存在用户退出时,显著提高了验证效率,具有更强的退出容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隐私保护 可验证 线性同态hash 秘密分享 容忍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贴式应变传递的光纤光栅匹配解调研究
13
作者 黄南 贾书海 +2 位作者 王龙宁 杨泽航 李宇杰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37,共8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应用前景广阔,限制其大量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感信号的高速高精度解调。介绍了一种匹配光栅滤波解调的方法及系统:数值模拟了反射式匹配滤波解调法,并对表贴式应变传递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光纤-胶体-压电堆叠...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应用前景广阔,限制其大量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感信号的高速高精度解调。介绍了一种匹配光栅滤波解调的方法及系统:数值模拟了反射式匹配滤波解调法,并对表贴式应变传递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光纤-胶体-压电堆叠三层模型,通过仿真确定了光纤光栅黏接在压电堆叠上的具体参数;搭建了匹配解调系统,探究了在压电堆叠上黏接多根光纤光栅来扩宽解调范围的方法,并以希尔伯特变换寻峰算法实现了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解调。黏接两根光纤光栅时系统的解调范围为1 540.121 nm~1 541.474 nm,最大偏差为8.6 pm,波动均值为5.4 pm,解调范围、精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良好,能够满足某些场景波长解调的需求。该解调系统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匹配滤波 应变传递 信号解调 寻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车载钢轨波磨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霆锐 李宇杰 +1 位作者 刘畅 霍苗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目前地铁轨道日常巡检采用的人工检测和轨道检查车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需求。对此,需要基于图像处理识别技术,研究车载钢轨波磨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方法]阐明了钢轨波磨自动识... [目的]目前地铁轨道日常巡检采用的人工检测和轨道检查车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需求。对此,需要基于图像处理识别技术,研究车载钢轨波磨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方法]阐明了钢轨波磨自动识别的总方案,从钢轨表面图像的去噪与光照不均校正问题及钢轨表面图像的定位与分割、钢轨波磨区间的定位、钢轨波磨周期估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图像处理的钢轨波磨自动识别与评估方法。基于系统构成和逻辑架构从软硬件角度分别描述了病害自动识别与预警系统的构建,并介绍了该系统在北京地铁的示范应用情况。[结果及结论]该系统能实现对轨道波磨病害的实时检测、定位、评估及预警。示范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钢轨波磨病害识别准确率达到97%以上;与传统人工巡检和专用轨道检测车相比,检测效率极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钢轨波磨 图像处理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徐畅 杨晓雅 +1 位作者 郭家彬 李宇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食品、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可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人体,其毒性效应值得高度关注。体内研究证实,纳米材料暴露可导致心、肝、肾、皮肤和神经等多个靶器官毒性,其毒性机制与内质网、溶酶体和线粒体等...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食品、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可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人体,其毒性效应值得高度关注。体内研究证实,纳米材料暴露可导致心、肝、肾、皮肤和神经等多个靶器官毒性,其毒性机制与内质网、溶酶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改变有关。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线粒体是纳米材料毒作用的重要靶位。线粒体生物合成作为维持线粒体稳态的重要机制,在纳米材料诱导细胞毒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纳米材料对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其通过诱发氧化应激、破坏钙离子稳态、扰动毒性通路等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为纳米材料的毒性测试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线粒体生物合成 毒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有裂缝病害的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宇杰 王梦恕 +2 位作者 徐会杰 张元 王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69,共6页
以北京地铁某区间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在衬砌结构已经出现裂缝病害的情况下,依据隧道衬砌结构的断面收敛变形值,通过模拟计算研究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损伤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在实际收敛变形状态下,隧道... 以北京地铁某区间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在衬砌结构已经出现裂缝病害的情况下,依据隧道衬砌结构的断面收敛变形值,通过模拟计算研究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损伤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在实际收敛变形状态下,隧道衬砌结构的最大拉应力为1.1MPa,最大压应力为9.1MPa,拱顶和拱底主要承受拉应力,拱腰主要承受压应力;拱顶附近格栅钢筋的最大拉应力已经超出HRB335钢筋的标准设计值;拱顶初衬、二衬及拱腰衬砌结构的损伤因子均超过了混凝土的损伤临界值,拱顶的裂缝病害主要由衬砌结构受拉所引起;隧道拱顶、拱腰处的内侧主筋、外侧主筋及斜筋的安全系数均较小,应对病害及时采取一定的补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路 衬砌结构 裂缝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承载力 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与分期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宇杰 车向明 +4 位作者 甘建新 CHAUDHARY Prakash 廖新华 张丹杰 毕铁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切除转移灶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及中国期刊网,检索国内外自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公开发表的有关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文章。通过Meta... 目的对比分析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切除转移灶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及中国期刊网,检索国内外自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公开发表的有关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文章。通过Meta分析对比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分期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5年生存率。结果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切除组与分期手术切除组比较,同期手术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36.4%与分期手术组35.6%(P=0.957)相似,在围手术期死亡率(OR=1.91,95%CI:0.90~4.08,P=0.09)及5年生存率(OR=1.08,CI:0.73~1.61,P=0.69)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分期切除相比,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行同期切除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手术 META分析 同期切除 分期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宇杰 霍曜 +3 位作者 李迪 唐校福 史菲 王春青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微流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疾病诊断、微创外科手术、环境检测等领域。微通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微纳尺度流体的驱动与控制、微流控器件及系统的集成与封装是该领域的3大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微流控技术在这3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在... 微流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疾病诊断、微创外科手术、环境检测等领域。微通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微纳尺度流体的驱动与控制、微流控器件及系统的集成与封装是该领域的3大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微流控技术在这3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多相微流体的介观传输理论及跨尺度流体的性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纳尺度流体 微通道 微流体系统 微流体界面 层流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布补强地铁隧道结构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宇杰 王梦恕 +1 位作者 徐会杰 张元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8-144,共7页
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是铁路及地铁隧道的常见现象,对衬砌病害进行及时的补强工作是保证隧道结构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以北京某地铁线路的衬砌结构病害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纤维布材料补强隧道衬砌结构的原始尺寸模型承载力破坏试验的设计工... 隧道衬砌结构病害是铁路及地铁隧道的常见现象,对衬砌病害进行及时的补强工作是保证隧道结构长期安全使用的关键。以北京某地铁线路的衬砌结构病害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纤维布材料补强隧道衬砌结构的原始尺寸模型承载力破坏试验的设计工作。采用数值仿真方法,从钢筋受力、衬砌损伤两个方面综合讨论纤维布的补强加固效果,并确定了试验梁纤维布材料的补强形式。研究表明:试验梁下部粘帖3层3m长纤维布的补强效果最佳。补强加固后,格栅中拱顶处最大受力筋的应力减小3%;试验梁中超过300MPa的钢筋个数在各级加载应力下减少50%以上;分析混凝土中损伤因子超过0.7的单元数,初衬的损伤混凝土个数减小65%以上,二衬的损伤混凝土个数在100kN荷载作用下减小33%、在150kN荷载作用下增加11%;在高应力状态下二衬混凝土的损伤更加分散,有利于结构整体受力。试验梁内侧粘帖纤维布增加了试验梁的抗拉能力。该研究思路可以为纤维布补强施工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纤维布材料 结构补强 破坏试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盾构管片受力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宇杰 何平 秦东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3,共7页
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盾构管片拼装块与连接螺栓的非连续性和拼装块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以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对盾构管片的受力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惯用法模型和修正惯用法模型... 在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盾构管片拼装块与连接螺栓的非连续性和拼装块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以苏州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例,对盾构管片的受力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惯用法模型和修正惯用法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盾构管片内拱顶K拼装块部分区域的损伤因子超过了损伤临界值,这些部位将产生明显可见的裂缝;盾构管片拱顶与拱底内侧的受拉区域均产生了塑性变形,拱顶K拼装块的塑性区深度达到截面宽度的55%;盾构管片最大内力组合在两侧拱腰管片的接头处;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可以更好地反应管片接头对内力的影响和管片混凝土材料的受力及变形特性;模型中盾构管片接头处接触单元的设置消除了其他模型中接头刚度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盾构管片抗压刚度及抗弯刚度均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盾构管片 管片受力 混凝土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三维非连续接触计算模型 惯用法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